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基础教育理念反思创新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基础教育理念反思创新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基础教育理念反思创新

摘要:基础教育的新趋势、新任务呼唤着新理念。终身学习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基石;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核心;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支柱;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是基础教育新理念的重要指向。只有以新的教育理念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使我国21世纪的基础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基础教育理念的反思创新,应当是全方位的,既包括学校也包括家庭、社会:既包括教育决策层。学校管理层,也包括教师、学生及其家长。同时,也只有把基础教育新理念切实渗透到学校管理行为、教师教学行为和学生学习行为中,才能切实保证基础教育改革的顺利实施。

一、终身学习:基础教育新理念的基石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把教育和学习作为贯穿一生的追求,看作是改善个体和家庭生活质量的有效途径。显然,“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这两个新观念的提出,大大扩展了人们的教育视野,是教育价值观念的一次历史性飞跃。

1、“终身学习”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主体形式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人的一生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生活,工作的准备阶段和生活,工作的阶段。学习和受教育是人生的准备阶段。21世纪将进入“学习型社会”,人们已经不可能再以学校教育中所学的知识适应知识高速增新的变化,就知识的获得而言,学生不可能在基础教育阶段“一劳永逸地获得知识”,而需要“终身学习如何去建立一个不断演进的知识体系”。为创造人人皆学习成员、处处皆学习场所、事事皆学习内容,时时皆学习机会的学习型社会,终身学习必将代替一次性学习成为21世纪教育的主体形式。

2、学习能力应当成为每个人心须具备的素质

基础教育的重点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要让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能力。知识需要时时更新,学习将伴随人的一生。“授人以鱼,不如搜人以渔”,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而且要让学生“会学”;不仅要给学生知识,而且要给学生洞开知识大门的“钥匙”。“终身学习”彻底改变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旧模式,强调从小培养自主学习和自我评价的能力,更加注重对学习兴趣和良好行为习惯及情感态度的培养,更加注重对健康个性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开发,由此将以往紧张单调的学校生活转化为轻松和谐、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二、素质教育: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核心

在现行教育中确实普遍存在着“应试教育”的弊端。一种以考试为手段,以分数为依据,以把少数人从多数人中选拔出来送进高一级学校为目的的教育模式不断被强化,让学校、牧师和家长形成了一种共识;学生就是要在课业学习上多花时间、多用精力,以便在激烈的升学考试竞争中取胜。要根本扭转这种局面,必须树立素质教育的新理念。

1、树立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观

基础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素质教育“不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儿童,面是创造适合每个儿童的教育”。我们必须把每个人都当作人才来培养。教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而不是仅仅面向那些分数高的学生。在现行的教育中,更多地垦着眼于选拔能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的学生,而这种选拔又以现行学科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忽视了全体学生的发展。使基础教育实际上成为面向少数人的教育。“教育是为了成功,而不是为了淘汰”,我们必须具有“有选择而没有淘汰”的教育理念。

基础教育要让学生全面发展。现行教育把考试作为选择的主要手段,加之考试制度不完善,不仅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被削弱,智育也存在严重的片面性,忽视智力的开发和能力的培养。教师是考什么学什么,学生是考什么学什么,从而影响了受教育者全面素质水平的提高。

基础教育要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在学校就读的学生,年龄虽然比较小,但他们是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生存价值和创新潜能的人,教育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如果设有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就不可能形成生动活泼的局面。

2、形成“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教育的核心是“学会做人”,而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学会做人要经历一个过程,幼儿园和中小学对一个人素质的形成特别是在学会做人方面,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学会共同生活”则是做人做事的基础,其中合作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竞争,有竞争才有活力,但当今的世界更需要合作,更需要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心。无论个人的力量多么强大。他都必须学会与人合作。只有学会与人共同生活。他才能在未来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在教育过程,教育评价体系中引入“学会共同生活”的思想和内容,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的互动精神,已受到国际教育界的高度重视。

教学过程是师生良性互动的过程,教师应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以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所有的知识都要从教师那里获得”的情形已经发生了变化,这从根本上结束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代之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教育方式。学生是积极的主体还是被动的客体,这是学校教育中始终未能解决的问题。过去我们总是把学生看成是一种原料、胚胎,教育的任务就是加工,塑造,缺乏对学生主体的真正尊重。事实上教育应是一个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过程。如果没有学生个人的主动性,学生就不可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平等,民主、合作的关系,是现代社会师生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

3、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发展观

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我们的学校教育往往忽视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学而时习之”是学,“举一反三”还是学,然而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要求是在学习基础上的创新。创新的精神和方法是要通过教育培养的,这是现行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者的核心能力。知识经济时代并不是成功者大众化的乐园,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功,不仅在于其能否掌握知识,关键在于是否具有创新能力。创新是最具价值的一种能力,因为它总能产生新的知识、新的方法以及其他的种种新事物。创新能力是未来成功者的核心能力。因此,不断增强自我的创新能力,是学习者面临的一种挑战。

培养创新能力是所有教育活动的一种基本指向。原创性是发展成败的关键,它将成为评价教育成败的最高标准。现在我们在谈论教育的弊端时,往往把视线集中在学生负担过重的问题上,而忽视甚至扼杀创新能力的致命缺陷却未引起足够重视。需要强调的是,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必须教会学生获取、加工、运用知识的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我们的教育常常忽视对学生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以致于很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问题,缺少那种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教育中传统的重知识传授而轻能力培养的倾向,使我们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往往关心更多的是结论,而不足过程和方法,忽视科学方法的培养,这必然导致学生创造能力的匮乏。

三、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基础教育新理念的支柱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工作,德育为先。只有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质量观和人才观,才能增强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

