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将德育融入中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将职业认同教育、敬业精神、职业素养、护理礼仪规范及工匠精神融入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护理人才。关键词:德育;护理学基础;职业道德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群众对卫生健康服务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护理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护理工作者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熟练掌握各项护理技能,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中职护理专业学生素质普遍不高,学习自律性较差,心理不成熟。所以,在中职护理专业教育中,加强德育至关重要。本文对护理学基础课程教学融入德育进行探讨。
1职业认同教育
我校为中职学校,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其中不乏中考落榜者。学生对于护理专业的认识大多来自父母、亲戚介绍,入学后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严重不足。动力的缺乏源于目标不明确。针对这一现状,首先要使学生明确职业目标,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这样才能使其为之奋斗,提高自我要求[1]。我国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在为相关专业人才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对其提出新的挑战。医疗技术的飞速进步对护理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同时符合行业要求的护理人才,才能满足社会需要,获得更多机会,进而拥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通过对行业现状的介绍,使学生形成自我认知与自我期许,在此基础上引导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针对每个阶段的目标制订计划。以上措施有助于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形成自我认同,提高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大大降低学校管理难度。
2介绍南丁格尔生平,培养敬业精神
在学习护理学发展史时介绍南丁格尔的生平,培养学生敬业精神。在十九世纪的克里米亚战争中,有一个被广为传颂和爱戴的人,她不是将军,也不是士兵,而是一个出生于英国贵族的传奇女子。她像天上的星辰,照亮每一个陷入痛苦和软弱的心灵,在人类浩瀚的历史中熠熠闪光,她就是被誉为提灯女神的南丁格尔。南丁格尔生于1820年5月12日,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精通英语、法语等6国语言。南丁格尔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有爱心的人,经常帮助周围的穷人,南丁格尔认为只有做有益于人类健康的事才能感受到生命的意义。1850年,尽管父母极力反对,南丁格尔依然选择了受人歧视的护士职业。在当时的社会,护士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她们就像医院的女佣,为病人清洗身体,做人们厌恶、鄙视而不会受到感激的工作。1854年,克里木战争爆发,南丁格尔率领38名护士亲赴前线进行救护。她为伤员清洗伤口、书写家信,每天提着灯巡视病房,士兵们亲切地称她为“提灯女士”“克里米亚天使”。在南丁格尔的努力下,伤员死亡率从42%下降到2%。战后回国,南丁格尔拒绝了英国政府为她提供的物质奖励和招待盛会。1860年,南丁格尔在英国圣托马斯医院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正规的护士学校,为现代护理教育奠定了基础。她的学生活跃在欧美各国,弘扬着南丁格尔精神,推动护理事业进入崭新的局面,开启了“南丁格尔时代”。南丁格尔于1910年8月13日逝世,享年90岁,她将一生奉献给护理事业,终身未嫁。1912年,国际护士会将她的生日5月12日定为国际护士节[2]。为了弘扬南丁格尔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每年“5·12”国际护士节来临之际,我校护理专业的师生都要举办隆重的授帽仪式和系列活动,邀请医院资深护士长为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优秀护生戴上神圣的燕帽,新一代的“白衣天使”接过前辈手中燃烧的红烛,在南丁格尔画像前庄严宣誓:“以救死扶伤、防病治病,实行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自己的真心、爱心、责任心对待我所护理的每一位病人……”响亮的誓词回荡在校园,也震撼了在场的每个人。对于即将走上实习岗位的护生来说,这不仅是一个仪式,还是一次心灵的洗礼与使命的承接。戴上别致的燕帽,护生就有了新的身份,他们将肩负责任,充分发扬“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道主义精神,为护理事业奉献一生。
3列举“抗疫”英雄事迹,培养职业道德和专业素养
