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高等教育效率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等教育效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等教育效率

[摘要]从社会哲学的角度看,高等教育效率包括高等教育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两种结构形式。由于对高等教育效率认识的简单化和窄化,导致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存在诸多问题:内部效串提高的同时对外部效率的忽视;偏重经济效率,教育民主、教育公平问题突出;文化、道德效率的缺失。要解决以上问题,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效率,就必须以促进入的发展为核心实现高等教育多方面的效率,变一维思维方式为多维思维方式,营造市场、政府、高校协调互动的环境。

[关键词]高等教育;效率;社会哲学

高等教育日益显现出教育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等发生冲突,引发了学术界对如何衡量及实现高等教育效率问题的思考。笔者认为,这些冲突的产生在于对高等教育效率认识的简单化和窄化,解决这些冲突有赖于对高等教育效率内涵的深入理解与把握,

一、高等教育效率的结构形式

社会哲学认为,任何一项人类活动都是一个独立的体系,有其自身的运行机制,但人类活动并不是孤立地存在着的,而是社会系统的一部分,要与社会系统的其他部分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因此,对某项人类活动的认识就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自身的运行方式、活动范围及活动效果等;二是活动与其所在的社会系统的相互关系、产生的作用等。这样,人类活动的效率也就要考察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人类活动的自身效率;二是人类活动的社会效率。就自身效率看,人类活动是一种利用资源,经过生产活动形成产品,并对这些产品进行消费的过程,这实际上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因而将这个过程中体现的效率称为经济效率,就自身与外部效率看,人类活动对社会影响的情况即被称为社会效率。因此,社会哲学把人类活动的效率归结为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的双层结构,其中任何一方面都不可或缺。由此,作为人类活动的高等教育,其效率势必同样存在着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率两种结构形式。

1.高等教育经济效率

高等教育经济效率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第一层次,体现为在一定时间内通过高校活动将投入(资金与人员等)转化为产出(培养的学生、提供的服务等)的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在短时间内以少的投入形成更多的产品就能达成高效率。因为根据社会哲学理论,效率包括三个不可缺少的要素:一是单位时间内所生产的物品或劳务的质量和数量;二是生产者以最低限度的投入或成本获取最大的劳动成果;三是这种物品或劳务对消费者或群体需要的满足和促进程度[1]。前两者指明了效率的时间要求和投人与产出关系的要求。而第三个要素则揭示了效率对产品与消费群体需求关系的要求,也就是说,如果产品能与消费需求相适应、相促进,那么活动的效率就会较高;反之,则是生产越多越低效。因此,高等教育效率还要包括其内部系统产生的产品与外部需求的关系。据此,可将高等教育经济效率分为两方面:一是高等教育的内部效率。是指通过系统内部的优化实现资源的最佳使用。高等教育的内部运行系统包括高等教育的层次、种类、形式的组合调整,课程、方法的选择,教学技术的改进,管理控制等。改变内部效率的方法很多,如确定合理的师生比例,提高教师的素质,提高图书设备的使用率,改变高等教育系统中各个部分的组合,调整高等学校的办学规模,改革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使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等等。二是高等教育的外部效率。社会是高等教育消费者的集合,因此高等教育的外部效率指高等教育在一定的投入下,其产出(培养的学生、提供的服务)对社会需要(人才、技术)的满足状况。高等教育内部效率与外部效率存在着三种关系:内部效率低,外部效率低;内部效率高,外部效率高;外部效率高,内部效率低。内部效率是外部效率的基础,高等教育不能良好运行,没有较高的内部效率。必定会无法培养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一方面,外部效率是内部效率的方向,高等教育如果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要,内部效率无论多高也毫无意义。这也许是“一种高等教育体系可能有很高的内部效率,但其外部效率很低”的原因[2]。可见,无序地追求内部效率会偏离社会现实需要。萨缪尔森在反思人类劳动效率提高而社会却并没有因此获益时提问到:“人并不能仅仅靠效率而活着,我们应该提出这样一些问题:为什么要有效率?为谁而有效率?”[1]同样的问题也适用于对高等教育效率的思考。

2.高等教育社会效率

高等教育社会效率是高等教育效率的第二层次,体现为高等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状况。高等教育社会效率不仅包括有形的经济收益,也包括难于平衡和评估的政治、文化和道德等无形的收益。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率包括多个方面,鉴于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学术界探讨较多,在此只以高等教育对政治和文化道德的作用来分析高等教育的社会效率。

