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三位一体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在推进和深化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实现区域教育优质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也是数字化时代现代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探索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策略以及实现路径,对促进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教育质量差异,促进基础教育信息化、现代化,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和价值。
一、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幕课热”的持续升温,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但相于对高校资源库的建设,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却举步维艰,存在诸多问题。
(一)资源库建设主体单一,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大部分是学校依托校园网自主建设,少部分借助教育机构或公司的力量协同建设,建设力量主要依靠基础教育学校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单一建设主体带来的主要问题是,作为以财政拨款为主体的基础教育学校,受限于本身的软件和硬件条件,在资源库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力不从心,即使最后能够搭建起资源库平台,也是使用效率不高,运行渠道不通畅,缺乏一个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资源库建设需要资金投入,需要人力、物力保障,这些资源仅靠学校自身解决非常困难,在当前以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体制下,政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依然需要充当重要的角色,特别是资金的投入,没有政府部门的支持,是无法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的。
(二)资源库技术平台落后,缺乏有效的交互应用
在技术平台方面,大部分基础教育学校没有专设的资源库平台,主要依托自己的校园网设置课程资源频道或专设FTP资源服务器,放置学校教师的一些课件、教案、习题集等,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能会购买一些大公司的教育资源库平台,但这些平台的易用性、扩展性、交互性等功能也存在诸多问题。这种带有较严重封闭性特点的技术平台给用户带来了交互应用的困难和障碍。资源库平台缺乏交互性,对用户而言会逐渐丧失使用兴趣,后续支持的动力就显得不足;资源平台缺乏可扩展性,用户使用资源就只是简单搬用,无法对资源进行二次开发和创新性改造,资源利用效率就不高。
(三)资源库优质资源不足,缺乏有效的资源整合
课程资源的数量、质量问题也制约着资源库的良性发展。现有的基础教育资源库课程资源数量严重不足,尤其是优质的、动态的课程资源更是匮乏。尽管各学校都在开发和建设各类课程资源,但课程资源绝大多数是各学科教学的课件、素材、教案、习题集等单一性资源,存在着重复建设、内容陈旧、形式不规范等问题,缺乏对各类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特别是缺乏对优质资源的引进、共享、消化和改造的创新性利用。课程内容方面,现有资源多集中于教师的“教”方面,对学生的“学”方面缺乏有效的课程资源支持,根据新课程改革的学习理念,教师提供的课程资源应该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促进,既需要能帮助教师教学和专业发展的课程资源,也需要促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课程资源,发挥课程资源的最优效用。
(四)资源库管理过程混乱,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
由于课程资源库的运行和维护的成本较高,一些学校存在着重建设、轻管理的问题,造成资源库使用过程中管理混乱,缺乏有效的服务保障,资源库成了摆设。首先,基础教育学校的课程资源库没有规范的管理机构,一般由学校的网络中心和电脑技术人员维护和管理,缺乏整体和规范的运行机制;其次,学校在资源库的技术支持上力度不够,不能很好地服务教师的个性化需求,用户体验较差;第三,资源库的内容建设落后,由于资源库管理人员多是技术工作人员,专业学科教师较少参与,内容建设上难以得到及时更新,造成资源库缺乏活力,不能持续发展。
二、三位一体,协同创新,激活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和应用效能
数字化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应用是信息时代的重要特征之一,基础教育学校通过课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及资源整合,能够有效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发展。针对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的问题,本文拟从管理模式、平台建设和运行机制等方面探讨课程资源库建设的有效策略。
(一)建立课程资源库“统筹管理—协同建设—系统开发”的一体化新模式
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是一项涉及多方因素的大规模工程,单靠基础教育学校是难以达到预期目标的,因此,应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管理机制,统筹行政部门、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学校各自的职能和优势,开辟“三位一体”的资源库建设的新模式,激活基础教育资源库建设的效能。
1.政府部门统筹管理,规范资源库建设。
目前,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处于零散及失序状态,缺乏统筹管理,造成资源建设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极大浪费和重复建设。基于此,建议由省级教育部门统筹,整合现有资源,组成由政府部门、高校等教育机构、基础教育学校共同参与的资源库建设小组,统一规划区域内课程资源库建设,由政府主导并协调课程资源库的管理、建设及开发工作,提高课程资源库的集成度和建设效率,使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库建设走上规范化、产业化、精品化道路。
2.教育机构协同建设,发挥保障和服务功能。
