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教学构思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学构思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教学构思教育

俗语说学问,学问,边学边问可见,学是离不开问的,尤其是以问题为心脏的数学的课堂教学,更应该突出一个“问”字,贯穿一个“问”字这里所说的“问”,不再仅仅是作为反馈信息的巩固和复习提问,而是把一节课要讲的东西,设计成一个或几个间题,上课一开始就提出,然后,师生一起对这些间题进行思考、探讨、猜想、实验,直至解决问题、总结规律等一系列活动,从而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形式—问题教学问题教学有着深厚的时代背景和悠久的历史背景,其现实意义不可低估第一,间题教学顺应了国际数学教育改革的潮流早在年美国就提出了“问题解决”的口号,并提倡“数学课程应当围绕问题解决来组织”,“数学教师应当创设一种使问题解决得以蓬勃发展的课堂环境”这口号一提出,立即得到各国的纷纷响应写作论文.第二,问题教学继

承了我国数学教育的优良传统我国古代数学教育是“以解题为主线”的,如“算经十书”的体例就是“题—答—术—算”第三,问题教学是素质教育的必然产物这是因为未来社会看待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再不是偏重于看他学会了什么,而是更加重视看他在实践中还会学什么这里谈的会学是指继续追求真理,探求真理,发展真理的心理和能力、而这方面的素质,从小就可以在问题教学中得到培养,锻炼和提高,问题教学的关键是间题的设计,问题设计的质量如何,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师只有在课前多费脑筋设计问题,才能在课上少费口舌重复讲解我认为要设计好问题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适度性这里的“度”是指问题的难度和密度难度要以学生通过认真思索后一跃即得为原则,切忌不能出些让学生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密度要使学生能紧张而有序的钻研,不能让学生有忙乱无措的感觉

第二、挑战性就是指设计的问题对学生有很强的刺激和诱惑,仿佛是向学生的脑海里掷下一块石头,能立刻击起思维的涟漪或巨澜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对间题的包装上,即宣染气氛,如提出问题后,补上一句“谁能先想出这个结论,在班上就以谁的名字命名结论”或者,对想出问题速度快的奖绿旗,对想问题质量高的奖蓝旗等这些做法都能有效地吸引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维

第三、新颖性就是要设计出很新颖别致,能满足学生求新猎奇的心理的问题如设计诡辨问题,似是而非或者似非而是的问题,这些都能吸引学生饶有兴趣的钻研探求

第四、形象性就是把抽象的数学定义、概念设计成形象生动的问题,使它与学生的思维共振,情感共鸣如上“坡度”这一节时,布置一道实践题测教学楼梯的坡度‘学生到现场后,有的会迫不急待地找长尺量,但也不乏智商高的学生只用小三角尺量一级阶梯,用相似形知识算出楼梯坡度这样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学生学起来倍感亲切,倍增信心问题教学的备课不能简单地认为是问题的罗列,甚至是题组,这只是表面形式而已如果把一节课看成是一场“戏”,那么在“戏”开演之前,导演老师就要对剧本教材进行深入的研究,做到吃透原著,领会实质,在此基础上再艺术加工,设计出剧情发生发展的一个个分镜头问题,让演员学生一上镜头就能进入角色—真情实感的投人,真心实意的演练,达到对知识创造性的再现和升华要做到这一点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下面仅就设计问题的类型谈谈我的肤浅想法:第一、链式型问题根据数学基础知识点,设计出左挂右联,前后拉线的一系列问题,学生通过解这一系列问题,可将学过的知识环环相扣,点点相连,形成知识网络,即知识结构,事实上只有形成了结构的知识,才算有用的知识,才能纳人思维的程序通过思维方能再生思想,再生智能如判别式,产生在方程,深化在函数,应用渗透到了数学的每个分支,我们就可以以它为原点,设计一个知识坐标系学生通过解这个坐标系中的问题,将原本一个知识点判别式升华为一种解题的思维方法—判别式法第二、阶梯型问题依据教材中的重难点,设计出由易到难的一组问题,形象点说,就是在一个较难问题面前,铺石搭阶,让学生拾级而上,到达知识的一个制高点在这个活动中学生能尝到攀登的艰辛与快乐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从来没有这种切身的经历和感受,很难想象这样的人长大以后会有什么建树如上抛物线与轴的位置关系课,就可以从一元二次方程根的讨论,字母系数的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等设计阶梯,让学生沿着他们熟悉的常量问题的阶梯向上攀登,到达一个新的领域—变量函数

问题第三、袍袱型问题就是借用相声的艺术方法传授数学的技能技巧如介绍同一法时,可先设计出一组问题,学生会习惯用直接证法,从已知推可知,但推出的若干可知又无法推出结论此时的思维受阻,可收到“抽刀断水”之效,学生会绞尽脑汁的回忆,检索储存的知识‘在学生受尽“山重水复疑无路’,之苦后,老师最后抖出袍袱底,说明要用新方法—同一法这样学到的知识,学

生会刻骨铭心,经久不忘.第四、尝试性问题根据一些有实际背景的知识点,设计出以实物为素材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亲手实验,记录数据,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归纳出结论这种归纳能力是今后做开创性工作必须具备的能力如上三角形的边与边关系课时,教师可发给各组一堆长短不一的棒子,要求学生把能围成一个三角形的棒子一组一组的清理出来,量出长度并记录,问①每组数据中一个数与另两个

数的和与差有什么关系②实践过程实质上验证了哪条公理

说到这里,可能还会有同志认为问题教学是似曾相识,甚至是老生常谈笔者可不这样看,认为它是一个经久而弥新的课题应该看到,新的教育思想,新的教育观念,新的世纪,新形势呼唤着种种新的教学方式问题教学表现出的新意有、一、它把数学知识看成是载体和手段,用来培养学生会学二、它要求教师的课堂用语是疑问句,以问题为线索展开教学,用问题诱发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形式上注重的是思维过程总之,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技能都是努力思维的结果,这是问题教学与其它教学形式在效果上明显的不同之处问题教学中还应注意两点一、问题提出后,不能放任自流,教师的主导作用要贯穿始终,一方面对捷足先登者,要引导他们将问题引伸、拓展,向深层次钻研另一方面对束手无策者,要诱导他们寻找问题的突破口,那怕是只能理解问题的一层也是收获

二、对“越轨”思路只能疏导而不能堵设计问题的初衷是诱发学生思考,一旦发动后,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偏离思维的现象是有的,我们的责任是要及时地指点迷津,对有代表性的错误要在全班会诊纠正“错误是正确的先导”,克服一种错误的想法,就等于向正确想法迈进了一步对正确的偏离思维,要给予充分的肯定,这是创造思维的火花,如有推广的价值,可以改变原计划,推迟得出结论的时间,让这样的学生讲思维过程,本身发现新方法的思维过程比得到的结论要宝贵得多,决不能轻易的放过,或者让它自生自灭总的说来,问题教学的课堂要求是“活而不乱,管而不死”,人人都有思考问题的权力个个都有发表想法的机遇,形成一种各尽所能,各有所得,宽松和谐,紧张有序的课堂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