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德育困境与对策探讨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人类社会跨入了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人口结构的变化等,都对大学生的德育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大学生德育面临困境,认清困境,提出对策,保障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家长面临的共同课题。
(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产生的影响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我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主流的必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传统的价值观体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法制观念、竞争理念、适者生存等理念已深入人心;同时人们的生活也逐步出现了利益多元化、生活方式丰富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扩展化的趋势。这些变化导致人们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进而引起整个社会心理环境的变化。大学生作为一个社会群体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市场经济的深刻影响。当然,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方面也有消极的方面。从积极方面的影响来看。市场经济使得价值规律的作用得以充分的发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现实使人们倍感生活的压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力,导致人们学习与工作积极性的提高,从而把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潜力奇迹般地呼唤出来。
这种趋势对大学生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心理状态上积极向上、开拓进取、敢于创新、富于理想、富有活力;实际行动上勤奋好学、努力进取、注重技能的提高和实际的锻炼。另一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把其特有的价值观念、竞争理念等注入到社会领域,与传统的价值体系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价值标准和道德规范,从而在社会思想领域也引起了巨大的革命性变化。这有利于大学生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与时俱进,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形成符合并有利于社会发展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从消极方面的影响来看。在《宣传思想战线的主要任务》中曾指出:“在对外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宣传思想工作将长期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国门打开了,社会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如何积极吸收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同时有效地抵御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帮助人们满怀信心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如何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地防止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滋长蔓延,帮助人们树立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风尚,这是一个重大的历史课题。”可见市场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不可忽视,经济体制的转变、社会的转型改变了人们原来的生活方式,不断地引发思想领域的变化,随之而来的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以及投机取巧和尔虞我诈也正猛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成长,主要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没有正确、坚定的世界观、人生观;第二,个人主义、惟我独尊思想严重;第三,商品意识增强,道德观念淡化;第四,竞争意识太强,缺乏合作精神。
(二)信息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影响互联网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网络为他们学习知识、了解外界、生活娱乐等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但网络文化也给高校学生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改变着人们的价值观念。根据第九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次公布的《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止2001年12月底,国际互联网上的信息90%以上是英文信息,且80%以上是由美国提供的,我国网站信息输出量只占0105%,而美国占85%以上,这就意味着西方发达国家基本上垄断了互联网上的信息资源,继而形成了以少数发达国家的语言、文化和思想的全球传播体系。西方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通过网络向别国青年渗透,久而久之这些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就会在别国扎根,同化异国青年。而青年上网的比例是最大的,在上网的青年中大学生居多,据清华大学调查大学生上网率高达8811%,可见大学生群体所受的影响是举国上下最深的,如果高校不注重网络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我们国家的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等将受到威胁,因此高校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的开放性和复杂性导致大学生对自身人生观和价值观定位不清。网络使得信息传播和表达畅通无阻,大学生可以自由地从网上获得很多的信息,他们在了解、吸收西方各种文化的时候逐渐地也被那些文化所迷惑,在中西方文化、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冲突面前,他们难于作出一个正确的选择,造成了人生观、价值观的混乱。大学生在接受网上大量信息的同时,思想和道德意识也容易受到潜移默化地影响,从而在思想上产生茫然波动造成政治立场不坚定、价值观念无所适从、道德观念分辨不清,最终有可能抛弃祖国的优秀文化传统,抛弃社会主义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
