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提升高校德育话语权的策略研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提升高校德育话语权的策略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提升高校德育话语权的策略研究

大学生学业生活方式因信息获取便捷呈现依赖性的加剧,交往生活方式受到网络社交的熏染而引发信任危机,消费生活方式受到时尚消费和网络购物的入侵,闲暇生活方式呈现网络化和泛娱乐化的特征,婚恋生活方式更是走向了物质化,因此强烈呼唤德育话语覆盖新媒体领域。拓展边界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从时间层面进行拓展,这就要求德育不仅仅只停留在课堂和课程上,而应植根于学生的业余时间当中。理查德•莱特在其著作《穿过金色阳光的哈佛人》中写道:“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具体时间,有五分之四发生在课堂外。”二是从空间层面进行拓展,即德育内容的拓展。要密切关注新媒体的热点传播,及时有效开拓德育内容的新领域。例如结合当前国内外局势开展国情教育、结合网络社会热点开展公民法制道德教育、结合就业形势开展职业素养教育、结合心理危机事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间和内容的德育边界扩展可以实现德育话语权在新媒体领域的多层次、全覆盖。

优化资源,促成话语功用的最大化优化德育资源,首先要做精,特别要做精新媒体资源。高校德育工作者欲想促成德育话语权的功用最大化,就要对不同的媒体进行功能定位,在充分利用好校园传统媒体的前提下,重点在贴近学生的新媒体上下功夫。例如,手机新闻报可一些天气、节日习俗、时事政治、社会热点等生活性和导向性的新闻;微博要突出“快”和“新”的特点,以迅速回应的姿态和快捷新鲜的报道吸引大学生;校园网新闻则应对学生高度关注、参与和认可的新闻进行连续深入的报道,吸引学生互动,传递正能量。其次要管好。新媒体信息传播快捷,各种非主流信息充斥其中,打着自由开放旗号的信息鱼龙混杂,大量消极思想和文化甚至反社会言论趁虚而入。德育工作者应该发挥好“把关”的权力,充分掌握信息的流通和,精心筛选信息,引导大学生的兴趣点和关注点,利用实名制上网强化对手机和网络的监控管理,防止不良信息通过校园网络、手机等途径进行传播和蔓延。优化资源要防止两种错误的观念和倾向。一是放任“开放”,将会造成学生价值离散化、追求功利化、交往利益化、消费时髦化、闲暇娱乐化、人际冲突化、婚恋扭曲化、心理问题危机化等危害。二是严管封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心理疏导”,其首要精神在于“疏”。如果为了逃避放开资源带来的挑战而选择严管封锁,势必带来长期负性的情绪积累,爆发后将造成不可收拾的后果。

统一部门,增强德育话语的权威性“报纸是人体的延伸,广播是耳朵的延伸,电视是视力、听力的同时延伸”,传播学者迈克•卢汉的著名论断在新媒体时代可以改为“新媒体是思想的延伸”。传统媒体正逐渐被新媒体取代,此种变化并没有引起高校的足够重视。考察国内大多数高校,德育工作多由学校党委宣传部、学工部、团委、思想政治理论教研室等部门管理和负责,体现出德育为首的政治性和操作的各司其责倾向。然而在信息激增的新媒体社会,这一模式的必要性和合理性受到了质疑与挑战。首先,德育的多部门管理可能会出现交叉重复的德育教育内容,各部门德育理念不一致可能导致教育效果的冲突和抵消。其次,德育的多部门管理可能存在教育死角的情况,特别是面对德育的重点、难点问题难以突破。最后,新媒体的无边界特性决定了需要一个统一的德育教育和管理部门。这需要现有高校德育管理体制和模式向“大部制”方向进行改革。一种改革的路线是参照上海市教委成立的上海学生德育发展中心模式,在各高校组建德育发展中心机构,统一负责全校德育资源的调配和协调运转,综合各部门合署办公形成合力,打破以往高校多部门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格局,创设有利、有效的发展平台和空间。有了这个机构,校党委可进行宏观的指导和要求,相关具体运作则交由德育发展中心去负责实施,从而增强了德育话语的权威性,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宏观舆论全局调控与“大德育”观。高校德育由此可以获得更多遵循自身运作规律的发展空间,为其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抢占德育话语阵地争取到有利的环境和位置。

