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个性化全员德育论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个性化全员德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个性化全员德育论文

一、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的实施背景

本文主要是以丽水中等专业学校为例,对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进行了探究。其中,导师制模式的实施主要针对“3+2”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就丽水中等专业学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以女生居多。而这些学生正值青春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成形的时期,他们往往缺乏判断正误、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学习方面表现出了盲目被动,缺少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等特征。针对这一现状,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应该实施德育导师制模式,并实施优雅女子教育,以使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得到改善,从简单的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向朋友关系转变,同时,师生的交流范围也随之延伸,即从课堂教学上的交流向学习、生活、心理和工作等方面内容进行延伸。在施教的过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会得到极大的提升。实践表明,其成效十分显著。

二、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的实施步骤

1.选拔并任用导师

首先,德育导师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思想政治素质,拥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模范遵守国法校纪。其次,德育导师也应该具备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德育工作经验,善于团结同志,联系群众,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师生中有较高的威望。与此同时,他们还应该具备较强的责任感与事业心。最后,德育导师最好从事过班主任、教学、行政管理或者思想政治教育等工作。坚持做到与学生“三见面”。也就是说,每周都要跟班干部进行一次交流,每周都要亲自去一趟学生宿舍,每学期都要跟学生进行两次集中交流,而且他们需要认真对待学生反映的情况,特别是当一些学生遇到某种问题或困惑时,导师应该给予及时的帮助。当选拔出德育导师之后,要确保导师的工作能够有计划、有实施、有措施的进行,并取得一定的成果。要及时向所在教学部沟通学生情况,每学期写出一份学生鉴定意见,不断总结和改进导师工作。与此同时,还需要指出的是,除了选拔任用的专业德育导师之外,其他的任课教师同样具有担任导师的职责,他们应该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来为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充分发挥德育导师的作用。

2.明确导师的基本职责

一般来说,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的基本职责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防止和纠正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发展。第二,既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关心他们的个性及特长的发展,从而合理地对他们的学习做出指导。与此同时,还应该指导学生对他们的课余生活做出合理的安排,并引导他们参加一些积极的文化娱乐活动,加强优雅女子教育,以陶冶情操。第三,要经常和学生的家长,以及其他的任课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从而全面掌握学生的状态及表现。第四,要对学生做好就业指导,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职业选择。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就业方向应该以幼儿教师为主。

3.确定学导关系

教师和学生进行双向选择,来确定最终的学导关系。由学校以教师、学生的比例为依据,来确定每一位德育导师所带领学生的人数。而学生则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来选择相应的德育导师。最后,导师以学生的申请情况和自身的专业特长为依据,来选择自己所要施导的学生。虽然此次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面向的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但是,也可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余缺调剂,其中,要重点安排那些家庭贫困,存在心理障碍、学习困难、行为偏差、单亲家庭或家庭教育环境较差的学生。

4.实施个性化全员德育教育

在实施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的过程中,德育导师要注重因材施教,实行个别辅导。一般来说,德育导师要全面负责其施导的学生,关注他们在校内外的所有活动。学生在学校期间,每周至少与导师会面一次。导师与受导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谈话。与此同时,在课堂教育中,也应该实施相应的个性化全员德育教育,并与优雅女子教育融合起来,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在实施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创设良好的环境,以促进这一模式得以持久的发展。首先,学校应该建立施导学生档案制度。具体来说,就是由导师来为每位学生建立一个档案,其中主要包括学生的个性特征、家庭详细状况、心理健康情况以及学生的跟踪档案等内容,并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优缺点记录下来,以制定出更加具体的德育措施。其次,学校应该建立家访联系制度,以定期、不定期地进行家访,或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建立起德育导师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其中,每月至少与受导学生家长联系一次,每位导师必须对受导学生本人及其家庭有清晰的了解,通过与家长的及时沟通,共同探索有利于促进孩子健康成长的有效方法,来帮助并指导家长对家庭教育的方法做出改进。第三,学校应该建立交流谈心与汇报制度。德育导师每周都要找施导学生进行谈心,包括笔谈和面谈两种形式。这样一来,导师就能够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及时了解,从而在他们的学习方法、行为习惯和生活等各个方面予以帮助,并制定操作性较强的计划。与此同时,导师也需要认真地倾听学生们的心声,正确认识学生之间存在的个性差异,在尊重他们身心发展与认识水平的前提下,给予他们及时的帮助,使其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与困难都能得到良好解决。此外,每周学生也应该向导师进行汇报,主要说明自身的学习生活状况,由导师将师生活动的整个过程全部记录下来。第四,学校应该建立特殊案例的会诊制度。由班主任定期召开班级导师会议,组织导师针对个别学生的特殊情况加以会诊,找出其中的问题,并共同探讨相应的对策。

5.对德育导师作出评价

学校应该采取过程和结果相结合、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客观地评价导师的德育工作进展。与此同时,也要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思想、特长和行为等情况,需要注意的是,其评价主要是发展性评价。通过客观的评价,可以让导师了解其在德育工作中的优势与不足,通过各位导师之间的交流沟通,从而促使学校的德育水平全面提高。

三、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的实施成效

实施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之后,丽水中等专业学校出现了“全员育人”的局面,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不仅提高了思想品德水平,也实现了从女学生到优雅女子的蜕变,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具体来说,实施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改变了过去任课老师“只管教、不管导”的状况,合理地分解了辅导员的重担,由其他的任课教师共同分担,并形成一股合力,同心协力地负责学生的智力教学及德育工作。第二,在德育导师制下,教师和学生成为了朋友,对于学生的学习状况给予了充分关注,一旦发现他们存在学习困难、生活困难等行为偏差,就会通过谈心等措施,对他们进行指导,从而使各种问题得到及时解决。第三,德育导师制满足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重点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理健康、行为规范等方面“一对一”的指导,根据学生的爱好、追求、特点、兴趣,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改变过去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德育模式,真正做到了“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第四,德育导师制中融入了亲情,通过换位思考,在师生之间构建起了架起了“心灵的桥梁”,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

四、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模式的完善建议

1.加强宣传及指导工作

在个性化全员的德育导师制实施的过程中,还有很多教师不了解导师制,认为导师就是学生的课外辅导教师,或者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教师,而没有对学生进行全面引导。所以,学校有必要加强宣传与指导,通过校园广播、学校网站、校报和橱窗等媒介,来宣传指导德育导师制工作,推动导师制深入人心。

2.扩展师生沟通渠道

在实施德育导师制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就是谈话,然而,在谈话方式上暴露出很多问题,例如,办公室和教室之间的距离往往较远,空间不够私密,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有时学生花费很多时间根本没有找到导师。因此,学校应该拓展师生之间的沟通渠道,在信息时代,微信、QQ、电子邮件等渠道都可以成为首选,当然还有传统的电话、书信或随笔等方式,都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沟通。

3.不断提升德育导师的综合素质

导师要想高效率完成德育工作,其自身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因此,德育导师还应该继续强化理论知识,主要是德育理论与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相关知识。导师只有具备充足的理论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才能在德育教学实践中取得良好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导师并不是辅导员的替代品。在德育导师制模式下,所有任课教师都是导师,而每一位学生都应该受到关怀。与此同时,导师的个体工作也离不开班级的整体的教育,也就是课堂教育,只有多方面一起努力,方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发展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五、结语

综上所述,个性化全员德育导师制是当前德育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模式,通过德育导师制,可以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满足学生们个性化的需求,通过一对一的教育指导,可以促使学生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严格遵守行为规范,并保障他们的心理健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吴春玲 单位:丽水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