1、德育方法求新求实

当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要求创新、重实效,努力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人。学校德育应着力于创造力、判断力,亲和力、独立人格的培养,而不是唯书、唯上的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说教。加强德育工作不是简单地增加其比重,重要的是在目标取向上做一些实实在在的工作,以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德”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要求;还应当成为学生自身生存的需要。德育工作必须实现由“要你怎么样”向“我要怎么样”的转变,教师要善于将学生的精神需求与教育要求结合起来,将教育的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我要求。

为什么我们一再强调德育,但并未实现我们期望的结果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把原来是一体的育德灵魂从它的载体中分离出来。德育就像盐,任何人都离不开,但究竟怎么吃呢?必须处理好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提供给青少年一种乐于接受的方式。

德育工作一定要结合学科特点,将思想品德教育落实到课堂里,有机渗透到学科之中,充分发挥课堂育人、课程育人的作用,解决德育游高于课堂之外的问题。

2、师德建设尽善尽美

加强师德建设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质量观和人才观,增强教书育人、以身立教的社会使命感,加强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保护学生的责任意识。

高尚的师德本身就是一本好的教科书,对学生的教育力量是巨大而深远的。教师的人格力量对青少年心灵的影响是任何教科书、任何道德箴言、任何奖励和惩罚手段都不能代替的一种教育力量。教师在行为。气质、素养甚至仪表上都应有较高的文明程度。教师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凡要求学生微的,教师都应先从自身做起。学生从教师那里通过听其言,观其行而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影响可能伴随其终身。由此可以说,今天教师的道德水平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学生今后的道德水平。

爱是师德的核心,要以爱育爱,以教师对学生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去培养学生爱的情感、爱的行为、爱的能力。教师要在对学生的爱中体现出高尚的师德:第一,有对学生“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师生之情,只有把学生当作平等的人、自主的人,才会产生情感;只有把学生的成长真正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紧密相连,才会增强情感;只有在教育学生成长的同时体验到自己的人生价值,才会感受到情感。第二,有对学生“爱的行为”。教师对学生的爱,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必须贯穿于教育教学过程之中,体现在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上。教师要从细微的小事做起,真正关爱每一个学生。第三,有对学生“爱的能力”。教师除了对学生有爱的情感、爱的行为,还要有爱的能力。教师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既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又要有科学的教育方法,这样才能取得显著的教育效果。

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基础教育新理念的重要指向

学校是进行有组织、有目的教育的理想场所,是提供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机构。但学校教育必须突破与杜会、家庭相脱离的传统模式。

1、让学校教育得以延伸

教育是全社会共同的事业,而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学生的学习不只是在课堂内、学校中,他们和社会息息相关,每时每地都在接受各种信息,家庭和社会已成为学校教育的延伸和补充。随着社会的发展,封闭地办学已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特征。封闭与开放的结合已成为新时期学校教育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学校必须打开校门,沟通家庭、社会与学校教育的联系,形成教育的合力,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全面发展。

学校仅仅是学生获取知识、完成社会化过程的途径之一。随着数字化社会的来临,学校的功能必然会发生变化。过去学生是通过学校获取知识,完成社会化过程,而今天则可能通过多种渠道,如:过去学生是在学校中逐步学会社会交往,今天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这种新型的交往方式逐步学会社会交往并形成新的人格。

2、让家庭教育得以改善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人生旅途中的第一个活动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的当务之急,是提高家长的素质,帮助他们转变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

孩子一出生。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而不是父母的附属物,他们有权利获得父母的尊重。有的家长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的“私有财产”,没有将其作为一个独立的人与之平等相处,不尊重他的人格,经常地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孩子是生长发育中的人,家长要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科学地教育他们,要和孩子同步成长。很多家长没有把孩子看成一个正在成长发育中的人,因而或是对他成长中的问题放任自流,或是大惊小怪。也有的家长眼睛盯着的只是孩子的考试分数和排名,而不顾孩子的具体情况,对孩子的期望值盲目攀高,让孩子过早地体味到竞争的压力。

孩子是终将走向社会的独立的人,家长应按照社会的要求去培养孩子。现在的很多孩子是“只有获取,没有付出;只有权利,没有义务;只有被爱,没有施爱”。家长总让孩子生活在自己的保护伞下,大包大揽,时时事事都不让孩子独立。长此以往,走向社会的他又怎能经受得起挫折。

3、让社会教育受到重视

随着社区建设和生活服务社会化程度的提高,电脑、通讯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网络教育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程度日益提高,社会教育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系统而不断扩展影响。社会大环境每时每刻都在通过各种形式和途径,对青少年施加有形成无形的影响,因此,全社会应齐心协力地为孩子们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身心健康的“心理空间”和“人文空间”。

社会要真正改变看待孩子成功与否的标准。现在全社会正逐步意识到以分数衡量学生的弊端,但实际上考试成绩和升学仍主宰着人们对孩子的看法,使许多孩子丧失了自由发展的心理空间。

一切有利于孩子成长的场所都应当通过不同的教育方式,让孩子们接受到有益的知识,发挥潜能,增强创造力。青少年的活动离不开社会这个大环境,他们走出家庭和学校,面对的是缤纷而又充满诱惑的大千世界,社会环境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在全社会形成共识,良好的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社会育人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目前,我们的社会大环境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和精神文明建设极不相称的不良文化现象。所有这一切无不对青少年产生负面影响。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甚至使一部分青少年走向犯罪的深渊。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需要社会各方面齐心协力,多管齐下,综合治理。特别是通过净化文化出版市场和社会风气,治理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空间。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的经验表明:解放思想,使国家各项事业取得了伟大成就;只有不断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才能推动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没有观念的更新,就不会有成功的改革。只有以新的理念引导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才能使21世纪的中国基础教育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