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小学德育实践问题与对策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学德育实践问题与对策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小学德育实践问题与对策探究

[摘要]培育德才兼备的人是新时代中小学德育的根本目标。目前,在新时代中小学教育阶段,学校德育存在一些问题,如目标忽视现实性和层次性、实行灌输型德育、德育评价较单一等。结合以上这些实际情况,得出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社会道德问题严重,还有学校德育工具化,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而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改变传统呆板的德育方式,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实行生活德育,并丰富学校德育活动的形式,加强其系统性,且还要注重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中小学;德育;问题;对策

德育,就是依据一定的社会需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品德等方面施加系统影响的活动[1]。当前,我国正处在发展与转型的关键时期,因此,更需要培养一批具有坚定信仰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德育居于五育之首,带领着德、智、体、劳的发展方向,也是他们发展的基础。中小学阶段的教育对象是“三观”等正在形成的儿童少年,他们是国家的希望,他们身上担负着民族复兴的重任,有很多亟待发掘的潜力,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因此,更要重视当前中小学学校的道德教育,并且要对现阶段中小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及对策。

一、中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德育活动的主要发生场所在学校,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学校德育目标制订忽视现实性和层次性。教育者提出的德育要求和受教育者现有的品德水平是德育过程的主要矛盾[2]。现实生活中,学校德育目标的制订没有很好地结合现实,过于理想化。这体现在我国中小学阶段的德育目标上过于重视德育对社会的价值,轻视甚至忽视了个人本位,忘记了人的主体特性。德育目标的设置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从而导致脱离了学生的心理特点,虽然重视学生的共同特性,但也忽略了学生的差异性。德育目标设置太过宏观,无法因材施教,这弱化了德育的层次性。教师在教授德育课程时没有考虑学生的现实情况,只是单纯依赖教材进行讲授,虽然教材是德育内容的主要载体,但是如果只是完全按照书本内容进行讲授,就会忽视教育目标的现实性与层次性。

(二)学校实行灌输型德育。当前中小学的德育,主要是依靠思想品德这门学科。教师在上这门课时多采用机械灌输的教学方式。老师上课就勾画知识点,然后让学生进行死记硬背,从而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这样的做法导致学生认为学好思想品德课只需考试前疯狂背诵,考试时生搬硬套记忆内容,就能得到高分。灌输型教学、机械式记忆不但剥夺了学生学习的快乐,而且把学生当成一个个容器,机械地灌入考试要考的知识点。更为严重的是,学生长期在这种机械枯燥的学习方式的浸泡下,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能力,导致学习后劲不足(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的学生越上了高年级学习越困难)。德育是对人的一种教化,中小学德育课程实行机械灌输,违背了德育产生和发展的规律。

(三)学校德育评价方式较单一。目前,中小学学校德育课程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体现在学校把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评价教师和学生的最终依据。在“唯分数”的评价体系下,老师所带班级的平均分、高分人数成了学校评价和考核教师的标准。在这样的标准下,导致教师评价学生也只看重成绩。事实上,只考虑学生的考试分数的评价标准是十分不合理也是不全面的,把成绩高低与品德好坏划等号的方式是片面的。这样的评价方式一方面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起挫败感,另外一方面会导致学生只重视考试成绩而忽视了对自身品德的培养。其实,成绩好的学生缺乏德行可能会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正如陶行知所说:“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3]。”这种片面的评价方式无疑是功利化和肤浅的,严重的话会导致整个社会道德观的扭曲。

二、造成中小学德育问题的原因

近年来,虽然我国中小学德育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是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有:

(一)社会道德问题严重,学校德育难度加大。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带来了新兴的思想观念,这导致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受到了巨大的冲击。经济体制转变必然带来人的社会角色和思想观念的转变,也引起了较大范围道德意识的冲突。市场经济必然要求人们财产的私有化,市场竞争必然导致人们私欲的膨胀和对个人利益更加重视,可能让人产生“利己主义”与“拜金主义”的思想,并对金钱过分重视与追求。一些人片面追求物质财富,甚至不择手段,失去了应有的道德底线和必要的精神追求,导致社会道德风尚近年来出现下滑现象。同时,极端个人主义(唯利是图、自私自利)和享乐主义思想的泛滥也影响了年轻一代的道德追求。社会环境是影响人成长的重要因素,社会道德氛围的破坏必然对青少年的成长和教育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导致中小学学校德育的难度加大。

