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新赶考路上基础教育特质探析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1949年3月23日,党中央从西柏坡动身前往北平,毛主席曾富有洞见性地说“今天是进京赶考的日子”,将党即将取得中国革命胜利建设新的中国比作一场考试。百年间,从星星之火到燎原烈焰,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经受住了一个个考验,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百年前,西方列强入侵,封建统治腐败,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民生多艰、人命如草芥的时局,是林觉民《与妻书》中描绘的情景:“吾辈处今日之中国,国中无地无时不可以死”;饱受欺凌、任人宰割的局面,晚清驻美大使馆陆军武官谭锦镛受尽欺辱后悲愤跳河的沉痛一幕只是其中一个缩影。救亡图存成为无数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无数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舍生取义。“十月革命”带来了马克思主义,嘉兴南湖红船诞生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从此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百折不挠、自力更生、锐意进取、守正创新,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如期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如今踏上第二个百年征程,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追求。在这场横跨百年的历史接力赛中,基础教育也与社会发展浪潮同行,递出了时代的接力棒,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昂首迈进。
一、回首百年基础教育发展之路
清朝末年,历时一千多年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但由于闭关锁国、国力衰弱,清政府未能建立现代意义的基础教育体系。鸦片战争、列强入侵,留给基础教育的是一片动荡贫瘠的土壤。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随着学制改革、教育宗旨改革、机构改革等的推进,基础教育的发展才初具雏形。新中国成立后,1951~1952年间,第一个学制文件《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颁布,小学、中学暂行规程的出台,初步建立起了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但当时,全国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80%以上,学龄儿童入学率仅有20%左右。“扫盲识字”成为基础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遗憾的是,十年“文革”,基础教育的发展进入了停滞期。1965年,基础教育得到了较为全面的恢复,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85%,全国扫除文盲10272.3万人,年均扫盲604.3万人。改革开放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基础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82年“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写入宪法,1986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普及义务教育提供了法律保障,到2011年“两基”目标全面实现,中国这个人口大国实现了义务教育全面普及,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完成了人类史上一个伟大的壮举。随着义务教育逐渐实现全面普及,基础教育从覆盖面的层面转向内涵发展层面,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出台,素质教育开始全面施行。回想起20多年前,那时的我还在福州第一中学当校长,曾在此背景下写过一篇文章———《底蕴·教师·学生———塑造新世纪校长新形象》,论述了新世纪校长应具备的素质底蕴,提到了早前校长形象的“三个公”,即“包公”“济公”与“洪七公”。当时改革开放进入攻坚期,社会各种暗流涌动,“包公”象征着廉洁公正,刚毅决断,不附权贵。“济公”有着扶危济困、除恶扬善的仁人之心,象征着在办学条件艰苦、经济困难时期帮助师生摆脱生活学习后顾之忧。“洪七公”则代表着在那个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校长们四处奔波,想尽办法,为教育“化缘”、为学校“化缘”的形象。艰难的岁月里,在这些校长和教师的奔走下,基础教育有了更加广阔的发展。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基础教育围绕“公平”与“质量”两大主题,迈向了高质量发展新阶段。2021年7月,中央“双减”政策的出台,从战略层面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维护良好的教育生态。回顾百年,从“扫盲识字”到“有学上”,基础教育实现了基本均衡并朝着优质均衡的方向发展。新的赶考路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进一步强化国家认同、民族自信,凝聚“强国有我”之力,是基础教育根基所在;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上好学”的目标,让每个孩子既能上好的学校,又能学得好、发展得好,拥有出彩人生,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是我们的使命所在。
二、新的赶考路上把准“六个性”
