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吴歌保护论文:吴歌的保护与继承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作者:夏美君作者单位:苏州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吴歌虽未列入民间音乐名录,但毕竟受到了国家重视。然而,吴歌终须以音乐形态传世,且其音乐精彩绝不亚于唱词文学,倘若吴歌真的背离了音乐传承轨道,则必将加速衰微和消亡。因此,我们必须趁吴歌尚存活民间,歌谣流系保存依然完整,家族谱系还能寻根溯源的时候,积极展开吴歌及其音乐的传承与保护。对此,我们应当努力做好如下工作:
音响声像采集,建立源系档案
对现存乡野吴歌和城市小调进行音响、声像采录和集成。鉴于各地、各类吴歌的形成、发展、流变,及赖以生存的自然、文化、社会环境的差异,决定了目前民间活态吴歌存在诸多流系差别,因此对原生吴歌实施综合信息采集和辑录,进而建立吴歌地域流系的音响、声像档案,以支持吴歌流派谱系及流变研究便显得格外重要。所以,我们应努力做好吴歌的音像文献采录,通过实地、实景、原生环境的民歌演唱音像采集,建立各源头流系最直接和完整的声像档案,为后续整体研究、发掘奠定实物文献基础。
乐谱记谱整理,弥补传承欠缺
乐谱文本的缺失是吴歌音乐传承的重大缺陷。现今吴歌乐谱记录和整理虽不足以弥补历史文献缺位的损失,却能减少后世音乐传承的文本缺位。或许我们并不能保证现今吴歌音乐形态和歌唱风格与古代吴歌相统一,但口口相传的文化延存依然会为今天或未来的音乐流变,留下足够的历史文化信息。所以借助今天的乐谱采录,尽可能完整地保留吴歌音乐文本,对吴歌未来传承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断不可将历史的缺憾延留给后世。且以乐谱采录作为音像采录的文本支撑非常必要,有助于填补吴歌历史传承欠缺,使吴歌的文化传承趋于规范。
史料文献发掘,接续吴歌历史
吴歌历史虽有历代文献支撑,但现有文本证据并不充分,所以继续做好文献发掘、整理,对接续吴歌历史意义重大。然而,中国的历史多由官家和文人书写,这些人对乡野、地域、民俗文化难免轻视,故像吴歌这类草根艺术往往不受主流文化重视,但这并不表明吴歌文献仅限于当前所知范围,因此我们应当重启吴歌历史文献的抢救,不仅注意从史料、文学作品中发掘,还应加强对地方志和民俗文献的研究,以寻找更多吴歌活动的史实。此外,广泛征集散布民间的民俗文献和抄本刻本,开展关联文献、实物研究,亦或动用考古研究资料和手段等,完全能使更多被历史遗忘、忽略、湮灭的吴歌史实重见天日,为接续吴哥的文献历史作出贡献。如,到琴歌、昆曲、说唱、器乐、丝竹、宗教音乐文献中寻找吴歌音乐线索等,若能使古代吴歌音乐重现当世,则堪称功德无量。
生态、田野调查,拓展吴歌研究
吴歌存活需依赖地域自然、人文、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的维系。若想更好地传承、发展吴歌,就应深入吴地水乡、田野、村镇等原生环境,开展实地生态考察和田野调查。吴歌生态、田野调查可区分自然和文化两个层面,前者偏重考察吴歌的自然生存环境,如研究白茆山歌就去考察稻作山歌的自然生存基础,深入田间调查稻耕生产、生活环境对山歌形成、生存、流变的影响;后者偏重考察吴歌的文化生态要素,如考察孕育吴地小调的文化环境和文化基础,深入市井研究民俗、生产、生活、语言等文化作用因素,剖析民间文学和文人文化对吴歌体裁、流系的生存影响等。
文化生态样本保护,连接吴歌的未来
江南民间文化生态是决定吴歌兴衰、消长、存亡的关键。一旦维系吴歌生存的文化生态失衡,亦或原有生产、生活方式遭到颠覆,则将意味着吴歌失去赖以生存的根基,其衰微和灭绝将不可避免。但伴随时代的演进,生产、生活方式必然改变,终而导致人的思想观念、文化理念、休闲娱乐、民情习俗的转变,所以当我们不能维系吴歌存活的旧有文化生态时,将与吴歌存活的关联原生自然景观、劳作场景、生活情境、休闲会所、娱乐场所等文化环境,与民间的宗教祭祀、礼仪庆典、社火庙会、婚丧嫁娶等传统民俗活动,原汁原味地施以整体生态样本保护,则显得格外重要。活化石式的民俗吴歌生态样本整体保护,可以与文化传播、餐饮娱乐、旅游休闲相结合,但必须正确处理好文化传承、非遗保护、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矛盾,以免走上为追逐眼前利益而不惜破坏吴歌生存根基的变味传承、保护的歧路。
传承、编创、推广,弘扬吴歌传统
吴歌传承必须依赖发展与创新,而创新发展就是不让吴歌受旧有躯壳限制。我们应主动顺应时代进步、社会发展、生活变革、文化演进的潮流,通过对吴歌文化传统的抢救、发掘、整理、保护,逐步引入创编、改造、推广、普及,实现文化出新、艺术创新、形式革新,完成传统基础上的超越式发展。其中,对吴歌内容和表演形式的创新,应强调与时俱进,紧跟社会发展,但对吴歌音调和传统经典则一定要强调原味保护。吴歌编创是维系音乐传统和文化风格基础上的创新,通过对传统吴歌的改编和创作,丰富吴歌的艺术手法和表演形式,重视吴歌与地域传统的衔接,如将吴歌、吴舞、吴乐、吴语、水乡服饰等吴地文化元素和生态场景融为一体,在展示吴歌迷人魅力的同时,实现时尚文化元素与传统艺术形式的结合,使当地人感受到吴语文化的亲切,使外地受众乐于亲近吴歌,使现代人喜爱吴声乐韵,借吴歌的创新弘扬区域文化的灿烂文明。
总之,吴歌的传承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尽可能对现存吴歌采取立体化、全景式的活化保护,其关键是对吴歌音乐实施系统研究和专项保护,一定要借助民间样本的采集完成音乐文本的建设,为后世留下珍贵的资料,绝不可让存续7000年的古老吴歌毁在当代人之手。只要我们依托明确的思路,脚踏实地为之努力和奋斗,就一定能够为吴歌赢得灿烂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