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探求数学授课中德育问题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探求数学授课中德育问题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探求数学授课中德育问题

一、利用小组合作,促进行为养成

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怎样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一直是教师追寻的目标。在数学教学课堂中,对一些需要探究的知识,我们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学习。教学实践表明,小组合作学习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合作性学习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使教学过程不仅是认知的过程,还是一个交往的过程,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如在课堂练习巩固新知环节,以小组或男女为单位,进行抢答、纠错等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团结一心、力求成功的学习态度深深融入到了合作小组中,增强了集体荣誉感。

二、通过课后作业,感化学生心灵

一般情况下,除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之外,数学教师和学生沟通的渠道相对于语文学科要少一些,因此学生的作业就成为师生交流的重要环节。教师可以通过作业的点评肯定、赞扬学生的优秀做法,同时学生可以通过作业向教师提出自己的困惑。此外,教师通过学生的作业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学习状况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而及时调整教学结构,进一步培养学生严格、认真、仔细的学习态度,以及学习有条理,对自己负责任的良好作风。例如,对作业做得正确,书写又工整规范的学生,笔者就给他一颗五角星,每收集到五颗五角星就可以换取一次免做作业的机会。对一些学习较吃力的学生,经过自己努力,作业比前次有所进步,我就及时表扬和鼓励他“进步真快,再认真点,会更好的”。若学生作业较以前有所退步,我就尽量找出其作业中的优点,先扬后抑,如“数字写的很工整,若再提高正确率,就可以得到优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学生作业中存在的弊端有了一些改善,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凡事都要认真仔细、要有条理的良好品质。

三、利用实际生活,拨动学生情弦

生活是多彩的,也是复杂的,生活是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起点,也是学生经验的主要来源。或许你会问,在生活中学生能学到什么?其实,生活是我们最好的老师。例如,在讲授“年、月、日”一课时,可以先让学生了解父母的生日,教学时用《生日歌》引入课题,让学生说说自己父母的生日是什么时候,到了生日这一天你准备怎么帮父母庆祝。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教育学生感恩父母、孝敬父母,让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学生身上得以继承和体现。又如,在教学“统计”时,笔者抓住生活周围的垃圾问题,并把它引入到教学中,使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活垃圾给人类造成的危害是长远的。这样的一个贴近生活的教学设计,使学生的情感发生了碰撞,有效地对他们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

四、教师以身作则,引发共情体验

德育过程虽然是一个说情、说理的过程,但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情感陶冶过程。教师的个人形象和精神面貌会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有所影响。因此,上课前,教师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新颖别致的板书,生动幽默的语言,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还会对教师产生一种敬佩之情。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德育教学如细雨,润物无声,各科教学是沙土,无时无刻不渗透着细雨之水,学生似小草,吮吸着沙土里的水分。学科德育要讲究自然而巧妙的引导,要使德育渗透在教学过程中,“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让学生感到不是生硬的接受性的教育,而是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拓宽自己的视野,开阔自己的胸怀。作为数学教师,要做有心人,充分发挥学科特长,深入挖掘教材的德育内涵,并不断搜集德育素材,加强自身修养,在教学过程中有机地进行德育渗透教育,相信数学学科会在教育这块沃土上遍开德育之花。

作者:施飞龙单位:江苏省海门市三厂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