我们通常认为的基础教育包括学前教育(3~6岁)、义务教育(6~15岁)、高中教育(含职业高中)(15~18岁)三个阶段。不少国家与我们有所差异,如法国的基础教育从学前到高中实行“三五四三”制,而墨西哥基础教育只含学前到初中阶段,实行“三六三”制。对于“基础”二字的含义,《辞海(缩印本)》这样释义:“把建筑物、机器设备等的荷重传递给地基的结构。基础应有足够的底面面积和埋置深度,以保证地基的强度与稳定性,并且不发生太大的变形。泛指事物发展的根本或起点。”从中,我们不难理解,基础教育的目的是要在这个阶段帮助每个孩子筑牢人生大厦的根基,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热情和对人生的热爱,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培养其完整、合适的基础,并给予充分的发展空间和平台,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发展对某领域的爱好,以至于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懈追寻;同时,培养其社会情感力,促进全面发展。这些都是构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体系的应有之义。为实现这些目标,新的赶考路上,基础教育还需具备以下特质:
1.公益性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和造就人的事业,某种程度上形塑了社会形态,延续了人类文明,关系到社会整体发展和人类共同命运。这种社会性的本质和功能决定了教育具备一定的公益性。基础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关系到每一个孩子成长成才和国家民族未来,更应具备公益性。体制外的公益性体现在教育活动的非营利性,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教育活动的去产业化、市场化与功利化。教育领域所有的过程和环节都应该服从于培养人这个本质,而不是将教育置于市场规则之下,变为资本逐利的手段,破坏教育生态,违背教育本质。近年来,教育市场化、功利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校外培训机构在资本的裹挟下无序发展,引发一系列“剧场效应”。因此,“双减”政策的出台正是让教育回归育人本原,减轻学生和家庭负担,维护基础教育的公益性。体制内的公益性则应体现在政府基础教育公共服务职能上,这是构建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的基本内容。这种公益性包含政府履行对基础教育的管理职能,出台适宜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确保教育方针、政策的执行,制度、计划的制定与实施,还包括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的教育服务资源,保障充足的财政投入,改善学校办学条件,配齐配足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也就是要在财力、物力和人力上实现政府兜底,着力构建起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
2.基础性
基础教育的“基础性”体现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生存、发展、融入社会的基本能力,塑造基本的道德观与价值观,也就是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或终身发展打好基础。随着信息化、智能化的快速发展,信息爆炸、知识激增,未来学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范畴还将不断扩延。为此,新的赶考路上,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关注的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涵盖基本人文积淀、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的文化素养,理性批判、独立思考、创新精神的科学素养,乐于学习、善获信息的知识素养,人格健全、自立自主的发展素养,责任担当、国家认同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等。具备这些基本素养,学生才能在日新月异的变化中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态势。例如,9月8日是国际读写日,基础教育有项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读写基础,今天的读写已经不再是传统的阅读与写作,已成为一种“新读写”,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应该是指多方面的文化能力,包括认识、理解、解释、创造、通信、计算、表达、阅读各种印刷、电脑显示、云盘影像等资料的能力。对此,徐贲在其著作《人文的互联网———数码时代的读写与认识》中有精到的阐释。这即说明,新时代相比技能的掌握更重要的是其背后能力的养成。从国家层面而言,这种基础性还体现在国民素质教育的“基础性工程”上,因此要给予充分重视,投入充足的资源,打好这个国家人才培养的基础。
3.全面性
