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职业素质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职业素质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职业素质教育

关键词:四川素质教育职业教育

一、四川要以建设教育强省为奋斗目标

四川地处祖国西部,人口8700万,是人口大省,但教育基础薄弱,在衡量教育发展水平的众多指标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更低于东部发达省市。四川GDP总量居全国第9位,是一格经济大省,但人均GDP仅占全国第26位,是属于经济欠发达省。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要把四川建设成工业强省、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为的是凝聚人心,鼓舞全省人民为实现此目标而烦恼都。那么怎样才能把四川建成经济强省呢?

我国加入WTO已经5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必须参与全球市场竞争。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必须依靠先进科技才能取胜,而科技需要人去掌握和发展,因此,科技竞争的实质是人才的竞争。人才要靠教育去培养,这样,经济的竞争最终转化为教育的竞争。党中央早就明确指出,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带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次,国家坚定不移地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强调教育对经济起着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事实上,美国、日本、韩国发展的根本经验就在于坚持“教育立国”的国策。以韩国为例,韩国资源贫乏,基础薄弱,但他们崇尚教育,尊重知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极度困难时期,政府坚定地实施义务教育和扫盲教育,注重提高全民族文化、科技素质,从20世纪60年代可开始,为实现“教育立国”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改革高等教育,培养了大批职业道德水平高、专业技能强的高中级技术及管理人才,为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1962年,韩国人均GDP只有82美元,于我国当时水平大体相当。到2001年达到8900美元,比我国高出9倍多。韩国人口只有4700万,比四川还少4000万,但现在的经济总量大致相当于我国的40%。在半导体、汽车、造船、钢铁、电子、通信等众多领域,韩国起步都比我国晚,但技术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已走在我国前面,并跻身世界前列。韩国的经验令我们深思,也激励我们奋进。

去年,浙江、江苏、广东等省率先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计划,继后湖南省也提出了建设“教育强省”的奋斗目标。江苏、浙江两省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是到2010年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江苏达到40%,浙江达到45%。改革开放以来,江、浙两省经济起飞最根本原因是那里的基础教育好、人口素质高、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多。

我们深知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是回报最好的投资,子女成才是家庭兴旺的根本保证。同样道理,对一个地区、一个省也是这样,人民受到良好的教育,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也是地方兴旺发达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四川要建成经济强省,就必须实施“教育强省”规划。当然,建成“教育强省”的时间和分阶段的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战略举措,必须从本省的实际出发,既要争取跨越式发展,又要实事求是地从本地、本省实际出发。

二、教育强省的指标

“强”是一个相对概念,表示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相对于“弱”或“一般”而言较强,同时,“强”又可以有明确标准,达到标准的则为“强”。“教育强省”必须标志教育发展数量(不只是总量,主要是按人口计的均量)和质量(水平)的主要指标处于全国各省的前列,达到公认的先进标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发达国家的教育指标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作为我们建设教育强省的参考。衡量教育强省的主要指标有:

1.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基础教育质量高

在标志基础教育发展规模和教育质量的主要指标上要位于全国前列。社会进步要求迅速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全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在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基础上尽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城镇化建设和加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需要,这也是完成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任务的必然要求。在实现“普九”后,对于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率、整个基础教育的办学条件、教师学历和教学水平、教育质量等指标都应该超过全国水平,并接近东部基础教育水平。中小学教育要彻底摆脱“应试教育”的影响,真正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中国教育要造就大批富有创新、创业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优秀拔尖人才,必须“从娃娃抓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2.建设布局合理、覆盖全省、特色鲜明,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满足人们就业、转岗需要的职业教育体系

即使是发达国家,既不可能,也不必要实现人人都读大学,世界上把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超过50%即定义为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对于发展中国家,孩子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后,年龄尚小,不可能直接参加工作,他们可以选择两条发展道路,一是读普通高中,准备升入大学;二是读中等职业学校,为就业学会一技之长,所以,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教育事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肩负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的光荣义务。

