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内心和谐在高校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构建“和谐社会”只有通过道德伦理的方式而不是政治法律方式才能真正深入人们的心理与精神世界,观照人们的心理——精神秩序问题。也只有人们精神心理秩序或状态的和谐宁静,才能真正构建起现代和谐社会。高校大学生和谐精神的有无及高低,将直接影响他们能否从内心真正认同社会的价值观念。
1.个体内心和谐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完整的人,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活动关注的是,人的潜力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并加以实现,以及人的内部灵性与可能性如何充分生成,质言之,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克服“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促进人的和谐人格养成,真正按照人的本质创造人的生命价值。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指每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和谐、自由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个体利益的内在要求和实现基础。个体树立和谐的价值理念、和谐的思维方式和和谐心态是自身各个方面和谐发展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前提。只有内心和谐的人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拥有自由、从容的情怀,以个人独特的方式展开自己真实自然的存在,才能实现感知与理性、情绪与意志等多种因素在其内部的生命中深度的和谐,进而充分发挥自身蕴藏的创造潜力。只有内心和谐的人才能正确对待个人与社会的矛盾冲突,更能自由、自主地发展自己的各项能力,从而实现更充分、更全面的发展。德育应以关注学生内心和谐为价值指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关注内心和谐是高校德育摆脱现实困境的有效选择。
从根本上看,高校在组织领导、舆论宣传、经费投入、具体实施等方面高度重视德育工作,成效明显。然而,低效性也一直是困扰高校德育的一个老大难问题。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或淡化学生的内心和谐。主要表现为:一是德育内容泛政治化。德育内容从属政治形势需要,以政治性准则作为内在价值依据展开教育,通常以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至上为教育原则,忽视对个人利益的尊重和保护。从而缺少心灵的交流碰撞,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甚至导致学生的抵触心理。二是德育方法简单化。长期以来,高校德育工作主要是课堂德育教学和学生管理部门组织的实践活动教育两部分。课堂教学较多沿用传统的“填鸭式”灌输模式,不能及时根据大学生心理上的需要变化灵活运用多种教育方式。实践活动教育常常只重形式而不重过程和结果,缺乏启发、引导,使教育效率大打折扣。三是对德育对象认识浅显化。目前对教育对象的认识大多还停留在表象层面,远非教育对象的心灵深处,对他们内心存在的不同程度的紧张、迷茫、困惑以及关心的热点、敏感的问题,要么避而不谈,要么讲不清楚,远远没有满足学生的需求。四是德育考核单一化。课堂教学考核与学生管理部门考核相分离,将理论知识、思维与行为相分离的评价方式事实上很难真正考察学生内心的实际状况,无法有效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接受态度。
二、以塑造学生内心和谐增强高校德育实效性的路径
1.借鉴我国传统和谐文化丰富学生人生底蕴。和谐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儒家文化,强调事物多样性的统一,一向重视人的身心和谐发展,重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的和谐统一。“和实生物”“和为贵”“天人合一”等和谐思想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一个最高价值目标,人自身的灵与肉、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历代先哲修身、治国安邦的重心。德育要塑造学生内心和谐,一方面在课程设置上应重视学习继承我国传统和谐文化;另一方面要借鉴博大精深的传统和谐思想并与先进文化相结合。如孔子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也。”(《论语•雍也》)人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更重要的是精神需求,完善人格追求,以内在的精神价值超越外在的物质欲求,以达到身心的和谐统一。这些优秀的传统理念对于浮躁、焦虑等负面情绪的心理调适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心灵鸡汤”。
2.突出人生理想信仰教育夯实精神根基。
理想信仰是人生的精神支柱,处于人思想心灵深层,是个体发展和实现内心和谐的精神根基。理想是任何国家、民族和个人都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和价值坐标。信仰在价值观中居于核心地位,确定人们的精神方向,决定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内心和谐需要理想信念的支撑,给人以憧憬未来的精神满足,使人以恒久的动力朝着人生所追求的目标前行。一方面,学校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加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仰教育。使学生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感受马克思主义不仅解释世界、解释人生而且改造世界、改造人生的理论魅力,真正树立为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奋斗的终极目标。另一方面,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在我国现阶段,共同理想指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校要引导学生将个人理想与社会共同理想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正确地认识共同理想和远大理想的辩证关系,在今天世界经济全球化、文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增强鉴别是非和分析社会问题矛盾的能力;正确处理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挫折,认清自己的社会责任,培养开阔的视野、宽广的胸襟、远大的志向以及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3.以领悟唯物辩证法养成学生科学思维方式。
内心和谐是个体看待矛盾着的事物存在和发展的一种状态,“引导人们用和谐思想认识事物,用和谐的态度对待问题,用和谐的方式处理矛盾”。德育要站在培养学生内心和谐的高度,将唯物辩证法原理由浅入深、讲明讲透、循序渐进、贯穿始终,培养学生善于运用唯物辩证的观点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面向生活实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和思考解决问题;引导学生用联系、发展、变化的立场和观点一分为二地看待改革开放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开阔思路,跳出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方式,学会换位思考,增加人与人之间的理解,将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4.渗透人文关怀改进德育方法。
人文关怀是指以人文精神为核心,通过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实现发展人、完善人,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在尺度的一种价值取向。在高校德育中渗透人文关怀,就是在德育全过程中,以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差异、关心大学生的个体需求、理解大学生的成长表现为前提,发展和完善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坚定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首先,要明确主体间教育关系,构建相互理解信任的交往平台。“亲其师,信其道”,教育者要掌握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喜好的语言,敞开心扉、倾听学生的心声,分享思考与见解,宽容学生在知识和行为上的错误,理解并帮助学生,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其次,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育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育者应根据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兴趣,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同时加强课外实践教育环节,在生活陶冶中渗透德育的理论知识,激发学生参与教育过程的热情。再次,辅之以网络教育和心理健康辅导,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特别关注家庭经济贫困、学习困难、交往困惑、心理障碍、就业困难等群体,给学生更多的倾听和关爱。最后,考核评价标准应包含学生日常行为表现、过程性考核与期末考核,评价主体多元化,以评促学,从而启迪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的接受认同度。
作者:王永芳华玉武单位:北京农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科研部北京农学院学校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