所谓“全面性”,即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落实到具体教育层面,就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德育重在培养有大爱、大德、大情怀的时代新人。这需要持续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好思政课堂德育主阵地作用,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汇聚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磅礴力量。智育要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重知识更重智慧,引导学生主动增长见识、丰富学识、体悟真理、明辨事理。体育要引导学生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促进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学会合作、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美育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在美育熏陶中启迪心灵、陶冶情操、提高审美和人文素养。劳育重在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和培养良好劳动品质,发挥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不同作用,广泛开展劳动教育实践,让学生学会从劳动中获得价值。同时,这种全面性的达成还需要以科学的教育评价为导向。除了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评价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听懂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背后的行为逻辑,不以一时之得失、一事之成败轻易定义学生。如此,才有可能正确地评价学生,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曾三次在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获奖、2006年“数学界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陶哲轩就是这样一个例子。他在数学领域有过人的天赋和出众的才华,是世界公认的调和分析、偏微分方程、组合数学、解析数论、算术数论等接近10个重要数学研究领域的大师级高手。5岁时,一家公立小学校长承诺“可以为陶哲轩提供个性化的灵活的教育方案”。但他的父母希望儿子能在科学、哲学、艺术等各个方面打下更坚实的基础,比起一时的成功,他们更希望让孩子全面发展、健康成长,拥有幸福生活的能力。
4.普及性
基础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而非精英教育,普及性是新时代基础教育应具备的基本特质。这种普及性的本质是让所有孩子享受基本受教育的权利。不同学段普及性发展方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学前教育阶段更加侧重普及普惠发展,进一步加快公办园新建扩建步伐,持续增加幼儿教育资源供给,进一步提高普及率、普惠率与公办率,实现“幼有所育”。义务教育阶段的普及侧重优质资源的普及,也就是促进优质均衡发展,进一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的差距,发挥示范性学区共同体作用,不断提升义务教育管理标准化水平,尤其是办好必要的乡村小规模学校和教学点,实现办好每所学校、教好每名学生。我国即将出台“职教高考”政策,这是与“普通高考”并行的新举措,将一改过去初中毕业后的分流焦虑;也必将出现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综合高中和特色高中共同发展的令人欣喜的新局面;高中教育将更加普及、更加关注学生个体的状况和育人水平的提升,实现多样化有特色的发展。
5.精准性
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不同群体,根据其特点施予不同的引导,采取精准化、差异化、梯度化发展的举措,才能找到它们的最优发展路径。针对职业类学校,未来的发展不仅应该实现与不同类型教育的横向融通,在普通中小学实施职业启蒙教育,还要推进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纵向贯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培养质量。针对乡村学校,需要根据其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引导其发展。就福建省来说,全省中小学有5129所,其中乡村学校有2396所,占比为46.7%。另外,乡村教学点有1498个,城区教学点30个,镇区85所乡镇学校。接近一半的学校为乡村学校,虽然在国家教育方针的指导下,近年来乡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已经上了一个新台阶,但在办学质量和内涵上整体还有待提升,教师队伍结构性失衡、生源流失等都是制约乡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福建省“十四五”期间致力于实现乡村温馨校园全覆盖、乡村学校管理标准化基本实现、城乡紧密型教育共同体全覆盖,确保乡村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同时,关注乡村学校“双减”政策的落实和课后服务的发展。针对特殊学校,最重要的是提供必要的保障,基础设施、教师队伍建设要持续加强。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如留守儿童、特殊残疾儿童、孤儿与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等,国家民政部门要保障他们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确保衣食住行无忧。另外,这些儿童中有些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陪伴,他们在生活上和心理上比同龄儿童面临更多的压力。世界依恋理论之父鲍尔比研究发现,分离事件会让父母变成孩子情感上的“死人”,丧失事件也会影响孩子人格发展。此外,他的依恋理论及安全基地概念都告诉我们,未成年人的情感依靠对其发展成长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对这部分学生的教育引导需倾注更多的耐心和关爱,帮助他们与外界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结,构建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为此,福建省教育厅专门开展了“向阳花开”助学帮扶行动,旨在完善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福利保障和关爱服务体系,对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进行情感精神帮扶、学习成长帮扶及生活物资帮扶,让他们在阳光的浸润中拔节孕穗、于无声处向阳花开。
