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特色高校实现可持续发展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行业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正不断弱化,原行业主管部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和扶持也日渐减少,进而导致行业特色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
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还需进一步为行业特色高校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政策环境,理顺项目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办学的各个方面以及毕业生就业上给予更多的关注、指导和支持。
我国的行业特色高校,大多是在解放初期根据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整合了全国高校有关专业组建的单科性院校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建设与发展,这些高校在促进国家科技进步和服务社会、行业、地方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形成了自己显著的办学特色和一批优势学科。他们在这些学科领域里,不仅取得了开创性的科研成果,而且培养了一大批优秀创新人才和行业技术骨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特色高校中的一部分合并为综合性大学,另外相当一部分已经逐步发展成为行业特色明显的多科性大学。这一历史性的变革,对我国高等教育格局及其长远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当前,行业特色高校正处于新的重要发展时期,如何保持和强化其自身办学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一个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问题。
行业特色高校在服务国家及行业需求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
在几十年的行业办学过程中,行业特色高校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行业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源的主要支撑,这种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以河海大学为例,建校90多年来,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学校为国家的经济和国防建设、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为水利行业培养输送了近10万名高层次专门人才。
其次,行业特色高校是行业科技进步的重要技术支撑。自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以来,行业特色高校出于自身发展的考虑,努力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科技进步发展的需求,积极拓展科学研究与科技创新的覆盖领域和服务方向,原有的学科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但另一方面,这些高校依旧保持着行业办学的鲜明特色,继续承担着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技术升级改造的主要任务,其科研课题、技术研发的重点依然主要围绕和服务于行业发展需要,在推动国民经济整体发展中作出了自己特殊的贡献。
第三,行业特色高校具有参与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独特优势。行业特色高校大多是由原来的单科性院校起家并发展起来的,经过几十年的重点建设与发展,其往往仅有少数学科在国内名列前茅,或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但也正是由于这些优势学科,行业高校才逐步形成并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与品牌,日益积累出雄厚的基础和较强的实力,在国家科技教育全局中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因此,这些高校应当而且必将成为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的一支方面军。
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面临的发展机遇和现实挑战
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原行业所属的科研院所进行了企业化改制,改制后,这些科研院所一方面从根本上解决了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成果转化难的问题,院所的经营理念、市场观念以及技术转化能力大大增强,但另一方面也弱化了这些院所从事行业基础性研究、创新性研究以及共性技术研究的实力,淡化了其为特定行业科技进步服务的功能与作用,从而使得行业部门在共性、关键、创新技术的研发链条上出现了暂时的缺位和空位,这种暂时的空缺为行业特色高校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然而,在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中,行业特色高校在隶属关系划转后也同样面临着诸多困难与挑战。
第一,这些行业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渠道和沟通机制日益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之后,虽然长期以来行业办学培养行业人才的模式被打破,但与经济社会及行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人才和技术供需体系却没有及时形成,行业高校与原行业系统之间的沟通正不断弱化,原行业主管部门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学术发展、科技创新等方面给予的指导和扶持也日渐减少,进而导致行业特色高校发挥传统特色优势、为行业服务的空间在一定程度上缩小,由此而失去了一部分有力的支持。
第二,这些行业高校来自原所属部委的政策支持和经费投入出现大量缩水甚至断流。行业特色高校划归到教育部或地方后,隶属关系的转变使得原行业部委对这些高校的支撑弱化,直接投入迅速减少,政策的倾向性也有所改变。经费的减少和政策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特色高校继续为所属行业服务的能力的发挥和加强,进而影响并制约了行业特色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创新能力的提高。
第三,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定位受到影响。在原来属于行业主管部门管理的体制下,行业特色高校多数已确立起自己在所属行业中的领头地位和绝对优势。但是,随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和我国高等院校圈层结构的形成,以及各种大学排名和大学评价体系的相继出现并广泛运用,行业特色高校在新时期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较之过去发生了很大变化,位置排名有了明显下滑,导致这些高校社会影响力日益降低,优势色彩日渐消退,甚至产生了不断被边缘化的现象。