2020年伊始,病毒吞噬着江城武汉,疫情威胁着中华大地,举国上下进行着一场剿灭病毒、抗击疫情的战“疫”。在这场生死攸关的战争中,全国各地先后有4.2万名白衣战士“逆行”出征,在战“疫”一线出生入死,救死扶伤,充分体现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勇敢与坚强、责任与担当,让全国人民继非典之后再一次为医务人员不畏艰险、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所感动。在这些援鄂医务工作者中,有1.2万名“90后”。来自广东医疗队的护士刘怡,还不满20岁,主动报名参加援鄂抗疫医疗队,她说:“祖国需要我们,我们就不能退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护士贾娜,一上岗就十个小时不停歇。二十多天前贾娜还是一名肺炎患者,康复后的她第一时间提出归队申请,返回工作岗位,和大家并肩作战,在得知康复患者的血浆可能对危重患者的治疗有帮助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献血。通过这些最美“逆行者”的事迹,教育学生以他们为榜样,将来做一名优秀的护理工作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备崇高的护理职业道德、较高的慎独修养以及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同情心,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调节能力,保持积极的心态,对病人有耐心、有爱心、有责任心,提升个人专业素养,刻苦学习与反复训练,掌握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护理技能,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担当重任。
4在护理实训教学中渗透护理礼仪规范
护理礼仪规范包括仪容和姿态。仪容是指人的外形、服饰与气质。端庄稳重的仪容、和蔼可亲的态度、高雅大方的举止,在构成护士外在美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也是其精神境界与审美情趣的反映。姿态是指人的姿势与体态。姿态可反映一个人的自我修养,是保持良好风度的关键[3]。形成良好仪容姿态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有效的行为习惯培养。护理学基础课程中,近七成的内容是护理技能操作实训。实训课前,教师严格要求学生仪容仪表,如修剪指甲、穿着护士服、女生佩戴燕帽和发网等。实训课中,学生的活动空间相对较大,更容易观察他们护理操作时的一言一行。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实践技能,还应及时纠正学生的不恰当行为,使学生举止规范。有效沟通对建立良好护患关系非常重要,能给病人带来精神上的安慰。护士与病人交流时,语言要严谨、规范、符合伦理道德,表情和蔼,面带微笑,吐词清晰,措辞准确简洁、通俗易懂。实训课上,教师安排学生分别扮演护士和病人,在练习操作技能的同时,还可以练习护理用语。把进行每项操作时的沟通用语记在笔记本上反复记忆,对提高学生沟通能力非常有效。
5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
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传承并发扬工匠精神是我国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护理专业高素质人才紧缺,为满足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需要,应将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使新时代护理工作精益求精、与时俱进。工匠精神体现在护理工作中就是熟练掌握护理专业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精准,如心肺复苏操作的快速有效,静脉输液操作的一针见血,置胃管操作的通畅到位,口腔护理操作的轻柔仔细等。教师在护理实训课上指导学生时要认真负责、有耐心,充分利用课内、课外时间,要求学生每项操作都精益求精,将工匠精神融入护理技能教学。职业院校护理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工匠精神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最佳体现。大赛考核学生技能操作水平,以操作的精准度为指标,强调稳中求精、精中求进。大赛深化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动了产教融合,促进了高素质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结合,提高了职业教育综合水平,将工匠精神同时融入产业与教育,成为培养大国工匠的有效途径[4]。我校每年都开展职业技能大赛,为学生提供了追梦、圆梦的舞台,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了求精、求进的良好氛围。近年来,我校护理专业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护理技能大赛也屡获佳绩。将工匠精神融入职业技能大赛有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引领职业教育走向更高水平。德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护理专业学生的专业学习、个人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当受到重视。护理学基础是一门注重人文关怀的专业课程,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将职业认同教育、敬业精神、职业素养、护理礼仪规范及工匠精神融入日常教学,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对于护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海宁.关于中职护理专业德育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考试周刊,2012(6):164-165.
[2]李玲,孟雅萍.护理学基础[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
[3]贺玲.谈“护理礼仪与形体”课对提高中职护生德育时效性的意义[J].职业,2017(17):98.
[4]杜陈晨.将工匠精神根植于护理专业学生职业道德培养的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7,35(18):54-55.
作者:张慧敏 单位:伊宁卫生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