首先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政治的作用,这里暂称为政治效率。大学不单纯是探究高深知识的场所,更是促进社会融合,实现阶层流动,发展民主与公平的摇篮。“教育是实现人类平等的伟大工具,它的作用比任何其他人类的发明都更伟大得多叫刘。在社会客观存在不平等的情况下,大学为人们提供了向上流动的机会,帮助弱势群体摆脱其出身的那个群体的局限,改善人的生存状况,减少社会性的不公平。,以教育的公平反映并促进社会公平是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教育民主、公平的水平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志。

其次是高等教育对社会文化、道德的作用,这里暂称为文化、道德效率。大学承担着引起社会观念与伦理道德的变化,提升人的精神品位,从而提高社会文明的层次,规范社会发展的使命。“当今世界高等教育不仅仅是社会物质生产领域的‘创造源’、‘人才库’、‘孵化器’,同时,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大学还具有引导社会发展、成为社会精神领域的‘思想库’和‘灵魂’,成为社会进步的灯塔的功能”[4]。恰如英国教育家纽曼所言;“大学并不满足于培养出评论家、科学实验者,经济学家或工程师,尽管大学需要培养这样的人才,但是大学训练时达到了一种伟大而又平凡的手段,它旨在提高社会的思想格调,提高公众的智力修养,纯洁国民的情趣,为大众的热情提供真正的原则,为大众的志向提供真正的目标”[5]。正是这些高等教育对社会的效益,使大学在促进社会进步的同时常生常青,保持永恒的生命力。总之,高等教育社会效率是衡量高等教育发展得更为基本和重要的尺度,失去了对社会效率的追求,大学将是无本之木,难以持久生存。

可见,高等教育作为承系社会各方面期望的复合体,其效率具有双层结构和多样化特征。一方面,高等教育效率既包括作为第一层次存在的自身活动的经济效率,还包括作为第二层次存在的对经济、政治、文化、道德等产生作用的社会效率,经济效率是基础,但并不是经济效率高,就有高的高等教育效率。另一方面,高等教育经济效率和社会效率本身又包括具体的内容,它们同样是高等教育协调发展所不可忽略的。高等教育效率是一个统一体,其效率追求与评价不能缺少经济、政治、文化等任何一项内容,如果仅把高等教育的经济效率或政治效率当作其收益的全部,而忽视其他效率,则是人为地缩小了高等教育效率的内涵,抹煞了高等教育多方面的价值和功能。

二、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等教育中的“效率”一词由经济领域引来,由此造成了对“高等教育效率”理解和应用的狭义化和经济取向,导致了高等教育在实践中的偏颇,加深了高等教育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教育公平等同题的冲突。

1.内部效率提高的同时对外部效率的忽视

有学者认为,高等教育领域对效率的典型认识是:“效率是就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而言”,“高等教育的效率提高与经济效率的提高一样,其基本途径是降低成本”[6]。在这种认识下,20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在扩大教育规模的同时,不断进行系统内的改革,调整管理体制,提高教师素质,应用新的教学方法等,教育系统呈现出日臻完善的局面。而与此相对,21世纪初的高等教育不得不面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降格使用的“教育过度”问题;一些生产领域人才供应不足的“教育不足”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重要原因是高等教育发展在提高内部效率的同时没有考虑到外部效率因素,不顾社会的需求情况,教育规模超常规发展,形成人才结构与经济、产业结构脱节。其结果是高等教育难以达到预期的效率。

2.偏重经济效率,教育民主、教育公平问题突出

一段时间以来,高等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看得见的“拉动”作用成为评价高等教育效率的焦点。“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抓大放小”成为人们考虑高等教育决策时实际遵循的原则。这一策略在一定时期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但它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在现实的社会环境中,‘兼顾’成为一个很软的概念,往往意味着可以‘不顾’。因此,这一口号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强势的经济主义成为教育发展的主导价值,‘效率优先’成为不容置疑’的:硬道理’,导致教育公平价值的旁落,在教育决策中失去了应有的位置”[7]。在实际操作中,助学贷款制度远远落后于收费制度,奖学金数额杯水车薪,导致一些学生因为经济问题失去进入大学的机会。同时对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的民办院校等,在“放小”的处境下如履薄冰,缺乏保障,面对不公平竞争,其生存境况十分困难。历史证明,经济效率的提高并不能自动促进民主、公平的发展。从长远看,教育民主与公平发展的滞后必定影响公众对高等教育的认同,致使自身发展的失调,其经济效率也不可能长久。

