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民族风俗和家庭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只用了五十天时间,走了以广西为主的十几个少数民族自治县二十多个少数民族集居地,采访民族家教,颇有走马观花之嫌,但毕竟亲闻目睹,很有收获。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如果我们能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的优良文化教育传统,无疑能促进我国全民族的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这就是我此行采访的目的。
***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
应该事实求是地说,我这次所经之处并不是富裕之地。我到湖南省江华瑶族自治县时,曾进入这个县的两岔河乡,该乡离县城一百里远,座落在群山之中,由于五六十年代盲目砍树,全乡山林破坏厉害,以至自然资源大量流失,经济基础薄弱,再加上交通不便,迄今全乡11个村,只有3个村通上电,全乡人均收入还在温饱线以下,不少山民只有在过“盘王节”时,才吃上一顿肉,是县里有名的扶贫山区。但是该乡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却在98%以上,我走遍了乡政府所在地的每个角落,竟发现该乡最好、最新、空地最多的建筑物是“两岔河乡中心小学”。该县流行一句话“再穷也不能穷教育”。1995年底该县已经实现乡乡有初中的教育规模,解决了以往瑶山孩子读中学非得翻山越岭走三四十里路的困难。两岔河乡的年将不惑的女党委书记赵水英,当年为了读高中,就是常走三四十里的山路,由于路远她不得不住校,可是家里贫穷,常拿不起饭钱,她差一点半途辍学。讲起这段经历,赵水英感叹地说:“我们瑶家人很看重读书人,有可能都让孩子读书,但过去实在是没条件。现在好了,学校办在了家门口,再穷也能读书了。”赵水英现在正在积极筹办乡高等中学,希望全乡的孩子今后能不出家门就读完高中。等到家乡人人都有高中以上的文化程度了,再穷的地方也会挖出宝贝!两岔河乡的带头人赵水英这么自信,瑶家人也都这么自信。
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不仅是瑶家人的口号,也是其他少数民族的心声。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有一个闻名全县的秀才村——东门镇上凤立村,小小的几百口人的村落,解放后到95年7月已有51个大学生,他们有一家全是大学生的秀才家庭,也有父母文盲,孩子全是大学生的秀才儿女。随便走进一户人家,你看不见豪华摆设,一眼看见的往往是贴在大厅墙上的各种奖状,这是他家读书娃的骄傲,也是一家人的骄傲。一位父亲告诉我:“当初我家穷,兄弟姐妹多,家里只能供养我哥哥读到大学毕业,现在我两个孩子,只要他们愿读书,我就一定想办法供养,宁愿我们当爹娘的苦点累点。”他的话代表了全村人的共识。为了保证孩子读书的正常开支,父母们不知流了多少汗水付出多少辛苦,而父母的汗水与辛苦又化作了孩子们用心读书的动力。全村盛行一种风俗,哪家孩子考上大学了,他家的亲朋好友、全村的父老乡亲,便会拿着鞭炮赶到这家去贺喜,进门先放鞭炮。“嘭!”“嘭!”“噼噼!啪啪!”一声接一声,一片连一片,不是过节盛似过节。而这家的主人也一定会选个佳日欢天喜地摆出喜酒宴请亲朋好友、父老乡亲。这种喜酒的热闹往往盛过婚宴喜酒。孩子有出息这不是父母最大的喜事、乡亲们最大的希望吗?
