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水族民俗论文:水族民俗探析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族民俗论文:水族民俗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水族民俗论文:水族民俗探析

本文作者:周艳作者单位:黔南民族师范学院

在岁时节日民俗方面,许多重要节日都与稻作农事有关

水族民俗节日有20多个,其中端节、卯节是水族的重要传统年节。从水族稻作物候历的角度来审视,卯节、端节是水族不同部落联盟举行预祝稻作丰产、庆祝稻作丰收的庆典遗风,是稻作文化的产物。[5](P500)栽秧节与吃新节是水族的农事节日。在栽秧节中水族人要举行引导谷魂下田的祭祀仪式。在吃新节人们要举行仪式引导五谷之魂回家。“引导谷魂下田”、“引导五谷之魂回家”表现了水族人对谷神的崇拜,与稻作生产密切关联。水对于水稻耕种、作物生长、人畜生存都具有重要意义。敬霞节是水族敬奉雨水神霞神,祈求风调雨顺、年成丰收的传统节日,是水族稻作文化的典型信仰。端节、卯节、栽秧节、吃新节、敬霞节都具有祈求农业生产风调雨顺、稻谷丰收的共同主题,体现了稻作农耕文化的特质。

生殖崇拜与稻作文化

水族生殖崇拜与稻作生产紧密相连,这可以从卯节、栽秧节、敬霞节三个节日举行的仪式得到证明。潘朝霖先生在《试论卯节———稻作丰收与人口增殖并重的水家年节》中指出:“充满旺盛生命的青年无疑是卯节的主体,热恋情爱与旺盛生育力又是年轻人最突出的特点,人口增殖就是卯节核心的一个方面。借年轻人旺盛生命力转嫁到即将抽穗打苞的禾稻上,运用巫术原理期冀稻谷丰收,又是卯节核心的另一方面。”[5](P508)栽秧节祭祀时,主祭一般为新媳妇、少妇或主妇。祭祀中由盛装的新媳妇或少妇提着秧苗到田里,先下田栽下几行秧苗之后,其他人员才下田劳作,通过这一仪式期望将年轻人旺盛的生殖力转嫁到稻作生产中,禾稻分蘖旺盛,迎来大丰收。[6](P494)潘朝霖先生在《水家祈雨活动“敬霞”试探》中指出:仪式中水族男青年一系列与母猪有关的巫术行为,是“人们认识到雌雄交媾繁育后代原理之后,借此举把母猪旺盛生育能力转嫁到土地上,祈求增加土地繁殖能力,使禾苗受孕,获取更大丰收”。在祭祀霞神的仪式中,己婚年轻妇女围在祭坛前,有节奏地拍着手,跺着脚,用水语高唱着祈福的歌,用她们古朴、优雅、缠绵的吟诵,希望把神和人同时带到神灵的宫殿。水族妇女的这种表演,不仅娱人,也在献媚于神灵,祈求能引起天上神灵的欲望,使天不守贞降雨给人间,保证禾苗的正常生长,这也曲折地表现了水族人以生殖行为促进稻谷丰收的稻作文化内涵。由此可见,水族人把生殖与稻作生产密切联系在一起,将祈求人丁兴旺的生殖文化与五谷丰登的产食文化内容合二为一,这表现出生殖文化与产食文化紧密相连的稻作文化的特点。

