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医专学生心理承受力培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医专学生心理承受力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医专学生心理承受力培养

摘要:文章从心理挫折承受力是影响医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经常而内在的重要因素这一层面出发,分析了医专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及其表现,并提出以心理挫折为突破口,通过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开展挫折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心理咨询等策略,提高医专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力,从而增强医专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

关键词:医专学生;心理挫折承受力;人际交往;培养策略

Abstract:Thisarticlefromthepsychologicalimpactofsetbacksintheaffordabilityofmedicalstudentsarethementalhealthlevelofaregularandimportantfactorsinherentatthislevel,theanalysisofmedicalstudentsthecausesoffrustrationandpsychologicalperformance,andpsychologicalsetbacksasabreakthroughpoint,throughacorrectviewofsetbacks,thesetbackstocarryouteducation,thecreationofmentalhealtheducationcurriculum,tocarryoutpsychologicalcounselingandotherstrategiestoimprovemedicalstudentspsychologicalfrustrationtolerance,therebyenhancingtheoverallmedicalstudentspsychologicalquality.

Keywords:medicalstudents;psychologicalfrustrationtolerance;interpersonal;cultivateStrategy

前言

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社会对医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他们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而且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然而,不少研究表明[1-2]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短期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和生活质量,远期将决定医务工作者的素质,对今后所服务的患者产生一定的影响,直接影响医疗效果。因此,提高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已成为当务之急。医专学生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处在一个特定的年龄阶段,表现出的心理问题十分突出,已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笔者通过调查发现,医专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力较弱,已成为影响他们心理健康水平的一个经常而内在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应从心理挫折的角度分析其深层次的成因,从而在本质上提高医专学生的心理挫折承受力,促进其心理健康。

一、医专学生心理挫折的成因及其表现

所谓心理挫折,是指人们在从事有目的的活动中,遇到了难以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或干扰,致使个人需要或动机无法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医专学生正处于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未完全成熟时期,他们面临着角色的转换、环境的适应、学业的竞争、社会的挑战、人际关系的困惑等,在各种压力之下容易使心理失去平衡,产生心理挫折,给学习、生活、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如果这种消极情绪状态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往往会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健康,甚至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医专学生常见的心理挫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一)学习上的挫折

俄罗斯著名神经心理学家鲁利亚指出:“目标的实现便意味着积极性的丧失。”不少医专学生把考上大学作为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因此,当他们跨进大学校门时,便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没有了奋斗目标,缺乏明确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产生了茫然和空虚感。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阶段的学习完全不同,学生是在老师引导启发下进行学习的,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非常强,必须懂得自己管理时间。但不少医专学生没有完全脱离高中机械性记忆、超额复习那种习惯定势的束缚,喜欢跟着老师的感觉走,沿着教材的轨道行,而对医学课程多、节奏快、密度高、流量大、更新强、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难以适应,不懂得自己管理时间,导致学习成绩波动、下降,从而产生学业受挫、焦虑紧张等挫折体验。据调查,近一半的医专学生曾有不同程度的学习紧张、学业受挫、考试焦虑的心理体验。另外,还有一部分医专学生由于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前途感到迷茫,缺乏学习动力,如果这种心态不及时调整,从低年级延续到高年级,很容易产生挫折心理。

(二)人际交往的困惑

现在高职院校一般都是面向全国招生,这些“五湖四海”的医专学生在性格、爱好、生活习惯、价值观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差异,他们入学后都要面临全新的人际关系问题。他们对人际关系的追求仍带有浓厚的理想主义色彩,不仅希望拓宽交往的范围,也要提高交往的质量,希望建立一种和谐、融洽的人际氛围,建立真诚、理解、宽容的友谊。因此,当他们离开了中学的同学、父母和老师,便渴望在新的生活圈中寻找知音佳友、情投意合的伴侣。然而他们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往往不能适应交往的需要,过去环境所造成的角色心理妨碍了新角色行为的形成,容易导致认知偏差,产生人际交往的困惑和挫折。特别是那些性格内向、缺少特长、不善交际、言辞表达差的学生,更容易感到在众人面前相形见绌,自愧不如,往往表现为郁闷不乐、消沉冷漠,甚至把自己封闭起来。

