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本文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要素及本质,从国家信息化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和终身学习角度出发,提出了信息化人才的层次,分析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特征。通过分析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论述了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一、教育信息化的要素与本质
教育信息化这个词在西方很少用到,是一个东方文化背景下的概念。关于教育信息化是什么,有多种解释,现在还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定义。把信息化当作一个过程看待,大家是基本认同的。实际上,我们可以把信息化看作是人们追求或者推动一个系统中,信息利用资源和信息技术应用的过程。从表现形态上看有两点,即信息资源的利用和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不只是发达国家的基本国策,同时也是发展中国家乃至所有国家的基本国策。中国把国家信息化当作最主要的建设内容之一,并把国家信息化定义为:在国家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信息资源,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的进程。这个定义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离不开信息化,信息化要服务于四个现代化;二是国家要统一规划、统一组织信息化建设;三是各个领域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四是信息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而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为:信息资源,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和产业,信息化人才,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六个要素是一个有机整体,构成符合中国国情的、完整的信息化体系。而对于一个行业的信息化建设,信息网络是基础,信息资源是核心,信息资源的利用与信息技术的应用是目的,而信息化人才、信息技术产业和信息化政策、法规和标准是其保障。教育信息化作为一个行业的信息化也不例外,图1说明了这几个要素之间的关系。
图1教育信息化各要素结构图
信息化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信息化的本质就是实现信息与知识共享。从全社会的范围来看,是实现整个社会的信息与知识的共享,提高社会的智能。从网络技术发展的层面上来看,目前网络的发展基本上还停留在信息共享这个阶段。如果把因特网的发展划成三个阶段,则第一个阶段是数据传递与共享,因为在因特网发展起始阶段,其应用主要是Email和少量可供查询的专业数据库。第二个阶段为信息共享,其主要特征是随着Web技术的出现和WWW(WorldWideWeb)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大量的信息网站(包括门户网站、专业网站、数字图书馆和数字博物馆等)得以建立与互联,使整个地球联成了一个巨型的信息网络。再往下发展应该是知识共享,即第三个阶段。由于技术的限制及其它许多原因,目前还没到解决好复杂知识或非良构知识的表征、组织、存储和传播等问题,另外人与计算机机的有效交互、人与人如何通过计算机或网络进行有效互动、负杂的社会系统如何与网络融合等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才能解决。实现知识共享是网络技术的最重要的未来发展目标之一,因而也是信息化的本质。
二、信息化人才与信息技术教育
1.信息技术教育是大面积培养的信息化人才的主要途径
信息化人才是国家信息化、教育信息化的保障,相应地,信息化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同以往是不同的,它对于人才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创新精神以及道德情感都有更高的要求。何克抗教授指出:信息社会所需要的新型人材应当是,具有全面而坚实的文化基础(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文化基础),能不断自我更新知识结构,能与人合作共事,富有创造性和应变能力并具有高尚道德品质的一代新人。为了能够适应信息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信息社会的人材必须具有很强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的能力。[3]
信息社会的四大文化基础是读、写、算和信息,信息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是21世纪新型人材必须具备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素质。[4]早在1996年,美国就提出了第一份国家教育技术计划。计划中的美国国家教育技术目标规定了“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能在教室、学校、社区以及家中使用信息技术;所有的教师都将有效的运用技术帮助学生达到较高的学业标准;所有的学生都要具备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与技能”等几项目标。[5]
作为教育信息化的信息化人才这个要素有两层含义,第一,教育信息化要有为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做贡献的专门人才。第二,教育系统担负着为整个社会信息化培养信息化人才的任务,信息化人才的含义更深入一些。
关于信息化人才培养问题,大致可以划分成三个层面:
第一,普及型的信息化人才。广义的说,每一个人生活在信息时代,他必须掌握的基本信息技术的技能。狭义的说,各行业的信息化均需要批量的信息技术应用型专业人才。
第二,关于专业性的信息化人才,包括高级软件人才、网络工程师、微电子技术专业人才等。
第三,各单位或系统的高级信息主管,或叫首席信息官(CIO),而且这些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性人才。
普及型的信息化人才,一般应有获取、分析和加工信息的能力,这既是普通大众的需要,又是教育需要关注的问题。从小学、中学,一直到大学,都有信息素养与信息能力培养的问题,这就是信息技术教育要解决的问题。
2、信息技术教育的特征
信息技术教育不只是信息技术技能的培训,作为一门课程,它有以下几个特征:[2]
1)基础性:它决定了信息技术教育是与其他传统基础课程,如:语文、数学、外语等一样的文化基础教育。
2)高投入与高技术性:有效开展信息技术教育需要建立专用的联网计算机房、多媒体教室,以及相应的硬件设备与软件环境,并需要具有专门信息技术的教师和技术管理人员。
3)高速发展性: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其硬件设备、软件环境、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的知识结构等都需要不断更新。
4)工具性、实践性与应用性:必须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中的上机、上网等实践活动,并注意在教学活动中贯彻从生活中选取实例,再回到生活中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原则。
5)综合性、渗透性与变革性:信息技术综合了人类最新的科学技术,并已经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生活等领域,促进了人类进入信息时代。新的网络与多媒体信息技术也促进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建构主义教育思想的发展,决定了它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方法、体系和模式的改革,加速了教育手段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
三、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