职业教育体系包括:中等职业教育,主要有中等专业学校和职业高中两大类;高等职业教育,即学制为2-3年的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应含高专);非学历的技能培训。职业教育的目标,一是使所有劳动者在就业前接受系统的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需要,成为高素质劳动者;二是对在岗职工进行继续教育和岗位培训,以适应技术更新的需要;三是对转岗职工进行再就业培训,满足新岗位要求。

3.建立体系完整、结构合理、学科较全、布局适当、师资力量强、教育质量好、科研水平高、办学条件达标、能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人民享受高等教育愿望的高等教育体系

体系完整,是指高校在办学层次和办学类型上具有完备的体系,从办学层次看,有高等职业教育(含高等专科教育)、本科、硕士、博士不同层次的学历教育和包括博士后在内的不同层次的非学历成人高等继续教育;从学校类型看,有普通高校和多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即有高职(含高专)院校,授予学士学位的教学研究型本科院校,授予硕、博士学位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还有主要面向成人的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函授、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

结构合理,是指培养人才的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供需相当。

布局适当,是指中心大城市(尤其是本科院校和高水平大学)较为集中,但各市、州至少也要有一所高等院校,尤其是针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职业技术院校。

师资力量强,一要教师数量合适,专业结构合理,保证各大学科有合理的生师比;二要学历、学位合理,使具有博、硕士学位的教师占较大比例;三要学缘结构恰当,力争有较多的全国,甚至国外名校的博、硕士毕业生;四要有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对于研究型大学而言,要有一批在本学科领域全国领先的学术带头人。

教育质量好,指各校要达到教育部教学评估优秀标准,培养的学生全面素质高,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培养的硕、博士生水平高。

科研水平高,对于教学研究型和研究型大学,科研经费总量和师均量、科技获奖的等级和数量、发明专利数量、科技转化的经济效益等指标,要达到全国先进水平。

办学条件好,如生均校园面积、教室面积、实验室仪器价值、图书与宿舍面积、运动场地等指标至少要达到教育部规定水平,生均公共经费至少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高等教育规模足够,基本满足人们读全日制普通高校或多种形式成人高等教育的愿望,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高端水平(如40%以上),或接近全国先进水平。

4.具有优秀的教风、学风、校风,实施全面素质教育,教育质量高

教育质量的高低不能简单地用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高低来衡量。检验质量教育的最终标准是学生德、智、体、美全面素质的高低,而学生全面素质的高低又要用毕业生受社会欢迎度、就业率高低,工作中对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贡献率来衡量。学校的教风、学风、校风既是全校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反映,也对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对教育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以优良校风为核心的学校精神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标尺。有了优良的校风,具备了良好的育人环境,就能培养出全面素质高的优秀学生,就有高的教育质量。

5.增加教育投入,确保教育经费的增长率高于财政收入的增长率,确保生均公用经费的不断增长,保证办学条件不断完善

重视子女的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应是各级政府执政为民的办事准则,留给子女最好的东西不是金钱,而是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因此,百姓乐意为子女受教育投资。尊师重教是中国人民的优良传统,孔子兴学,2500多年来一直受到人民的敬仰,孔子被尊为万世师表。武训筹资办义学的精神至今为人民称颂,捐资助学被视为流芳百世的义举。小平同志倡导,宁可其他方面忍一忍,也要把教育搞上去,得到全民的拥护。十多年前国家就明确要求,教育经费的财政性支出逐步达到国家GDP的4%。为了建设教育全省,全省上下痛下决心,在用财政支出修建楼、堂、馆、所和支付公费接待、公费旅游、公费购车等方面加强控制,真正把教育经费增加上去,使教育得到又好、又快的发展,建设教育强省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最终,也才能实现建成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的目标。

三、四川教育数据和全国的比较

四川是人口大省,四川人口以8700万计,全国以13亿计,则四川人口约占全国的6.69%。下面以2005年高等教育各类在校生的统计数据为例,看四川高等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

