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中小学素质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小学素质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中小学素质教育

摘要:素质教育提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迟迟落不到实处?“应试教育”的弊端被口诛笔伐了这么多年,为什么“讨”声依旧。本文如实反映了我国中小学目前在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在广大的中小学生中的问题,深刻披露了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素质教育“应试教育”

一、当前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起,由于照搬了前苏联的国家主义教育模式,

加上综合国力和经济实力的限制,我国长期实行的是“精英教育”的体制。此后,考试就成为人才选拔的唯一方式。那种体制也被人们称之为“应试教育”。在过去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应试教育”作为一种教育体制也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为经济文化建设输送了大批人才。但随着时代的进步和改革开放的全面深入推进,它越来越暴露出诸多的局限和弊端,尤其表现在对社会主义新人的培育上。为此,从上世纪80年代末起,我国及时着手进行教育改革,并针对性的提出了素质教育这一新的教育观念,新的教育体制也是围绕这一全新的教育观念来建立的。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两个“面向”,即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各个方面。素质教育在我国推行已经有十多年了,各地的素质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以往一切围绕分数转、一切围绕升学转、一切围绕高考转的不正常状况。但其效果并不太理想,而且它还和“应试教育”相互交织,形成了一种教育畸形,给社会带来了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中小学生中出现了普遍的厌学情绪

在目前的中小学生中,厌学绝不是个别现象,在农村中小学生特别是“留守”儿童中,情况尤为严重。在笔者调查的几所农村中学里,对学习有浓厚兴趣的不足三分之一,但对学习感到厌倦的却超过了三分之一,其余的则是得过且过。城市中的中小生学生厌学状况也令人堪忧。这种现状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也是与素质教育要实现的面向全体学生的初衷背道而驰的。

(二)应试教育造成了学生的畸形发展,压抑了青少年的个性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广大的中小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他们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就开始承受着学习和考试的压力。为了达到社会的、学校的、家长的唯独不是他自己的功利性目的,他们放弃了本应享有的快乐时光,牺牲了自己的身心健康,只能把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而且是集中在有限的几门“重点”考试科目上。至于其它的科目,则是无力顾及(最后他们也被淹没在这种功利之中而发展为无心顾及),更谈不上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由于成长空间受到压制,他们的个性被压抑而得不到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大大降低。在笔者调查的几所城区中小学中,素质教育并未得到彻底贯彻,实际上是徒具素质教育之名,而行的是“应试教育”之实。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推行情况就更毋庸多言了。说得夸张一点,学生不是在受教育,而是在受“摧残”。

(三)造成了大量与教育不当有关的社会问题

屡次见诸报端的大学生甚至研究生自杀现象所折射出的大学生中存在的心理问题,呈上升趋势的青少年犯罪,等等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中小学“失败”的教育有关。据网易网站报道,广东初一一男生因偷窃而自杀,宁夏一高二女生因多重压力而自杀,陕西安康连续发生两起初中学生服毒自杀,如此等等极端的例子,更是直接地暴露出目前教育的“失职”。也许这些事件的发生,是由于这些学生自身存在心理问题,或者有更深层的社会原因,但教育无论如何都是难辞其咎的。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当然,上述问题的存在,并不是素质教育惹的祸。相反,正是由于素质教育贯彻不力而造成的。那么,我们的问题出在哪里呢?我想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应试教育”的影响依然存在,而且相当强大之所以出现可怕的、普遍的中小学生厌学情绪,是由于他们学习的压力过大而不堪重负。而这种压力就来自于考试。在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好工作、好前程这样一个链条上,考试被赋予了决定命运的意义,我们的教育能不唯其马首是瞻吗?谁还有胆量和勇气去搞素质教育呢?谁也输不起。这种恶魔般链条的存在,究其原因,是由于我国目前不合理的教育体制造成的。

(二)社会、学校、家长对教育的功利性态度

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当今中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精力放到发展生产力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上了,在某种程度上就忽视了教育的发展,因为教育是不能够在短时间里产生收益的,并且它的收益不是显而易见的。即使是重视教育的某些政府,关注得更多得也只是它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而忽视它的文化传承功能和培育现代型新人的功能。对学校而言,学生的成绩和中高考的升学率,关乎它的生存和发展,因为上级考核和社会评价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看的就是这个。其结果,学校对素质教育只能是欲行又止,或者是徒具素质教育之名,而行“应试教育”之实。我们的家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也不断地给自己的孩子施加压力。有的家长是受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传统习惯的影响;有的家长自己没有受到好的教育,就把希望寄托在下一代身上;还有的家长是教子无方而受从众心理的影响;更多的家长则是看到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为了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光明的未来。这些功利性的态度,必然催生出功利性的教育,广大中小学生个性受到压抑、得不到全面发展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三)素质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又受到的“应试教育”强大挤压为贯彻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要求,教育部进行了课程改革,重新编写了教材。新课程适当拓宽了知识面,同时适当降低难度。然而,事实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增加了,但由于应试的需要,实际教学中难度并未降低,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负担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这就告诉我们,在“应试教育”的藩篱内,决不会搞出成功的素质教育。

