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等职业教育体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文章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解读了“产学研一体化”的内涵、特征及理论依据,遵循互利性、协调性、教育性三项原则,融入产业、行业、企业、职业、实践五个要素,提出了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体系构建策略。
关键词:产学研一体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企业文化
前言
《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意见》中明确指出:“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教育部召开的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进一步凝炼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的高职教育办学指导思想,产学研合作教育成为高职院校办学的必由之路、立校之本、育人之基、发展之源。产学研一体化就是利用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合理安排理论课程和社会实践,以达到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了解社会、培养能力、提高素质的目的。
一、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体系的内涵及特征
所谓“产学研”一体化,就是以“产”为方向,“学”为基础,“研”为纽带,三者有机结合、融为一体。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体系突破校本位封闭单一的办学模式,寻求与行业、企业的紧密对接,以产学研合作教育为切入方式,以校企结合、定向培养企业急需人才为结合点,既有针对性地培养极具企业特征、极富实践技能的技术型人才,也更便捷地为企业提供各类在职培训及人力资源和素质保障,更充分地发挥校企各自优势,实现校企资源共享和双赢目标。
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体系以“政府搭台、行业参与、校企唱戏”为运行机制,以校企合作、资源共享为基本形式,以技术型人才培养为根本目的。其基本特征为:在目标定位的适应性上,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专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在功能定位的互补性上,主要整合学校和社会两种教育环境和资源优势,实现间接教育环境与直接生产环境的融合;在管理定位的效能性上,主要建立校企共同参与的专业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大事宜,开发更为务实的课程与教材;在模式定位的延展性上,主要体现为产学研合作、工读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定向培养等多种实践模式,并注重在地方政府的主导和支持下,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开放性、多功能的区域性技术服务平台,为区域内行业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技术服务和智力支持。
二、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教育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
产学研三结合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产学研结合的原则是从高等教育提出来的,它的深层次意义在于,它不仅是高等教育的方针、政策,而且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产、学、研都是不同的知识运行的形式。
学——传承知识。以学习已有知识为主的学,主要是知识的传承,虽然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求学习者有所创新,但主要是教育者传授已有的知识给年轻一代;研——创新知识。无论从事何种研究,包括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或开发性研究,都是在进行知识的创新;产——应用知识。生产活动是把已有的知识运用到生产实践中,产出社会所需的各种产品。
???因此,无论是产还是学和研,本质上都是知识运行的活动形式。围绕知识运行,现代的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
???产——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即依存于“学”:产还有赖于技术的开发,即依存于“研”。只有依靠专门人才与创新的科研成果,才能不断提高生产能力,更新产品。因此,产离不开人与科技,即学与研;研——首先,依存于掌握知识的专门人才。研究的主体是人,需要学校培养科研人才从事研究;其次,绝大多数科研的课题来自生产和生活实践。有些科研的课题,虽属于抽象的基础理论,包括最抽象的数学,实质上也或多或少间接地反映了生产能力与社会生活提高的需求。因此,研必须依存于“学”与“产”,才能有所创新,有所应用;学——必须联系物质生产和社会生活实际,即平常所说的理论联系实际,因此必须依靠“产”。同时,学要重视学习最新的成就,只有传承最新的科技新成就,才能培养出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从上述意义而言,围绕着知识运行,产学研存在内在的本质联系,在现代建设中,产学研是相互依存的。
三、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教育体系构建的若干原则
???1.互利性原则。在产学研结合中,坚持互利、双赢的原则非常重要。仅仅对一方有利的合作难以长久,因此,在合作中,不是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是相互关心对方利益,尽量使对方利益最大化,使对方困难或损失最小化,力求做到平等、自愿、互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2.协调性原则。在合作过程中,要共同找到最佳的结合点。这就是目标统一、内容明确、责权分明,各方受益。如果确属不能同等受益,一方应主动对另一方提供适当的补偿。
3.教育性原则。不论采取何种方式,在校外或校内实训基地参加生产劳动,都要坚持既能通过生产实践使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会生产知识技能,又能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在实训基地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较为有效的;不良的生产环境对于学生的负面影响也是很大的。因此,选择实训基地时,除了看其硬件条件是否先进之外,更要考虑它的环境、氛围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
