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语文教学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内容提要:现代素质教育倡导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现阶段教学的主要方向,也是培养适应现代社会新型人才的必要手段。学校教育肩负了培养21世纪新型人才的历史重任,能否培养出具有广阔的胸怀、丰富的知识、聪敏的智慧、开拓的精神,高尚的道德、完善的人格,要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充分发展的一代新人,关键取决于学校教育。因此学校教育应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摆在突出地位,这便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尤其是基础教学提出了挑战。语文学科的课堂教学,由于学科特点和功能,创新可以说是语文教学中的灵魂,决定了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具有得天独厚的作用。如何构建创新性语文课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见仁见智的问题,这里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孔之见,以期抛砖引玉,投石激浪。

关键词:创新意识培养语文教学教育观念创设情境互动平台生活化求同存异阅读兴趣

语文教学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最重要、最基础的部分。语文教学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作为重要目标,是不容置疑的。我国传统的语文教学,常常把教学等同于传授知识,把学生获取知识的多少当成衡量教学成败的重要标准。学生们只是为了追求分数,死记硬背,唯书、唯师是听,唯“标准答案”是从,习惯于模仿和继承,这显然不利于人才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的思想不断宣传,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以培养发展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教学活动,应以培养人的创造力为根本任务。

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发展,就必需创新。同志曾经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1>他还强调:“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2>由同志的这些讲话,我们可以想到:明天知识经济时代的生产力就是今天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明天生产力发展的水平如何,就看今天的青少年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如何。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而艰巨的历史使命。

那么,什么是“创新”呢?笔者认为:创新者,敢为天下先也。对青少年学生而言就是不迷信“名人权威”,不做书本的奴隶,不唯师命是从,能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敢于否定,并善于运用已经积累养成的知识技能对现有的知识结论进行新的思考,提出新的见解、新的思路、新的方法等等。“创新”是一个展现学生理想和抱负、勇气和毅力的过程;“创新”也是充分发挥学生个人潜能的过程。关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这当然并不是一件说培养就能培养的轻易事。围绕创新精神培养问题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争论。有人认为“传统教育搞得好好的,不必玩什么新花样,搞什么创新教育。”还有人认为“创造力是不能培养的,如果能够培养的话,全世界的发明家、创造家不是一大堆了么?”其实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首先,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我们不进行大胆的革新,我们的教育将会落后于世界民族之林,整个中华民族也将会落到一个被动挨打的局面。难道我们能够忘记中国近代史上由于我们的落后而被世界列强肆意欺凌宰割的那一幕吗?其次,我们的教育并不是一定要将每一个学生都培养成为发明家、创造家,更为重要的是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民族的永久生存和长足发展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第三,发明家、创造家之所以成为发明家、创造家,其中的因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发明家、创造家都富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希望自己所培养的学生都成为发明家和创造家,仍是从事这一伟大事业应该追求的崇高境界。由此可见,创新教育并不是要不要搞的问题,而是应该怎样进行,如何搞好的问题。那么,如何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应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增强自身的创新意识: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本身要有一桶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教师自身要先有创新意识。因此,我们必须转变落后的教育观念。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长期以来,我国的学校教育在应试教育观念的支配下,严重束缚和扼杀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培养出来的人才“高分低能”,缺少创新精神,难得具有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进行决策和参与改造及创新的基本能力,难以面对复杂社会中各种无法预见的问题的挑战,完全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和要求。这与教育目的——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为社会发展服务是相悖的。不是有这样的案例吗?案例一:好学生的烦恼。这段时间我特别烦,心里总是七上八下的,装着一大堆事情都不知道怎么办好。我对别人讲也没用,大家都说这些事儿你得自己看着办,可我自己真的不知道怎么办好。我特别担心自己做出错误的决定……过去从来没有这种事情,从小学到大学我一直是好学生,特别听话,老师叫我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而且做的非常好,老师总把我当作全班学习的典范。初中毕业时,家长和老师都说上高中可以考大学,我就考了高中。高中毕业时,大家都说学计算机有前途,我就报考了计算机专业。尽管大学四年我对它没什么特别的兴趣,但还是刻苦的学了,而且每次考试成绩还不错。眼看着就要毕业分配了,有些事情弄得我特别难受……最近班里有个男生对我特别好,他说毕业分配时,我去哪儿他就跟我去哪儿。他学习成绩勉强过得去,挺爱玩的,我担心自己以后常和他一起会失去上进心,可我又不忍心伤害他。分配也是,不知道去什么样的单位好,总担心万一分到一个不好的单位怎么办,搞得我好几天睡不着觉。