网络的自由性和隐蔽性导致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滑坡。网络是个虚拟化的社会,具有隐蔽性和虚拟性,由于没有现实生活众多人伦、道德的约束,极易放纵自己的行为,忘却社会责任,丧失道德感。另外,上网自由、身份模糊使得大学生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容易不分黑白,不加区分,不管是有益的还是无益的都统统融入自己的视角中,而现在网上无益的内容占的比例不小,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目前网络上无益信息占50%以上,世界上色情电子信息服务达数10万个站点。那些外来的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容慢慢地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致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滑坡。网络的不规范导致大学生的道德伦理丧失,虚拟的网络社会也不容易用法律或舆论来监督其成员的行为,因此每一个人在网上几乎可以不受任何约束的发表言论,放纵自己的行为。这可能扭曲大学生的人格,进而阻碍大学生的成长,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负面作用。
(三)大学生身心特点的变化带来的影响大学生所处的家庭环境、学习环境的改变是新时期大学生特点变化的主要原因。现在的大学进入了“独生子女”的大学时代,[1]这些独生子女在家里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生活,备受宠爱,成长本的环境往往是一帆风顺的,犹如“温室里的花朵”,因此他们大部分都有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妄自尊大的心理。进入大学之后由于远离父母,没有了父母的呵护,极易出现心理问题,再加上现代社会竞争力的增强,很多大学生承受不住心理的压力,走上了轻生的道路,现在大学生自杀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于家庭于社会都是不小的损失。另外,这些在温室里长大的青年所受的社会道德约束比较少,对社会的道德行为规范也漠然处置,造成了大学生道德意识的缺失。最后,由于家庭条件的不同所带来的大学生活的差异也带来一些问题。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家长为子女提供了丰厚的物质条件,而多数来自农村的学生或是城镇下岗工人的子女,他们的家庭条件很一般甚至很贫穷,家里不可能为他们提供优越的物质生活。经济的状况和社会背景的不同学生自然在学校里就有了不同的心态,如果不正确引导他们,在其成长过程中就有可能走上弯路。家庭条件好的学生容易养成养尊处优的生活态度,不思进取,养成了享乐主义的思想,过于纵欲最终走向了歧途;而家庭条件差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通过自己做兼职等补贴自己的生活,容易影响自己的学习,也不排除部分学生由于不满于现状,最终走向了仇恨社会,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需要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引导。另外,高校学生的心理正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他们顺应时代的潮流,追求思想的富有,讲究实际和渴望成才,再加上外界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和科技革命、网络传输的外来文化和思想潮流等客观条件的影响,这些都使得现在的高校学生有区别于以往的学生的心理特点。
第一,自我意识强烈。在激烈竞争的知识经济时代,人们更多的是关注自己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带来的是生活节奏加快,人人都无暇顾及别人,受这种环境的影响大学生也更多的是关注自我,同时在没有别人关注的情况下接触更多的外来信息,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第二,情绪情感异常丰富,情绪与情感是人对周围现实和自己的独特的个人态度,它通过具有特殊色彩的心理体验形式表现出来。现在的青年学生都很早就接触和了解社会,比之以前的大学生他们要更成熟,更富有激情,他们的情绪情感体验也显得异常活跃和不同,这都为大学生德育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四)新世纪大学生的意识转变带来的影响进入21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人才竞争更加激烈,作为高校青年他们深知要在新时期生存,必须先发展和完善自己各方面的能力,因为自己的能力是最主要的,是步入社会这个大熔炉的最基本条件,所以在学校他们把时间和精力都花在完善自己能力方面上去了,而对于德育他们认为与自己要求的能力没有关系,与将来的生存无关紧要,他们对于道德教育常常是冷漠,采取事不关己的态度,在他们心中,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已经转变了,只要掌握现代的科技知识,精通自己领域的专业知识,完善各方面的能力,就是符合社会要求的综合性人才,把道德完全置之度外。
二、高校德育的出路
(一)采取“和而不同”的思想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文化、人生观和价值观等,但是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全球化的同时,世界各地人民对那些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基本价值观已逐渐认同,而且“人类共主体的现实形态和某些真正具有普遍性的价值正在形成。”[2]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同时,外来文化、思想以及价值观逐步渗透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影响青少年的价值形成,面对外来的各种文化冲击、价值观念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我们要站在全球发展的高度来引导当代大学生认识和吸收普遍性的全球化价值理论。在此过程中要采取“和而不同”的思想,《周易》上说:“大德敦化,小德川流。道并行而不悖,万物并育而不相害。”[3]我们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已经强调“和而不同”。现代的社会是多元文化、多元价值并行并互相碰撞、融合的社会,更需要用孔子的“和而不同”思维来对待,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出现东西文化交汇、中外文化互补的现象,当代大学生对外来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且为一些西方的价值观念所吸引,针对大学生的这种情况我们要采取“和而不同”的思维,对于外来文化、西方的价值观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完全接受,在尊重外来文化及其价值观念的同时,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外来文化以及价值观念和吸收其精华部分,形成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
