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探究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渗透内涵

小学语文蕴含的情感和育人道理非常丰富,依托语文可以对学生实施规范性的德育。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明确教育的主要目标,全面整合教育资源,并将教学内容传授给学生,使这些做人的道理可以内化在学生的心中。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学生的实际生活与教学联系起来,构建完善的阅读教学方式,使学生在真实的教学情境中对知识有进一步的感悟,对文本中所渗透的道德观念有更加明确的认知。将德育理念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全面发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德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德育渗透缺乏实效性。将德育渗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例如让全班同学共同阅读同样的学习内容,或者单独指定同学来读等,但无论采取哪种方式,教师并没有发挥自身的优势合理指导学生,也无法在第一时间针对学生的阅读情况展开分析,甚至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并没有投入自己的思想感情。有些学生在结束阅读后,仍然对阅读中的内容缺乏了解,无法准确地复述阅读中的内容。

(二)德育渗透时间有限。在语文教学中德育非常关键,教师需要对其加强关注和重视,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学进度比较紧张,教学时间有限,教师有时为了追赶教学进度,会直接忽略德育,也没有让学生针对阅读内容展开深入的讨论。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阅读比较匆忙,难以对阅读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导致德育效果始终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三)德育渗透融入感情不足。小学语文教材所涵盖的文章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教师规范性的教学,能够使学生的情感得到有效的激发。所以,教师必须要求学生带有感情地阅读文章,以对阅读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为学生快速消化知识提供帮助。但由于教师所采取的指导方法不正确,许多学生始终只采取同一种语调阅读课文,没有将不同语句的感情表现出来,这种朗读的方法虽然比较快,但所发挥的作用较为微弱。

(四)德育渗透覆盖面不够广阔。每节课的时间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有些课文的篇幅比较长,实际教学中很少有机会能渗透德育。另外,有一些学生的朗读能力有待提升,一般的训练并不会对其产生太大的影响。为了使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顺利达成,教师往往会提问朗读能力比较好的学生,导致另外部分学生始终没有机会展示自己,也难以有效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甚至还会对其心理造成影响,导致对阅读产生畏惧,更加不愿意表现自己。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德育的渗透路径

(一)通过设置教学情境引入德育。教师可以通过情境教学的方式将德育融合在语文教学中,将语文教学中的内容再现到情境中,使学生可以轻松、专注地阅读文章,对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深入的了解。教师创设专门的情境,可以将德育内化在学生的心中,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文章,从而对课文内容有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教师可以通过多种不同的方式设置教学情境,现代信息技术的存在可以为教师构建教学情境提供帮助。教师在对文章思想内容有清晰了解的情况下,创设与学生实际需要相符合的教学情境,能够让学生对文本中的思想感情有准确的把握,使学生可以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为其配上图片和音乐,创设与阅读内容相符合的情境,让学生在观看图片、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对1年4月76祖国山河的美好有进一步的了解。文章的景色蕴含着热爱生活的激情,教师需要合理点拨和指导学生,让学生反复朗读,在无形中将学生的热爱祖国之情激发出来。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紧密融合语文教学与德育,能够为学生了解和感受德育相关理念提供帮助,使学生通过深入思考逐渐形成正确的观念,并主动内化文章中的积极思想,最终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拥有较强的道德素质。

(二)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在新课程理念的不断深入下,教育部针对小学生的德育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特别是在素质教育不断落实的背景下,人们对道德素养更加重视。语文教材是开展语文教学的重要基础,很多德育元素都蕴含在语文课文中,这些课文中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和革命先烈为国家所做出的贡献,这些都属于优质的德育资源,教师需要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帮助学生查找同类型的资料,并紧密结合语文阅读教学内容与课外资料,进一步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例如,在教学《居里夫人》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将居里夫人的资料收集好,并将其不懈努力的事迹讲解给学生,也可以为学生提前布置一些任务,使学生在自主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让学生主动接受德育的熏陶,强化学生的品德意识。教师要更加重视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紧密融合语文教学与德育,从而顺利实现德育目标。

(三)在实践教学中检验德育效果。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检查德育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合理的方式解决这些问题,全面优化教学,使学生可以产生深入的体验,更好地理解知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兴趣和价值取向的关注。在实践中,教师需要整合德育内容与语文课外实践活动。例如在学习《长征》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与此相关的演讲比赛,在参与比赛的过程中,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也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对革命先烈的精神有所了解,从而深刻意识到今日生活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努力向上的坚韧品格。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使学生在参观的过程中掌握多元化的知识,紧密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接受综合性的教育,以达到良好的德育效果。同时,语文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对德育有更加明确的认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更好地发挥德育的作用,为小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供正确的指导。

(四)在介绍文章背景时渗透德育。有些文章中所描述的事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一定的距离,小学生对作品中包含的思想感情没有深入的理解。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之前,简单介绍文章的背景,使学生可以带着情感阅读课文,既可以为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提供帮助,又可以对学生熏陶情感产生积极的影响。例如,在教学《示儿》这首诗时,学生虽然可以流利地朗读整篇诗词,但对其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感情并没有准确的体会,特别是作者所处时期的战乱对人民造成的伤害,更是无法让学生感同身受。因此,在教学这首诗时,教师需要将与陆游有关的资料补充到教学中,并详细介绍其所处的时代背景。当学生对这些内容有所了解后,再合理引导学生,使学生对陆游的爱国之心产生强烈的感受。在获得新的知识后,让学生深入进行思考,再告诉学生,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热爱自己的国家,从而为学生形成良好的爱国意识提供帮助。

(五)巧用合理想象,升华人文精神。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能够让学生对文本有进一步的了解,延伸学生的学习范围,使学生的心灵受到强烈的震撼,对语言文字的魅力产生深刻的感受,丰富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对生活有更加独特的感悟。例如,在教学《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文章中所描写的景物非常优美,但受到字数的限制,很难让学生对文章有整体性的了解。如果教师能够结合课文中的内容,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就可以对这些景色有进一步的认知,并对其蕴含的民族精神有深入的体会。教师并不需要以讲授的方式向学生讲解人文知识,而是应该让学生在想象的过程中感同身受。合理运用想象可以使静止的语言文字得到激活,带领学生进入新的世界。这些想象赋予了人类大量的精神财富,也是学生思维形成的基础,能够将语言文字的魅力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作者:刘果 单位:吉林省农安县哈拉海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