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内容摘要: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关键词: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是指那些家庭月收入低于当地政府规定的居民平均经济收入和生活平均最低水准线,本人在校难以维持正常学习和生活的大学生。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特别是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化,高校招生并轨制度的全面推行,高校中一个特殊群体—特困家庭学生群体正在形成。据有关估计,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有较大增加。在校大学生特困家庭学生人数约占在校生总数的5%—7%左右,大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主要来自老少边穷地区,80%左右来自农民家庭。造成这种特困家庭学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自然灾害,家庭变故,因病及职工下岗待业等等。高校特困家庭学生不仅在经济上,而且在心理上也成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往往心理上还要承受着比一般大学生更大的压力感和挫折感。如何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使他们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有针对性的做好调适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帮助数百万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解决经济困难,使其顺利完成学业,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充分发挥公共财政作用、推进金融改革的一项举措,也是高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高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高校特困家庭学生的成长有着特殊的家庭环境。他们中有的身处贫困地区,经济不发达,总体生活水平低,家中兄弟姐妹多,父母抚养能力差;有的过早失去了父亲或母亲,更有甚者失去双亲;有的父母中有一人下岗或两人下岗,又有的家人生病,需负担医疗费用而负债累累;有的是家遇天灾人祸或意外事故等等,每个特困家庭学生的背后都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辛酸与艰难。一个人未成年前,家庭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作用是不容低估的。“特困”的环境使特困家庭学生更懂得自尊自爱,比同龄人更早地感悟了自立自强的深层内涵,独立生活能力、自主性、判断性、适应能力方面都略显优势;特困家庭学生逆境成才的强烈愿望,激发了他们的奋斗精神,增强了忧患意识,在拼搏中,跨入了高等学校的大门。在此同时“特困”的环境又使他们产生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冲突,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冲突,独立意识和依附心理的冲突,追求上进与自我消沉的冲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特困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这使我们不得不正视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一)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大学生相比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一般地讲,在校大学生中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以及敌对等方面,特困家庭学生也具有同样的特点。但相同之中也有明显的差异,首先是两者之间抑郁症状差异大,这是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最为严重的方面。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异常人数比例偏高。

(二)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

一般地说,由于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日趋激烈以及行为方式、价值观念等因素变化、冲突的影响,人们的心理问题普遍地增多。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由于其特殊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条件,使得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加突出。

1.自卑心理

一个人的自卑感往往是强烈的自尊心长期没有得到满足或受到强烈的挫折后的反应。因此,在特困家庭学生中出现自卑心理状态是正常的。

自卑心理主要来源于五个方面:(1)家庭生活上比较困难,经济上比较拮据的自卑;有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不希望同学知道自己家庭困难,尽一切可能筹措学费和生活费,但自卑感很重。(2)高中时是学习尖子,自我感觉尚可,在强手如林的大学学习中处于不利地位时,往往难以承受。(3)进入大学后接触到现代高科技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工具或更时尚的文化消费,使他们一时难以适应种种差异并以此产生的自卑。(4)对低年级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社会活动、业余特长等方面都不如其他同学而产生自卑,而对高年级特困家庭学生来说,他们发现自己在就业前比别人缺少“资本”而产生自卑。(5)个别同学的言行:一个轻视的眼神,一句冷言冷语,都会挫伤他们的自尊心,使他们产生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长期存在就会形成退缩性人格或抑郁性人格,极个别的甚至导致绝望轻生自卑和无望感。

2.抑郁心理

特困家庭学生由于经济上的重负导致心理上的重负,从而产生压抑、浮躁的心理,尤其是那些因家庭突遭变故或父母离异所导致的特困家庭学生,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在面对经济和精神的双重压力时,不能较好的调整心态,而是怨天尤人,恨命运不公,有时过于敏感,稍有争执便暴怒,破坏了同学之间的交往关系;有的则终日少言寡语,封闭自我内心,回避社交活动,陷入了无法自我疏导的矛盾中,逐渐形成抑郁心理,终日情绪消沉,积极性不高,缺乏年轻人的活力和朝气。抑郁是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较严重的方面。