四、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教育体系构建须融入的要素
????产业要素。产业要素主要体现两方面的内涵。一方面,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区域经济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而不同地区产业布局结构、发展重点和支柱产业不同,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在办学上坚持为区域产业发展服务,强调地方性的特点;另一方面,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产业发展往往会先于行业发展,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超越现有行业的局限性,紧贴区域性的产业发展。积极为区域先导产业发展服务。
????行业要素。融入行业要素也包括两方面要求,一是在运行机制上加大行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强度;二是在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学内容中,注重行业发展的要求,包括行业对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过程和产品交换活动的相关标准。企业要素。更多地融入企业要素,强化校企合作,这是世界各国职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普遍经验。发达国家的成功做法主要有两类,一是企业直接参与职业教育,例如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另一类是职业院校渗透企业要素,按照企业要求培养人才,例如澳大利亚的TAFE职业教育。在目前我国校企合作制度尚不完善的环境下,高职院校应不断提高整合企业资源的能力,积极吸引企业参与高等职业教育,主动将企业要求反映在教学过程中。
????职业要素。要多地融入职业要素,高等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让学生毕业后高质量就业。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就业导向不仅要体现在就业服务工作上,更要体现在教学过程尤其是教学内容之中,将“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使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学能够体现职业的工作过程特征,体现职业资格标准的要求,改革教学内容,加强“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质量。
????实践要素。更多地融入实践要素,这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目标定位所规定的一个重要方面。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生产、服务与管理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就是在基层岗位和工作现场做实事、干实务、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性人才,也就是专门面向“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而这种“一线人才”,不是单单依靠学历教育在学校里就能培养出来的,他们必须也只有在生产和工作的实践中获得能力、提高能力。高等职业教育要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就必须强化实训、实习、实验等实践环节,加强高等职业教育与工作体系、工作过程的关联度。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过程必然要强调实践性,以提高学生适应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缩短从学校教育到实际工作岗位的距离。
五、产学研一体化高职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
(一)创建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借鉴CBE理论和DACUM课程开发方法,由校企合作进行职业能力需求、工作岗位、典型工作任务分析进而提出教学要求,创建独具特色的产学研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能力培养为主要特色,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在培养过程上,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与生产及科研一体化、传授知识与训练能力一体化。围绕一条主线,以教学为主线,产学研一体化协调推进;建立一个体制,一个教学、科研、生产真正融合、良性互动的办学体制;搭建一个平台,一个真正实现高素质高技能培养的坚实的产学研一体化平台,将受教育者置于其上,传授知识,培养和训练能力;构建一个教学体系,一个以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的教学体系。
1.确立明确的办学思想,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坚持内涵建设与外延发展并举,实现学院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全面协调发展,为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2.形成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政校企、产学研合作办学机制,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大力推进富有专业特色的工学交替式、模块式、项目式、工作室式等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以能力为本位,融学历教育与职业资格认证为一体、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教育教学运行机制。
3.完善校企双方共同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探寻产学研合作办学的多种实现形式,构建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能力化体系、专业课程模块化体系、实践教学标准化体系、现代教育信息化体系及质量监控目标化体系。以多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重点,努力创建仿真、模拟、开放式的实践教学基地与技术教育环境,增强实训教学的针对性、实践性。