高校、科研机构等单位有强劲的研发能力和技术资源,依托高校等教育机构协同建设课程资源库,可以充分发挥高校的人才优势、技术优势和科研优势,教育主管部门可以委托高校等教育机构为基础教育学校定制个性化的资源平台,支持高校等教育机构帮助基础教育学校协同管理、建设与运行资源库平台,充分发挥高校等机构的保障与服务功能,实现教育资源的优化组合。
3.基础教育学校主导内容开发,打造精品课程资源。
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无论在内容还是功能上都应充分考虑教育的实际需求,使学生、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方便及时的获取所需信息”。因而,资源库在课程内容的开发上应以基础教育学校为主导,其他机构通过提供技术、资金等支持,协同基础教育学校打造精品课程资源。基础教育学校在系统开发课程内容方面有着天然的优势,一线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并了解各学科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如果能够在教育部门统筹下整合各校各学科优秀教师组建课程开发团队,由技术机构支持教师根据课程体系有系统地进行课程资源开发,资源库的课程内容将更具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设“实用、高效、开放”的课程资源库运行平台
课程资源库建设成功与否,主要体现在资源的应用程度上,只有实用易用的优质课程资源,才能提高学校和教师使用资源库的积极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资源库的效能。因而,课程资源库的平台建设应体现实用、高效和开放的特点,提高资源库的运行和应用效率。
1.拓展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渠道。
倡导共建共享理念,鼓励学校师生积极参与课程资源的制作和开发,通过各种有效的渠道提高课程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如通过定期举办各种课件大赛、精品课大赛,以赛提升课程资源的质量,还可以通过项目方式鼓励教师建设学科精品课程、共享视频课,打造学科课程资源建设的教学团队,营造积极主动的课程资源建设氛围,开发有价值的课程资源。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校际联合开发、资源互换方式来获取课程资源,拓宽课程资源获取的渠道。
2.提高师生利用课程资源库的效率。
资源库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开展资源库的知识讲座、应用培训,让一线教师了解资源库的优势和效果,提高教师对资源库的认识和利用,让教师有更多渠道去了解、去接触、去尝试新的资源运用方式;积极开展课程资源库内容建设及使用的培训,让教师通过对新技术的掌握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尝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教育资源库引入课堂教学;还可以引导学生使用资源库,实现学习方式的变革,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使用教育资源库的效率。
3.增强资源库的交互体验和服务功能。
坚持服务为上的建设理念,针对教师的需求、学生的学习特点开发具有交互性、便利性的平台功能,拓展资源库的特色服务,如实现资源定制、资源配送、使用反馈等特色功能,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如可以考虑用户对资源的特殊需求来为一线教师提供量身定做的课程,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建议,为一线教师推荐有针对性的资源,可以根据用户的反馈建议,调整、修改课程资源等。通过个性化的交互体验和服务功能,不断提高课程资源库的质量。同时在资源内容的更新上实现常规化,及时更新资源、调整资源、丰富资源,提高用户使用资源的积极性。
4.实现资源库使用的开放性。
信息时代的教育资源具有互补性、交流性和开放性的特点,积极倡导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实现课程资源的跨校、跨地区的有效流动;在技术标准方面,课程资源开发人员在制作课程内容时,应遵循国家统一的技术规范,便于教师使用资源时进行二次开发;在内容使用方面,可以采用政府购买资源、用户免费使用内容,或者采取交换利用等方式,提高资源库运行的经济效率和利用价值,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互惠、发展、规范”的课程资源库运行机制
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是资源库有效运行的重要依据,也是优质资源实现均衡配置的有效措施。因而,理顺“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基础教学校”三位一体的运行机制,制定有一定导向性的有效政策及措施,是资源库建设有章可循、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1.互利互惠的合作机制。
资源库建设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到利益的交换,保障各方权益、实现合作者的互利互惠是资源库有效运行的前提。从运营成本上来说,可以通过推行“会员制”的方式来保证资源库的开发和运行成本,“会员”的主体可以是机构或单位,建立面向机构收取网站运行成本费,会员单位的师生则可以免费浏览和使用资源库内容。通过“会员制”方式来激发合作单位的共建积极性,逐步实现互利互惠的资源库建设合作机制。
2.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机制。
课程资源库的共建共享需要政策层面的有效引导,这也是教育后发展地区有效平衡优质教育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教育主管部门除了统筹管理外,还应从政策层面研制有效的政策或措施,从法律上保障课程资源库各合作机构的权益,能够调动区域资源实现有效配置,使资源库建设有章可循,从而实现资源库可持续发展。通过政策导向来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如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中设置选修课及通过学分修习课程,可以试点优质高中通过资源库实行学分互认制度,提高优质资源共建共享的认同度。
3.规范有序的保障机制。
资源库的建设,应建立一套规范有序的保障机制,来保证资源健康、良性的发展。人力资源方面,应保障整个资源库运行、维护的人员配置,包括组织协调、技术支持、业务领导、内容建设等人员配置到位,保障资源库有效运转;物力保障方面,资源库建设需要强大的网络环境保障,教育行政部门通过协调相关机构,引进和投入资金,解决资源设备、运行系统、网络环境等方面问题;经费投入方面,一方面可以发挥政府投入为主渠道的功能,通过设立专项资金,解决资源库建设的软硬件投入,另一方面,可以试行“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实现谁投入、谁开发、谁受益的发展机制,多渠道筹措资金,激发投资主体的积极性,促进课程资源库共建共享的良性运转。
作者:杨进红 单位:广西师范学院高等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