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美术基础教育论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根据美术教育中对基础认识的需要,结合2009年版《辞海》,“基础”意为事物发展的起点或根本。如:基础知识;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等。《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一回:“明了理,自然德性就有了基础。”美术作为一种“纯”艺术,是一种造型“视觉艺术”,通过材料制作有情感的,占有一定的空间,构成有形的视觉艺术。它包括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书法、篆刻等。美术基础广义范畴即包括知识的传达和技能,更多的是指形体的塑造能力和色彩感知能力。人之所以为人,是不同于动物而具有与生俱来的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基础所指的根本已成就,因此体现本质性的基础教育是对想象力与创造力的发现与引导。西方现代教育理念与系统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缺少开放、包容与梳理,艺术演进的过程、观念、方法常常被遮蔽,形成单一、狭隘的应试美术基础。我们所处的时代体现在“世界被把握为图像”,面对视觉空前富裕和充满张力的“图像时代”,美术基础教育也应不断地得到补充和重新认识。这样看来,美术基础教育是基于视觉材料与手段过程中对思维方式、创新心灵的发现与引导,而不是程式灌输什么、塑造什么、夯实什么……
二、关于美术基础教育的现状分析
中国美术基础教育现状堪忧,高考“美术基础”试题几十年不变。一方面,很多学生与家长觉得学美术或设计便于就业,或被名家作品高价拍卖效应的功利性迷惑,结果出现了盲目跟风;另一方面,高校扩招,很多中学为了提高升学率,鼓励学生学习美术,很多美术感觉较弱但文化课成绩还可以的考生为了确保能够考上大学而去学美术,很多对美术没什么兴趣,学习美术成为急功近利的升学“捷径”。由于高考的捆绑,考什么练什么,考前产业遍地开花,畸形儿“魔鬼式”强化培训层出不穷。例如,针对素描头像考试科目的训练,五官分解如同机器生产的流水线,而对于色彩明暗与关系的把握,如同数学公式般的教条背诵,成千上万的人画着一种相同面貌的素描、色彩,考前美术教育成为一种灌输式、强迫式教育,固化素描、色彩的“扎实”,局限于可以量化的结构、透视、比例、质感等,对对象观察、认知以及造型观念、造型方法则缺乏体悟而远离艺术的本质。学生进入高校以后,大多是重复相同的生产流水线,仍以写实性训练为主的素描、色彩作为美术专业的基础,继续概念化、模式化的,被动的操作方式,仍然偏重工匠式制作技能的训练,可能性、创造性在课堂“格式化”的技法磨炼“基本功”中耗尽,导致模仿套用,投机取巧,艺术思维也陷入这种可把握的、程式的泥沼中,作品大都似曾相识,要么像老师,要么像国内外某种已有的风格。
三、深化高校美术基础教育机理
高校美术基础课程属于专业教育,是一种“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过程,往往无法预期结果,其核心就是提供开放的平台以导引、保持艺术直觉,还要与时俱进“对重要公共话题的敏感、迅速表达能力和道德勇气的综合素质”。
(一)基础的基础
兴趣与爱好对美术来说是基础,首先,成长背景与天赋是不能回避的研究对象,人生而平等却各有其不同的视觉敏锐禀赋,许多人生命走到尽头也没有发现或发挥这一面;其次,家庭背景教育、社会风俗文化、传统文化基因也是艺术人才基础的基础,后天艺术培养与努力是在兴趣、爱好的自觉基础上的彰显,从这个意义上“艺术是不能教”的。
(二)开放的定位
基础不仅是再现性的素描与色彩练习,注重视觉材料、形态的理解、把握与细腻丰富的情感相结合,强调直觉对信息的整体加工和理性的领悟力相协调的特征,把握艺术教育的本质与目的。当代艺术视艺术为“人人都能从事的活动,是人类活动的所有领域真正得到治疗和发展的基础,是科学、技术、职业和日常工作实现进步并深化的基础”。由此,在美术基础教学中,就应思考将人格完善、人性解放、智能成长等因素纳入其中,并进行更深维度的考虑,如视觉直觉保持,个性认知表述,发现不确定性与可能性……
(三)基础的深化