在人生礼仪民俗中,稻米具有“礼信”意义

在水族的人生礼仪民俗中,水稻几乎达到了须臾不可或缺的程度。首先,水族的诞辰礼需要稻米来庆贺。如,新生儿满三天时,人们要举行“三朝酒”庆贺。届时,外婆要约族内一些女性携带糯米、鸡、鸡蛋、背带、小衣服等前来看望,祝贺小生命诞生。在三都九阡及荔波一些水族地区,在婴儿诞生时还有用糯米酿造—坛糯米酒窖藏起来的风俗。这坛酒要一直窖藏到这个婴儿长大成人婚嫁或直到死亡时才开封,以之祭奠祖先和待客。其次,稻米还贯穿于水族的婚俗礼仪中。如,男方请媒人去提亲时,媒人要带去两三斤红糖和三斤米酒。若女方家允亲,男方即约请近亲四五人,带着公鸡或小猪一只,糯米粑粑、红糖、猪肉若干斤,叶子烟一二斤再到女家去“认亲”。此后数月,如双方没有发生什么变化,男方再备红糖、糯米粑粑、首饰、礼金去女家“订亲”。迎亲时,迎亲队伍中有两对少男少女带着一挑礼物,一头的竹篮子里装的是一大筐糯米饭和三四斤熟猪肉,另一头是一小坛酒和罩鱼笼、一串蔑穿的金刚藤叶。在新娘跨入夫家室内之际,男方恭立在门外等侯,一妇人立即尾随其后而入,将提着的鱼罐置于新房内或正堂中。罐中装有水和两条小鱼。新娘的左手拿着一把稻穗。显然,在仪式中鱼、水、罩鱼笼、稻穗这些器物不仅体现着水家期望生儿育女、后裔昌盛发达、禳灾祈福、新人幸福和睦的心愿,亦有希冀日后家道殷实、饭稻羹鱼之意。再次,水族丧礼中稻米是沟通人与神的媒介。如当老人快断气时,其子女要将他(她)扶坐在铜鼓或米箩上;出殡时,孝子要披麻戴孝端着插灵牌的一升米走在前头;选好墓地挖墓穴前,人们必先请水书先生举行必要的祭土仪式。祭土仪式上的主祭品是两大盆(钵)糯米饭和酸汤素煮鲤鱼;挖好墓地后有的还要撒朱砂驱邪,并以大米画上八卦或写上“富贵双全”等字样。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稻米伴随着水族人走过出生、婚嫁、死亡的各个阶段,贯穿了人生的历程。水稻之所以在水族人的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发挥着主要的功能,与水族的稻谷崇拜信仰密不可分。水族崇信以万物有灵为基础的原始宗教,稻谷是孕育生命、繁衍后代的保证,自然就被赋予了神性,具有了祛鬼驱魔的神奇能力,被广泛运用于人生的各个历程中,这是稻作文化的一个明显特征。

饮食、建筑、舞蹈与稻作文化

(1)饮食方面

水族有深厚的以稻米为中心的饮食习俗,形成以大米为中心的饮食民俗文化。水稻品种主要有籼稻、糯稻和粳稻几种,日常生活中以籼稻为主食,糯稻产量低,因此只能在节日、喜庆场合或招待贵宾时食用。以稻米为原料做成的食品有米饭、颜色糯米饭、香藤粑、粽子、糯米粑、米花、米糕糖、米酒等。水族人喜欢食用糯米,由于糯米比较难消化,需要增加胃酸来帮助消化,因而酸食成为日常饮食必备之物。“三天不吃酸,走路打挠穿”这句话就是对喜酸饮食习惯的生动描绘。水族酸食品有坛酸、酸肉、酸菜等,而这些酸食的发酵原料主要是糯米。如坛酸,是用西红柿或者辣椒和糯米加工而成;酸菜的做法是将野生蕨菜等和糯米放入坛子中,加水发酵二十天左右而成。用糯米做天然发酵剂制作的酸制品,含有丰富的乳酸菌,能治腹涨、泻肚子等肠胃小毛病,起到医疗保健的作用。

(2)民居建筑与稻作生产相连

水族人的传统干栏式住宅为木结构、两层楼。不少楼房盖有重檐,重檐下有走廊和栏干,走廊连接着晒台。晒台在水族地区民居中,是晾衣及晒粮之处,故而,只要有条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一个晒台。据日本学者乌越宪三郎研究,百越(包括水族)干栏建筑上的晒台就是为适应晒谷而创造的。水族住宅中的晒台实际上也是由稻作派生出的文化事象。禾晾和禾仓(粮仓)是水族地区常见的建筑。禾晾是晾晒小米、糯稻禾把以及包谷棒子的专用禾架,多建在住屋的旁边,也可以全村集中修建在村寨的旁边,是晾晒稻谷的建筑。禾仓状如房屋,为简单的木建筑穿斗式结构,多建在村外边的鱼塘上或河边,是用来囤积粮食的建筑。