6.发展性
重视未成年人的长远发展也就是基础教育的长远发展。这个阶段的学生日益增长的个性化的、高品质的、灵活的、终身的学习需求将和学校标准的、班级的、统一的、单一渠道的教育方式相矛盾;人才培养结构面临最深刻的调整,同时感知、信息、数据和智能技术的整合发展,构建了高维智能教育时空,必将加快学校形态的变革。因此,要兼顾每个孩子的能力、需求和潜质,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不同年龄孩子在生理、心理、智力和瞬间状态等方面的区别,实施合适的教育教学;对需要特殊关注的孩子,要采用更加个性化、特殊化的教育方式,制订个性化的学习发展计划,采取更加合情合理的管理方式。这样,给予所有孩子共同基础的同时,又培养每个孩子差异化发展之基础,才能有效利用天赋、充分挖掘潜能,尽展其才。可以通过多种多样方式为这部分学生搭建兴趣小组、爱好者联盟,构建学习共同体,让同龄人、年长者、低龄者……一切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在共同天地中遨游。当然,未来对这些学生还要更加重视其创造性和社会化能力的培养。除具备这“六个性”以外,教师队伍的建设也是促进基础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关键力量和重要支撑。我在走访众多乡村学校中,发现了不少年轻的力量。一方面是年轻的一代树立了远大的理想,愿意关心边远地区人民的生活;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好的政策,福建省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支持地方和师范院校联合定向培养本土化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定向就业,积极落实乡村教师乡镇工作补贴、生活补助等政策,刚入职年轻教师在城区优质学校跟岗学习培训一年,在乡村服务4~5年也可以再回城区。同时,我也发现了乡村教师坚守的力量。福建多山、沿海的特点造就了不少山区学校和海岛学校,大致有1498所。罗盘小学就是其中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学校,它位于台湾海峡外岛的一个小岛———罗盘岛上,地图上基本上找不到这个学校,这里一共有2名教师、14名学生。我去罗盘岛调研、慰问教师,得知施建中教师夫妇已在这里坚守60余年,在他们的呵护下,学生们满脸的阳光灿烂。当我离开这个岛的时候,夫妇两人一直送我到码头,跟我说道:“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我们就会坚守。”这让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息,这种坚守的力量也是第二个百年基础教育发展所需要的特质。
三、赓续百年初心铸魂育人
明确了基础教育应具备的特质,还要以实际行动来赓续育人初心、培根铸魂。与20年前我提出的“包公”“济公”“洪七公”相对应,新的赶考路上我们要学习新的“三公”精神,即“林公”“陶公”与“周公”。“林公”,即林则徐。林公的壮举实在数不胜数,虎门销烟、抵御外侵、开眼看世界等等,最令人动容震撼的是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格局与志气。时至今日,我们仍然需要这样的志气与精神。众所周知,运动可改变大脑,我同样坚信,崇高理想和远大志向也一定能使自己的大脑更加优秀,第一个百年的胜利之路中的个体例子不胜枚举,钱伟长先生就是典型之一。林公的家国情怀是新的赶考之路上我们要学习的重要特质,引导学生立大志才能教出堪当国家大任的时代新人。“陶公”,即陶行知先生。陶公的精神时刻鼓舞着我们,他发乎内心的教育态度也值得后辈仿效,他的教育思想仍需我们持守并发扬。如在《整个的校长》一文中,他忠告我们:“一个人只可担任一个学校校长。整个的学校应当有整个的校长,不应当有命分式的校长。”这对时下教育集团化办学出现的一人兼任多个学校校长,“千校一面”的现象发出警醒。在《杀人的会考与创造的考成》中,他呼吁“停止那毁灭生活力之文字的会考,发动那培养生活力之创造的考成”,改变“考什么,学校就教什么,唱歌、体操、工艺、实验通通不用教,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的现象。这与国家出台“双减”政策和印发规范考试管理文件不谋而合,时刻警醒我们为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要保留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引导学生为接下来将要面对的真正人生做准备,而不是让学生将人生拔节孕穗的时间全部用来准备考试。“周公”指周文王的第四子姬旦,被尊为“元圣”。“周公吐哺,天下归心”讲的是周公一餐饭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起身去接待求见贤士。我们最需学习的是他求贤若渴、操心忙碌、礼贤智者、重视人才的特质。对于基础教育来说,其实就是要把教师队伍这支关键力量给培养好、建设好、发展好、珍惜好。落实好教师待遇保障和激励政策,畅通教师发展渠道,尊重和关心每一位教职员工,让教师们无后顾之忧,舒心从教,静心育人。续写下一个百年辉煌,我们应当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尽最大的努力为每一个孩子顺利长大成人、实现自身成就提供一切帮助;在基础教育时期,我们必须让孩子了解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期待、充分认识自我,认清自己真正关注的是什么,明白什么样的事才是有意义的。我们的基础教育必须使孩子有足够的勇气和实力面对未来,而不能让环境或运气决定之。希冀新的赶考路上,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为长大成人和过上幸福生活做好准备,我们的世界也将有所不同。
作者:李迅 单位:国家督学、福建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