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水品性看现代大学精神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大学精神是高等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是大学文化的精髓,是大学赖以生存的支柱和动力。通常学术界对大学精神的理解为:学术自由、学校自治、教授治校、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等等。大学精神应关注人的精神的培育和发展,乃至对一所学校、对传承人类文化和精神发展的关怀和使命感。因此,现代大学精神更应加关注培养学生精神品质。
关键词:上善若水;水的品性;大学精神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大学精神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笔者认为,从个人角度分析,“精神”就是其自身的“魂”,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魂”都丢掉了,其躯干就如行尸走肉。作为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大学来说,大学精神也是其自身前进、发展的灵魂。我国进入发展的关键时期,大学的改革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大学精神是指引大学发展的指南针,因此,如何定位大学的这一指南针是值得我们去分析的。
一、浅析大学精神
1.大学精神的内涵
目前,对大学精神的界定还没有一个权威性的定论,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大学精神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他是既抽象又具体,之所以抽象,是因为它隐含于大学人所具有的理念、理想和价值追求之中;之所以具体,是因为它是大学人在办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定的活力和心理状态。我们可以给大学精神作以下界定,即所谓大学精神是指,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经过长期的积淀、选择、提炼、发展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价值体系和规范体系,以及其表现出来的心理定式和状态式[1]。
大学精神是大学的灵魂,是反映大学历史传统、文化品位、特征面貌的一种精神文化形态,是大学在长期的文化创造过程中积淀、整合、提炼出来的,并为大学人所认同的一种价值观念体系和群众意识。它既体现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办学宗旨、校园文化,又体现大学人的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并且融一个民族优秀历史文化传统与时代精神于一体,成为大学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精神源泉和动力[2]。
现代大学最早始于1810年洪堡创办的柏林大学。其首任校长费希特在就职演说时就阐明了柏林大学的基本精神。“这所大学的教学和科研以追求真理为主旨,它不是根据政府一时的政治利益和党派、教派的狭隘眼光来安排自己的教学和科研。恰恰相反,这所大学是以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利益,以人类进步和人的完善发展,以自由探索真理为办学主旨。”
中国近代大学精神是随着近代大学制度的引入而萌生和发展的。20世纪20年代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思想自由”,30年代梅贻琦先生提出的“通才教育、教授治校和学术自由”是中国近代大学精神的典范。蔡元培倡导“兼容并包主义”认为“大学者,囊括大典网罗众家之学府也。”他对北大实行革故鼎新,提出的办学理念是“仿世界各学府之通例,循‘思想自由’原则,取兼容并包主义。”奠定了北大“兼容并包,海纳百川”的传统。清华前身清华学堂,是由“庚子赔款”创办的留美预备学校,早期校长唐国安、周诒春就重视学生品格、注重培养“清华精神”。周诒春提出“德智体”三育并进的教育方针。1914年提出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为校训,并日益凝练成为清华的传统精神[3].使“民主”与“科学”逐渐被人们所认识,于是在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过程中,每一所中国的大学都逐渐增强了科学意识,形成了科学精神。如“求是”是浙江大学的校训,这是竺可桢在1936年任该校校长时所制定的校训。
中国大学精神,可谓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中国近代大学已经在继承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和古代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吸收和融合了西方先进的文化和办学理念而逐步形成并发展起来了。可惜,从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是处于列强侵略、社会动荡、政权更迭、社会变革的环境之下;解放前,中国大学又受到了国民党政府的干涉。1927年,提出的“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在大学里实行训导制度,使大学完全失去了办学的自主权,成为国民党的统治工具。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大学以苏联大学模式为蓝本对旧的高等教育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一方面,使大学为新中国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也否定了大学精神中相当多的积极内容。特别是十年“”,更是把大学精神破坏殆尽,使大学教育遭受了空前的浩劫。所有这些都成为中国大学精神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4]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大学精神提出了新的一些要求,加入了“创新、发展、和谐”等因素。分析了“上善若水”中水的品性,纵观了我国大学精神的演变之后,笔者认为,我们可以从水的品性中挖掘我国现代大学精神。
二、从水的品性分析大学精神
我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文化,对于“精神”的研究也有着很长久的历史。古人认为,“精神”也就是一种“品质”或“品性”,人要有好的“精神”和“品质”。精神是指导事物前进发展的指南针,是为了事物更好地存在而存在的,因此,任何一种精神都是依据其自身事物在所处环境中发挥的作用和功能来行使职责的,“大学精神”也是如此,因此大学的功能是大学精神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培养人”这一最基本的目标和作用已经得到所有人的认同,于是大学精神要依据培养什么样的人来定位是不容置疑的。
“青山挡不住,毕竟东流去。”君不见尽管山丘、沟壑千千万,并未挡住“东逝水”。无数的江河、小溪,或奔腾咆哮,或潺潺低吟,或明流,或暗潜,但终究流归大海。水以柔克刚,君不见古老建筑屋檐下的青石?撒撒点点的洞穴并非人工雕錾,是那屋檐流淌下的水滴的杰作。水尽管秉性柔弱,但它持之以恒,终究“滴水穿石”。对于水的品质分析有很多,综合各家,笔者认为可以总结出如下的一些的观点和看法:
1.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从现代社会发展的进程来看,社会压力很大,大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种“平常心”,以不变应万变,此乃大学精神之一。
2.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反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民族要振兴,中国在崛起,这并不是一两个人的任务,这更是我们全体炎黄子孙的心声和使命。有句话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十个中国人是一条虫。我要说:中国人不是虫,我们要做真正的龙的传人。这种民族精神当然要贯穿在大学的教学工作中,要教育我们的学生应有足够的民族优越感,此乃大学精神之二。
3.坚忍。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水滴石穿的故事被人们所传颂,现代大学生更是要具有这种执著、始终如一的精神,此乃大学精神之三。
4.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大学是思想相交,迸发火花的地方,这就要求我们要有及广的包容力,正如蔡元培倡导的“兼容并包”、“学术独立、思想自由”,此乃大学精神之四。
5.灵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我们要与时俱进,要在灵活的状态下发展自己,大学更是要培养学生的这种灵活性,在固有的知识之上要有创新,此乃大学精神之五。
6.透明。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社会是一个涵盖所有事物的大熔炉,这其中有精华也有糟粕,大学中的学生们要在这个熔炉中不断的磨砺自己,就要培养自身具有水的这种透明品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此乃大学精神之六。
7.公平。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走过长久的历史轨迹,大学已从最早的“贵族学校”走到了今天的“大众化”,教育公平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大学要公平,此乃大学精神之七。
无论是哪一种品性都体现了大学精神的灵魂所在,本文只是浅显的分析了上善若水和大学精神,关于这一观点,还有很多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参考文献:
[1]李文山.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153.
[2]朱振林.锻造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9.
[3]黄明娣,陈小英.建构与中华民族精神相统一的现代大学精神[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7,(2):42-43.
[4]李文山.中国大学精神的内涵及其演变[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6):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