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分制下考试制度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分制下考试制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针对北京工业大学的重考制考试管理制度的改革实践与理论缺陷,分析了在大众化和学分制下的考试模式,认为考试改革的重点不是简单地增加考试的次数,而应是改善教学和考试手段。

[关键词]学分制;考试制度;重考制

《大学教育科学》2005年第5期发表了《以生为本改补考制为重考制——北京工业大学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的新探索)一文(以下简称《以)文),作者对所在的北京工业大学的重考制改革实践进行了介绍,在理论层面进行支持。《以)文源于改革的实践,富有新意,但是读罢文章,甚觉不妥,特此撰文与作者商榷。

一、对《以》文的解读

不妨首先将重考制的主要内容陈列于前。“学生考试不及格或成绩不理想可以重修也可以重考,是否参加重修或重考,由学生自己根据本人的学习情况自主决定;学生每个长学期都可以申请任何一门必修课程的重考;在学校规定的学习年限内,重考的次数不受限制,只要学校组织有关同一课程的考试,学生都可以参加”[1]。

《以》文问题的提出来自现实,认为在目前高校扩招导致学生多样化形势下,与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相配合的考试管理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多数课程采取的考试形式是在期末进行的一次性考试”,形式单一,弹性不足;二是考试管理制度“一刀切”,适应不了高校学生多样化需求,没有“以生为本”。因此,必须寻求一种更好的方式来代替弊端种种的考试管理制度,并设计出重考制来解决这些矛盾。因为重考制能够做到“以生为本”,为学生提供多次考试机会,弹性有余。但是,《以》文判断一种考试管理制度是否具有弹性的标准是考试次数的多少。重考制可以提供比补考制更多的考试机会,因而具有弹性。但我们认为,重考制只是形式上而非实质的弹性。下面对文中的具体观点进行分析:

首先,补考所存在的问题是《以》文立论驳斥的对象。按照文章的意思,补考的缺陷在于考试机会只有一次,造成偶然性和风险性过大,而重考可以考很多次,避免了上述补考的缺陷。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考虑到,补考一般针对本学期考试成绩不及格者,时间安排在下个学期开学初(参考《北京工业大学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2005),《复旦大学本科生补考和重修试行规定)(2004),而实际相当多的重点院校已经取消补考制度,规定考试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如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天津大学等。还可参考各学校教务处网页关于学籍管理的规定),学生复习的时间自然被安排在寒暑假;而重考只有在“学校组织有关同一课程的考试”的时候,这个时间一般在学期末,很少是学期初,学生不得不在应付本来就繁重的课程期间,挤时间来准备重考,考试科目的增多且考试时间分布比较集中,这样就使他们难以集中精力掌握新学课程,可能反而造成学生成绩的普遍下降,制造出更多需要重考的科目,并以此恶性循环下去。

其次,《以》文也提到了重考与重修不同,重修需要随班跟读一学期再参加考试,而重考只要报名即可参加考试。乍看上去,重修和重考除了跟不跟班上课之外并无甚区别。如果是这样,显然漏掉了一个环节,即经济费用——重修费和重考费。由于重修和重考显然带来学校相关工作人员工作量的增加,学校必然会额外收取一定的重修费和重考费[2]。如果假设重修费被教育部定性为高校乱收费项[3]的既成事实并未发生,则重修费和重考费均可收,且两者都肯定收,其差别只是数额大小不同而已;如果均被禁止收取费用,则重修和重考更无甚区别。另外,《以》文说重考是比重修更理想的方式,因为学生通过课余自学来准备重考。从这里我们可以推理出学生是否上课对考试来说结果相同,前后学期所教授和考察的内容大同小异,无需太多技巧,只需多做几个题、死记硬背即可,足见重考制重视考试结果、轻视培养过程,这种方式对学生学业质量的实质性提高并无帮助,而所谓“以生为本”只是一句口号。总之,我们并未看出重考比重修更优。

第三,《以》文认为,“重考制允许学生为提高成绩重新参加考试,以高分冲抵低分”,“高分记人成绩单存档”,激励了学生好好学习。我们认为,事情并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我们假设学生无须缴纳重考费,可以随意地报名参加重考,显然考高分并不容易。因为科目增加,考试难度没有降低,只会造成前文所提及的成绩下降的恶性循环。如果我们假设需要缴纳重考费,且假设重考制实施之后“高分冲抵低分”的制度设计真的起到了激励作用,那么愿意担负重考费的学生也将有限。此制度将实际偏向经济富裕的大学生。贫困大学生无法承担价格不菲的重考费,对他们来说,考试仍是一次性博弈——偶然性和风险性没有减少,所以重考制可能在局部造成教育不公平问题。

第四,《以》文也说,重考制“适应学生求职、考研、留学等多方面的需求”,“为学生进步提供了难得的机会,对学生产生的正面效应将是难以估量的”。这里的话语暴露了重考制最大的价值错位问题,即其目的只是为了使学生的成绩单更“好看”,继而“适应求职、保研、留学等的需求”,学校在不触动其课程设置、教师的教学水平、考试方式和内容等的情况下,以分数为目标,让学生一次次参加考试来提高成绩,功利主义教育目的赫然纸上。也许有学者会辩护说,追求考试成绩的高分在社会上可以找到其合法性依据,如市场上弥漫的学历主义,求职、申请保送和留学时成绩单可作敲门砖,等等。我们并没有否定考试的作用和考试成绩的作用。因为“高等教育需要这类标准来维护它的合理性”,但是一些人大胆地警告说,“经过测试的学术能力也许与任何社会有用的才能无关”[4]。我们可以更大胆地警告说,以考试分数为目的的学习更与社会有用才能无关。以分数为目的,可以获得短期效果,却不利于长远发展。不仅如此,高等教育还具有“连带产品”[5]的屑性,如果一所学校的毕业生只会纸上谈兵,于实际的能力并无助益,反而带来负面效应的社会评价,连带性地影响学校的声誉,进而造成生源质量下降。

