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文化产业化论文:文化遗产整合策略分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文化产业化论文:文化遗产整合策略分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文化产业化论文:文化遗产整合策略分析

本文作者:艾冬梅1董世非1刘浩琳2作者单位:1燕山大学2河北省文化厅艺术处

非物质文化遗产标志地:民俗主题文化公园的集约化外延

因为地域分散,旅游开发程度不同,使得秦皇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参差不齐。而天马山庙会、山海关孟姜女庙会等民俗活动囿于时间、地点不能进入常规化运行轨道。目前秦皇岛共有九大园区文化产业:山海关古城文化产业园区、北戴河文化创意产业园、昌黎葡萄酒文化产业园、柳河山谷干红文化产业园、抚宁南戴河国际娱乐中心文化园、秦皇岛数据产业基地、秦皇岛•国际婚庆文化产业旅游城、青龙南山满族文化园和海港区开滦路历史文化街区。[1]虽然影响力与日俱增,但仍然属于内容相对单一的初级整合。1958年苏联经济学家第一次引用“集约”一词,解释其义为: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在同一经济范围内,通过经营要素质量的提高、要素含量的增加、要素投入的集中以及要素组合方式的调整来增进效益的经营方式。由此可创立民俗主题文化公园,将秦皇岛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园中,经营集团化、规模化,在园中采取日常和民俗节日集中进行展示、展演和销售等活动,使之成为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标志地。在民俗主题文化公园中,不仅可以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载体,如抚宁剪纸、绣花鞋、皮影雕等手工艺品,还可以现场展演如昌黎三歌、昌黎皮影戏、青龙猴打棒、抚宁抬皇杠、任家班鼓吹乐等民间音乐、舞蹈、传统戏剧、民俗等精湛技艺,使游客得以在现场了解手工艺品制作全过程和欣赏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演出。还可以在民俗主题文化公园中集中推出地方名吃,如昌黎赵家馆饺子、青龙水豆腐、北戴河“杨肠子”、山海关浑锅、抚宁饽椤叶饼以及卢龙粉条等。以上种种项目均可邀游客共同参与,比如游客在观赏的过程中可以亲自制作传统工艺品和地方名吃,或现场学习感兴趣的民间技艺表演。这样让游客既能品尝美味,买到心仪的文化纪念品,又能全方位了解并感受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人们对其的兴趣和认可度,从而形成市场有效需求,再进一步通过加大衍生产品的开发力度,扩大需求量,提升产业链等级,实现最大经济收益。

“朝阳产业”中的民间传说——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创意产业的互动

秦皇岛有着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文学内容众多,诸如碣石山传说与故事、伯夷叔齐的历史传说、玄鸟生商的历史传说、李广射虎的历史传说、孟姜女故事传说、萧显写匾的故事等都是动漫产业的良好素材资源。可结合各民间故事传说的地域文化特色,挖掘其精神内涵,运用高端创意和高科技手法,或者其间还可加上本土表现形式(诸如当地皮影等),对这些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在创意产业中重新焕发其生命力。美国动画片《花木兰》《宝莲灯》等取材于中国的历史、神话故事,对我国文化资源进行再创造而获得了巨大成功,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目前,秦皇岛的动漫产业还处于发展初期,相比深圳、东莞、杭州等动漫产业发展相对成熟的城市,还缺乏成规模的大企业投入到市场化浪潮中的动漫产业。那么,扶持专业化的动漫创意产业,全面整合资源,把传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变成新媒体时代的动漫或网络游戏形式等,可以更好地活态保护传承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拓宽公众了解的渠道,扩大其传播力和影响力,进而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产业的良性互动,将秦皇岛优势民间传说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优势。

门户背后的产业广告——新兴媒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体化传播

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因地域性等原因,有些知名度有限。当今世界,新兴媒体风起云涌,尤其是苹果iPhone革命性地将强大的应用程序、全网页浏览和各种各样的多媒体程序整合在一起,为消费者和职业人士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移动体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信息中心,可以借助新型手机媒体,建设一个可在iOS及Android操作系统上下载,支持智能手机浏览器访问的便捷优质的移动城市应用门户平台,其中集成城市概况、旅行社、电话黄页、城市和景点地图、交通路线、特产名吃、文化资源和活动新闻等多个应用系统,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图片、简介、视频等资料全部纳入,通过移动、联通、电信网络面向公众推送,使之成为便于人们随时随地了解城市动态及文化资讯的信息化窗口。与此同时,可以借助电视,拍纪录片,在省市台进行专题介绍秦皇岛民间传说、民俗、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传统手工技艺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其历史、现状、表现形式等多方面内容,加大宣传力度;还可以编排一些动人的短片,优美动听的歌曲,制作形象片广告在央视播放,以及借助报纸、杂志等平面媒体进行全方位宣传。

可持续性消费群体的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的隐性商机

秦皇岛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50—100万年前就有人类居住遗迹,小毛山新石器遗址、将军台新石器遗址等都证明了这里的人类文明源远流长。商汤十八年(公元前1694年)汤王封墨胎氏孤竹国,都城在今卢龙县境,市境为孤竹国中心地区。战国时期,秦皇岛地区成为燕国最富饶之地。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隋唐五代时期这里曾是郡治、州治所在。辽金时期,设迁民、海阳、广宁、望都四县并大量移民,使人口规模空前增长。明清两代均在此设立永平府。解放后,建秦榆市,后改称秦皇岛市,并在1984年被国务院确定为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2]秦皇岛文化积淀厚重,非物质文化遗产十分丰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从某一地区、某一民族深厚的传统文化和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流传下来的宝贵财富。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根本出路在于唤醒民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的文化自觉,其产业化的出路也在于可持续性消费群体的培育。2011年4月,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必须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生是文化传承创新的生力军。从学校教育入手,从青少年抓起,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系列公益活动,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学校教育乃至学术研究加以整合,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竞赛和志愿者招募,调动学生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参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情,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丰富学校素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同时,这也将会推动各类学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中,进一步开发潜能,推进学术性研究,承担更多责任,发挥更大作用,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进程铺设夯实永久性的基石。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因其地域分布范围较广,相对分散,且因类而异,具有多样的开发价值,通过整合开发才能达到其最大效益。秦皇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开发,实质上就是深入挖掘并整合优势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将其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在开发中更好地活态传承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实现以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整合开发推动秦皇岛文化产业发展,进一步提升秦皇岛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当然,在具体整合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时,还要针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特点进行准确、适度开发,确保开发的投入与效益的比例关系。此外,并非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适合产业化经营,因而在实践中要避免盲目产业化,要注重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原真性。在开发过程中可以打破地域界限和行政区划,整合资源,综合开发,尤其要注重开发特色文化品牌。只有推出富有时代气息和地域特色的产业化形式,形成自己独特的、强有力的产业优势,才能将秦皇岛绚丽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全国,推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