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现代化基础教育管理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现代化基础教育管理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现代化基础教育管理

邓小平同志高瞻无瞩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由于教育发展水平的不平衡,人们认识的滞后,对邓小平同志这一指示的理解十分肤浅,甚至不以为然。在即将跨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知识经济、现代信息技术的浪潮扑面而来,教育面临全新的转折,我们再也不能把邓小平的这一指示看做只是理论问题,方向问题,未来的目标问题,而应当认真地作为教育事业现实的迫切需要来加以思考,并尽快地加以实践,在实践中稳步前进。实现与高等教育相配套的基础教育现代化的改革,已经是教育事业迫在眉睫的重大任务摆在我们面前。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实现传统教育观念向现代教育观念的转变,是实现基础教育现代化的先决条件。

现代化社会,要求培养与之相应的人才。从工业革命以来形成的传统教育思想,虽然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革新,但是由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与之相应的教育水平的制约,这些革新的教育观念仍然没有摆脱中国近代工业和农业社会的发展水平,整个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研究滞后,因而反过来也就无法推动教育事业现代化的发展。几十年来,从事基础教育的广大教师、校长以至有关教育行政领导,其思想观念基本上还是囿于传统教育观之中而不可摆脱,甚至自以为是,故步自封,以复旧为革新。因此,应试教育愈演愈烈,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学生负担越来越重;一些"改革"都是围绕着应试需要而进行,素质教育只是摆摆门面,搞形式主义。有的讲素质教育,以为就是搞一些"特色班""特色学校",放松了全面基础知识教学,一哄而上搞什么"音乐班""美术班""体育班""技能班",甚至还以"减负""因材施教"为名,放弃全面的基础学科知识教学,主观臆测学生的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单科独进;有的则大搞分快慢班周末"辅导""补习",搞有偿家教(高考、中考辅导),更加重了学生的负担。在学校内、学校与学校之间变相的升学率评比竞争激烈。在这样的思想状态下,奢谈教育现代化,实在只是一种可笑自欺欺人。

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求教育思想现代化,首先要求教育行政领导教育思想现代化,从而促使校长的教育思想现代化。要大力加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现代教育理论研究,向教育行政领导、校长灌输现代教育思想,然后推广开来,造成整个教育界现代教育思想的共识。只有这样,素质教育,减轻过重负担,注重创新精神的培养,切实做到"两全"(面向全体学生、全面发展),发挥任何一个学生个性等一系列当前教育难题,才能迎刃而解。

现代教育观认为,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是一个有个性的主体,主张学生通过探索去发现。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之下的教育实践,必然对适应传统教育的整个教学理论和教育教学过程进行比较大的质的改革,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直至教学体制,都必将出现新的根本变革。这种变革对社会造成的巨大冲击,许多人难以适应甚至是承受不了的。对此,整个社会都应当有所认识,政府领导、教育行政领导更应当有深刻的认识,从而组织、领导教育界加强学习,提高对"三个面向"教育理论的认识,深入研究现代化教育思想,切实指导教育现代化的教育改革实践。

二、建设现代基础教学体系,以适应现代教育、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核心。

教学体系的构成,包括理程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首先要花大力气组织课程标准,订出学科教学大纲,编写新教材。要把这一项任务做为国家科研重点项目来抓,成立国家级基础教育教材编写组,编写出版二十一世纪基础教育教材,交付全国学校试用,在使用中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的要求,逐年修订,不断提高,不断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培养人才的需要。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教材也应是在实践中不断修订的。过去那种"稳定教材"的思想,应该坚决抛弃。几十年抛弃。几十年不变(或只有小变)的老教材,一辈子教一本书的教学状态,早就应该彻底否定了。

对于新课程结构的设计,至少应该考虑以下几点要求:

1、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全面的、扎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科学教育方社会科学基础知识;

3、学生为主体的对课程的选择性;

4、课程的多层次结构,可分为必修、选修、阅读、参看地、活动等;

5、当代最新科学文化成果和前沿科研课题介绍;

6、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7、社会实践,军事训练;

