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中职学校语文教学改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当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陷入一个难教难学的尴尬境地,针对此种情况,特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中职学校学
生语文学习现状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并试图提出语文改革的方法。
【关键词】中职学校;语文教学;调查问卷;分析;改革
目前,中职语文的教学似乎越来越陷入一种困境:学生厌学,教师厌教。面对这种情况,笔者于2007年12月份以发放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一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部分一年级生进行了调研,并对已回收的420份有效调查问卷进行了整理、统计、分析,其结果不容乐观。
本次调查共涉及数控、模具、电控、电子、电信、机电、计算机、会计、物流、商务营销等十个专业班级,其中男生占71%,女生占29%。卷面客观选择题50道,主观问答题2道。
一、学习语文的心理认知度
在“是否喜欢上语文课”一项中,“很喜欢”占32%,“比较喜欢”占41%,“一般”占22%,“没什么兴趣”占4%,“不喜欢”占1%;语文课与专业课及其他课程相比“更喜欢语文课”的占50%;认为语文学习对自己的个人成长“重要”的占71%,“一般”的占27%,“无所谓”的占2%;对于学习语文的作用的认识中,“思维能力得到训练”占22%,“陶冶情操,提高修养”占31%,“增加谈资,助于交际”占37%,“获得语文知识”占7%,“其他”占3%;“常常”有学习语文成功体验的占19%,“偶尔”有学习语文成功体验的占75%,“从未”有过学习语文成功体验的占6%;对学好语文这一学科“有信心”的占38%,“比较有信心”的占48%,“无所谓”的占6%,“担忧”的占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大部分中职学生对语文课程本身的兴趣还是有的,而且,认为语文对自身的成长比较重要,但是学习语文的成功体验不足,对学好这一学科信心不强,并且个人设立的语文学习目标差异较大,尤其对传统的侧重于基础知识的获得认同度不高。
二、学习语文的具体表现
上语文课前能“提前认真预习”的占22%,“仅临时翻看”的占50%,“根本没看”的占10%,“有时间才翻阅”的占18%;在语文课堂上的状态“以听老师讲为主”的占31%,“常处于思考感受中”的占22%,“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的占28%,作为“旁观者”的占4%,“精神分散,偶尔听一下”的占13%,“做自己的事情”的占2%;在语文课堂上“有”充分的思考问题的时间的占42%,“偶尔有”的占52%,“几乎没有”的占6%;回答老师提问时,“认真思考但不想站出来回答”的占39%,“认真思考并主动回答”的占13%,“课堂气氛热烈时也曾跃跃欲试”的占30%,“答不出来很怕老师提问”的占14%,认为“课堂提问与我无关”的占4%;“有”质疑教材甚至挑战老师的习惯的占6%,“无”此种习惯的占66%,“偶尔有”此种习惯的占28%;在语文课堂上,“有”机会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的占31%,“偶尔有”机会占50%,“完全没有”机会占19%;老师“指导过”如何提出问题的占41%,“偶尔指导”的占40%,“从未指导”的占19%;课后“经常”与同学或朋友讨论有关语文学科问题的占6%,“偶尔”有过的占68%,“从未”有过的占26%;语文作业“经常”受到表扬或赞赏的占7%,“偶尔”有过的占65%,“从未”有过的占28%。
以上数据反映出大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良好方法,思辨性、主动性和反馈性都不高,课堂学习效率不理想,甚至出现一部分学生思想脱离课堂的情况;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对待学生方式有待改进。
三、学习语文的基本态度
