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合格人才的迫切要求。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许多成功人士一个共同之处,就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那些事业失败、人生挫折的人,也往往是心理素质比较脆弱,经不起困难、挫折乃至成功的挑战和考验。必须在大学阶段,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迫切要求。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在理想信念、思想品德、行为养成、心理健康等各个层面全面展开,使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互相补充、互相促进。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要求。人才教育的“科学发展观”提倡建立全面、科学、人性的人才标准、人生标准,走出那种完全以战胜他人、出人头地为唯一标准的人才观、幸福观。因为如果人生价值和幸福的实现,都以战胜他人、不断攀爬为唯一途径,那么任谁都无法真正走出紧张和焦虑。而科学的人才观、幸福观要在良好心理素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心理健康教育以发展大学生个性为目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大学生心理施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通过学科教育、德育工作及心理健康教育等途径去优化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同时以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为指导,树立正确的大学生心理发展观。
二、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成长性指导。大学生在成长中总会遇到很多麻烦和迷惑,他要向教师寻求帮助,教师根据大学生的具体特点,具体情况,运用心理学的知识和原理,通过与大学生谈话和讨论等形式,在师生之间建立相互信任、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对大学生成长中的潜在的、完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进行处理,帮助其发现自己的问题及根源,改变原有的认识结构和行为模式,提高大学生处理学习和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生活指导:指导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调整生活内容、改变生活方式、养成生活习惯以适应生活环境;如何合理应对生理发育而诱发的心理压力、矛盾和烦恼;甚至包括日常生活料理的指导、财务管理的指导等。
人际交往的指导:指导大学生掌握与不同对象交往的规范,掌握交往媒体和人际交往的方法,发展交往技能,学会消除人际关系的矛盾和障碍,缓解交往压力的方法,最终学会处理与各种交往对象的关系,如师生关系、亲子关系、同学关系、同伴关系、异性同学关系等。
学习指导:指导大学生了解学习任务和要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习习惯、发展学习兴趣、掌握应考技能、调整应考心态、预防学习疲劳等。
适应能力和耐挫能力指导:培养大学生适应学习环境、生活环境的能力,同时在挫折、失败面前的积极心态和具有应对能力。
竞争能力:指导大学生面临目前学习、生活及未来职业中的竞争能力。
2.潜能开发与拓展。开发心理潜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每个人生来都具有优秀的潜能;只要努力每个人都可以充分发挥或实现自己的潜能。现在我国大学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相差不大,要想成功取决于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心理素质可以更好地发挥潜能。
智能的培养:以思维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掌握基本的思维方法、思维策略,同时着重培养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注意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
创造能力的培养:培养大学生创造的动机、愿望、认识自己创造的潜能、掌握创造的思维方法与策略、发展创造性想象。
记忆力和思维力:由心理发展的特点指导大学生养成科学的记忆方法和思维能力。
成功心理训练:培养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达成目标的能力。包括:设定合理的目标,制订科学、有效的执行计划,勇于面对压力,善于自我激励,养成勤奋努力与不断付出的习惯,培养坚持到底的精神。
3.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培养心理素质,就是要发挥、发展、培养、提高、训练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潜能、能量、特点、品质与行为。
情商培养:情商是描述一个人控制情绪的商数。培养情商就是培养大学生认识和调控自己的情绪;识别和理解他人的情绪;构筑和形成动机、兴趣和自我激励相结合的动力机制;处理和协调人际关系等能力。这其中培养大学生乐观积极的情绪是关键。
意商培养:意商是用以反映人的意志品质及其发展水平的概念,包括意志的自控性、果断性、坚毅性、持久性等,是人克服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发展大学生意志品质的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韧性,充分发挥意志在制订行动计划和执行计划过程中的能动的调节作用,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提高应对和承受挫折的能力。
人格培养:人格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复杂组织,它赋予个人生活的倾向和模式。心理健康教育应该培养大学生的自我认识和评价机能、自信心、自尊心、自控力、独立性、成就动机、能够接纳自我、发展自我、超越自我等,促进大学生完整和谐的人格的形成。
4.心理卫生教育:对大学生进行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知识正面教育,消除大学生心中对青春期生理和心理上的种种不适,正确对待自己的性别和性别差异。
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重要作用。同时,课堂心理健康教学必须结合实际,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多通过案例教学、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形式提高教育效果。要做到以下四个结合:
1.心理教育课程与多学科课堂教学相结合
心理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出现是落实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步骤,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课堂教学中,通过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态度,通过彼此的倾听和诉说而进行双向的沟通、共同学习而寻求真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用全部的感官真诚地去去倾听,理解和呼应大学生从内心深处发出的所有声音,教师有意识帮助和引导大学生运用道德和人文知识,对自身进行主体自我创设与自我建构,这就是一种对大学生自我创造的深层人格的召唤。心理健康教育还应该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这是加强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环节。
2.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相结合
心理咨询是帮助大学生解疑释惑、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通过开展个别咨询、团体咨询、电话咨询、网络咨询、书信咨询等,为大学生提供及时、有效、高质量的心理健康指导与服务。做好新生、应届毕业生、家庭贫困学生,特别是学习困难学生、失恋学生、违纪学生、言行异常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帮助他们化解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发现存在严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专业卫生机构进行治疗。心理辅导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途径,心理辅导是一个助人自助的过程,心理辅导的核心是发展取向的,心理辅导含有改变、发展和成长的含义,自我实现是心理辅导的终极目标。
3.团体训练与大学生社团活动的训练相结合
团体训练是在教师指导下,大学生真诚地相互问候,介绍自己,认识他人;每个大学生都以尊重的态度回答组内其他成员的提问,在热情友好的气氛中增进彼此的交往。还可以就共同的感受和小组成员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深入的讨论,抒发各自的内心体验,互相疏导,寻找认同感。与人共处的能力、移情与理解的能力从中可以得到提高。
大学生社团活动是采用组织手段,加强社会实践,在校园内外组织起内容涉及多方面的活动,为大学生日益扩展交往范围、建立多样的生活联系,使她们的精神世界变得更为充实和美好。教师可以指导大学生自己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努力使活动成为良好的交往环境,让她们在活动中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同学的善意,并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学会学习。
4.心理教育与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
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利于从根本上消除心理障碍。广泛开展心理健康宣传教育,组织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日(周),举办心理健康讲座和心理知识竞赛,开办网上心理健康栏目,并发挥学校广播、电视、校刊、校报、橱窗、板报和校园网络的作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环境。广泛开展深入细致的谈心活动,加强思想、感情、心理的交流与沟通,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化解矛盾,润物无声。
同时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心理健康教育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把解决心理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解开心理疙瘩。必须采取切实措施,有针对性地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特别是要做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工作、毕业生就业服务指导工作、大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以缓解来自经济、就业、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压力。
心理健康教育更多的时候是一种“隐性”的教育,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程,其效果并不是立竿见影的,但我们坚信只要使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朝着健康,科学,有效的方向发展,我国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将出现崭新的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