在校生类别全国/万人四川省/万人百分比/%

研究生97.864.94065.05

博士生19.130.89974.7

硕士生78.734.04095.13

本专科生1561.7877.54364.97

本科848.8245.12755.32

专科712.9632.41614.55

成人本专科419.822.60765.39

由上面列表可见,尽管四川是一个高教大省,但不是高教强省,离全国平均水平还有相当差距。此外,近几年来,四川省属高校的学生平均财政拨款经费一直居于全国倒数第一,地方院校办学十分艰难。在基础教育方面,2005年,全国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仅为73.21%,这些说明四川的基础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这些差距既表明四川建设教育强省的难度,也说明四川确立建设教育强省的战略目标和增加对教育的投入是多么的紧迫。

四、关于如何建设教育强省的建议

“十一五”计划的开局之年即将过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在即,国家更加坚定地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发展战略,把教育放在更加优先发展的突出位置。国家已经明确,到2010年,国家教育经费的财政性支出将占GDP的4%。预计那时的GDP将达到30万亿元,按4%计,教育经费将达1.2万亿元,而今年教育经费约为6000亿元,这表明今后几年教育经费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是教育实现跨越的最好机会。四川要抓住机遇,以建设教育强省为奋斗目标,既努力争取中央的投入,又增加本省的教育拨款,全面促进四川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对建设教育强省的认识,明确教育强省的主要指标,制订实现目标的分年度计划,完善实现目标的战略措施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首先要对标志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程度和水平的主要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既看四川和东部先进省份的差距,凡是兄弟省的指标高,就要研究他们的经验在那里,博采众长,根据本省实情,制订赶超计划。

2.抓住机遇,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国家与2004年启动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从2006年春季学期开始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学杂费,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免除书本费,补助住宿费。2005年四川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和全国相当,超过99%,而初中的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四川更要抓住国家大力支持西部实施义务教育的机会,把初中教育抓手上去。根据各地小学、初中学龄儿童逐年减少的实际情况,调整校点设置,按较高标准要求,搞好每所学校的校园、教学设施和教师队伍建设,保证高质量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3.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努力办好普通高中教育,逐步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005年四川省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73.21%,离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目标相距甚远。基于高等教育经过近8年连续扩大招生,现在已转入稳步发展阶段,今后几年内,高考招生的录取率约保持在50%多一点。2005年四川高中阶段招生的职普比为4.3:5.7,因此,今后四川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战略应一是稳定普通高中规模,努力办好现有普通高中,尤其要加强薄弱学校,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办出学校品牌;二是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办出一批受用人部门欢迎的中专和职业高中。

积极推动城市尽早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并将此列为对党政班子的考核目标。教育部门要和劳动、产业部门紧密合作,共同办好中等职业教育,做到新增劳动力先接受职业教育,再就业上岗;同时,让中职校承担起各种非学历技能培训任务。

每个县都要努力办好几所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中等职业学校(中专或职高)。中职校开设专业要紧密结合当地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举办有地方特色的种植、养殖、园艺、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等专业,让每位毕业生掌握科学种植、养殖本领,回农村后成为各地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骨干,成为养鸡大王、养猪大王、花卉苗木大王等,成为依靠科技致富的生产能手;发挥学校的人才、技术优势、以教育、培训为手段,使学校成为当地良种、良畜、良法的推广中心,新技术咨询服务中心,新技能培训中心,促进当地农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产业化的发展;努力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展技能培训,使农民学到建筑、家政、烹饪、园艺等本领,并和有关部门配合,把掌握一技之长的学员介绍到城市,尤其是东部地区去谋生;聘请或组织能工巧匠,为发展地方特色手工艺产品培训更多能工巧匠;紧紧依靠当地教育、农业、科技等部门开展非全日制中职学历教育和非学历培训等,中职校一定要创造自己的办学特色和品牌。