(三)生活上的挫折

对医专学生来说,生活上的挫折感主要来自以下两方面:一是环境适应不良。对长期生活在教师和父母保护伞下的医专学生来说,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不少学生却一时难以顺利地实现角色转换。如水土不服、饮食不习惯、集体活动不适应,难以承受理想中的大学环境和现实中的大学环境之间的反差等,致使一些医专学生因为生活中遇到一点困难或不如意的事情,便产生孤独、苦闷、烦恼、忧虑等挫折心理,严重的出现失眠、神经衰弱。二是经济困难。经济压力是引发医专学生心理挫折的一个重要原因。据调查,我校医专学生有不少来自农村,困难学生约占l5%左右。这几年,虽然许多高校采取了奖、贷、勤、补等种种解困措施来帮助困难大学生,但毕竟是杯水车薪,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不仅给医专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实际困难,而且给他们在心理上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往往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挫折感。

(四)情感上受挫

医专学生处于青春期性成熟的阶段,从生理、心理要求来说,他们都会表现对异性的好感和追求,渴望接触异性,向往美好爱情,但常因单相思、恋爱动机不端正、恋爱方式不恰当、择偶标准不实际卷入情感漩涡,难以自拔。有时也因家庭纠纷、父母离异或意外伤亡导致心理挫折的产生。

以上所述的四种因素是使医专学生产生心理挫折的主要原因。心理挫折的产生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其表现即是情绪反应和行为变化。常见的强烈的情绪反应主要是愤怒、焦虑和沮丧(包括失望、抑郁、悲伤)等情绪,这些消极的情绪如果持续存在甚至得到强化,将损害人的身心健康,形成心理疾病。可见,心理挫折是引发心理疾病的内在的经常的原因。心理挫折承受力能有效避免医专学生心理挫折时的种种困扰,为其健康成长护航。而如何培养学校则责无旁贷。

二、提高医专学生心理挫折承受力的策略

所谓心理挫折承受力,是指个体在遭遇挫折情景时,能否经得起打击和压力,有无摆脱和排解困境而使自己避免心理和行为失常的一种耐受能力,亦指个体适应心理挫折、抵抗和应付心理挫折的一种能力。心理挫折承受力的大小反映了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和健康水平。学校应根据医专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整合各种资源,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他们的心理挫折承受力。

(一)引导医专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这是医专学生战胜心理挫折的先导和前提

首先,要引导医专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的挫折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避免的。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挫折,都是正常现象,关键在于我们要怎样认识、对待它。如果对挫折没有正确的认识,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相反,如果对挫折有了正确的认识,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就敢于正视面临的挫折,不灰心、不低头、不后退、坚韧不拔、敢于向挫折进行挑战,就能把挫折当作进步的阶石、成功的起点,从而不断地取得进步。因此,我们应引导医专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其次,要认识挫折具有两重性,既有消极作用,也有积极作用,两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挫折既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损失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从中得到锻炼。所以,医专学生要学会的不是如何避开挫折,而是要学会如何在挫折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最后,引导医专学生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不同的归因倾向,会给人们的心理和行为带来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医专学生挫折感产生的原因可以归为两大类,一是如任务难度、运气等客观外部原因,二是如努力不够、能力低下等主观内部原因。一般来说,倾向于外归因的人虽然可以保持内心的暂时平衡,但他不能从挫折中吸取教训;倾向于内归因的人,往往承担了过多的责任,容易丧失自信。所以,医专学生要对挫折进行正确的归因,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造成挫折的内、外部原因,及时找出结症所在,用切实的行动去促使挫折情境的改变,促使他们增强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信心与勇气,从而不断取得新的成功。