(二)充分利用网络促进大学生道德教育11利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网络在给人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不少的“灾难”,因此应该正确对待网络、充分利用网络给人类提供的便利满足人类的合理需求。在当今信息网络化的时代,网络空间成了一个大“市场”,高校德育工作只有认真研究“消费者”(大学生)的思想动态、心理变化和对思想道德素质的诉求,认真制造能满足他们渴求或需求的精神产品,并充分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才能启发和引导学生自觉接受宣传教育,并争取更多的“市场消费者”。[4]现在的道德教育在广大学生看来都显得枯燥无味、死板,他们不是发自内心地接受,针对这种情况,道德网络教育可以用更具趣味性、生动性的方式进行,因此要注重德育的软件资源开发,采取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方式。高校应建立高质量的德育网站,高质量的德育网站应体现在内容上的丰富性和形式上的活泼性,要吸引学生主动地去浏览,主动接受教育。另外,可开辟网上德育论坛,就共同关心的道德问题进行交流,展开辩论,同学们通过在网上发帖、回帖来加深对道德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
在网上大学生可就自己身边发生的道德方面的事件发表自己的看法,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贯彻道德行规范的自觉性,这可增加了德育的实效性。网络资源的丰富性以及当代大学生受网络的影响的特点决定了高校德育工作一定要把好网络这一关,这是高校德育工作成功与否的重要一环。最后,我们知道大学教育是一种具有伦理精神和价值取向的道德共同体。高校道德教育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的伦理精神:一是道德的真诚,二是伦理的关怀,三是性善的理念。[5]因此加强高校道德教育时进行伦理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21提高大学生识别信息的能力。网络上的信息是非常丰富的,这对大学生深刻的了解社会,掌握知识是非常有利的。关键是面对众多的信息,很多大学生不能分辨信息的优劣,这是造成网络对大学生产生消极影响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大学生识别信息的能力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不能说网络对大学生有不利的一面,就禁止大学生上网。人类社会业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信息并不难,难的是如何分析信息的价值,有效地利用信息。网络上的信息大多是多主体的多元的易变的信息融合体,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并且有些糟粕性的东西经过的掩饰与加工,使大学生难以辨别真伪,容易受不良信息的引导。再者,网络上信息的摄取更加隐蔽化和主体化,因此不可能对大学生的信息摄取行为进行监督和引导。所以,高校要通过组织各种活动或讨论,引导大学生具有识别与判断各种信息的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在各种信息的碰撞、比较中选择出正确的信息。此外,高等院校还要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成立专门的网络管理队伍。要加强网络方面的规章制度的建设,从制度上对大学生进行一定的约束与限制。
(三)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进行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我们特别强调学校与家长的配合,但是在高等教育阶段,很少有人重视学校与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家长的配合。其实在教育的任何一个阶段,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配合都非常重要。那么,面对高等教育的特殊性,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呢?首先我们说大学生不同于中小学学生的显著特点是大部分大学生都是远离父母求学,并且都有了自己独立生活的倾向与能力。这就对学校与家长的配合提出了难题。这就要求高等院校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把其子女在学校中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告诉家长。要家长明白其子女在学校的状况,并针对此,与学校共同努力促进大学生的成长。当然,在这方面,我国高等院校做得不够,很多家长对其子女在学校的表现一无所知,只有学生在学校了出了问题,才会通知家长,但这时已经晚了。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另一个原因与大学生自身也有一定的关系,现在的大学生独立意识越来越强,总感觉离开家门就得到了解脱,有些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几乎从不跟父母联系,即使联系,也不会向父母说起自己在学校的生活。这种状况也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学校与家长的配合,做好大学生的教育工作,促进其成长。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学校不仅要担负起对学生的学业教育,也要担负起学生的思想品质、身心素质等各方面的教育,促进其全面发展。超级秘书网
要针对学生的状况采取具体的措施。尤其是对于家庭经济不好的学生,学校更应该给予关注,一方面要从经济方面关注他们,设立各种奖学金、贫困生补助、特困生补助、勤工俭学等制度给那些生活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使他们有更多的渠道获得生活补助。另一方面要给予他们以人文关怀,让他们感到集体的温暖,认识到人生的美好,主动与别人接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自己的学习、生活营造一个更和谐更宽松的环境,这样才能更积极地去面对旁边的人和事,形成积极的价值观。而对于生活条件较好的学生,要坚持艰苦朴素等方面的教育。另外,要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建立大学生心理辅导站,及时解决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学生在假期期间,家长要担负起教育的责任,针对子女在学校的表现,采取具体的教育措施,由于父母地位的特殊性,父母的教育引导往往能起到学校教育起不到的效果。
(四)提高大学生对道德教育必要性、重要性的认识面对新时期大学生关于新形势的认识偏激问题,高校辅导员应该担负重要的任务去转变他们的这种对社会关于综合人才标准的认识,引导他们去正确理解新世纪人才应该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把德育作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衡量,组织班会进行讨论和辩论,加深同学们对德育的认识和认可,让他们时时关注德育,处处感受德育的重要性,另外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意道德教育所占的比重,不能忽视道德教育的力量对学生产生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影响。尤其要提高班干部对于德育的认识,组织班干部进行德育的宣传工作,配合系、院、校的德育工作。
参考文献:
[1]雷晓敏1跨世纪大学生特点及其施教1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017
[2]李顺德1普遍性价值及其客观基础1中国社会科学,199816
[3]《周易1系辞下》
[4]王树林1高校德育要树立八个新理念1中国高教研究,200311
[5]罗建文1大学德育应注重伦理关怀1中国高等教育,20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