案例二:学生不会开卷考试。

据《教师报》载,前不久有一城市的初中学校社会和思想政治两门课程首次实行了半开卷考试,即卷一为闭卷考试,卷二为开卷考试。考试一结束,许多监考老师不约而同发出这样的感叹:我们的学生竟然不会开卷考试啦。闭卷考试学生胸有成竹,答题如流,而到开卷考试,学生发愣,不知从何下笔。(应试教育,做题教育)这两个案例,不正是旧教育下的产物吗?于这些认识,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以来,许多有识之士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理念。进入本世纪,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已经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赞同。那么,素质教育的核心又是什么呢?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其核心是: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为目标,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人为本,培养适应时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代新人,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更新教育思想,转变旧的教育观、人生观、质量观和学生观,要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及质量评估的方法,努力去营造轻松和谐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氛围和环境。

因此,要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充分地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通过质疑、解疑,拓展学生想象,培养学生创造力,启迪学生的思维;启发想象力;让学生具备创新思维。人与生俱来就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心,这就是"思"的开端。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如果没有疑问,就不会有新见解,一切都以书本为经典,以教师的讲课为准绳,人云亦云,就不可能有创造,那么社会就会得不到发展。爱因斯坦认为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因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但问题意识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靠我们后天的培养。学生能发现,提出问题,是他们主动参与学习的表现,是他们积极思维的结果。那作为教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我们应该把提问的机会还给学生,在课堂上尽量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在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里,学生就会积极思索,敢于提出自己的疑问,向别人的思想、见解提出自己的看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真正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必须努力转变角色定位,充分发挥自身教学的创造性。教师不再是“一言堂”的堂主,而应成为情境的创设者、信息的提供者、探究的引导者、活动的组织者。如,一位教师在教学《我的战友》一课时是这样做的。在讲完课文后,他突然提出了一个问题:“和战友们都潜伏在浓密的草丛中,当大火蔓延时,为什么别的战士身上没有着火?”这一问,如同一颗炸弹,把同学们问得目瞪口呆,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老师趁机布置课下作业,让大家课下找资料解决这个问题。下课后,学生们分成小组,策划解决方案,纷纷行动,到处查询有关资料,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有一个小组找到了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发言的同学汇报说:“一本介绍志愿军战斗英雄的书上说,当时战士们早就想到敌人会打燃烧弹、所以出发前都把衣服浇湿了,战士们是穿着湿衣服趴在草丛中的,所以身上没烧着。”老师问,“那么,为什么烧着了呢?”学生回答说“是通讯兵,为了保护身上携带的文件资料,他没有把衣服浇湿,所以着火了。这反映了为了革命需要勇于献身的高贵品质。”这一席话赢得了阵阵掌声。学生通过自身的探索与研究,不仅找到了答案,更重要的是学会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了合作,学会了用自己的话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情境以及营造师生互动平台,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学习主动性与创新性是与教师思维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分不开的,因此,教师有意识地创设学习氛围,能更为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语文教学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是在导入时由疑生问,或在讨论中由学生提出质疑,也可以由课文的悬疑拓展开去,亦或将多种方法混合灵活使用,目的只有一个即诱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让学生更为自主更为主动地产生创新思维,而对学生产生的各种思维,教师都应以欣赏、接纳的态度去看待它,而不应对学生千奇百怪的思想表示惊讶,不可思议,甚至鄙视、厌烦等情绪,说不定,下一个的发明创造就来自这些千奇百怪的想法,此外,语文课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或学科竞赛等形式来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的从各种途径收集有关资料,利用实物及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创造性学习,达到教学目的。例如:写作文《升国旗》,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升国旗仪式是一种及其庄重、严肃的活动,给学生创设一定的情境,利用电视给学生播放北京天安门前国旗班的战士升国旗时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出升国旗时的庄严气氛,并亲自看到当时人们那肃然的表情,然后再想想当看到国旗在空中飘扬时自己的心情,再结合本校升国旗时的情景,二者合为一体,创设一定的情境后,引导学生广开思路,如看到国旗冉冉升起时,大多数同学会联想到无数的先烈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颅洒热血的情景,教师可以继续提问:“在今天的和平年代,国旗作为祖国的象征还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升起呢?”学生的作文思路更宽更广了,学生会说出亚运会、奥运会上运动健儿得金牌时国旗升起过。通过创设情境,学生就能有条理的比较清楚的把“升国旗”这篇文章写好,能真正表达出来自己的真情实感。古语说:“学起于思,思起于疑。”创设疑境,可以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那么教师首先要设疑引思。教师的提问要着重于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和深入探究的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出难易适度的问题,问题必须有实际价值,富有启发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处于积极的思考中。其次要以辩促思,组织学生积极、活跃地争论和辩论。实践证明,这是增强学生探索兴趣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方法。在争论和辩论过程中,由于人多知广,相互启迪和触动,常会出现一些新颖的思维方法和独创性的结论,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教师对待学生积极主动的质疑,要十分珍惜,通过积极组织小组合作,课堂讨论,促使学生各抒己见,多角度看问题,活跃思维,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知识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例如:教学《落花生》一文时,一位学生对“父亲”说的话提出了自己的见解:“我不同意文中父亲的观点,我认为桃子、石榴、苹果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于这一飞来“横祸”,我并没有因打乱自己的教学计划而恼羞成怒,而是立即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到底是“父亲”的观点对,还是这位同学的观点对。结果答案五花八门,但是同意这位同学观点的明显占了上风。有的说:“花生可以结出果实,供人享用,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也可以给人享用,而且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还使人赏心悦目,不是更好吗?我愿意学桃子、石榴、苹果。”有的说:“以前是酒好不怕巷子深。现在讲究酒好还要吆喝。花生虽好,但默默无闻,桃子、石榴、苹果把自己的成果展示给大家看,是展现自己的风采,像做广告一样推销自己,更能适应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原则。我愿学桃子、石榴、苹果。”不一而足,教师虽然没能按计划完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发挥。所以教学中,对于那些有创新的、开拓性的问题,一定要及时鼓励、肯定,进而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解疑答难,获得知识,享受成功的喜悦。