对进入高校的学生情况进行归类性引导,不能搞一刀切。形成基础阶段性过程:开始阶段可以形式多样地自由发挥,发现优点,过程阶段为扬长避短做准备(交流、认识、理解、消化、倾向显现的把握),结果阶段是表现方法与手段的选择,从而有一个不同于高考应试基础的开始。第一,美术基础教育首先是通过感知与操作训练来认识和理解对象的;其次,造型要素有更加广阔的制作、组织、表现方式与手段的运用。扩大教学的知识面,突破简单的、固有的、封闭的再现与模仿的思维模式,促进学生感受、辨别、记忆和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相应的思想和情感。以素描为例,对造型要素的点、线、面、体、肌理以及材料的认识,这比一味写生或死记硬背结构、透视、比例更加符合艺术原理。如对于线条在形态属性、情感属性以及艺术属性演绎的认识等。第二,学习丰富的造型原理、方法。认识基础绘画中表现取向上可以是对象也可以是画面文本等,理顺画面表现的着力点,研究造型因素相互影响及作用关系,综合运用这些关系去解释、表达、体现特定艺术内容。从形态到观念有太多的方法手段与内涵,如写实的、写意意象与意向的表现性、设计性等。第三,熟悉并运用相关的审美法则。有意识提炼、丰富形式美法则并灵活运用,了解不同造型艺术的表现特点,丰富表达的手段。增强对色彩、线条、质感、形状、结构和空间等视觉元素及架构的敏感与审美过程的觉悟,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而以无法为法更是一种超越性的创造。第四,丰富美术基础教育途径与手段。开展形式多样,拓展专业视野,加强文化内涵的课程。利用好高校美术教育中现有的艺术考察、展览观摩、外出写生、创意竞赛等教学活动。通过对艺术考古、美术批评、历史及哲学方面,国学研究、人类学社会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开阔学生视野,从石窟艺术、寺观佛像壁画、古代建筑、民间美术、书法碑碣、民间戏剧等造型中体会民族文化艺术造型特征。第五,通过美术基础教育培养、拓展学生的艺术方向性能力。引领其对生活中不同的艺术创作、影视影像及美术作品等审美载体的思考与理解,要极其重视当代全球化与数字化的社会现实中与图像、符号等相关的新媒体艺术材料的基础性认识。基础美术教育仍然是“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育,进行“因势利导”的针对性课程的设置及引导。避免亦步亦趋的“风格”“帮派”与急功近利的符号化的标签,透过浮华的“当代艺术圈”或热闹的拍卖市场,从中看到学生美术基础的倾向性,再因材施教,形成针对性与开放性的美术基础教学模式。
四、当代艺术视野与格局的需求
当代艺术表达已经步入日常生活化、社会化以及传播性的多元途径。美术基础教学中更应关注不脱离时代、环境、媒介与材料以及与诸多因素关联的可能性问题,当代艺术所主张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肯定一种可能性的价值观与社会学价值导向,因为可能性有更多的可持续性、探索性、创新性,基础美术教育就可以在梳理、思考、自我摸索与艺术史式的导引中渐进(甚至是淘汰)进行,到高年级的学生会延续这种方式找到自己的艺术表达系统,艺术的本质性特征就在其中体现,而不是一刀切、强扭到毕业,以一纸文凭进入职业领域。我们的学院美术教育是传授美术知识与创作经验而承担文化传承的职责。中国当下的美术学院大多持守精英教育的观念,即“创造型”(或“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系统的美术史继承、美术创新与应用并置。当前美术运行体系是一种知识体制化、规范化和标准化的学院教育与艺术家个人艺术创作的共生关系,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交织中,当代艺术应呈现出多元的绘画传承与衍变。应依托丰厚传统文化资源与转型时期社会、文化与经济以及意识形态多元性内涵,形成对当下自然、社会与人的心灵景观转换为艺术创作作品而具有启发性、可能性的阐述、解读、呈现,生发个性独特的艺术情感与观念,折射社会生活、生存经验、价值取向以及责任感的诸多方面,发现艺术创造魅力。
五、结语
我们越来越看到“观念的更迭,技术的转换,多元价值观和自由创造精神,在当代文化中有不可或缺的普世性”。基于此,美术基础教育的过程、方式与表达都是多元的,而要形成符合艺术规律的基础教育改革也是需要时间的,特别是让学生对日常生活、传媒文化、社会与自然环境充分了解,通过艺术实践摸索、沉淀获得经验并应用到相关创作过程或领域里,克服无关联性的语言技巧,才有可能超越因循相袭,发现表达思想与情感的新方法,形成与素质、专业、能力以及价值融合的开放性艺术教育格局。
作者:巫大军 邓丽娟 单位:重庆大学艺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