4.搭建一个实现高职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产学研一体化教育平台。在教育培养运作形式、管理机制上,形成规模化、系统化、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建设完整的专业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特色教育平台。
5.建立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材开发模式,吸纳企业专家参与学院教材编写,将企业培训理念、企业文化、职业情境和“四新”知识直接融入教材,实现教材内容与生产实际的“无缝对接”。(附: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流程图)
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流程图
(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课程改革的关键是打破学科体系,建立基于工作体系的课程体系,这是当前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取向,是由职业教育的性质所决定的。课程改革的重心应突出实践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用工作任务来引领理论,使理论从属于实践。要突出工作实践(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仅仅对理论知识的深浅进行调整是不够的,而是必须对原有课程进行结构性改革。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正是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恰当载体,是校企深度融合的重要表征,是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有效途径,是产学研一体化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设计原则:以生涯发展为目标定位专业、以工作过程为线索设置课程、以典型产品或服务为载体设计学习项目、以职业能力形成为依据选择课程内容。
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范式
(三)建立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依托产学研一体化优势,提升师资队伍的知识、能力、素质,兼顾资历因素、结构因素、实践因素,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理实双高、专兼结合的素质高、实践能力强、科研服务意识强的“双师结构”师资队伍。
对应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要求、教师的业务能力和师德素养的“双复合”:德艺双馨。在专业能力方面做好教师、工程师、培训师、鉴定师、技师;在为人师表、职业素养方面做好学生的教练、导师、益友。教师下厂与企业科技人员联合开发创新项目;承接行业企业特殊工种培训等标准开发项目;组织完成行业企业委托的班组长、工段长、维修人员培训项目等,使教师能力素质在实践中大幅度提升。
“一线是提升能力的源泉”。支持专职教师团队打破传统的教研模式,一方面有组织地安排下厂,一方面鼓励教师自觉利用课余和节假日深入到企业工厂、车间、班组,做到”四个一“,即:结交一个以上的现场工程技术人员为朋友;把握一套现场最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流程;熟知一项生产现场现代化管理方法;提出一个结合企业实际教育教学的改进方案。营造和谐进取的文化氛围,激发队伍自觉的职业意识,营造尊重、平等、信任、合作、共享的人文环境。
(四)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校外生产实习等实践教学基地
加强政府、学院、企业深度合作,共建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基地,体现教育功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在双向需求的基础上,通过“政、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建立实训基地,是面向全地区、全行业的,是长效、互动的,又是多功能的。对内是实训基地,学生可以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下操作训练,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做人做事的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和基本品格;同时也为教师提高实践能力、开展科技开发、提高教学科研水平创造条件;对外它可以发挥学院在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为企业的科技开发、技术创新、人才培训服务。
1.建立教学、科研、生产和培训(简称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基地,在传统的实验室、实习工厂的基础上,扩充或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融实验、实训、实习、技能鉴定与培训、科技开发和生产为一体的多功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它由实训中心、企业(可以是校办的,也可以是社会的)、研究所和职业技能鉴定所、培训中心四个要素(部门)组成,统一于学校的实践教学基地之中。实践教学基地以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为中心,承担职业技能训练和职业素质训导两大任务,学生在教学、生产和科研三个育人环境中学习、工作和参加科研活动。
借鉴新加坡“教学工厂”的办学理念,构建产学研培“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将现代工厂的经营、管理理念引入学校,将现代工厂的生产、经营环境浓缩并模拟到学校的教学过程之中,甚至将现代企业的某一个生产、经营环节引入学校,使学校教学与企业经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学生在一个近似于真实的环境中学习必需的知识和技能。
建立工业中心,担负以下重要职能:实践教学与职业素质训导;职业技能训练与鉴定考核;职业资格认证与职教师资培训;科技开发、生产和新技术推广。逐步构建起与企业工作环境相一致的教学环境,使企业相关人员能够直接运用企业培训手段(理念、教材、环境等)对学生进行教学,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道德,融“教、学、做”于一体,让学生在学中干、干中学,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确保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参照企业考核标准,建立以能力和过程考核为重点,以学习绩效考核评价体系为中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彻底改变以学科知识为核心的传统评价方法。2.建立学生校外实习基地,密切与用人单位的联系。学校与办学相关的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挂牌建立校外实习实训基地,成为该专业学生固定的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在基地建设过程中,坚持互动互利、产学双赢的原则,确保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健康、规范地发展。一方面,选择那些规模较大、技术先进、管理优秀、效益良好、热心教育事业的企业作为合作伙伴,以确保学生校外实习、实训的质量;另一方面,与企业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以保证校外实践教学基地的正常运行。
