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两岸童谣论文:两岸童谣历史面貌与当下继承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两岸童谣论文:两岸童谣历史面貌与当下继承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两岸童谣论文:两岸童谣历史面貌与当下继承

本文作者:郑伟作者单位: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闽台童谣反映的古代儿童生活景象

民间童谣作为一种口传文学形式,其作者已无从可考,但从流传至今作品的具体内容上看,仍可将其分为两类:其一是成人出于某种教化目的创作并教会儿童念唱的,其二是儿童参与创作并得以广泛传播的,只有后者才真正体现了童谣作为古代儿童文学的本质属性。方言研究学者陈泽平在谈及如何鉴别真假民谣时认为:“首先是审看歌谣的语言。真民谣语言质朴、俚俗,它的自然定律是在口口相传中洗练出来的,没有雕琢的痕迹。”[3]童谣以质朴的方式存留了古代儿童生活的真实面貌,反映了潜藏其间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儿童文化内涵。节庆在古代民间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普通民众抒发宗教情感、沟通人伦关系、寄托生活理想、满足物质欲求的重要时节。孩子作为家族血脉延续的希望,在节庆生活中常被赋予特殊的象征意义,闽台民间童谣作品中就有不少反映此类内容的篇什。闽都福州自古以来就有正月过灯节的习俗,早在宋代就颇具规模,据《福州府志》记载:“张灯,自十一起,至晦日止。十三、十四、十五三夜尤甚。影灯像人、物、花、果、禽、鱼,裁缯剪纸及玻璃为之。庙刹驾鳌山,玲珑飞动。又为木架彩棚,妆演故事,谓之台阁。俳优百戏,煎沸道路,萧鼓喧阗,至于彻夜。”喜庆祥和灯潮涌动的元宵灯节,自是孩子们可以尽情戏耍的时光。闽方言中“灯”、“丁”二字谐音,娘家人给出嫁的女儿送灯被赋予了“添丁”的美好寓意。对未生育的女儿,母亲会送“观音送子灯”、“孩儿坐盆灯”,若过了三四年还未见生养,则送“橘灯”,闽方言“橘”、“急”谐音,以示焦急之意。有了孙辈后,外婆就送“状元骑马灯”表达对孩子未来美好仕途的祝愿。反映了这样的民间习俗:“正月元宵灯,外婆爱外孙,送来红红橘子灯,吉利又添丁。”冬至被当成节日庆贺,自汉代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足见其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特殊地位。闽台两地都十分注重过“冬节”。据《闽侯县志》记载:“冬至州人不相贺,舂糯米撮为丸及粸以祭社。”王玺的《彰化县志》记载:“冬至节,家作米丸祀先,门户器物,皆黏一丸,谓之饷耗。前一夕,小儿将米丸塑为犬豸等物,谓之添岁。”冬至前一夜,孩子们在一家人搓“圆仔”时所捏塑的各种小动物,俗称“鸡母狗仔”。清光绪年间台湾进士许南英曾有诗作:“冬节家家做粉弹,儿童不睡到更阑,巧将糯米为龙凤,明日邻家共借看。”形象反映了闽台两地的冬至节俗。而福州童谣《搓丸试搓搓》则直接描绘了孩子搓丸添岁的情景:“搓丸试搓搓,年年节节高。大侬(大人)添福寿,伲囝(小孩)岁数多。红红水党菊,排排兄弟哥。”古代儿童自由玩乐的机会并不多,尤其是农村孩子,小小年纪就要参与到成人的农活劳作中去,但儿童纯真浪漫的天性使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依然可以发现诸多玩耍的乐趣。《天乌乌》是一首流传于闽台两地的著名童谣,有多个变文版本,试以漳州地区流行的版本为例:“天乌乌,卜(要)落雨;举锄头,巡水路;巡着蜀阵(一群)鱼仔虾仔卜娶某。三关(斗鱼)做新娘,土鲶做公祖;鲟担灯,虾拍鼓;守鸡(田鸡)扛轿大腹肚。”这首童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乡村孩子在一场大雨即将来临之际,荷锄在水流处寻找鱼虾时所见之情景。孩子最初的目的可能是为了捞些鱼虾以飨口福,但他完全被眼前鱼虾们鲜活生动的形象所吸引,于是放飞想象,让这些水中的精灵扮演起各样戏剧性的角色,以童谣的形式勾画了一个情趣盎然的童话世界。