总之,重考制只是为学生增加考试次数。考试次数的增加可能会给某些学生带来更多的提高成绩的机会,但是这种机会的增加并不意味更多积极意义。重考制并不会使文中所述的不好的教学管理理念,如“教师本位”、培养模式单一、课程考试命题偏难、重死记硬背轻知识迁移、教师教学“满堂灌”、教学管理制度上“一刀切”等发生丝毫改变,重考制甚至在逻辑上与这些方面并无关联。重考制与“早日成才”的理想显然在时间逻辑上亦无关系。所谓“弹性”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只有形式上的表现,而无实质性的进展。重考制鼓励学生重复参加以教师为主导的考试,学生与教师博弈时仍处于完全被动;重修制鼓励学生把时间和经历浪费在提高已修科目上,而不是鼓励学生利用时间发展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社会实践,其教育理念和教育行为必定是短期的。学生不仅不可能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不可能培育出所谓创新能力,相反会更加变成分数的奴隶

二、透视大众化理论和学分制与考试的关系

《以》文也重点提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和学分制的教学管理制度。北京工业大学从1994年试行学分制以来也积累了超过十午的经验[6],那么大众化和学分制对考试管理制度意味着什么?众所周知,中国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阶段进入大众化阶段。精荚教育阶段基本停留在计划式的配给制培养学生上,学生所学专业、所学课程和毕业就业均统一决策,学生和教师个人都没有选择的权利,培养的内容以专业知识为核心,课程评价的方式和内容以闭卷考试和知识考查为主,并不涉及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千人一面”。而大众化则不同。在美国,许多人责怪大众化带来的是“人才通货”的贬值。阿什比在反驳大众化高等教育将导致“越多就意味越坏”的责难时,明确指出,“越多就意味着越有差异”[7]。人们经常谈到“大众化了”,但当人们议论大学生好坏的时候,其教育观念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仍只以知识掌握的惟一标尺来衡量,更具体点,就是以考试成绩的高低来评判。《以》文亦认识到大众化的多样性特点,认为应该“充分考虑到大众化高等教育阶段学生多样化、多层次化的学习需求”,但其学校的改革并没有朝积极正确的方向走,“大众化”及“多样化”反而成为单一考试模式的挡箭牌。必须认识到,中国的大学若不及时调整自己的评价理念,寻找真正适应大众化的多标准和多手段的评价和考试方式,势必会和要求越来越多样化的市场脱节,从而造成在封闭的“象牙塔”中闭门造车。

在学年制下,计划和统一是教学管理制度的主要特点,其学业评价标准不仅具有统一性,而且具有一元性,即考试方式单一,重知识的死记硬背,将闭卷考试成绩作为判断学业成绩的惟一价值标准等。学分制以选修制为核心,承认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反对以固定课程和班级授课制为特点的学年制,矛头直接指向学生培养中统一的课程体系、统一的教学进度和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培养多样和个性化的人才为目标,是一种“弹性的教学管理制度”[8]。

在学分制管理下,教学方式多样,鼓励学生参与,与其相配合的考试制度注重考试方式多样化,闭卷考试、开卷考试、作业、研究项目与论文、课堂参与、动手操作、面试等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促进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互动与博弈,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其学习的效果,有助于克服学年制下盛行的惟考试主义和“一考定成败”的弊端,也将有助于克服考试作弊的痼疾。在学分制下,即便高校的目的是以市场就业为导向,关键之处也不在考试成绩,而在于学生生涯规划的指导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为自己的学习行为负责,指导他们主动培养真正的能力,而非本末倒置的分数主义。而《以)文中“重考制是与学分制相配套的考试管理方式”的观点并没有根据。重考制固守卷面考试的惟一方式,以考试分数的提高为直接目的,继承着学年制的遗风,在本质上具有单一性。

三、总结与建议

教育观念没有在教育制度变迁过程中及时发生改变,是导致管理者线性思维、抓不住问题的原因所在。重考制考试管理改革并未真正理解学分制和以“学生为本”的含义,因此并不比原有的补考制和重修制更符合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学分制的内在管理需要。

无论是补考\-重修还是重考,这些事后救火式的弥补措施都不是最关键的问题。现行考试制度最突出的问题在于考试方式和手段的单一,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为主,且考试内容多靠机械记忆,不利于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在课堂死气沉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下,最合乎逻辑的考试方式仍是闭卷考试。所以,考试管理改革应从课堂教学和考试手段两方面同时人手,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改善教学方式,教学和考试都要尝试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课堂参与、作业、论文等多种手段和标准来评价学生的课程学习,适应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

[参考文献]

[1]张洪更.以生为本改补考制为重考制——北京工业大学深化考试制度改革的新探索口].大学教育科学,2005,(5):40.

[2]傅沙沙.北工大向学生收取重考费[N].北京:京华时报,2005-02-28(11).

[3]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关于做好2005年高等学校收费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CS).2005.

[4][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扛教育出版社,2002:117.

[5][美]亨利·汉斯曼.具有连带产晶属性的高等教育[J].教育评论(北京大学),2004,(3):67—73.

[6]北京工业大学.关于本科生实施学分制的规定(1994)[DB/OL].http:.www,/department/jwch/xjgl/xuefenzhi,htm(2005-11-21).

[7]孙朝.大众化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结构矛盾及其变革CJL教育评论(北京大学),2005,(1):99—101.

[8]熊卫华.学分制及其在中国高校的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