当问及喜欢语文的原因时,选择“基础好,是自己的强项”的占14%,“内容丰富有趣”的占34%,“比其他科目学起来更容易”的占19%,“喜欢语文老师”的占11%,“对个人成长有帮助”的占14%,“其他”占8%;不喜欢语文的原因选择“基础差跟不上”的占15%,“内容枯燥乏味”的占26%,“语文成绩很难提高”的占11%,“不喜欢语文老师”的占12%,“其他”占36%;对语文教材的选文感到“满意”的占13%,“大部分满意”的占41%,“一般”的占38%,“基本不满意”的占8%;认为中职语文学习应该侧重于“语文常识的学习”的占5%,“交际能力的提高”的占56%,“学习方法的积累”的占5%,“培养良好的人文素养”的占34%;最喜欢的语文形式是“文学阅读”的占41%,是“应用写作”的占10%,是“口语交际”的占49%;认为语文老师最重要的是“渊博的知识”的占14%,“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占50%,“丰富的社会经验”的占34%,“必须有高学历”的占2%;对目前学校语文教学现状感到“满意”的占23%,感到“一般”的占65%,“不满意”的占12%;认为在语文课中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多媒体教学“会提高学习效果”的占53%,“不会提高学习效果反而会分散注意力”的占15%,“说不清楚”的占32%。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学生的学习状态容易被教材和课程的内容所左右,而当前所用的传统教材已跟不上学生的需求,中职学生学习的侧重点不再是对基础常识的把握,而偏重于对实际交往技能和文学欣赏阅读的学习,当前的语文教学状态提不起学生兴趣,学生对现代教学技术的引入期待值较大。
四、学习语文课外关联内容的状态
课外“经常阅读”的占36%,“老师布置才阅读”的占40%,“基本不读或没时间阅读”的占24%;个人拥有的课外书籍数量在“1~10本”的占49%,“10~20本”的占16%,“20本以上”的占20%,“没有(0本)”的占15%;在阅读兴趣和爱好方面,“涉猎很广”的占36%,“比较狭窄”的占49%,“只限于一类”的占15%;课外阅读以“报刊杂志”为主的占31%,以“优秀文学著作”为主的占21%,以“消遣性文艺作品”为主的占17%,“社会科学类著作”占7%,“名人传记”占7%,“其他”占17%;“愿意”阅读内容健康、富有教育意义书籍的占88%,“不愿意”的占12%;如果教师指点了阅读书目,“会”去读的占71%,“不会”的占29%;曾经“参加过”演讲比赛或诗歌朗诵等语言类比赛的占19%,“没参加过”的占81%;平时“有”写日记或自发写随笔习惯的占15%,“偶尔”写的占50%,“没有”写过的占35%;“经常”上网聊天或者看书的占37%,“偶尔”如此的占51%,“从未”有过的占12%;认为网上聊天“会”改变其语言使用习惯的占45%,认为“不会”的占33%,“不清楚”的占22%;平时“经常访问”网络文学站点或页面的占10%,“一般”的占36%,“很少访问”的占29%,“没有访问过”的占25%;认为网络文学“会”对其写作风格产生影响的占30%,认为“不会”的占37%,“不太清楚”的占33%;当问及认为曾经阅读过的最经典的课外读物是什么时,20%的学生回答没有或者空白,在回答中约有50%的同学不理解经典读物的概念,回答最多的是《读者》、《人性的弱点》、《心灵鸡汤》、《盗墓笔记》、《诛仙》、《清朝野史》、《左耳》、《三重门》等等,读过的经典读物提到最多的是四大名著(《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此外还有《骆驼祥子》、《围城》、《老人与海》、《挪威的森林》、《伊索寓言》、《简爱》、《茶花女》等等,有些作品只有一两位学生提到。
以上数据反映出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不足,个人书籍占有量偏低,阅读的内容和范围狭窄,主要以报刊类为主,对外国文学更是知之甚少,但有阅读的积极需求;语言锻炼缺乏,谈话内容和习惯会受到网络影响。
五、学习语文的目标、期待
当问到最理想的语文课堂教学方式时,认为“教师精讲,学生听”的占9%,“师生共同探讨”的占47%,“教师引导下学生自主探讨”的占19%,“教师参与,学生小组互助学习”的占25%;“接受”根据个人爱好选择不同的语文内容进行班级教学的占54%,“不接受”的占28%,“无所谓”的占18%。在回答中职学校语文学习希望获得的收获时,2
0%的学生回答不知道、没想过或者空白,提出“能及格”或者“一般”要求的将近4%,回答中大部分提到的是提高交际能力、提高人的素质、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增强内涵、开拓知识面、丰富生活经验、思维得到训练、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提高考试成绩、掌握学习方法、会说标准普通话等等。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大部分学生期待语文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增强其课堂参与度和自主性,能根据个人爱好和实际需求选择语文教学的内容,对教学的需求更多的侧重于语文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和个人素质的提高。