1、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
我国中小学的计算机教育,早在1982年就在北京的几所大学的附属中学进行试点工作,应该说开始的时间还是比较早的,但是,由于各方面原因的制约,徘徊的时间较长,发展不够均衡。计算机教育的发展共出现了三次浪潮,对应三个阶段,也对应三个不同的热点发展领域:信息技术课程、课程整合、网络教育。[6]
第一次浪潮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开始,重点是计算机学科教学,是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课程内容一开始主要是程序设计,后来逐步增加了应用软件的操作与使用。目前,课程的名字也由计算机课改成内涵更为宽泛、更与国际接轨的“信息技术课程”。
第二次浪潮从八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重点是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计算机辅助管理,主要是开发教学软件、课件和教育教学管理软件,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将计算机与教育教学相结合。目的就是通过学科课程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将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提高教与学的效率,改善教与学的效果,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第三次浪潮从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重点是网络化教育。建设多媒体电子教室、校园网,天网地网相结合,实施校校通工程;对学生开设网络课程;建网上教育资源库;研究基于网络的教学模式;探索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试验远程教学模式;尽管目前仍处于积极探索实验阶段,但发展十分迅速。
在2000年10月召开的“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上,又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的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主要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2005年前,所有的初级中学以及城市和经济比较发达地区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校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通”工程,用5—10年时间,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使全国90%左右的独立建制的中小学校能够与网络联通,使每一名中小学师生都能共享网上教育资源。
2、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状况
我国大学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与实践,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
在教学对象方面,由最早的工科扩展到理科,进而到经济、农林医、师范,最近,文科专业也普遍开设了计算机课程,连体育、艺术院校也开始开设计了计算机课程或开展了计算机应用。
在教学内容方面,由只开程序设计一种课程,发展为四个层次的教学体系。这四个层次是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于1986年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的。多数院校已按这四个层次的方案开设了多门课程(必修和选修课)。其中程序设计课,由初期的只开设BASIC语言,发展到FORTRAN、PASCAL、COBOL、甚至C语言,可视化编程语言等。许多学生掌握了二门以上的计算机语言。由开始时的非结构化程序设计发展到现在全部采用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按良好的风格培养学生。由原来侧重语法介绍,发展为以程序设计为主线,注重算法设计。这样,学生使用任何一种语言来编程都不会是困难的。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教师也由原来临时抓差、现炒现卖、水平较差的不稳定状态,发展为已拥有几千人规模的,具有一定教学、科研水平的,比较稳定的师资队伍。专门研究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全国一级学术团体——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迅速发展壮大,它为教师提供了研究切磋交流的场合和发表研究成果的论坛,有力地推动了全国高校中非计算机专业中的计算机教育。
在教学研究方面,经过长期的探索与实践,已经创造和积累了比较系统的经验,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方案、教学基本要求和教学大纲、教学方法等。可以说,在全国高校的共同努力下,已初步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套计算机基础教育体系。已经出版了上百种教材和配套参考书。其中《高等学校计算机基础系列教材》、《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等是根据“新颖、实用、清晰、通俗、层次”的原则编写的,质量较高,受到广泛好评。
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不少学校的计算机教育在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中仅是一个孤立的“点”,而未形成一条连续的“线”。学生只学习到最初步的计算机知识,还缺乏计算机的系统知识和运用计算机解决本专业领域中问题的实际能力;有的高等院校的教材内容滞后,教学设备落后,教师素质不高;还有院校不从本专业的应用出发,照搬计算机专业的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等。
3、社会性的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由于我国的社会性培训均以“证书教育”为主,因此社会性的信息技术教育主要有两种几种类型,一类是由政府部门的考试中心负责的证书考试,如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计算机软件资格水平考试等;另一类是有关企业各类认证考试,主要有微软MCSE系统工程师认证、微软ATC办公软件专家认证、Cisco产品网络工程师资格认证、Novell授权工程师、3Com“网络大师”MNS认证、SUN公司认证程序员SCJP、SCJD考试、Adobe认证专家(ACE)考试、Macromedia公司认证等。这些认证考试的存在大大丰富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内容,使信息技术的教育更具有实用性,同时也扩大了学习对象的范围:他们可以是大中专在校学生,也可以是在职人员;可以是从事信息技术行业的专业人员,也可以是其他领域的从业人员。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方向
1.信息技术的教育目标应更加侧重于高级认知能力培养
在思维空间不断拓展的信息社会,单纯外在的行为训练和规范,已经不能满足信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要求;教育活动必须更加重视和强调人们思维活动的规范和思维空间秩序的维护。[11]因此,根据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信息技术教育应在知道、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这六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自觉和自我意识为中心,培养他们对于信息社会的内在的归属和认同。我们不能单纯的训练学生的对现有的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力,更不能靠培训他们记几个基本概念、几个按钮的名字,以应付某种考试和证书。而应该培养他们对信息技术以及信息社会的深刻理解,培养他们对新技术新知识的适应能力,以及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能力。