三、应对策略

基于以上的原因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推行素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仅仅是素质教育推行不力造成的,而是有着错综复杂的原因的。所以,问题的解决自然也不能囿于素质教育的范围,而应该从教育发展全局、甚至社会发展全局出发,来寻求问题的解决。在根本转变教育观念的同时,必须对我国目前的现行教育体制实现根本性的变革,否则不仅观念难以转变,而且极易反复。

(一)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同时改革现存的招生考试制度

改革后中国的教育制度的情形我认为可以参考美国的教育制度:有多个考试机构;统一的全国考试每年举行多次,并且成绩仅作为参考;学校具备自主考试招生权力;公立的教学系统可以向大多数学生提供价格合理的教育;优秀的私立学校可以向非凡出众的学生提供精英教育;其他一些私立学校则具有较强的市场适应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扫除民办教育发展的障碍,大力发展多种高等教育模式,形成“百花齐放”的局面。在高等教育领域,自主考试招生以及独立文凭的发放权利将会使高校之间产生异彩纷呈的竞争局面,各高校将会更加注重学术的发展自身特色的建立。这样一来,高等教育教育从内容上将会有丰富的增长。在没有了统一的升学制度的制约下,艺术、音乐、体育等等方面的以志趣为主导的教育需求将大大增加,这就为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为中小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只得一提的是,高等教育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仅仅局限在教育领域是很难成功的,我们必须改革现存的重学历轻能力的人事制度,转变到以能力为主、兼顾学历上来,为高等教育和招生考试制度的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就业环境。进行高等教育改革和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就能使高考这个过去“千军万马”拼命去挤的“独木桥”,变成畅通的宽阔大道;就能使广大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志趣和特长,选择适合自己成才的高等学校;就能使他们有多种考试的选择,有多次考试的机会。这样,就能大大减轻他们的学习和考试压力,使他们由被动的“厌学”变为自主的“乐学”。

(二)优化教育结构,为学生成才提供多种途径

我国目前比较重视的是普及义务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相对忽视了高中阶段教育和职业教育。这就使得中考几乎具有了和高考同等重要的地位,成为制约素质教育的又一瓶颈,使素质教育不能在小学——初中——高中——大学中一以贯之;使得学生似乎除了升学便别无它途。因此,我们要大力发展高中阶段教育,一方面扩大规模,另一方面,“去重点化",从而减轻中考对学生的压力。同时,加强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拓展学生成才空间。中学生除了升入高一级学校之外,还可以选择进入中、高等职业学校或接受职业培训,为就业作准备。这样一来,学生的成才就有了多种可能,就能使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的压力进一步减轻,对生活充满希望和信心,充分享有本应属于他们的快乐时光,拥有宝贵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只有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才会保有自己的独特个性,才能有丰富的想象力,也才能有不竭的创造力。

(三)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好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初中——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好工作、好前程这样一个魔鬼般链条的存在,无疑催生了人们对教育的功利性态度,无形中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压力。其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国目前的教育资源分配很不合理。要消灭这一怪圈,就必须“去重点化”,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使各级同类学校得到大致均衡的发展。

(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实现两个“面向”以上所讲的一切,都是要使素质教育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和重压,但仅此是不够的,要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它自身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城市中小学已经获得了相对较多的投入,在继续跟进的同时,要把投入重点放在农村中小学,使它们也能拥有实施素质教育必备的各种硬、软件设施。在政府主要负担投入的同时,要充分吸引民间投资,大力鼓励和支持各层次的民办教育发展。这样既能弥补政府投入之不足,又可以形成竞争,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和均衡分配。其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样,发达地区、城市中小学由于各种有利条件,已经吸纳了比较优良的师资;相反,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则由于各方面的劣势,造成了一方面师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师资参差不齐的状况。为此,一方面,要加强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师资培训力度;另一方面,要改善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条件,吸引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农村中小学任教。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师资,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再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同时,要加强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的研究。

新的教学内容没有新的教学方法作指导是难以成功的。我们反对“应试教育”,反对把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我们不能完全抛弃评价。对素质教育,我们仍然需要建立新的科学的评价体系来进行评估,以利于更好的推进素质教育。最后,素质教育要逐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一是“,应试教育”的惯性和消极影响,不可能在短期内完全消除;二是,我国的生产力总体水平仍然比较低,而且发展又极不平衡,存在巨大的地区和城乡差距。所以,我们要在条件具备的地方,加快推进素质教育;带动条件较差的欠发达地区、农村中小学的素质教育逐步开展。通过长期间艰苦的努力,最终实现公平公正的两个“面向”。上个世纪初,鲁迅先生在揭露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时,曾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今天,面对这“摧残”人的现代科举制度——“应试教育”体制及其考试制度,我也禁不住要发出同样的呐喊——“救救孩子”。改革长期存在的一种教育体制,推进真正的素质教育,不但需要时间,更需要勇气和决心。事因其艰难,更显其意义;不因其久,而能坐以待之。希望本文,能唤起真正的行动。

参考文献:

[1]高少林.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两大瓶颈.教育研究.人民教于出版社.

[2]朱哲.教育思想简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第1版.

[3]郝德永.乌托邦——当代教育德品质.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版).2003(10).

[4]顾明远.中国考试制度改革的出路何在.湖北招生考试.2003.

[5]秋雨.中国教育制度的瓶颈.网易.2005年6月13日.

[6]胡星斗.讨伐中国教育制度.网易.200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