关于新教材的编写,我们当然不能割断历史,完全抛弃传统的教材内容。现有的教材,反映了工业革命以来的教育教学的积极的成果,应当借鉴。但是,新教材应当更着重于创新,注重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注重科学成果的现展和创造运用。对大量陈旧的、过时的知识,或删除,或压缩,或归并,应当站在现代科学文化发展的高峰加以审视,对教材进行彻底的改造。对教学成绩的评价,也应当与新的教材相适应,注重综合素质、创造创新能力的测试。同志早就提出"开卷考试",就是反对创新能力的测试。同志早就提出"开卷考试",就是反对死记硬背,注重理解、运用、创造和发明。不要"以学生为敌",总要考出学生的"不会",以为把学生"考倒"才显示出教师的"高水平"。其实许多"不会"的死知识,只要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打开电脑,"开卷"就会。应当通过考试,看出学生"会什么",让任何一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个性特长的创造力,表现出自己的创新精神。现在高考试题尽管还不能开卷考,但其考题的设计已经开始向考学生的"会什么"方向努力,这是值得肯定的方向。

新教材体系,当然也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的改革。反之,没有教材改革,教学方法的改革是没有实际意义的。几十年来的"教改",其实大都是教学方法的改革。上文已经说过,在传统教学思想指导下,在传统教材教学之中,教学方法"改革"的目的是为了应试,许多"改革"成果最终都难免被应试教育所吞噬。新教材,新教育技术的运用,必将引起教学方法全新的改革,这是任何一个教师都无法回避的革命性的任务,否则他就根本无进行现代化教学。

三、加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健全现代化教育设施和办学条件,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保证。

现代化教育需要教育技术和手段的现代化。从中国"新学"出现开始到今天,整整一个世纪过去了,至今基础教育教学还是以课堂灌输、教师讲授为基本模式,教师的工作就是靠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张嘴来进行的。这显然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教育事业所担负的历史责任色不相称。只有发展教育技术,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教育工作中去,才能发展全新的现代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自身走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教育技术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从传统的教育技术(口语、文字、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到媒体技术"电化教育"(摄影、幻灯、投影、无线电广播、电影电视、语言实验室),我们曾经对全新的教育技术设施感到万分欣喜。可是在传统的教育体制、教学体系的束缚之下,"电化教学"有如昙花一现,不久,有条件优先装备的学校,几十上百万元的电教设备束之高阁,不几年就老化、报废。由于没有发展教育现代化的意识,没有相应的现代化教材建设和教师的积极性,人们宁可固守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而不愿意"自找麻烦"去采用电化教学手段进行教育工作。教育现代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没有发展的先进教育观,没有相应的教育教学体系的改革,单是教育技术、教学方法的局部的"改革",只能是一种浮夸和浪费行为。现在,教育技术要进入以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的信息技术阶段,新技术与新教学体系的互动,必将给整个教学领域带来一场巨大的革命。基础教育应当不失时机地全面锲入,积极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建设新型多媒体教室,建立现代化的教育网络系统,从而促进和发展现代化教材建设和运用,建设现化化的学校。

四、培育现代化的师资队伍和管理队伍,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

师范大学的"教材教法"课是截然不同被看轻的课程,从内因上说,是"教材教法"本身的落后所致。不客气地说,现行的"教材教法"都是传统教育的"结晶",已经完全不适应培养现化教育教师的需要。教育现代化首先要求师范教育现代化,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培养出一批又一批新型教师,不断充实适应现代化教育的教师队伍。现有的教师队伍,包括教育行政管理队伍,应当加强岗位培训。对一些不能适应的教师,特别是缺乏现代化教育思想观念的校长、教委领导,应当毫不客气地让其下岗。在商品意识、官本位思想的影响下,学校教学管理机构臃肿,因人设事,书记、校长、副校长、各处室主任副主任几十个,争名争位争职称,就是不争取去教学第一线做扎扎实实的教学研究工作,不支持鼓励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的探索和创新,这样的状态不改变,教育现代化难免要遭受挫折的。

现代化建设的新世纪在呼唤着"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示来"的新的基础教育。而教育发展的领导和主要依靠力量应是政府行为,政府责无旁贷,不要把发展教育的希望推到民间有钱的热心人士上去。希望政府领导放出眼光,积极组织,加大投入,加强领导,加强管理,为逐步建设现代化的基础教育,作出历史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