4.建立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相协调的高等教育体系

教育强省不仅要有基本普及的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含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教育,而且要有规模足够(保证高教毛入学率在40%以上)、结构合理、质量和效益高的高等教育体系。为此,一要着力建设几所在全国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二要建设一批教学研究型大学;三要建设一批教学型本科院校;四要建设更多的地方性的高职高专院校;五要积极办好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六要努力办好广播电视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函授、夜大、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短期研讨班等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继续教育。在工作策略上,一是采用多种方式,加大对“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的支持力度,主动争取多种形式的部、省共建,吸引中央部委对这批高校的更多投入,以增强学校在全国的竞争力;二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教学研究型大学应该稳定本科生办学规模,着力提高本科生培养质量,把工作重点放到教学研究和培养硕士、博士等拔尖创新人才上去,在科技创新上创造自己的品牌;三是把办好独立学院和民办大学作为扩大四川高教规模的新增长点;四是高校要加大内培、外引力度,引入竞争、激励、淘汰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善于创新、团结和谐、勇于攀登科技高峰的教师队伍;五是改革研究生招生、培养制度,培植优秀生源,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六是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创建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基地,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创造能力;七是既积极争取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增加纵向科研经费,更紧密地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八是积极促进省内,特别是成都高校间的校际合作,提高办学的国际化程度;十是进一步完善现代大学管理体制和机制,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办学效益。

5.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把教育从应试教育转移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使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业胆略的培养,真正做到“从娃娃抓起”,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

为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使命,教育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深化教育、教育改革,坚持教育创新。为此,一要转变教育思想,在各个教育、教学环节上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二要创新教学管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三要修订教学计划,编写、采用优秀教材;四要创新教学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五要创新教学手段,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上的威力,提高教学实效;六要加强实验、实践环节,提高学生实际能力和创造能力;七要创新思想教育模式,培养、陶冶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和革命人生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欲。

6.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足够的教师队伍,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前提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师高弟子强,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国家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优秀人才从教,如对学习师范、立志从教的学生全免学费;规定教师工资应略高于公务员的工资;改革教育经费管理办法,保证教师工资按时发放;高校除发给国家规定的工资外,实行岗位津贴等,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我省教师队伍亟须加强,如一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一部分人的能力和素质不适宜担任教师工作;高校教师中具有博、硕士学位的人还不多;部分学校教师数量不足或结构不合理等,都严重影响到教育质量的提高。2005年,我国本专科教育规模达1562万人,居世界第一,研究生教育规模近百万人,居世界第二。目前,高校毕业生还难以充分就业,教师又是许多大学生、研究生向往的就业岗位,这为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数量足够的教师队伍创造了良好条件。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一是要严格新教师的资格审查,把好入门关;二是要扩大新教师的来源渠道,吸引非师范专业毕业生经过教育部门认定、培训,获得教师资格证书后走上教师岗位;三是要对现有教师进行严格考核,凡不能胜任教师岗位的,要进行培训,达标后再上岗,仍不能胜任教学工作的,应安排其他岗位;四是要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网络,对教师进行在职培训,提高教师水平。

7.大力推动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应用,尽早建成数字化校园和连接各级各类学校的远程教育网络,促进教育质量提高,降低办学成本,使管理水平上台阶,并为建立学习型社会提供全方位服务

国家投巨资,建设了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要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提高教育质量,扩大教育规模。国内外的实践证明,在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高质量、低成本、快速度发展各层次教育的一条捷径。李岚清同志指出:“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极好的机遇。大力发展音像教育、信息化教育、网络远程教育等,其基本目的就是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育水平和质量。”李岚清同志又说“高校要通过信息化进一步加快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国家在这方面已进行了大量投资,到目前为止,信息网络的硬件环境已大体形成。现在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大力开发软件,不断充实和更新共享的数据库,使它充分发挥作用。信息网络有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展远程教育,实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多媒体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对解决我国教育资源相对短缺的问题至关重要,搞好了,甚至可以使我国教育发生一次革命性的突破。”

教育强省的建设,必将带动全民素质的极大提高,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使四川早日从农业大省转变为竞争力强大的创新型经济强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