另外,传统教育崇尚“师道尊严”,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权威的象征,师生关系是一种不平等的人际关系,学生应该听从教师,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在这种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对老师怀有一种敬畏心理,只会死记硬背教师给的标准答案,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根本不可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更不要说和教师争论。课堂教学机械、沉闷。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对智慧的挑战和好奇心的激发,学生没有自主性和主观能动性,更没有创造力。因此,要加强创新教育,必须营造民主的教育氛围,构建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首先,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由教学的主宰转化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学习的主体,变“一言堂”为“群言堂”,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学生勇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把课堂变成一个启迪学生积极思考的王国,让学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学气氛中上好语文课。老师对学生倾注满腔的爱,教态自然、亲切;眼神机敏、宽容,语言和蔼、幽默。如“你试试看,准能行!”“你别急,好好想想,我相信你会想出来的。”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师生之间互敬互爱,气氛和谐,情在学中,学在情中,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其次,教师要充分调用语文学科所特有美感,如语文的音韵美、词句的含蓄美、段落的辞藻美、层次的节奏美、篇章的美、人物心灵美、道德的崇尚美……来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愉悦感和兴趣。孔子名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提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心理学的实验表明: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他的想象力只有平常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少。所以,创设一种美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思维空间,处此氛围中学习的学生就会产生一种最佳状态,从而激发潜在的创造智能,使思维趋于活跃,使灵气得到释放。尊重学生个体,创设和谐融洽的学习环境,是提高语文素质为语文课堂注入更多活力的前提。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杰斯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自由畅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表达”与“自由参与”。这就需要教师必须充分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创造的才能,尊重学生,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课堂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场地,在课堂教学中只要学生积极参与,无论对错,都应给予肯定和鼓励,不要动不动就训斥,抹杀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教师应该积极的鼓励学生互相提高,自由争辩,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让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去学习。这样在宽松的教学环境,生动的学习氛围下,学生心情舒畅地接受新知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奇思妙想定会在这个广阔的自由轻松的空间不断并发。