转换体系,增强德育话语粘性

1.更新观念,贴近德育话语对象

德育观念是德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顺应新媒体发展趋势,更新德育观念体系是增强德育话语粘性的深层次需要,是提升德育话语权的最高境界。新媒体的发展赋予了大学生信息自由选择的权利,预示着德育的过程不再是教师主导的说教过程,而必须走向平等、互动方能贴近德育话语对象,引起共鸣。高校德育观念的更新转变是一场触及灵魂的变革,因此是一个艰难的过程,[4]但只要审视德育现状,积极投入改革探索,顺应时代变化树立起科学的德育观念,就不难找到解决德育问题行之有效的方法。新媒体视域下德育观念的更新首先要做到从说教到引导,由教条的形式呈现和价值灌输转变为教师启发和引导促使学生进行自主道德建构。其次要做到从等级到平等。新媒体的去权威性、去中心化等特点决定了基于人与人平等的对话教育比等级关系为基础的道德教育更为有效。再次要做到从单向到双向。契合新媒体特征的双向互动德育过程意味着师生在交流中互相学习、互相理解,意味着双方共同创造新的道德境界。最后要做到从他律到自律。在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德育再也不可能以传播绝对真理的身份立足,而必须以培养学生自身的道德选择为宗旨,促成学生自主的道德评价、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

2.多种形式,畅通德育话语途径

德育途径作为实施德育的渠道,是为了达到一定的德育目标,采用一定的德育方法,进行一定德育内容的教育所利用和选择的路径。[5]德育途径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德育过程的承载体,是做好德育工作不可缺少的重要条件。新媒体环境中信息传播路径的多重线路、上下互动式特征,增加了传播者之间的沟通与了解。高校德育工作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这一特点,构建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途径体系,畅通德育话语途径。畅通德育话语途径包括两个体系的构建。第一,构建德育媒介体系。通过各种数字化、交互性的新媒体终端向用户提供多样化的信息和服务,具体包括网络、手机短信、数字杂志、数字报纸、电子广播、触摸电视等形态。第二,构建多形式德育教育体系。通过体验式教育,使学生在新媒体德育资源中不知不觉进入德育情境,受到感染和鼓舞,从而达到润物无声的教育效果。通过自主式教育,发挥学生使用新媒体的主动性,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塑造自省、自律和自强的意志品质。通过实践式教育,引导学生在海量的新媒体信息中正确地观察社会、了解社会的复杂性,培养和提高学生对多种道德观念的辨别能力,使学生在道德实践中得到锻炼。

3.贴近生活,回归德育生活世界

生活世界是人存在的境域和交往的依托,是与人的目的、主观性联系在一起的意义世界与价值世界,德育必须植根于人的生活世界才拥有繁殖的肥沃土壤。然而德育话语长期疏离生活世界,只注重方向性和政治性,德育课堂教学内容很大程度是基于逻辑推衍的应然结果,对社会生活进行随意切割和剪裁,遮蔽生活的本真,学校里所接受的价值观和道德规范在现实生活中显得苍白无力,受教育者陷入失语困境。新媒体时代的大学生更强调个人的理想价值和生活幸福,这与德育回归其本质的教育目的具有一致性。德育应该更贴近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达到德育生活化的目标,只有这样德育话语才有粘性,德育才有生动性,德育才有鲜活性。德育生活化不是简单的回归,是高层次、高境界的生活创造和扬弃。[6]德育工作者热爱生活,懂得驾驭生活、提升生活,然后去关注和指导学生的现实生活。这样的德育过程既是自然的,又是别出心裁精心设计的,德育的目标无形而有意,自然蕴含和隐匿于德育内容当中,展现了德育的原生意义。