通过此份调查问卷,发现目前的中职学校学生语文根基薄弱,语文知识贫乏,学习语文的兴趣、特长和目的差别很大,虽有学好语文的良好愿望,但没有科学、正确的方法;语文课本内容陈旧,缺乏时代感,缺少学生感兴趣的新思想、新观念和新的生活方式;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个别差异,缺乏对学生职业教育的考虑;语文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方法有待改进。要改变目前这种情况,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1.编定具有本校特色的校本教材
首先,对学生进行语文水平和语文兴趣、语文特长及语文学习目的的调查。在此基础上,语文组教师根据调查结果一起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模块(以下称之为细化课程),教学目标要规定一个最低限度,即所有学生必须达到的一个水平和范围;细化课程的拟定要根据学生需求尽可能丰富和多样,例如开设文学鉴赏、名人传记选读、演讲与口才、礼仪交往、民俗文化、写作基础、应用写作、影视评赏、实用美学等等。然后责成几位教学骨干教师(必须有年轻优秀教师)根据个人特长分别承担某一种或两种细化课程的教材编写工作。课程教材必须适合学生发展和专业特长,必须有一部分内容与学生所学的专业和日常生活相关联,除去必需的经典篇目外,所选用材料尽可能做到“新”,即与时代、专业的发展相吻合,同时质量要高。这就要求不同的专业必须有内容不尽相同的语文教材,同时,教材中所引用的资料和数据要做到每年更新。
2.选修细化课程
在校本教材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入学初根据自身的兴趣、条件和需求选择语文细化课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质分组。在选修过程中,教师也可对学生提前进行摸底,然后根据学生个人差异提供咨询和指导。课程采取学分制,每种课程对应一定的学分,要求学生每学期至少选修一定的学分。学生在学期末通过该门课程的考核,成绩合格的获得相应学分,不合格者,可以通过补考或申请重修的方式进行成绩的再次评定。
3.合理授课和考核
基于学生的个别差异,对每个学生要采取个别对待的态度。每种细化课程至少要设置两种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一种是要求全体选修此门课的学生必须达到的目标,一种是为基础较好、进度较快的学生设置的要求更高、内容更丰富的目标。安排阶段测试,测试以研究性、开放性的思考问题为主,结合本阶段学生的平时成绩,给出阶段分数。评估方式应注意多样化。对达到第一层目标的学生,鼓励其进入第二目标的学习,并给予一定奖励;对未达到者进行辅导和提高,继续完成第一目标的学习。
提前修满学分的学生可以继续选修其它细化课程,直至完成一学年的规定学分为止。有条件和要求的学生可以超越学分要求,进行更多细化课程的学习。
4.定位教师的辅导者角色
教学应以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和控制教学进度为主,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学习指导和辅助学习材料,更可以利用CAI技术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度和要求不同的教学内容及考核。教师要树立教会学生学习的策略和为学生创设展现自我才能的空间的观念,让学生逐渐形成自我认识、自我教育和自我进步的能力,同时,把学生看做独立的个体,用发展的辨证的眼光对待学生的个性差异。
5.丰富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活动
例如,让学生作专题报告,举办辩论会、研讨会,创办刊物和文学社团,举行朗诵赛、征文赛、书画赛,做文学角度的文艺汇演,甚至外出采风、考查等等。以此实现手脑并用、边学边做的目的,借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目前,中职学校语文的改革还处于探索的阶段,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必要性,设置真正从学生个体出发的更加人性化和多元化的语文课程,改变中职语文教学的尴尬境地,让语文学习真正地走进学生心里。
【参考文献】
华国栋.《差异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皮连生.《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周慧梅,李会先.《个别化教学的历史透析》.新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朱新业.《中等职业学校个别化教学研究》.天津大学,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