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向高水平进军的对策思考
新时期行业特色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行业特色高校应当充分认识和把握当前发展机遇,在办学实践中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坚持围绕国家需求和服务于行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思路,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完善人才政策机制,努力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最大程度地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
在学科建设上,要实行重点突破,统筹协调,交叉融合。
行业特色高校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其拥有若干特色优势学科,这些学科通常代表着国家先进水平,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体现。因此,为了保持学校的学术水准、竞争能力与良好声誉,行业特色高校必须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精而强”的发展战略,继续保持和强化传统学科的特色优势,在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实行重点突破,确保其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处于国内甚至国际先进水平。当然,行业特色高校也不能仅仅满足于若干优势学科的高水平,而应在实现重点突破的同时,充分依托优势特色学科,积极寻求新的学科生长点,在相关领域内拓展新的学科或学科方向,统筹协调,均衡发展,力争有较多的学科达到较高水准。同时要尽可能地促进相关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融合,以提高学校学科建设的整体水平。
在科学研究上,要提高创新能力,产学研结合,构建好平台。
目前,行业特色高校普遍存在科研经费短缺、整体科研队伍水平不高、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等问题,为此,行业特色高校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提升自身在科学研究方面的核心素质和竞争能力。首先,应认真研究国家及行业发展规划,找准与国家战略、行业发展需求相对接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充分利用并发挥学校优势学科,面向国民经济发展和行业重大需求开展前瞻性、战略性研究,不断强化学校科研特色,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其次,行业特色高校应利用优势学科全方位开展产学研合作,特别是要与所属行业的骨干企业建立广泛、密切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模式下,学校通过整合自身科研优势,紧密联系企业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开展科技攻关,努力争取重大科技成果并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此外,行业特色高校还应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使其成为学校组织科技创新和科技攻关、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实体和公共服务平台,成为进行知识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开发和社会服务的交流平台,进而推动学校科技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人才培养上,要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行业特色高校虽然大多建有研究生院,研究生培养已有一定规模,具有培养硕士、博士的师资力量、实验条件和管理能力,但资源配置的中心仍在本科教育,对研究生教育的投入较为薄弱,这直接导致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不高。因此,为了给国家、社会培养更多的高水平创新型人才,行业特色高校必须大力发展研究生教育。第一,要加强导师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导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第二,要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争取博士、硕士学位点的增加,推动学校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第三,要强化过程管理,加快构建和完善具有行业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生培养结构和培养方案,提高教学质量;第四,要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发挥学术团队、学科梯队和学校科技创新平台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与此同时,行业特色高校还要注重加强研究生国内外合作培养,加强研究生教育创新基地和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努力营造出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条件与环境。
在队伍建设上,要加大培养与引进的力度,建设高水平团队。
首先,行业特色高校应通过招聘、选聘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和鼓励在职教师尤其是重点学科教师攻读博士学位等手段,加大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教师的比重,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其次,学校应加大对学术带头人、后备领军人物和优秀学术骨干的培养,对青年教师予以特别关注,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选派有潜质的教师到国内外高水平大学进修、访问、交流等举措,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国际化水准。第三,行业特色高校要广纳贤才,积极从校外引进与自身总体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各类优秀人才,特别是那些在国家重点研究领域和重大专项中有发言权的战略科学家,不断提高学校的学术声誉并改善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最后,学校还应特别加强高水平学科梯队与创新团队建设,积极营造良好的人才环境和健康、和谐的文化氛围。
毋庸置疑,在新的历史时期,行业特色高校要想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实现高水平的跨越,主要依赖于行业特色高校自身能否发现机遇、抓住机遇、走自主发展之路。但另一方面,行业特色高校的建设与发展也离不开教育部、行业主管部门及地方政府的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因此,各级政府及主管部门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进一步为行业特色高校建立和完善良好的政策环境,理顺项目渠道,加大经费投入力度,在办学的各个方面以及毕业生就业上给予更多的关注、指导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