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学生心理健康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学生心理健康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学生正处于人生发育的“第二次高峰”的重要时期,在心理健康标准的问题上与成年人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也就具有自己的特点。但是,由于人的心理绝非整齐划一,各人的心理素质各不相同,外部表现也千差万别,因此,人的心理健康的标准至今还远不如测量人的身体生理指标那样具体和可观。在健康的与不健康的心理之间难以划出明确的界限。从总体上看,心理是否健康,要看它是否有利于生理、心理活动的积极发展,是否符合正常人的心理状态,是否与他人、与社会相和谐。根据心理学理论和一些专家的研究,以下几个方面可以作为衡量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参考标准。

(一)智力发育正常

智力正常时中学生从事正常生活和学习的基本心理条件之一,是他们与其周围环境取得平衡和协调的心理保证,是衡量中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志。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把学习看成是负担,乐于学习,求知欲很强烈,努力掌握知识和技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探索问题的兴趣极为浓厚,能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不断追求新的学习目标。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能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专心致志,而不是三心二意。他们能充分发挥智能,努力获取优异成绩。

心理学工作者通常用智力测验的办法来衡量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以智商(IQ)表示只能的发育水平。一般认为,智商在70以下的称为智力低下,他们都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即心理不健康。

(二)情绪饱满适度

情绪饱满稳定,反应敏捷适度,使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又一个重要标志。

人的情绪与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联系。当人的需要获得满足时,便产生积极情绪,表现为愉快、满意、高兴、欣慰、欢乐等。反之,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如焦虑、忧伤、沉闷、愤怒、恐惧、不安等。积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的协调性,表示人的身心处于积极的健康状态。而消极的情绪反映了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活动不同程度的失调,如果长期积累会使心理失去平衡,以致发生机体的某些病变,从而有损于身心健康。

情绪丰富是青年学生的突出特点。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能够情绪饱满。他们往往性格开朗,即使是遇到困难情境,也保持乐观情绪,而不是消极沉闷,寡欲不欢;心境的基调轻松愉快,会学习,会生活,并从中得到乐趣,而不是沮丧悲观,郁闷苦恼;对外界事物的反应敏捷适度,能很快接受新事物,而不是消极滞钝,或者是激进失控,不再一些突发事情面前惊慌失措,不为一时冲动而违反学校规章制度,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情绪稳定而沉着,能把握住自己的情感,即使是遇到挫折和失败,也能用理智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而不是时常起伏波动,喜怒无常,犯“冷热病”,成功时沾沾自喜,得意忘形,失败时垂头丧气,郁郁不悦。

(三)自我认识正确

正确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这是使自己的行为能够适应环境的保证,是自我心理完善的基础,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

中学生的自我意识很强,乐于独立思考,常常借助先进人物和自己周围的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解剖自己。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对自己的优点、缺点有比较清醒的、合乎自身实际的认识,能够较全面地认识和估价自己的智力、能力、性格、爱好、气质以及在社会和他人心目中的地位,并能据此安排生活和学习,在学习、社交等方面能做出正确选择。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既不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追求力所不及的目标;也不过低估计自己的能力,而放弃力所能及的目标。他们能够自尊自强、谦而不卑、扬长避短。

(四)人际关系和谐

人们在相互交往中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包括与亲朋好友的关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与老师同学的关系等等。这种关系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它是人们在群体交往过程中,由于相互认识和相互体验而形成的心理关系,它反映了人们在群体生活中,情感距离和相互吸收与排拒的心理状态。表现为或者在心理上相容,或者在心理上相拒。和谐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满足各种生理需要,而且可以满足精神需要。一个人善于与周围的人保持一种良好的关系,会使交往的需要(不愿被孤立、被隔离,需要别人关心,需要友谊,需要别人的认可和接受,需要别人的支持和合作。)得到满足,从而带来一种存在的安全感,可以有助于个人的进取和发展。在这种和谐的气氛中生活、学习、工作,可以避免引起不安和焦虑反应,防止心理疾病的产生。

中学生的交往需要十分突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总是喜欢与人交往,寻找知音,建立友情,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接触他人时持积极态度,能够理解别人的思想感情,也善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现出对老师、长辈尊敬,有礼貌,对同学信任、谦让、诚挚,对儿童和残疾人表现出同情、尊重、爱怜和热心帮助。而不是持消极态度,表现出冷漠、轻视、畏惧、憎恶;在与人相处石油合作精神,相互关心,相互容纳,相互帮助,团结友爱,而不是自私自利,孤傲自恃,格格不入;在交往过程中既能悦纳他人,也能娱悦自己。

(五)人格表现统一

一些心理学家认为:“健全的人格就是统一的人格”。人格的核心是人生观和信念。人生观和信念会把人的需要、动机、愿望、兴趣、目标和行动等统一起来,使个人的整个人格得到正常发展。

一个人的人格受到环境和各种诱因的影响,可以出现人格矛盾的现象。但心理健康的人具有较强的抗诱惑能力,能及时矫正某些心理矛盾冲突,保持人格表现的统一。他们的心理活动、言论态度和行为方式都处于和谐的统一之中,具有以一贯之的人格特征。思想有条理,注意力集中,工作和学习有坚强的毅力,而不是言行不一,行为分裂,自相矛盾,互相冲突。

必须指出的是心理健康是相对的。衡量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必须把多项指标综合起来,单一的特征不能被认作是心理健康的标准,没有一个人在所有的时间内都具备所有健康心理的特征。(作者单位:山东临朐新华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