3.文化、道德效率的缺失

文化道德效率主要通过两方面活动实现:一是高校通过培养拥有自由精神、汲取古今思想精华的人更广泛地传播先进的道德文化;一是高校直接参与社会文化、道德活动,利用学校的图书、教师等资源直接为社会文化事业服务。反观现实会发现当前高校的这两种活动都处于失效状态。在追求经济效率下,高等教育培养的人成为“单向度的人”,实际目标指向了“经济人”,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是学校和学生的首要目标;毕业后能够胜任具体工作,成为一个合格的“专业人”是评价学生学业成败的标准;大学高谈人文教育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却无所作为;高等教育自身更多地是把社会参与作为发展经济的直接手段;理工科、管理学科与社会联系密切,因为他们可以帮助工厂、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培训,而人文社会科学则往往封闭在学校内。文化道德成为高等教育对社会的“奢侈品”,高校将会因此而缺少发展的底蕴。

多样化是高等教育效率的内在性质,这种多样化效率的实现也是高等教育持久稳定发展的基础。把高等教育效率简单化、窄化将会使高等教育的发展陷入困境。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从社会“边缘”走向“中心”,实质上正是对高等教育多种效率的追求。为此,必须转变高等教育效率观,促进高等教育多方面效率的协调与实现。

三、高等教育全面效率的实现

1.以促进人的发展为核心实现高等教育多方面的效率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其目的是促进入的全面自由发展。偏离了这个规定,就改变了教育的性质。因而高等教育各方面的效率追求都必须服从于培养人这一基本职责。以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必定关注社会的发展,保证学生在思想、文化道德等方面得到发展。它将以合理的教育结构,适度的规模和符合人的发展规律的方式,根据社会的需要传授给学生生活需要的知识,使更多有才华的人不会因外部原因而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使学生领会人类思想的精华,形成崇高的精神情操,发展多方面的兴趣。这样,高等教育的多方面效率在培养人的过程中得以实现。因此,促进人的发展是统一高等教育效率的核心。我国高等教育效率出现偏颇一定程度上与高等教育过于经济化,忽视人有关。为此,高等教育必须回归到教育原点上,切实把促进入的全面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

2.变一维思维方式为多维思维方式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形成了一元论思维方式,对事物存在着非此即彼的分析习惯,建国后相当一段时间人们将高等教育看作是阶级斗争的工具,以大学参与政治的情况来评价大学,大学的其他价值都被忽略了。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上升到统治地位,高等教育越来越被当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部门,培养专业人员,参与国家或地方经济建设是人们考虑大学效果的唯一标准。社会的发展证明了一元论思维方式的局限性,它使人们不能全面认识事物,采取简单化的行为方式,不利于事物的协调发展。应该认识到,高等教育不单单是政治或经济活动,它具有多种价值,高等教育的活动要体现多方面的效率。

首先,在教育对象上,要把人视为全面的人,而不是单一的“经济人”或“政治人”。其次,在教育效率观上,要全面认识高等教育效率的多样化存在,既要考察内部效率又要考察外部效率,既重经济效率又重社会效率。第三,在时间维度上,要保证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要考虑以前的基础、现实的发展状况和将来的要求,不可重复经济领域中出现的“先污染,后治理”、“先恶化,后改进”的现象。

3.营造市场、政府、高校协调互动的环境

公众能否形成多元的思维方式,高等教育能否切实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多方面的效率,取决于社会能否形成一个有利于多方面力量相平衡的环境。市场、政府、高校是社会的三个基本力量,这种平衡环境的形成有赖于三者的协调互动。具体需要三方面的条件。其一,完善的市场机制。市场是社会发展的灵敏反应器,是公众需求的晴雨表,健全的市场会发挥“看不见的手”的作用,向高校提供社会需求人才的数量和结构信息,使高校及时调整教育结构、规模和计划,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统一,把多种效率追求相统一。因此,要实现高等教育多方面效率必须形成完善的市场机制。其二,政府规划与调节。市场不是万能的,它能够反映当前信息,却难以预示未来发展;它强调竞争,却对弱势力量不加关注;它显示“热点”,却使人们忽略同样重要的“冷门”。因此,政府必须发挥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作用。但也应该指出,政府作用的方式和范围不应是对高等教育各项工作的直接控制,其主要的职责是制定宏观的规划,对高等教育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其三,高校自我规范,自我发展。高校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性,把培养人作为核心,确定其基本的教育指向。这也就意味着高校要有自主性,能够自主发展,而不是政府或经济的附属部门,应该主动参与市场,回应政府部门的调控。

[参考文献]

[1]史瑞杰.效率与公平:社会哲学的分析[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1999.29.

[2]唐玉光,高等教育政策的效率目标[J].高等教育研究,1998,(4):33.

[3]J.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71.

[4]彭泽平.高等教育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J).扛苏高教,2003,(5):29.

[5]任钟印.世界教育名著通览[MI.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4:797.

[6]胡建华.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公平与效率是一对矛盾吗[J].扛苏高教,2003.(1):63。

[7]杨东平.教育公平是一个独立的发展目标[J].教育研究,2004,(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