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职业教育发展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职业教育发展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职业教育发展教育

摘要:本文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发展战略、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四个方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概括。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战略选择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特别是近10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年底,我国有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院校1047所,占普通高校总数的60.5%,此外,还有600多所本科院校设置了职业技术学院。在校生为595.654万人,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的44.7%,招生数达到237.43万人,占普通高校招生总数的52.3%,办学规模已占整个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现代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我们认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心将向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倾斜。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将使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成为主要的经济增长点。首先是制造业的发展,有关专家预测,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世界制造业的中心将由发达国家向中国转移。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在GDP中的比重将由2000年的38%增加至2010年的39%和2020年的40%。要实现由制造业大国走向制造业强国的目标,尚存在两大障碍:一是我国掌握的核心技术不多.二是原创技术不多。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大力培养从事产品和技术研发的学术型人才,又要大量培养在生产一线从事技术工作的应用型人才和在生产一线从事操作的高级技术工人。其次是以航空、航天、生物、电子信息技术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有研究表明,到2010年,我国将发展成为世界信息技术强国。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和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吸引了大量外资投向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使我国迅速融人世界高新技术链条中,成为世界上重要的高新技术产品的加工基地,与此同时,我国也将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高新技术产品国际市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巨大的人才培养任务。三是第三产业的发展,目前我国第三产业相对落后,占GDP的比重还不到36%,而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比重已达70~80%。加入WTO后.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的承诺及外国公司的进入.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据有关部门测算.未来五年我国将新增就业岗位数上千万个,这些岗位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要着力为发展第三产业培养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将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规模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前提,没有规模就没有效益,没有规模就谈不上发展。质量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质量的高低是衡量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标准。没有基本的质量要求,盲目的规模扩张必将以牺牲质量为代价,必将削弱市场竞争力。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模日益扩大的情况下,质量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生存和发展的核心问题,高等职业教育必然从规模扩展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由单一的岗位技能型人才向岗位技能型和复合型人才并重的方向转变。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学科之间交叉、职业岗位复合的现象凸显.复合的职业岗位对人才提出了具备复合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的要求,因此,注重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也是

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

——高等职业教育办学形式由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为适应社会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教育的需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取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既要重视学历教育,也要重视非学历教育;既要重视新生劳动力的培养,也要重视在岗劳动力的培训提高;既要重视城市弱势群体的就业和再就业培训,也要重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培训。

——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趋向校企一体化。高等职业教育与生产的联系最直接.企业离不开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企业对人才培养的参与。加强同企业的密切联系与合作.校企一体化培养人才,有利于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环节的实现,也有利于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注重终身教育将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理念。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立学习型社会,是社会发展的趋势。高等职业院校应突破学历教育的范畴,把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社区教育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人的终身教育结合起来,建立“学习一工作一再学习一再工作”的循环终身教育模式。

本文根据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试从以下四个方面探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理论。

一、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

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本质、目的、内涵与要求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是关于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理念、原则、思路和方法的理性概括,是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理论的系统化,它包括发展、为什么发展和怎样发展的问题。

高等职业教育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为根本目标,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发展观包括: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适应性发展观、协调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为各行各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肯定这类人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重视这类人才的培养和使田;以人为本,就是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尽最大可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以人为本,就是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又要重视受教育者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就业为导向,按照就业需求设置专业、设置课程、组织教学,为学生掌握就业本领提供优质服务。

2.适应性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与经济发展最紧密、最直接的部分。因此,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必须适应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必须适应区域经济和行业经济发展的需要,必须适应各类群体就业以及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建立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3.协调发展观。高等职业教育的协调发展观.是指高等职业教育除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之外,还要协调好教育内部的各种关系,如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关系。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关系,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关系,高等职业教育自身外延与内涵发展的关系等等。

4.可持续发展观。本文所指的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是指教育资源与办学规模要相匹配,保持其发展的后劲。要注意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在学校的建设上,或贪大求洋,缺乏风险意识,造成沉重的债务负担;或忽视办学条件的改善,始终处在低水平运转状态。另一种是只重视征地建房,忽视内涵发展,包括忽视教育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现代教育制度建设等等。要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是学校的基本建设要与办学规模相适应,注重资金的积累;其次是要重视内涵的发展,特别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三是要重视办学经验的积累,并积极吸收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经验,始终保持一种创新的活力。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

教育的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提,经济社会的发展是教育发展的保证,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我国当前正从低收入国家进入中低收入

国家行列,人均生产总值已突破1000美元,人民生活水平从温饱型进入小康型。随着经济持续增长,人们对教育的要求更加多样化,对教育的品位要求也更高。同时,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城镇化、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第三产业的发展,我国急需大量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管理人才,所有这些都为高等职业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采取正确的发展战略。

1.定位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的定位是人们对高等职业教育地位的认定和作用的评价。定位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高等职业教育能否持续健康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科学定位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法律定位,国家通过立法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性质、任务、地位和作用予以认定,它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保障。二是层次定位,高等职业教育要以专科层次教育为主,本科层次可适当发展。三是学制定位,以3年制为主,理工类专业一般为3年制,文科类专业一般为2年制.本科层次一般为4年制,初中起点的5年制作为补充。四是规模定位,国家要根据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众化教育水平、人才结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因素确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地方要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确定不同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学校要根据自身的办学条件确定学校的发展规模。

