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元剧衰落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李婕作者单位: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
元杂剧作为一代戏剧样式,无论其形成、繁荣和衰落,都自有其历史、社会和艺术本身的原因。几十年来,对元杂剧衰落原因的研究,尚不如对元杂剧繁荣原因的探讨来的深入和重视。
一、元杂剧衰落的表现
《中国戏剧通史》对元杂剧“衰落的迹象,”的描述有三点:一、优秀杂剧作家、作品的“大量减少”;二、演员演出活动范围的“日益狭窄”,成为宫廷,藩府生活中的主要活动;三、内容日益贫乏,艺术形式也日趋凝固。
二、元杂剧衰落的原因
1、社会原因
吕薇芬《元代后期杂剧的衰微及其原因》把“后期杂剧的南移”视为“研究后期杂剧衰微的重要方面”,而“这种杂剧南移”的社会历史原因有三点。首先,自金征服北宋后,南方经济文化均较北方发达。“南宋亡后,政治中心北移,但是,文化是上层建筑中变化缓慢的成分,它有比较牢固的因袭力量。所以江浙一带仍然以经济繁荣、文化发展、景色宜人而吸引北方的文学家”;其次,戏剧发展与城市繁荣的关系、演戏卖艺本身的商业经济的特点,使得“艺人为了谋生,总是要闯大码头,到卖座率较高的大城市去献艺”,其三,南宋新亡,一般上层人物都认为南音是“亡国之音”,元统治者又提倡北剧,这也为戏剧南下“开辟了道路”。
孟瑶《中国戏曲史》则从社会对观众心理的影响究其“衰微原因”。她说,元初人民对于新的统治与压迫,有一种椎心的痛苦,而无可控诉,因而对“亲切地揭示了他们生活的内容与感情”的戏剧,能引起“内心的共鸣”,给以“广大的支持”。但是“等到这个高潮过去,人民对于一切统治已渐习惯,而视为当然,同时对于这些新型戏剧已没有过去那样多的喜爱与好奇”,所以元杂剧自中期以后,便很自然地趋向衰微。
2、政治原因
(1)思想控制的严密
北大中文系55级编著的《中国文学史》认为元代统治者在中国的统治巩固后,“利用宗教和儒家思想”以“加强思想控制”,有两个方面的表现:一是“初期那种文化思想上比较放任的局面逐渐消失了,对戏剧活动的控制也越加严密,进步作家相继遭到迫害”;二是“统治者也逐渐懂得利用杂剧这一形式,宣扬封建伦理道德,以巩固他们的统治”。
(2)士子地位的变化
士子“政治地位”的“改善”,导致“后期作家战斗力削弱和脱离人民生活”,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知识分子的“两重性”。即一方面对社会不满,另一方面却对统治者存在幻想,尤其是对自己的政治前途存在幻想。因此后期作家笔下的文人,大致都有着否极泰来的命运,最后总是被皇帝招聘而去;其次,后期不少杂剧作家不能“了解人民的生活与疾苦,同情人民的斗争”。正因为他们脱离了人民的生活,“他们便不能从广阔丰富而又生动错综的现实生活中汲取创作素材,只能在史书中去拾摭题材,或者在文人这一小圈手中去猎取逸闻。”而脱离了人民的生活,脱离了人民艺术的丰壤沃土,“就使他们的艺术之花是苍白的,纤弱的。”其三,在整个元代,多数知识分子是“既爬不上高位,也不想走向民间。他们在碰壁之余产生了消极悲观的情绪”。即使在杂剧极为兴盛的时期,“这种消极思想也在剧作中有所表现。”到了后期,虽然地位有所改善,“但是得到重用的还是少数。”因而当“碰到的是一连串的失意”时,他们的作为封建文人的软弱性,“就使他们很容易地接受了元代文坛早就存在的灰色情绪”。
(3)明初杂剧的宫廷化
张庚《北杂剧声腔的形成和衰落》认为宫廷化使北杂剧“走上衰亡的道路”。北杂剧在各处宫廷中“大为盛行”,是因为各地藩王为向皇上“表白自己的决无非分之想”而“寄情声色、徵歌逐酒。”《中国戏曲通史》把“明初杂剧的宫廷化”看作是“从政治上决定北杂剧走向衰落的又一个重要的原因”。并指出其结果“虽然使明初的北杂剧舞台呈现了一阵表面的繁荣,但却使杂剧艺术的发展命脉僵死在上层统治阶级手中,无论思想内容或艺术素质,都朝着鄙视、脱离群众的方向,走着应制奉承、骚雅自赏的路”。
3、艺术原因
(1)艺术内容的蜕化