我在毛南族居地在广西环江县下南乡正巧喝上了类似的喜酒。一个长得英俊聪明的高中生被选中入伍了,他家支起了大火锅,摆上了酒菜,拿出了自家酿的水酒,请来了乡亲。我随乡长前往,主人一见我是远道稀客,就称锦上添花,喜上加喜,一再表示欢迎。开宴后,将入伍的小伙子并不入席,但席间他要一一向乡亲们敬酒,而每一个乡亲都要说上几句祝贺话。当小伙子向我敬酒时,我也学着祝贺道:“解放军是祖国的铜墙铁壁,恭贺你参军保卫祖国。”席间唱主角的是孩子的父母,一方面乡亲们频频向孩子的父母敬酒,祝贺他们培养了一个好儿子,赞美他们的儿子有出息;另一方面孩子的父母又频频向乡亲们敬酒,感谢乡亲们的关心祝贺。一来一往一杯一盅的,不仅是我喝得蒙蒙糊糊,孩子他妈也喝得上了劲,出去插上了大门门栓:“今晚大家喝个痛快,醉了就在屋里睡。”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在一个以读书为荣的环境里,不管生活有多少艰难,总会有读书人出现。在毛南族人风俗习惯里,有一个“晨读”的习俗。那是每年逢大年初一,鸡叫三遍,壮小伙子们向天上鸣放鸟枪,进行“洗枪”仪式后,各家各户便将早已准备好的12个炮仗点燃,而后村里就会传来琅琅的读书声。凡是有孩子的人家,不分书香门弟、贫寒百姓,这时就要围在堂屋的神桌前,打开书本朗诵诗文。毛南族人认为,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一清早让孩子读书,孩子脑筋灵,肚子“吃”得进书,这一年里孩子就会勤奋好学。而壮族人也有此习俗,大年初一清晨,学童要跪在“师”位前诵读,以求学业长进。有这种习俗,自然会出用功的读书人。
婴儿出生习俗中的美德教育
走进大瑶山,倘若看见哪家门口插上了一支带红纸包的竹尾或树的树尾,那么这家一定有新生婴儿出世。竹尾是生了女儿,树尾是生了儿子。瑶家人希望女儿能长得像金竹一样娉婷、漫柔和纯洁,儿子能长得像大树一样挺拔、潇洒和勇敢。但无论是大树还是金竹,之所以用最顶尖的嫩尾枝,则是希望孩子在今后的生活道路上永葆青春活力,富有生命力地健康成长。毛南族山乡,各村落的每一个居民点都有一棵神圣的树,谁也不能去砍它,它是用来绑婴儿胎衣的。婴儿出世后,家人便将婴儿的胎衣绑在树枝上,毛南人希望婴儿从此就能像树一样茁壮成长。而仫佬族人的习俗是,家里生了婴儿后,便将胎衣埋在一个墙角地下,表示落地生根,快长快大。
有趣的是,在以广西为主的少数民族居住地,新生儿第一次洗澡,澡盆水里都要放些东西。毛南族与仫佬族人见是男孩常投一支笔,是女孩便投一件表示妇女手艺高超的物品,表示了他们对求知学艺的渴望;瑶家人盛行放称砣,表示孩子长大有胆量;壮族人在放了称砣后还会放铜钱或银元,希望孩子长大勇敢而富裕。
婴儿出世后还有许多规矩,毛南人、仫佬人都要用父母的旧衣服包裹刚落地的婴孩,认为这样孩子长大懂勤俭持家,不大手大脚;三日内的婴孩都要穿贴身短袖衣襟,仫佬人还要在婴孩手腕上缠上一股棉线,认为这样孩子才不会多手多脚,不偷不盗;之后婴孩要穿用蓝的或黑的棉线搓成绳扣的白衣襟,认为这样孩子才会黑白分明,肚里有货,记忆好,头脑聪明。毛南人还特别关注“踏生”,所谓“踏生”,就是孩子出生后第一个踏门进家的客人。毛南人认为,“踏生”者的性格品行怎样,将来孩子就会怎样。因此,主人对“踏生”者很尊敬,“踏生”者一进屋,主人就给他(她)敬上一杯酒,笑咪咪地说:“好啊!我家新生的小孩子逢好运了,将来就像你一样懂事。”客人一听也就给主人说彩话,祝愿孩子聪明能干。仫佬人重视婴孩的剃头与“见天”,婴儿十多天就要理发,怕剃迟了孩子长大不听话,没有规矩;不满月就要抱婴孩出外“见天”(但不能进别人家),怕太迟了孩子长大害羞,不敢见生人,干不了事。
婴儿满月,不同的民族也有不同的仪式。仫佬族风俗,满月的产妇出门先要撑着伞背着婴孩去游田垌(dòng,田地),并在背带里塞上一本书,象征孩子长大会干农活、会读书;接着背婴孩去赶街买葱买蒜,表示孩子今后聪明伶俐。然后才回娘家,与娘家人团聚。布努瑶人的母亲是将婴孩放在一个常背草的大背篓里,她一定要趁天未亮时,身背婴孩手拿刮刀下地,在地里母亲用刀子划地三下即转回家。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孩子长大才会爱劳动。而壮族人习惯是办起名宴。父母请长辈起好名后,还要由祖母当众给婴儿剃头。剃头时,旁人不能张声讲话,祖母每剃一刀都屏住呼吸,表示孩子长大后,做事诚实,遇事沉着不躁。剃完头,祖母又要给婴儿洗澡。然后抱着换上新衣新帽,身上插着一本书一支钢笔的婴孩,张起花伞外出游村,表示送孩子上学,让孩子长大聪明好学,远走高飞。“上学”回来,祖母抱着婴儿,提出一篮红蛋一一分给在场的孩童们,意为从此我家孩子就是你们的朋友,你们要团结友爱和睦相处。
习俗是一种愿望,一种民族心理的表现。纵观以上婴儿生出后的习俗,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少数民族不仅重视孩子的读书,也重视孩子的为人道德品行。他们在孩子一出世就用传统的民族习俗寄予了他们对未来的希望,希望孩子爱劳动、勤俭持家、不偷不盗、品行端正,而且聪明勇敢。这难道不是一种教育?一种融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家庭教育?
