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电教技术发展队伍建设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电教技术发展队伍建设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电教技术发展队伍建设

摘要:随着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已成为院校教学改革中一项迫在眉睫重大任务,本文重点探讨加强教育技术专业队伍的综合素质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随着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卫星数字压缩技术的发展与普及,它们在对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产生重大影响的同时,对院校的电化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新形势,不论是地方高校,还是军队院校的电教工作者都在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探索着电教发展之路。寻找着新形势下电教工作“转型”(即由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的最佳切入点。笔者认为,在世纪之交,在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过渡之时,电教工作者应及时转变观念、敏锐把握机遇、迅速占领制高点--现代教育技术,与此同时,更应重视加强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

一、电教专业队伍的现状

纵观我军院校电教中心的发展过程及目前电教专业人员的现状,可概括的归纳为年龄老化、知识陈旧、学历偏低,各层次人员组合和分布不合理等。其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一,教学媒体制作手段和设备发展过快与人员流动过慢。七十年代末到八十代,电化教学主要是以视听媒体(投影、幻灯和电视录像等媒体)为主,当时的电教工作者奉献精神强,工作热情高,制作出的高质量投影、幻灯教材和电视教材为我军合格人才的培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也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多种媒体组合教学”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然而,多年来,在以视听媒体为主导的电化教学工作中,电教中心引进人才的专长是以懂“电”为主。忽视了对懂“教”的人才及计算机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第二,对电教中心职能错误定位,造成了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的不合理。在电教事业的发展过程中,究竟电教是姓“电”还是姓“教”,以及主要工作职能是“保障”还是“教学”的问题,一直是制约电教工作健康发展。一些单位的领导在认识上将电教工作视为纯服务性的教学保障单位,在客观上就造成了电教专业人员长期处于低层次的被动式服务,从而产生了地位的动摇;重“技术”轻“教学”,即懂“电”的多,懂“教”的少;教学理论、教学模式及方法手段研究的少,对电教媒体在教学中应用,特别是新兴媒体的制作与应用重视不够。因此,电教专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多为维修、摄像和照相等。学历结构多为本科、大专甚至中专。第三,电教工作的性质造成了年龄结构的不合理。由于电教工作技术性强,专业人员培养周期长,工作相对稳定,这在客观上造成了电教专业队伍中部分教员年龄过大,年龄结构趋于老化,缺乏生气和创新精神。

二、现代教育技术召唤高素质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

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视频技术、视音频压缩技术、光纤通信技术、有线电视双向传输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在教育领域的运用,以及电视制作设备的数字化,未来教育技术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电视教材制作设备数字化,要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具备较高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水平。数字视频技术、计算机视音频处理技术引起了电视节目制作设备和编辑手段、编导思路的重大变革,非线性编辑系统、影视制作工作站、数字化摄录设备及计算机播出系统在电视教材中的运用,预示着电视和计算机这两大媒体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分化发展后,已开始趋向融合,并正在呈现出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发展趋势。这对专业人员计算机操作能力、专业知识、业务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多媒体教学和网上教学等新的教学模式的出现,要求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有较强的综合素质。具体体现在:一是精通教育理论,熟悉教学规律;二是能利用各种教学开发软件设计和开发多媒体教学软件;三是能根据教学需要设计多媒体教室和进行校园网组网、管理和维护;四是掌握网上教学和现代远程教学的规律、方法和手段;五是具备较强的学术科研和从事教学实验研究能力等。为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有效地规范电教人员的未来发展,国家教委电教委员会曾委托上海市智力开发研究所对电教人员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和分析。调查结果表明,电教人员视听媒体使用能力最好;视听媒体制作器材的使用与维护能力、电教产品信息掌握能力、推广电教服务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掌握一般;最差的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而现代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的操作和使用为物化平台的,因此,提高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教育技术的发展所迫在眉睫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加强专业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教育技术素质

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对学与教过程和学与教的资源的设计、开发、使用、评价和管理,以促进学与教的优化的理论和实践。其主要工作:一是建构和探索新型教学模式;二是通过设计、开发、决策等技术,提供学习者学习资源;三是设计现代化教学环境;四是研究和建立现代化的网络教学系统;五是建设现代教材体系;六是建设高素质的电教队伍;七是开展教学实验和研究。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一文中指出“要深刻认识现代教育技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充分认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是现代科学和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这段话一方面表明了教育技术在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上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也向从事教育技术的工作者指明了提高自身素质的方向

(一)加强政治思想工作,提高专业队伍的思想素质。

回顾我军院校电教中心的发展史,不难看出,电教事业有今天的光辉成就,是与老一辈电教人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忘我精神分不开的。目前,电教事业的发展又处于“再创业”的关键时刻,必须教育年轻一代教育技术工作者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强化为教育技术事业奋斗终身的献身精神;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加强职业道德素质教育;倡导团结协作、相互理解、互相帮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弘扬敢于探索、改革创新的开拓精神,力争为教育技术事业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更新教育理论,转变观念,培养复合型教育技术人才。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运用,使得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手段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工作者应始终站在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把握住其发展的方向,掌握其理论精髓,及时完成由电化教育向现代教育技术的转变。要做到这点,就必须在平时注重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教材观。

根据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及主要工作来看,教育技术工作者的素质必须是一专多能复合型的。首先,应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熟悉教学规律。其次,应精通计算机硬件操作、多媒体教学软件脚本的编写和制作、掌握网络教学的规律、方法和维护,第三,探索出成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和学科教员一起进行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推广和普及工作。

(三)改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建立一支科研型的教育技术专业队伍。

改善教育技术专业队伍的知识结构和学历结构,建立一支科研型的专业队伍是教育技术事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也是现代教育技术深入教学改革的,提高教学效益的前提。其主要方法:一是加强在岗培训。通过聘请知名专家、学者来院讲授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理论、远程教育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及媒体的设计、开发与应用的等高新技术知识,提高在职专业人员的教育技术理论水平;通过举办培训班辅导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教学设计等技术知识,提高专业人员教学设计能力和软件开发、制作水平。二是将有发展潜力的年青教员送学深造,提高教育技术专业队伍整体知识结构。三是通过遴选优秀大学毕业生或学校内部调整等手段,多层次全方位吸收高层次的现代教育技术和计算机方面的人才,逐渐形成一支具备研究、教学软件制作、教学设计、网络教学管理与维护等多专业、多层次的教育技术专业队伍。四是向兄弟单位学习电教工作的成功经验。五是大力加强学术研究,实现由“经验型”、“教学服务型”向“教学科研型”的转变,增强专业人员科研意识,提高专业人员科研能力。

四、结束语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在院校教学改革中的运用,在世纪之交,如何把握机遇,占领制高点,再创辉煌,已成为从事教育技术的工作者们共同奋斗的目标。相信通过教育技术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一支具有一专多能复合型的高素质教育技术专业将为我军院校教育技术的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