(3)水族舞蹈承载着浓郁的稻作文化信息

斗角舞、铜鼓舞是水族的传统舞蹈。斗角舞的主要是人扮演牛、模仿牛相斗,表演时有五支芦笙在前引导,二个手持牛头的舞者在后面模拟牛相斗,五个身着花裙的姑娘随其后,表演插秧、薅秧、收割等模拟稻作生产的动作。英国著名民族学家弗雷泽的“顺势巫术”、“接触巫术”理论认为,通过模仿或其他巫术手段可以沟通神人世界,来实现世人的种种愿望。牛在种植水稻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是稻作民族动物崇拜的对象之一。斗角舞中模拟二牛相斗的场面就表达出水家对稻谷丰收的渴望,而对插秧、薅秧、收割等稻作生产动作的模拟,则表达了水家在寓教于乐的审美形式中将祖祖辈辈积累下来的稻作生产知识传授给下一代的愿望。铜鼓舞,主要流传于以三都水族自治县的都江为中心的水族地区。舞蹈以其古朴拙实的风貌,雄健祖犷的舞姿,反映出水族人民历史上执戈保卫部落安全的英雄气概以及庆贺栽插、收割、丰收、胜利等多种内容。水族人在跳铜鼓舞时,常以铜鼓为中心,用骑马蹲档式,屈肘抬臂,五指伸开,掌心向前的基本姿态起舞。据研究,铜鼓舞的舞步特征与水书中人形动态图象里大量出现双手弯肘上举,双腿成骑马蹲档式的剪影形态一致,水族舞蹈家们把这种形态称为蛙形舞姿。王思民先生认为些蛙形人象图形当是水族人崇拜蛙的礼仪场面的记录。[7](P162)蛙,是稻作文化常见的动物,曾是骆越人的图腾。作为骆越人后裔的水族人,自然也曾以蛙作为自己的保护神,因此,铜鼓舞中的蛙形舞姿是模仿蛙的一种祭典舞蹈,有乞求神灵保佑部落安全和风调雨顺、农业丰收的内涵。铜鼓舞中撤秧、栽秧、打谷等动作,则是稻作劳动的真实再现。

语言与民间文学中的稻作文化

如,神话故事《九仙和九阡》讲述了水族先民古隆和扎哈在九位仙人的指引下,用糯米粑和米酒献给主宰祸福的神牙花离、牙花散,用诚意和决心感动了他们,在他们的帮助下使九阡变成了千百亩肥沃的锦绣田畴的故事。这个故事反映了水族先民“畲山为田”,开发山区梯田所付出的心血及其艰辛的历程。•23•又如,《端节的由来》中说道:水家头领供登(祖公)率众溯江而上,随之,大家就散居各地安家立户,并约定三年之后谷熟之际再相聚。三年之后,大家都骑着马,驮着丰收的谷物、瓜果来欢聚。由于当时共过一个端节,各地走访不便,便设定各地分批过节。为解决端节先后批次问题,拱登叫各地头人伸手进色篓里抓鱼,按量依次排列。套头老大哥抓的鱼最重而过头批端,依次是拉佑、水婆、水潘、三洞、牛场,兰岭殿后关尾。该传说“与水族以稻作文化为基础制定的水历紧密相联”。[5](P414)再如,水族的古歌《造粮造棉》和《造五谷》分别有:“初造人,有俄王公。俄王公,造粮造棉。有粮种,才栽长田。糯米种,栽深水田”;“糯米秧,栽寨脚田。白糯米,盘成甜酒;香糯米,打糍粑吃;黑糯米,炒成米花;过端节,款待亲戚”的唱词,唱词的内容反映出水族先民对水稻起源及功能的认识。水族的神话、传说、故事、古歌等民间文学作品生动地反映了水家稻作文化悠久的历史,是水族先民为了生存和发展不懈地同大自然作斗争的缩影,它们是稻作文化的产物。

水田稻作农业,磨炼了水族人求是务实、刚强坚韧、平和不躁、精细耐心、团结协作的精神性格

水稻的耕耘、播种、管理和收获必须遵循自然法则,严格按照水稻生产规律办事,这就使水族人民深切认识到遵循自然法则的重要性,从而形成了求是务实的精神品格。水稻生长周期长,从春播到秋收,要经过繁杂艰辛的劳动付出和与各种自然灾害进行艰苦斗争才能获得收成,这就培养了水族人刚强坚韧的性格。种植水稻各个环节所要求的精细耐心,认真观察,适时管理,培养了水族人民精细耐心、平和不躁的心性。而种植水稻中栽秧、收割以及兴修水利,甚至祭祀神灵求丰收的活动等则要求群策群力协作完成,这则养成了水族人民团结协作的共同信念。

文档上传者

相关期刊

水族世界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