瑶家村寨至今还盛行草标,不管是什么东西——大到几百斤重的野猪,小至一根干柴,不论在什么地方——荒无人迹的山上,车水马龙的街头,只要物上插有草结,别人见了就不占不拿。仫佬人也惯用“合机”(仫佬话,记号):男人上山挖矿,挖到矿点,便在矿点旁插一条树枝;妇女上山割草,找到一块草地,便在草地旁打一个草结;要开荒,选中了一块荒地,便在上面插上一根树枝……旁人见了不霸不占,另找天地。而在较为偏僻的毛南山乡、壮族小村里,至今依旧户不上锁,道不拾遗。当然,这些良好的社会风气与他们传统家教是密不可分。
成人礼仪中的成长教育
在我国古代汉人社会中,有过一套极为完整的成年人礼仪。男性成人礼称作“冠礼”,女性成人礼称作“笄礼”。然而生活在大瑶山的瑶人中直至解放还保存着一套茶山瑶的成人礼仪。茶山瑶婴儿出世后往往要经过“鱼祭”“蛙祭”“七星桥”“沟桥”“冲桥”“四蹄”“平楼”“还花”的过程。“鱼祭”“蛙祭”是在婴幼儿阶段,为驱赶婴孩身上的病害而举行的仪式;“七星桥”是请天上七星来辅助婴孩健康成长,顺利度过婴儿期的仪式;“沟桥”是在一条小水沟上象征性地架桥,表示婴儿从此进入儿童期的仪式;“冲桥”是在较大的河上架桥,此桥一般以整棵树木作材料,能走行人,表示孩子已懂事仪式;而“四蹄”则是孩子已长大进入少年期的仪式。贫穷人家由于无法负担子女举行人生仪式所需的开支,常做到“四蹄”为止,因此“四蹄”在茶山瑶人眼中是一个很重要的仪式。它意味孩子长大,不必完全依赖父母、亲人保护而生存了。举行过“四蹄”仪式后,穷人家的孩子们会在某一适当的时机(女孩子通常是来月经的前后),换上成人服饰,从此迈入成年。“平楼”与“还花”通常一起举行,均是从少年迈入成年人的仪式,平楼是还花的前奏。一般的少男少女经过“还花”仪式后即算成年。瑶家人认为孩子是花仙婆花园里的一朵朵花,人间的孩子都是由花仙婆送出花朵投胎的,因此孩子出世至成年之前均受花仙婆的保护,在以上各个人生礼仪中都含有酬谢花仙婆的内容,而“还花”仪式就是彻底酬谢花仙婆,将代表孩子前身的花还给花仙婆,从此以后孩子将脱离花仙婆的保护,成为一个自立的个体,可担负起社会与家庭的责任了。还花仪式后,孩子们便穿上成年服饰,进入成年人的世界。
从茶山瑶人的成人礼仪中我们可以发现,它是一种“逐渐长大”的宣告仪式,每一种仪式代表了孩子成长的不同时期及与这一时期相符合的社会对孩子的要求。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就是经过各种不同阶段的人生礼仪,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家庭和社会要求,逐渐成年的。茶山瑶人,由于历史、经济、交通等原因,解放前一直缺乏文化知识教育,这种成人礼仪便也成了他们对孩子的一种成长教育。
另外,瑶族人还有最高层次的成年礼——“度戒”。在民族传统文化表演中,瑶族有一个让人看了惊心动魄的“上刀山”表演,一根木柱上插上十几把开了刀刃的尖刀,而人踩着尖刀上柱顶。外人看来,这些表演者都是专练功夫的,其实他们都是经过“度戒”的师公、道公们。度戒是瑶族人(一般是男性)接受宗教的一种仪式,经过度戒的人,才能够有资格做师公或道公,受到公众的普遍信任与尊重,并具有参与社会活动或当瑶家人的头人的资格。因此,凡是有经济实力,家境富裕的人家都千方百计给孩子做“度戒”仪式。