校外实习基地可为学生提供一个不同于校园环境的实践教学场地或环境;提供专业技能训练所需的现场设备、师资或其他条件;为学生提供就业前企业实际工作的全方位的预演。
(五)有效融入企业文化
在校园形态上努力营造企业的情境和氛围,如按照企业的要求实施“订单培养”,在企业建立教学实训基地,吸引企业进校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企业安排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或提供实训岗位,学校为企业提供研发与培训服务,打破传统的大学校园建设形态、引入企业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
注重学生的高认知培养,教育学生能够站在国家民族的高度,认识把握自立成才与国家发展、企业进步的逻辑关系,激发立志报国,脚踏实地、成功成才的高认知能力。注重设计,持续引导,激发学生为我国自主工业“博学笃志、建功立业”的职业理想。新生入学的第一课由校长亲自讲授,使学生树立“进入学校门,志做职业人,学习为创业,岗位当先锋”的崇高理想;新生入校的第一天和“职业第一人”见面,邀请企业中成绩卓著的劳模标兵为学生现身说法;新生入校的第一周考察了解行业企业的奋斗发展史;新生入学的第一件事是按照学校培养目标,把握适用的理论、精湛的技能、创新的思维、良好的人格、健康的体魄,做出职业生涯规划。
将以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容作为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容,既能体现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又能符合高职教育的基本要求,充实高职学生的教育内容。
1.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在高职教育中,应使学生初步了解:什么是企业价值观;企业价值观是如何形成的;企业价值观在企业及企业文化中处于何种地位、具有什么作用;作为企业的一员如何体现和贯彻企业价值观等。
2.企业精神与企业家精神。企业家精神——企业精神——企业价值观——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生成的基本链条,同时它们也是相辅相成的。在这里,应该使高职学生初步了解:企业精神是如何构成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企业精神又如何从企业家精神转化而来;企业家精神是如何形成的;企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对企业的意义何在;如果你是企业家,如何形成企业家精神并以此构建企业精神等。
3.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于企业社会责任,应使高职学生了解:企业应肩负哪些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一员和社会公民,如何理解企业与社会各方包括与自己之间的关系等。
4.企业文化的运作模式及其创新。激励“革新挖潜”的创造意识,让“用户是上帝、服务是根本、压力是机遇、改善是能力、付出是幸福”的理念植根于师生心中。对企业文化的运作方式和运作机制等方面的了解,应该成为与高职学生基本职业技能一样重要的基本职业素质和能力。这些了解应包括:企业文化如何导人企业的一切活动和过程;企业文化如何内化为员工的思想、外化为员工的行为;企业文化如何不断创新等。
5.企业行为规范与学生必备的职业素养。企业行为规范既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规范形式,也是对企业员工行为的一种激励和约束机制。高职学生的企业文化素质培养,最终都将落实在这一层面,即对企业的认同感、诚信意识、敬业精神、职业道德、执行力、权益意识等。从企业员工的职业发展而言,这些不仅是企业的行为规范和基本要求,更是企业员工必备的职业素养。
(六)科研成果的开发与介入
高职教育必须依托行业企业,实现办学模式和办学机制的转变,真正做到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道路,实现职业教育院校与企业的共生共荣和双赢。专业教师应面向企业、面向生产、积极开展科技服务,承担科研课题,通过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开发产品、转化科技成果,将院校智力因素与企业生产要素紧密结合起来,为企业提供应用研究和技术服务,介入企业的长远发展,同企业开展全方位、高层次的教育合作,为高职院校进入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赢得生机和活力。
参考文献
[1]全国高职高专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论文集[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高教司.高职高专教育改革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黄尧.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产教结合经验交流会上的总结讲话[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4,(7).
[4]杨金土,等.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几个重要问题的基本认识[J].教育研究,1995,(6).
[5]王贵喜.高职高专产学研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2,(2).
[6]俞仲文,刘守义等.高职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Z].2005—11—11
[8].大力发展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在全国职教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5—1l—14
[9]石伟平.比较职业技术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1]马树超,范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再认识[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