创新机制,提高德育话语有效性

1.人文关怀,提升德育话语主体的自觉性

新媒体的出现对大学生主体性精神觉醒有着积极作用。新媒体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手段实质上树立和营造了一个平等而开放的沟通与学习平台,为平等意识、自主观念、开拓创新、理性质疑创造了条件。依托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群体借助“两课”教学及主题教育活动,拘泥于知识的灌输和活动任务的完成,忽视了道德学习者的主动参与,造成了学习者主体地位的丧失。德育工作者形式上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实质效果却极为有限,这在高校德育中是常见和突出的问题,借新媒体的契机冲破困境。德育话语主体自觉性的提升,需要从关怀人的德性发展这一本质着手,走德育发展的主体自觉性路线。从教育“人性化”的呼喊、“学会生存”的倡议、“学会关心”的提出,到党的十七大、十八大报告中,实际上都把教育的出路指向“人文关怀”。[7]德育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发展主体性德育,要求德育学习者自己认知、自己体验、自己领悟、自己抉择,这就要求高校德育工作者创新道德教育机制,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尽量满足其内在的道德需要,让学生体验生命的意义和生存的价值。在主体性德育中教育者作为指引者,通过本人的系统学识、言行举止和道德风范去启发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道德知识,独立思考道德问题,积极实践道德准则。这种道德学习是学生自主构建的,也是最富有实效的。

2.优化队伍,提高德育话语的号召力

新媒体是技术发展草根化的产物,其勃兴带来了一个话语喧哗的时代,话语权的弥散化带来话语整合的困境,强烈呼唤新的机制创新以重整局面,提高高校德育话语的号召力。重整除了要提高德育管理部门的权威性外,还要提高德育工作队伍的影响力。这就要求创新德育工作队伍机制,大胆吸收成功经验试行新的做法,如可以借鉴有的高校开辟专门的德育岗位,施行专职网络辅导员聘任制度,推进辅导员队伍专职化、专业化发展。新媒体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需要优化、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与时俱进的工作队伍。这支队伍首先要具有高水平的思政工作素养。要有坚定的政治信念,要熟练掌握政治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应用性知识,在面对身份隐藏的大学生受众时,要善于识别不同学生的意识和行为倾向,要能够理解不同想法背后的深层需要,要准确判断不同群体背后的力量和主张,要有能力、懂技巧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鉴别各种传播信息。其次要具有过硬的新媒体媒介素养。要体验并熟练应用各种新媒体技术,熟悉新媒体短、平、快的传播特性,认清新媒体的本质和基本规律,德育工作才会准确到位、游刃有余。最后要研究新媒体对大学生的冲击和影响。例如只有深刻研究新媒体冲击下大学生学习、交往、消费、闲暇和婚恋等生活方式的表现特征与变化趋势才能有的放矢,在理解、尊重、关心的氛围中吸引学生、取得学生的信任,发挥出吸引力和感召力。

3.创新平台,提高德育话语的凝聚力

新媒体为提升德育话语的凝聚力提供了创新平台。在开放的新媒体平台中,众多素未谋面者借助新媒体终端凭个人喜好发表观点和意见,由“共同要素”的汇聚而形成了一种“半熟社交”的人际交往关系形态,因其关系强度介于强弱之间具有信任度高的特征,而快速成为大学生社交关系的发展趋势。[8]这种新的关系变化趋势提示:如果高校能够从社交关系平台建设入手,积极创新,主动回应大学生的社交和时尚需求,就能吸引学生、凝聚学生;如果同时注重培训平台管理骨干队伍,培育和挖掘意见领袖,就能潜化学生、引导学生。高校要大胆借鉴商业网站运营经验,不断研发新型文化产品,以平等对话的姿态赢得大学生的信任和认同。[9]上海高校正在使用的“易班”项目就是平台创新的精品,受到了学生的普遍欢迎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平台的创新要注重两个方面的原则。一是要注重顶层设计。顶层设计不是自下而上的摸着石头过河,而是自上而下的系统谋划,要从推进育人机制的深度和战略管理的高度统筹全局,使平台创新朝着德育的预期目标迈进。二是要注重细节创新。特•德鲁克曾写道:“有效创新都从小处开始,而并非宏伟壮阔。”德育的实效往往体现在细节上,细节创新要特别考虑大学生需要层次的变化对新媒体技术更新的要求,以及随之在管控层面的迅速应变,这在新媒体日新月异的时代显得特别重要。

作者:雷利娟肖君政单位: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处处长助理上海金融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