2.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
在教学内容上,以侧重隐性知识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如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协作学习等;在教学手段的选择上,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增强交互性;在评价方法上,可采用计算机辅助测验(CAA)等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态度、科学方法,以及利用信息技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教育的灵活性、适应性,以及个性化特点更加突出。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则真正成为的主体。
3.信息技术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材建设应是动态开放的
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应围绕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信息分析和信息加工”能力来安排,课程内容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探索新知的过程中不断地进行充实和完善,最后才形成一体化的内容。不能把这类课程仅仅作为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训,而应当作为一种系统的、发展的、动态的课程,是学生能够终生受益的课程。在教材建设方面,可以考虑适当引进国际优秀教材。在教学资源方面,充分利用网络上的资源,教学中产生的案例和资源也可以放到网络上,以实现资源的共享。
4.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应与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相衔接
从学生受教育的系统性和整体性来看,大学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在中小学时期所打下的信息技术的基础。因此,从长远来看,大学信息技术教育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应首先掌握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开设情况,并结合学生对信息技术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尽量避免教育的重复、资源的浪费,使那些在中小学接受了信息技术教育的同学,在步入大学殿堂后,能够受到更高层次的、与专业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教育。
除了信息技术教育外,中小学的另一个相关内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主要有三个方面: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整合;课堂教学和社会问题的整合;信息技术课程内各模块知识之间的整合。[14]这三个方面的整合是与信息技术在大学中的教育应用相类似的。事实上,信息技术教育是课程整合的基础,课程整合需要师生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认同感、一定的技能和素养以及足够的心理准备。如果教师和学生没有一定的信息技术技能与素养,要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只能是空谈。
此外,另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即计算机基础课有没有必要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都开设,如果都有开设,那么该如何衔接?从目前的情况看,由于发展的不平衡性,似乎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解决办法。一种办法是国家分别针对中小学生与大学制订信息技术标准或教育技术标准,采用认证的办法。比如,有些学生在高中毕业时已经达到大学的某项标准,在大学中就可以免修相应的课程。
5.应特别关注师范院校的信息技术教育
在师范院校,因为他们培养的学生将会直接进入基础教育领域。这些学生不仅要掌握一般基础性的信息能力,更要懂得如何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于教学过程,并且具备一些信息化教学开发的能力,他们应能使信息技术和教学实现充分的结合。否则,在就业后,他们从受教育者的角色转变到教育者的角色,而对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感到无所适从。师范教育的理念就是要致力于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开发和培养,未来的教师应该是带领学生创新的引路人和创新的榜样。[15]
一般来讲,师范类教育课程的基本结构大致上是由普通文化课程、学科专业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所构成。普通文化课程和学科专业课程是教师教育的基础性必备课程,教育学科课程、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是教师教育专业的标志性必备课程。一个教师只有具备了这五个方面的知识结构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确定以上五个方面的课程各自在整个课程结构中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16]未来我国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是:优化基础课程,深化专业课程,强化教育课程,使师范教育的课程朝综合化的方向发展,以培养更多具有综合素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10]
尽管信息技术课程从内容上虽然归属于教育技能课程和教育实践课程,但是实际上它能够将这五个方面连接起来,学生可以以信息技术为平台,将基础、专业、应用融会贯通。这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是,师范类的信息技术课程如何与教育技术课程实现衔接,教育技术专业与其他师范类专业如何体现各自的特色。
参考文献
[1]黄荣怀,教育信息化的特征、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国计算机报》,2001年8月20日
[2]裴纯礼,要正确认识现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大家谈,《中国教育报》,1999年12月13第1版
[3]黄崴,教师教育专业化与课程改革,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网站,2001年9月5日
[4]陈帆波,高师要做领跑人,《中国教育报》,2001年8月4日第3版
[5]《教育参考资料》,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2001年第21~22期
[6]王相东,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前景,《中国教育报》,2001年9月20日第8版
[7]谭浩强,高等学校中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世界》,1995年5月10日
[8]陈国良,新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展望,《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第2期
[9]黄荣怀,教育信息化与信息化人才培养,《计算机世界报》,2002年第15期C4版
[10]徐通模,中国大学的未来发展走向,《教育发展研究》,2001年1期
[11]张赐琪,21世纪世界教育发展五大趋势,民办教育动态,2001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