闽台童谣彰显的童年精神气质

人类对自身童年生命特点的体认是自近代之后的事,以中国的情况而言,不过晚清以来的百余年时间,在以成人为本位的古代社会,儿童在生活中始终处于附属地位,童年仅仅意味着一段等待长大的时光,儿童生命的独特价值与内在精神需求尚未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对象,但儿童依然在富于草根精神的民间文化中找到了彰显其生命独特面貌的方式,以别致的视角打量着自己的成人世界。通过闽台民间童谣,我们可以看出潜藏其间的与成人相异其趣的童年精神气质。过年“跳火墩”是闽南和台湾地区一项重要的年俗活动。此俗与上古时期关于“年”的传说有关,据说“年”是一种怪兽,每年除夕夜都要出来祸害百姓,因偶然间闯进一户身着红衣、燃烧竹子取暖的人家,被竹子燃烧时发出的爆响声吓跑。当人们得知“年”害怕红色与响声的特点后,就于除夕夜在门窗上贴上红联,点燃篝火燃烧竹子,逐渐就形成了“跳火墩”的习俗。围炉之后,人们把火墩点燃并燃放鞭炮,家中的男子按辈分大小渐次从门外向内跳过火墩而入,孩子则由大人抱着一起跳。这一活动已与“年”的古老传说脱离了关系,演变为一种增添喜庆氛围、表达祈福消灾心愿的年俗仪式。人们在跳火墩时,口中还要念唱歌谣:“跳入来,添丁又发财,大猪大羊捉来刣(宰)。”“跳过东,任吃都勿空。”“跳过西,钱银满厝内。”“火墩跳入内,钱银一起来。”“跳入来,年年发大财;跳出去,无忧又无虑;跳过东,五谷吃不空;跳过西,银钱滚滚来。”这些由成人哼唱的歌谣,表达了获得美好物质生活享受的祈望。现实功利性是民俗文化的一大特点,民俗仪式的参与者依循祖规以获得心理安慰,同时也借此机会表达对美好未来的想象,而这种想象又多与物质欲求相关。面对同一年俗活动,儿童所哼唱的歌谣则大异其趣:“年兜夜,跳火盆,公挑金,婆挑银,阿爸惊火熏,阿妈笑抿抿。阿兄相火痕,阿嫂烧着裙。阿叔放炮乒乓响,畅煞一群囝子孙。”这首童谣以孩子的视角描绘“跳火墩”,孩子们感兴趣的不是钱财的获得与家运的兴旺,而是把这一活动中大人们令人捧腹的动作形态做了淋漓尽致的表现,这种非功利的娱乐精神,使童谣呈现出迥异的艺术气质。古代社会“除了一切以成人优先、尊重成人至上以外,还主张以成人的构想和办法来指导、管理、塑造儿童,在一个成人中心、长者为尚的世界里,成人(家长、老师)是领导者,主动形成现实秩序”[4],必须接受来自成人世界的规训与管教构成了童年精神压抑的重要方面。在各种节庆活动中,儿童难得获得与成人平等参与的机会,但他们参与这些活动的心态与成人有着显著的差异。在大人们忙于祈福消灾的时候,孩子们则沉迷于逗笑玩乐,表现大人们的窘态也是对平时所受压制的一种心理补偿。这种戏谑式的民间童谣带给儿童的是释放的快乐,是对成人所构筑的行为准则与价值标准的反叛,体现了“儿童的成长有一种内在的自主性,生命希望在一个自然的生物世界中展开它的过程,这是一种需要释放的异己力量。”[5]客家文化在闽台两地有着十分深厚的积淀,我们从客家童谣中也可以看出儿童独特的精神气质来。客家民间文学中有不少与动物有关的歌谣,例如:“水牛要选短尾巴,犁田唔(不)用竹鞭打。”“细猪要游,大猪要囚。”(意思是:小猪要多活动才能发育得好,大猪要关起来催肥。)“牛有千斤力,用时唔敢逼。”(意思是:牛虽然力气大,但也有疲劳的时候,若用强逼的办法,就会造成伤害。)“家有两只兔,唔愁油盐醋。”这些主要由成人哼唱的歌谣所呈现的对动物的认知,多与日常的生产生活相关,动物的价值更多地体现在实用功能上,而哼唱动物的童谣则凸显出儿童天真浪漫的精神气质。例如《燕子嬷》:“燕子嬷,燕子哥,飞在屋檐来唱歌。唔要你的钱,唔要你的米,只要你屋檐来做窝。”在民间传说中,燕子飞到自家屋檐下筑巢繁衍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但儿童并不在意其间的所谓吉祥寓意,在他们看来,燕子飞进飞出衔泥草筑窝,这本身就是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事,观赏这样的生动画面,相当于参与一场有趣的游戏。