三,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文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源自于生活,生活中孕育着语文。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是优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的能力,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全面发展的良好途径。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由此看来我们的教学应力求贴近生活,利用现实生活中的资源,优化语文学习的环境,扩大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变封闭的、语言文字等的教学变为开放的生活化教学。只有走教学生活化的道路,才能真正改变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的窘迫境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所谓“教学的生活化”,就是将教学活动置于现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从而激发学生作为生活主体参与活动的强烈愿望,同时将教学的目的、要求转化为学生作为生活主体的内在需要,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学习语文中更好地生活,从而获得有活力的知识,并使情操得到真正的陶冶。在这样的课堂里,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垄断者,而是学生寻求知识过程中的合作者、引导者,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生活是知识的海洋,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学问,关键看我们能否很好地引导学生去发现。鉴于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在上语文课课前三分钟时回顾自己的见闻感受,从而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处处存在语文。前不久有位学生在回顾时讲到,他在看电视剧《还珠格格》时发现了这样一个情景:有一天,乾隆考小燕子的成语。她把“三十而立”理解成“三十个人排排站”,把“羊缝鹰围”理解成“一只老鹰围攻一只羊,把羊吓的钻进石头缝里去了”这告诉我们:不要望文生义,只看它字面上的意思。瞧瞧影视作品中居然存在着语文,学生在看影视作品时除了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外还能学到语文知识,真是一举两得呀。其实除了影视作品外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存在语文,如优秀的广告词中,大街小巷上的标语中,与人的交往中、、、、、、然而这些在课本之外的语文资源如果老师不加以合理引导的话,学生很容易就会视而不见。相反如果老师适当的点拨一下,学生就会有意识的去发现,就能在无形之中学到语文知识。总之生活的广阔天地里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说生活处处皆语文。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一定要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让我们的语文学习植根于生活这块深厚肥沃的土壤里,使其永远生机勃勃,活力无限。细心观察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很多课文直接来自于生活,有的课文内容还是学生常见和比较熟悉的事物,只是他们常常熟视无睹或知之甚少的,教学时如能指导学生再留心去观察,通过观察去认识生活,就能帮助他们迅速把握课文,同时帮助他们养成观察生活的习惯,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比如在第四册教白居易的《荔枝图序》时,正值荔枝上市之时,我先布置学生星期天去水果摊调查,了解荔枝的产地,并实地观察荔枝的外形、颜色,并把观察结果形成书面材料。在上课的时候,我特地买了几斤鲜荔枝,还特意准备了几颗干荔枝。鲜荔枝班上每个同学发一颗,先触摸其外壳,仔细观察其颜色、形状,然后再剥开壳,观察果肉的颜色,品尝果肉的味道。还提醒他们,不要忽略壳内的花纹和紧贴壳壁的薄膜。又请几个同学剥开干荔枝,让大家观察、比较、品尝,了解二者的区别。在这样的基础上,我再引导他们自读课文,由于有了实际生活的体验,学生们很快地理解了课文,抓住了课文的中心,还提出了一些很有价值的设想,不仅增加了知识,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的能力。

美国教育家华特指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让生活走进课堂,让教学走近生活,不仅可以优化语文教学过程,而且由于贴近学生生活,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营造平等、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四,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求同存异,让学生尝试创新的乐趣:中国的“一言堂”历史悠久,似乎语文课堂教学中情形优胜。老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人现成的答案中,历来容不得不同意见。学生听老师的,老师看参考的,参考承袭前人的。我们常常看到在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苦费心机用尽手段的把学生引人既定的答案之中。其实,让学生大胆说出他们自己的见解,无论对于不对,都是对他们求异能力的培养,更何况我们教师,我们的参考,以及我们的前人,并不是完全正确,一贯正确的。因此,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于教师、不同于前人的见解,积极培养他们的求异思维能力。首先在教材有“异”之处,要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我们的教材无论是注释,还是提示和练习都有许多很值得推敲的地方。在这些地方,我们要让学生大胆的发挥他们的独立见解。比如《陈涉世家》中有这样一个句子:“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这里的标点和内容的关系就不够清楚,很值得推敲。再如高中课文《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以戏弄臣”朗读时怎么停顿,《劝学》中“以绝江河”的“绝”到底怎样理解。不同教材,不同参考的说法常有不同。我们应该鼓励学生进行求异,提出不同的看法。有时候学生的求异未必多少道理,但是学生大胆求异的过程,不仅加深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养成了他们爱思考不盲从的好习惯。其次是课文的有误处。我们的教材所选的大多是名家的作品,就总体说都是好“例子”,但这不是说他们就没有问题。事实上有些大家的文章里的问题还不少。就以正在手边的高中语文第五册吴组缃先生的《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及其规律》为例,其中也许多问题是很值得推敲的(当然也许是我们的理解能力达不到)。比如下面的两个例子:“唐代的文化出现了很多新的的东西,文人的思想也有所发展、开阔;这时传奇小说应运而生,如白居易写《长恨歌》......”“在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诗经》、乐府、神话传说都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读到这里,很自然地就会产生一些疑问:白居易的《长恨歌》是传奇小说吗?《诗经》是产生于封建社会制度的上升时期吗?神话传说也是政府为了了解民情,从民间搜集来的吗?.让同学们去发现这些问题,并不是要找教材的碴,而是培养学生用批评的甚至是批判的的眼光看问题。让学生体会到创新的乐趣。