张庚《北杂剧声腔的形成和衰落》认为,到了元来“在绝大多数作品中,描写反抗元朝统治者为非作歹的题材也越来越少,原来是歌颂具有斗争性人物的题材渐渐蜕化成歌颂循礼守法的人物了。在剧本中,有意识地宣传三纲五常的东西越来越多了”。这样,北杂剧就渐渐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思想感情有了距离,走上了脱离群众的道路。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指出,当“元末时期,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愈趋激烈”之时,很多杂剧作家,却脱离现实,脱离斗争,闭门写作,选材狭窄,写来写去,不外是文人、隐士、佳人,妓女的平庸生活。“它们大都丧失掉元杂剧原来具有的生活气息和斗争精神,成为空洞无聊的作品”。
(2)审美观念的变迁
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首先意识到这一点。认为由于受到南方社会风气和文风的影响,较多的反映家庭内部的矛盾,“艺术上也偏向曲词的工丽华美和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把它作为衰落原因之三。孟瑶《中国戏曲史》则指出元代中期之后“平民”对于这些新型戏剧“已没有过去那样多的喜爱与好奇”了。郭英德《元杂剧与元代文艺思潮》最先明确提出了元杂剧审美观念的变迁与元杂剧衰落的关系。他认为,从元中期开始,“杂剧创作逐渐萌发和滋长着文采雕饰的审美观,到元末明初已占主导地位。”表现到杂剧创作中,就出现了“文人情趣逐渐取代民间本色,文学趣味逐渐压倒舞台规律的审美倾向。元杂剧审美观的转变,宣告了元杂剧生命的结束”
(3)艺术形式的僵死
1.形式的凝固
《中国戏曲通史》指出“杂剧艺术形式本身,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套束缚过严的声律和体制的局限性”是“北杂剧的衰落”的“艺术方向的原因”。特别是到了后期,“由于宫廷化的恶劣影响,随着内容的日益空虚,形式也更加凝固”(107页)。徐扶明《元代杂剧艺术》认为北杂剧在艺术形式上的“局限性”,表现为“北曲联套、一人主唱之类”,终元之世,杂剧创作“仍然墨守陈规,缺乏创新”。而元末明初宫廷杂剧“在艺术形式上有所打破”,也只是用“点点滴滴的革新,粉饰其陈腐反动的内容”。
2.语言的雕琢
张志岳《试论我国古代重要文学样式的发生发展及其衰替与文学语言发展变化的关系》认为,统治者为了控制戏剧以“利于他们的政教统治”,于是“统治阶级的文人们也投身于”戏剧创作。在形式上,“则力图用华丽的词藻来取代通俗的口语。由于杂剧中的唱词受诗词的影响较大,基本上还没有脱离文言诗词的系统,还可以多用文言词汇来写作,因此,杂剧的语言到了明代的文人手里,便越来越趋于“雅丽”。“这就使关汉卿等奠定的优良传统,逐渐导致脱离现实,脱离人民,而呈现出形式主义的僵化现象”。
3.唱腔的僵化
张庚《北杂剧声腔的形式和衰落》首先提出这一观点。他说:“当艺术脫离群众的时候,就有一班人专门在形式上下功夫,为它设下许多不必要的规范或者清规戒律,其目的是使这种艺术的创作超于繁难,不易为一般人所掌握,反过来却便于少数人所垄断北杂剧也不例外”。
(4)新兴南戏的竞争
刘荫柏《北曲在明代衰亡史略考》从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论述了杂剧被南戏替代的原因。外因是:传奇和南曲在明初受到最高当政者朱元璋的重视,并特准其在廷宫内演出。“这种示范性的举动,对传奇和南曲的发展是极为有利的。”为生活和个人出路计。“不但能诱使一些文人去从事传奇创作,也会迫使一些艺人为养家糊口,不得不弃演北曲杂剧而去学唱南曲传奇。”内因是:“传奇的艺术形式比杂剧的艺术形式优越,有利于反映曲折复杂的情节,多方面地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打破了元杂剧一人主唱的形式,可以使剧中人通过对话、对唱,更进一步流露思想,互相感染或激化矛盾,这是中国戏曲史上戏曲艺术形式发展的一大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