(二)学校德育工具化,缺少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德育是对人的教化,应该关注学生的内心,而不是用评价自然科学般的方法去“量化”它。当前学校的德育工作者只把德育当作学校管理的工具,把大部分注意力放在了校规、校纪上,强调对学生的约束,而忽视了对学生的关怀。德育虽然是一种教化的手段,但是如果仅仅将德育作为冰冷的管束学生的工具,忘记了对其进行道德感化,这样可能会激起学生的反叛心理,导致事与愿违。如果学校只是要求学生接受道德规范,却不关心学生的内心,结果只能是学生表面上在学校遵守这些规则,离开学校就不一定会按照规则规范行事。可以看出,光是靠外部的压力和手段很难引起学生内心的共鸣。而且这样做很难实现知识的内化,知识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就很难用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的言行,也难以形成相应的主体责任感。学生缺少来自情感上的关怀,老师又极少倾听学生内心的想法,导致个体需要无法得到满足,这也是德育实效性低的原因。

三、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建议当前我国中小学德育面临一系列挑战与机遇,也存在一些问题。想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结合实际情况,对学校的德育工作进行新的思考、改革,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新时展的人才。因此,针对如何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关注学生实际情况,实行生活德育。一个人品德的形成都是“知情意行”的渐次发展和相互作用与影响的结果[4]。德育既要关注学生现有的道德水平,又要正视其与目标水平之间的差距,并将它们填补起来。德育方式不应该只是重视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要关注学生的认知,并且引导学生自主构建,从而形成正确的思想品德和情感,然后在实际生活中自觉践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德育素材,这样可以让抽象的德育知识与现实相结合,并让还未完全发育成熟的中小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含义。其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的德育资源,只有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丰富的道德素材,让德育回归生活,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才能更好地进行德育。实行生活德育,也扩大了德育的范围,让德育不仅局限于学校,德育也不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情,更是家庭和全体社会成员的事。

(二)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形式,加强德育系统性。当前中小学校德育大多在课堂上进行,校外德育活动比较缺乏,德育形式也比较单一。而对中小学生来说,更需要通过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来弥补他们在社会实践方面的不足。其实,学生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与德育活动息息相关,因此,要重视丰富学校德育活动形式。可以利用学校周围的社区、养老院等场所进行德育,或者成立与之相关的学生兴趣小组、学生兴趣俱乐部达到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目的,这样,一方面丰富了德育活动形式,另一方面又培养了学生更广泛的学习研究兴趣。只有通过活动,学生亲身实践了才能激发其内在潜力,并且也有利于学校更好地开展德育活动。其次,德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很强的系统性。零散且随机的德育不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要注重加强中小学学校德育的系统性,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体系,搭建德育骨架。

(三)注重德育课程评价方式的改革和完善。目前,我国的教育应试倾向比较严重,应试教育的落脚点是考试成绩,这导致德育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还是依靠品德考试。事实上,考试成绩只是学生对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反映,并不能代表学生真正的道德水平。仅仅片面地去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的道德水平和教师的教学能力,这样的做法无疑是片面且不科学的。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除了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外还要多方面考查,比如加入对学生学习成果、学生成长过程的考查等。此外,中小学德育评价还可以采用教师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评价和打分等方式,并且把以教师评价学生为主的传统的德育课程评价方式,变成学生自我评价、同学之间相互评价、家长与教师共同评价的评价方式。只有将德育课程的评价方式不断改革与完善,才更有利于中小学学校德育的开展与实施。

参考文献:

[1]刘志军.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1.

[2]陶行知.陶行知全集(第三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5:471.

[3]孙喜亭.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78.

[4]檀传宝.德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8:305.

作者:徐玲智 单位:西华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