(二)开展挫折教育,创设挫折情境,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

现在的医专学生大多是在顺境中长大,学习、生活环境都比较优越,因此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较低。追其原因,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练、缺乏社会实践的锻炼。因此,高校要开展挫折教育,创设挫折情境,教育医专学生有意识地在艰难困苦中磨练自己,引导他们积极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让他们自觉地把自己融入到社会中,有意识地接受压力应对技能的训练,从中积累处置情境压力的经验,培养应对问题的技能和处理问题的责任意识。只有这样,当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挫折时,医专学生才能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具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去化解挫折的不良影响,增强战胜挫折的经验和能力,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

(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会医专学生掌握应对心理挫折的自我调适方法

心理健康课程可从不同角度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各种心理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培养健全的人格,帮助医专学生了解和掌握人格发展和情绪控制的基本规律,教给他们有关青春期心理适应的技巧,学会应对心理挫折的自我调适方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从而提高心理挫折承受力。针对医专学生心理挫折产生的原因,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引导:

1.合理调整抱负水平。抱负水平是指个体在从事活动前对自己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成就的期望标准,它是人们进行成就活动的动力。挫折总是跟行为目标连在一起,挫折就是行为受阻,目标没有实现。因此受到挫折后,要重新衡量一下,目标是否定得过高,是否符合主客观条件。如果目标定得偏高,就会屡遭受挫,容易产生挫折感。所以。医专学生在确定自己的抱负水平时,一定要全面、客观地评估一下自己能拥有的资源,包括自己的资源,如能力、智力、体力、经验、兴趣等,还有外部可以利用的资源,如老师和同学提供的物质和精神上的帮助、相关信息资源等,这样所制定的目标才是切实可行的。通过一个个目标的不断实现,医专学生可以不断增强成就感和自信心,心理挫折承受力就会不断得到提高。

2.合理利用挫折的心理防御机制。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在遭受挫折后,自觉或不自觉地把主体与客观现实之间发生的问题,用自己较能接受的方式加以解释和处理,以减轻挫折感,达到心理平衡的反应方式[3]。心理防御机制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如升华、补偿、幽默等,能缓解偏激或攻击性行为,能暂时解除内心的痛苦和不安,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有的医专学生因失恋而极度悲伤,经疏导后致力于学习,考上了本科。而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往往带有“自我欺骗”的性质,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有时还会使问题复杂化,增加挫折和心理冲突的程度。因此,医专学生要合理利用心理防御机制,遇到挫折时,多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少用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把挫折或困难变为前进动力。

3.适时释放挫折情绪。产生挫折情绪体验后,需要寻找、创造一种能把因挫折而压抑的情绪自由表达出来的适宜环境,把心中的压抑、焦虑和不安尽情释放出来,否则消极的情绪长期得不到宣泄,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因此,学校要为医专学生提供一个渲泄情绪的场所,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引导和抚慰或启发教育,帮助其调整情绪、面对现实,淡化内心冲突,平衡心理。

(三)开展心理咨询工作

大量研究结果显示:在同样的压力情境下,那些受到来自家人或朋友等较多支持的人比很少获得类似支持的人心理的承受能力更强、身心也更健康。医专学生大多远离家乡、父母、亲友,独自在外地求学,而同学之间由于存在着隔阂,心理戒备较严重,使社会支持难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心理咨询机构成为为大学生提供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之一。开展心理咨询有助于及时消除学生在学习、人际关系、生活、恋爱等各方面的心理挫折,以便及时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医专学生也应主动放弃“有病才去咨询”的偏见,在受到因挫折而产生不良情绪困扰时,主动、及时地寻求心理咨询。通过心理咨询,求得专业咨询人士的帮助、指点迷津,缓解压力,排除障碍,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心理挫折承受力,以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福国,等.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查分析[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3).

[2]刘庆武,等.700名医学生心理卫生状况的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04,5(1).

[3]梁斌,等.大学生心理卫生学[M].天地出版社,2006,1996.

[4]冉超风,等.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成长[M].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