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着发散思维训练的广阔天地,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或者是语文知识的教学都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教学小说《项链》,为了让学生体会小说结尾安排的巧妙,可以让学生续写结尾,教学《七根火柴》可以让学生想象无名战士要对卢进勇说的话,而教学《祝福》可以让学生想象祥林嫂死去的情景。作文教学更是便利于发散思维的训练。记叙文的审题,供料议论文观点的提炼,都是训练发散思维的极好机会。写作记叙文“朋友”为什么只能写人而不能写物呢?写《廉颇蔺相如列传》“将相和”部分的读后感,为什么只能写“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而不能写“人要有宽阔的胸怀”呢?语法、修辞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同样可以进行发散思维的训练。比如比喻的运用,教师就大可不必大讲它的定义、作用及其运用的注意点,只要确定适当的话语环境让学生自由组成比喻,然后教师稍加点拨就可以了。宁鸿彬老师让全班同学用“无边无垠”造句,要求每个人的角度不一样,于漪老师教学《晋祠》导入新课时让学生每人说一处祖国的名胜,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效果是非常理想的。遗憾的是我们许多教师无论什么情况都强调唯一性,都喜欢从一个已有的定论出发,秋天来了树叶只能“落”了,而不能“黄”了,雪化了只能变成“水”而不能变成“春天”,失去了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好机会,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才能。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求同的同时,还要存异,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五,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培养阅读的兴趣,丰富课外知识,为创新创造条件: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的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的大阅读策略。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一般来说,低年级学生对童话故事比较感兴趣,中、高年级学生对童话的兴趣随着年龄的增长递减,转为对战争题材、英雄模范人物、惊险神秘之类的故事产生兴趣,且随年龄升高兴趣递增。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喜欢读一些文学和自然知识内容的文章,而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则停留在低层次的童话故事和侦探内容方面的文章。

因此,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好课外阅读,及时检查阅读效果,以保持学生阅读兴趣的稳定性和持久性。要坚持天天阅读,一天也不停,固定时间,雷打不动;而且每天要有一定的阅读目标,可按年级不同适当提出要求,可做知识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教师要经常检查,开展读书交流活动,及时鼓励,不要批评,要鼓励、鼓励、再鼓励。这样,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主动扩大阅读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提高了自身的语文能力。学生由于感到阅读卓有成效,意识到课外阅读在他们学习中的推动作用,是他们自身的需要而不是教师的强求责难,从而逐渐增强求知欲,使阅读技能得到发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判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4>人类的生存、发展和进步,是在不断认识世界、不断沟通交流、不断学习进取中取得的成果。阅读是人类谋求发展的第一需要,是人们终生学习必须掌握的技能,是素质教育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阅读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习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阅读是语文教学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训练。阅读是培养创新精神的需要。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知识的创新是创新精神的具体体现。阅读可以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就文学而言,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都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人的创造力离不开非凡的想象力,而阅读就能锻炼学生的思维想象能力,发展学生智力。阅读本身是一个不断思索、想象、判断和评价的过程,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在阅读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质疑问难、勇于提出和书本不同的观点是鼓励创新的重要手段。

可见,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已成为人们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形象地说明了传授知识与指点方法、培养能力的关系,更强调了指点方法与培养能力的重要性。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荀况说过:“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兴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3>阅读是积累的过程,阅读的目的是积累知识,培养能力,感悟人生。科学的阅读方法,提倡自主合作探究,体现出学生的情感和价值观。独立阅读训练,对青少年语言与思维的发展,知识和能力的构成,思想和性格的培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我们的语文课堂抓起,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文化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在当前强调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更有深远的意义。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培养创新人才的伟大事业中肩负着重要的使命。我们一定要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创造性人才,以适应知识经济的挑战。创新时代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职责,相信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培养出数以亿计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接班人的目标一定会实现。

参考文献:

<1>:《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1995)

<2>:《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1999)

<3>《劝学》(《古文观止》)

<4>《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