闽台童谣在当下的传承

闽台地区流传久远的民间童谣是两岸文化同源的见证,尽管民间童谣反映的是传统农耕社会和市井社会的生活面貌,但作为一种根植于共同民族文化心理之上的民间艺术形式,有着极强的生命力,民间童谣并未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消亡,而是以新的形式,在新的文化平台上获得了新生。现代都市生活方式促使民间文化迅速消亡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反思;童谣对当下儿童精神成长的价值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同源互补的闽台童谣是两岸民众维系共同童年记忆的重要桥梁。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闽台民间童谣在当下得以传承的内、外在原因。闽台两地一批具有文化担当意识的人士,充分意识到民间童谣的文化价值,编辑出版了不少民间童谣书籍。例如,台湾桃园县教育主管部门组织人员编写的《逐家来唱歌念谣》(2002年),收录了通过民间文学田野调查采访所得的民间歌谣,并配以注释及赏析。江玉平编著的《漳台闽南方言童谣》(2008年),全书由“漳台闽南方言童谣与文化专论”和“漳台闽南方言童谣”两大部分构成,收集整理了漳州地区和台湾地区的闽南方言童谣400篇,并附录不同版本、传本和异文约270篇。林秋明的《闽都俗语童谣》一书,收录了流行于福州地区的经典童谣76首,并对每一首童谣的背景、含义和艺术特征做了精要的介绍和分析。由福建师范大学方言研究学者陈泽平主编的《福建方言熟语歌谣丛书》,对福州、厦门、漳州、宁德、福安、古田、建瓯、莆仙、长汀客家等福建各地的熟语、歌谣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与注释,该丛书各册都涉及了童谣,在注音和释义方面体现了严谨的学术性,尤其在方言字的使用上做了较为严格的甄别。台湾地区在发掘民间童谣宝贵资源的过程中,还注重将童谣与音乐、美术元素相结合,出版了大量民间童谣绘本,音乐界人士也热衷于为民间童谣谱曲。民间童谣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呈现,通过优美的旋律得以传唱,有效提升了童谣对当下读者的吸引力。闽台两地的教育界十分重视童谣在幼儿园、小学中的普及和推广工作。在台湾,闽南语是乡土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有闽南方言活化石之称的闽南语童谣,成为一项重要的教育资源,受到了广泛重视。不同组织和个人编撰了大量以闽南童谣为内容的教材,幼儿园和小学教师成为普及推广闽南语童谣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福建,2008年闽南童谣正式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闽南童谣的推广和普及创造了有利条件。厦门市通过设立“闽南方言与文化进课堂试点校”的方式,让闽南童谣成为学校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厦门大学周长楫教授为此项乡土教育活动编撰了教材《闽南方言与文化》,该书共五册,其中针对幼儿园和小学中低年级的部分就是以童谣为主,让儿童通过朗朗上口的童谣由浅入深地学习闽南语言和文化。厦门市语言学会还启动了“青少年学习使用闽南方言现状与对策研究”课题,参与课题的研究者主张,将童谣作为普及闽南语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念唱童谣,在富有童趣的韵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闽南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在两岸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背景下,两岸热心于民间童谣传承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童谣教学的教师,展开了各种形式的交流活动。台湾儿童文学学者林文宝,童谣作家马景贤、林焕彰、方素珍、林芳萍等都曾到福建开展交流活动。近年来,在闽台两地举办的各种小学、幼儿园教学研讨会上,童谣教学也时常成为两地教师研讨的一项内容,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方式的改进、教学效果的评价等,成为两岸教师共同关注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