2.区域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首先必须为区域经济发展服务,因此,必须考虑我国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差异,因地制宜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在学校布局上,高等职业院校的设置既要考虑地区、行业均衡发展,又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特殊需要。在学校管理上.要打破条块分割,加强地方政府统筹。在人才培养上,要注重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

3.重点发展战略。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重点培养紧缺人才。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进程的加快,高等职业教育必须着力于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紧缺人才的培养。二是重点办好示范性学校。我国高等职业院校现已超过1000所,但发展水平很不平衡,因此,建设一批示范性学校和重点专业极为重要。要由政府统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示范学校,充分发挥示范学校在办学模式、内部管理、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示范作用,从而带动整个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三是重点建设一批实验实训基地。高等职业教育办学成本高,培养技能型人才需要强有力的实验实训条件作支撑。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要重点建设一批国家级和省级实验实训基地,还要确定一批大中型企业作为校外实验实训基地。

4.特色发展战略。特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立足之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一是体现在培养目标上,主要为培养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型人才服务;二是体现在培养模式上,高等职业教育要按照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总体要求,突出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加强全面素质教育;三是体现在专业建设上,要办好一批具有鲜明特色和品牌影响的专业。

5.多样化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只有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和社会的多样化需求,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是办学形式的多样性,要走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重、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并举之路,把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二是办学模式的多样性,要积极发展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境内外合作、连锁式和集团化等多种办学模式;三是办学主体的多样化,要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积极鼓励企业办学、社会力量办学。

6.开放式发展战略。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决定了高等职业院校必须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就业市场的需要,走开放式的办学路子。一是向企业开放。高等职业教育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了解企业对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包括素质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的要求,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有效地构建一支校企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创造实践环节的真实教学情景;只有向企业开放,才能开辟广阔的就业渠道。二是向社区开放。通过向社区开放.积极引进资金和其他教育资源,有利于改善办学条件,有利于改革办学管理体制,也有利于拓展服务功能,主动回报社会。三是向境外开放。高等职业院校要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的需要,主动向境外开放,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三、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办学模式

1.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校企合作办学模式是学校根据企业的需求,与企业签订协议,明确学生的就业方向和合格标准,再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设计和制定教学计划,学校与企业利用两种不同的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出符合企业需求的实用人才。

2.集团化办学模式。集团化办学模式是以一所高等职业学校为核心,采取并人、联合并以联合为主的形式,将若干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及相关主管部门联合起来,组建职业教育集团,实行纵向沟通、横向联合,以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实现办学效益的最大化。

3。连锁式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是指以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为龙头,整合职业教育资源,通过“辐射”,带动其他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共同发展的办学模式。连锁式办学模式的前提条件是,必须有一所规模较大、办学条件较好、办学水平较高、具有品牌专业或特色专业的示范性高等职业学校作为连锁办学的主体,依托其他学校的资源,主要通过品牌和特色专业的“复制”,把示范性院校先进的办学理念、课程体系、教学制度等辐射到其他学校。

4.股份制办学模式。股份制办学模式是在自愿和互利的基础上,由多方共同投资按股份制运作的一种办学模式。参与股份制办学的可以有公办学校、民办学校、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和公民个人,还可以有境外投资者。由于经营体制上采取较为成熟的现代企业制度,参股各方在资本的升值欲望与教育产品的开发之间能够找到契合点,只要运作得当,发展潜力是很大的。

5.境外合作办学模式。境外合作办学模式是指依照我国的法律法规,吸引境外教育机构和其他组织与我国的高等职业院校合作办学的一种模式。一是通过引进境外资金,解决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办学经费的问题;二是通过引进先进的办学理念和优质的教育资源,提高我国高等职业教

育的办学水平,培养具有国际竞争能力、熟悉国际准则的人才。

四、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培养目标服务的,不同的培养目标有不同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认为,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应是,以就业为导向,以校企合作为途径,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按照工作或生产过程组织教学。以就业为导向,就是强调培养目标的岗位针对性,强调技术教育,强调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就业为教育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校企合作为途径,就是利用双方的资源,学校和企业共同培养符合企业需求的人才。以全面素质教育为基础,就是以做人教育为主线,全面关心学生的成长,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以专业能力培养为主干,就是在全面素质教育的基础上,打破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体系,对现行的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进行调整,突出就业关键能力——专业能力的培养。按照工作或生产过程组织教学,就是把完成工作或生产任务的过程分解成一个个环节,或一个个项目,在教学中,把专业知识的传授和实际工作能力的训练结合到一个个环节或一个个项目中去,做到“教学做合—。

参考文献:

[1]朱文兵,郝达.略论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笫1期.

[2]叶春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展望闭,江苏高教.2002年第3期.

[3]王浒.面向新世纪高等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1999年第7期.

[4]郝克明.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教育报.20(00年10月25日.

[5]汪华,孔康伟.论我国高职教育的科学发展观[J].职业技术教育.2004年第1期.

[6]段志坚.关于高职院校发展战略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年第11期.

[7]段志坚.与时俱进论教育[M].湖南科技技术出版社.2005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