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德育应加强信仰教育分析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当前中国德育的实效性之差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深深忧虑。笔者认为,这一局面的产生是因为以往的中国德育忽视了信仰教育,由此导致中国德育几乎成了无根的德育。
在我国古代,道德教育是和修身、齐家的儒家教化相结合的,没有独立的德育这一科。西学东渐以来,我们仿照西方的教育制度设德育,但却忽视了重要一点,即,西方除“德育”外,还有一个强大的宗教信仰的传统,教会体制从来就没有被废除。我国显然缺少这样一个传统。改革开放以前,由于“共产主义”信仰的强大影响,中国德育的这一缺点尚不突出,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人们对共产主义的认识更加理性化。由此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是大大削弱了它作为信仰的功能。于是,中国德育的无根窘态便逐步凸显出来。
首先,信仰教育的乏力使我们的德育不能解答学生对人生意义的疑问—而这本应成为德育最核心的任务。这使得学生精神世界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马加爵曾对他的姐姐说:“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出在我觉得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一百年后,早死迟死都是一样的……这个问题想不通。”他能够从容不迫、细致续密地连杀四人,无论如何不能用心理素质较差来形容,只能说他的灵魂出了问题。马加爵事件发生后,国人的第一反应是要加强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显然是在舍本逐末。实际上,心理学遵循的是科学主义的路径,为研究的方便总是要界定和缩小自己的研究范围。在科学所不能解释和心理健康教育也无能为力的方面正是德育可以大有作为的地方。在很大程度上,德育就是关于人的灵魂健康的教育。它不应盲目追求科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化。然而,现在一些德育工作者不注意德育本身的特殊性,为追求时尚或别的什么原因,时不时地倒向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脱离了信仰支撑的心理健康教育同样也很无奈,不得不到德育中寻找新灵感。如,心理健康日益重视“道德健康”。当前,又有不少学者呼吁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但二者之所以能够结合正因为在较深的层次上,信仰是二者的共同根基。
其次,反映到具体德育模式上,就使中国德育具有两个很大的缺陷:一是将外在行为的短暂自律当成道德,二是过分强调道德情感和道德认知对道德的影响。但道德教育最重要的却是道德信仰的建立,使人达到一种高尚的道德境界。当前中国德育的一个重要失误是宗教性的缺失。这是道德教育收效甚微的重要原因。没有宗教情怀、无所畏惧的人很难对道德产生兴趣。在这种情况下,维系社会秋序的唯一有效方法是使用原子弹的威‘限力。或许人们会认为,一个无所畏惧的人照样有感情,而这就可以成为他们道德发展的依据。然而,人类情感的特点正在于他的非理性和不稳定性,而且总是和一定的价值观相联系。比如一个目标很低的学生,当他或她考了90分时会产生高兴、自豪等情绪,但对于一个目标是100分的人来说,则只能产生失望和悔恨的情感。因而从道德情感入手来培养德性的不足之处就在于:它使人的道德行为具有了更多的情境性、诗意性、体验性,但却栖牲了可靠性和稳定性。超级秘书网
当然,信仰也有自身的弊端。信仰的魔力在于“信”,这极易使人形成思维定势,导致思想失去开放性和灵活性。因而在加强信仰教育的同时也要警惕“道德异化”。顾名思义,“道德异化”即由于人对道德的信仰,使道德成为一种阻力妨碍个体创造性的发挥,养成迂腐而不堪大任的奴隶人格。“道德异化”是因为“道德”如果离开“善”、“恶”这一对立的范畴,其作用就难以发挥。但它一旦诉诸善恶对待的二元思维模式,就容易变成一种工具,导致对人的异化。历史上,极力宣扬“爱”的基督教曾经出现过残酷迫害异教徒等不人道现象。在中国古代,孺家文化曾经导致大量礼教吃人的悲剧,都是道德异化的生动例子。实际上,“道德”的含义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也不能以特定的行为来衡量。道德不是善,而是“至善”,至善是脱离了善恶二元对立的。正如韩愈所说:“仁与义为定名,道与德为虚位。”既然是虚位,就可能被人利用。防止道德异化应做到五点:首先要扩大心胸。在这方面西方人的做法值得借鉴。西方人一旦做出了成绩,往往将其归之于上帝的恩赐。但这种恩赐不是等来的,而是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得来的。这在中国人看来很不可思议;其次要树立远大目标;第三,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志不强者智不达;第四,要善于思考和学习。正如先哲所说,必仁且智。仁而不学,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则可能走向愚昧,宜将“车德性”和“道问学”有机结合起来;最后,应明确必要的道德异化是必须的。破除道德异化意味着打破思想的牢笼,给精神世界以自由。但人是一个很矛盾的存在,过于自由的精神世界却反而又会降低人的主体性。正如达•芬奇所说,力量来自约束。这也就是中国先哲为什么特别强调“志”的原因所在。“志”在本质上是一种信仰,亦即一种约束。重视道德约束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尚未完成现代化的国家来说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