在大瑶山瑶族中,山子瑶与盘瑶的度戒仪式最为隆重,接受度戒的青少年,过去要经过近十种考验,如赤脚爬上用若干把刀架成的“刀山”,赤脚踏上烧得滚烫的火砖,口含烧红的犁头等等。现在的度戒仪式逐渐简化,但是度戒也要接受“云合法”的考验。“云合”是以四条长杉为柱,高一丈二或一丈八,各柱之间相距一尺五,成正方形,其中一方扎有小横木为梯。接受度戒的青少年,爬上云台顶端后,两手抱膝,从上面倒翻腾空而下……凡接受度戒者都必须学会一套法咒与熟悉各种祭神的经典,这也就给度戒者提供了识字读书脱盲的机会。能通过度戒的青少年当然自豪无比,从此,他们不仅仅是成年人,而且是有文化有本领的成年人了!
随着民族文化的进步,今天瑶族人的度戒仪式已很少进行,他们对孩子的最大希望最大的投资已放在了送子读书深造上。但是度戒的意义——希望孩子成为有本领、有社会地位,受世人尊重的成年人,依旧存在,依旧将影响着他们对孩子的教育。
宗谱里的家训
仫佬族人聚族而居,一个村一个姓,大姓氏都有自己的族谱。与别的族谱不同,仫佬族谱不仅记载了宗族的来历,发展及变迁情况,而且还有教育后代的族规家训。我在广西罗城大罗村采访时,特地请村长拿出了他们的《罗氏族谱》,这是罗氏宗人1991年底依据旧的《罗氏宗谱》重新修订的,里面工工整整写有修订后的“罗氏族规”。族规前言说明“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世风人情随之易旧,旧世之封建伦理根本不适应新形势和社会需要,但愿我族后代,人树新风,宗新德;做一个无辱于先祖,无愧于后代人之贤哲。本族族规,此次进行暂施族规,即其总之,今后更充以细节,望族人遵之。”族规的内容有:“爱祖国、遵法纪”,“孝父母、和夫妻”,“友兄弟、扶子女”,“睦邻居、学文化”,“尚勤俭、禁赌博”,“反淫欲、破迷信”,“慎言行、重祭扫”。每一个内容下都有一篇说明诗文,清楚易懂。在罗城东门镇的胡希琼老人家里,我又看到了《胡氏族谱》里的“胡氏族训”,里面写道:“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克勤克俭,勿怠勿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臧。礼义廉耻,四维毕张。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这本《胡氏族谱》经胡希琼老人整理,已打印成册,胡氏家族内几乎每户一册。此外我还看见了《谢氏宗谱家训》、《吴氏宗祠祠堂规则》等。听说仫佬族有五大姓:罗、胡、吴、谢、银,每姓氏都有族谱家训,有的姓因为分为几“冬”(兄弟分村而居),各“冬”还有各“冬”的家训。
把家训写入族谱作为教材传给后代,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中传统家庭教育花圃里的瑰宝一朵。仫佬人热情友爱,崇尚道德,喜欢读书,社会风气文明,这都说明了仫佬人重视家教,具有良好的家教传统。
走出了瑶族、仫佬族、毛南族、壮族、京族的集居地,总结他们独特的民族家教,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家教更侧重于教子成人,更注重孩子品行道德的教育。这难道不正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