3.自我封闭

由于自卑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缺乏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抑郁孤僻,自我封闭;生活困难对他们心理造成了重大的挫折,面对挫折,他们往往感到自己无能为力,从而丧失挑战困难的勇气和信心,在心理上采取了逃避、退缩的应对方式;缺乏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消极地对待人生,消极地看待生活中的一切,使整个人生带有浓重的灰色调。人际交往困难。自卑与自尊的矛盾性是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特点。特困家庭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自卑,但作为一个自我意识已经成熟的个体,他们又有强烈的自尊要求。因此,对涉及自己的事情非常敏感,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由于这种心理特点,使特困家庭学生在人际交往和群体活动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困难,表现出明显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他们有融入群体的强烈愿望,但又往往因为自身的问题导致矛盾和冲突;高校特困大学生大多数来自穷乡僻壤的农村,成长环境是造成部分特困家庭学生产生自我封闭心理的客观原因,由于从小生活在一种相对封闭的状态中,加上交通不便,文化滞后,思想保守,人际关系简单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使他们自然产生讷于言语,羞于交往,缺乏尝试勇气的“恐惧”心理。当他们考入大学,来到繁华的大都市,看到城乡的巨大反差,看到经济、知识、文化等等方面与大都市的差距后,便陷入了无奈、苦闷、羡慕、嫉妒的矛盾之中;正是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祟,加剧了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的“恐惧”心理,他们往往为了掩盖矛盾,逃避现实,把自己封闭起来。有的特困家庭学生因为害怕别人瞧不起自己,就不与别的同学接触,自己闷头读书,不敢与他人交往,大家也没有机会了解他,结果就变的越来越孤独。在人际交往中,由于受经济局限,生活上难以“洒脱”,寒酸的外表也往往使其觉得“矮人三分”,同学间的礼尚往来尽量躲避,班级活动也不敢多参与,为了掩饰自己经济上和心理上的贫困,不愿意主动与他人交往,更不愿别人触及自己的内心世界,久而久之,就产生远离集体、自我封闭的心理和行为,回避交往,来维护一时的自尊。但对特困家庭学生的日后发展是更为不利的。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怜悯。心身疾病突出。对自身状况的客观认识,使他们懂得只有发奋成才才能彻底改变自身的处境。因此,他们能够为此而努力,但现实问题又时刻在困扰着他们,这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使他们长时期处于心理紧张和焦虑的状态;另一方面,由于经济无法保证,饮食质量和数量上都不能满足生理的要求。心理上的紧张和焦虑,物质生活匮乏,两方面的因素使他们的身心受损。问题行为较多。特困家庭学生心理问题往往表现为综合性问题,当多种因素发生作用时,情况就更为复杂和严重。调查中发现,除人际交往问题之外,比较典型的问题还有学习失败、出走、旷课、偷窃等。据统计,因学业不良而留级、退学、结业的学生中,存在经济困难问题的学生比例明显偏高。二.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特困家庭学生身负经济、心理的双重负担,坚持学习和生活,付出了其他同学的几倍努力,充分表现了这类学生的独立性,成为高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对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呈现出来的种种特点,应当充分认识,积极寻求特困家庭学生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给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绿荫,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细心的关爱和辛勤的浇灌。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做好调试工作,这是一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

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但相比较而言,在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比较明显。

1.对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关注不够

特困家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人群,受到了社会、学校的关注。但是,冷静思考我们发现,这种关注更多地是直接的经济方面的帮助,没有看到经济贫困对特困家庭学生的成长,特别是心理成长的影响,自然也就缺乏对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状况的深入了解和关注。

2.缺乏教育的针对性和系统性

由于特困家庭学生自身特殊的背景,可能造成他们的心理问题并由此而影响到他们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学业成才等许多方面。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特困家庭学生的比例一般在5%~7%左右,这是一个不小的数目。然而,针对这样一个有着一定的共性、人数不少的群体,我们却很少有相应的系统教育措施。

3.助困与育人相脱节

高等院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采取了奖学金、贷款、勤工助学、减免学杂费、困难补助等助学措施,力求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然而,国家以及学校财力有限,不能彻底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还需要发挥特困家庭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即使得到一定程度的资助,也仍然不能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问题。

4.缺乏管理上的协调与配合

做好特困家庭学生工作的一个前提,就是要及时、准确地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情况。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保证工作的有效性。但实际上要做到这一点十分困难。其一是缺乏学校内各部门协调和配合。面对学分制和住宿公寓制推行后,学生自主性、分散性大大增加,统一管理相对削弱的新情况,学校在整体管理上很难适应,各部门、上下级之间不能及时地建立联系和沟通的有效手段,使得任何一个部门都难以快速、全面、准确地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情况。其二是缺乏中学与大学的有效衔接。目前,对学生的各种鉴定包括毕业鉴定流于形式,不能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情况,尤其是不反映问题方面。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实际上在中学已经非常明显,有些甚至相当严重。

三.应对策略

特困家庭学生身负经济、心理的双重负担,坚持学习和生活,付出了其他同学的几倍努力,充分表现了这类学生的独立性,成为高校的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对特困家庭学生心理呈现出来的种种特点,应当充分认识,把握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特征,做好调适工作,积极寻求特困家庭学生心理调适的有效途径。了解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及相关工作,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紧迫的任务。

(一)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体系,从源头上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后顾之忧

多年来结合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实际,不断健全帮困体系,通过多渠道、多元化、多层次的帮困工作,建立起以银行贷款为龙头的解困体系。通过银行贷款,解决了特困家庭学生学习和生活上的主要问题,同时学校还建立了奖学金制度(其中有一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的奖学金)、勤工助学制度、特困家庭学生困难补助制度、社会资助和师生、学生互助等资助体系等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特困家庭学生来自经济方的压力。尤其是勤工助学的渠道,大部分同学认为勤工助学挣来的钱用的比较安心,同学们希望学校能多提供一些勤工助学的岗位,以求在勤工助学的同时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我们要积极拓宽勤工助学的渠道,开辟助教、助研等新的勤工助学岗位,在学生能力允许的条件下,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协助教师开展教学和科研活动,这种方式不仅减轻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同时提高了学生的专业素质,最大地发挥了学生的内在潜力。对高年级的特困家庭学生尽量使他们用已学到的知识参与到勤工助学之中。

深化教学改革,实行学分制,也是解决特困家庭学生的出路。其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教学体系。高等院校应当建设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课程体系,进行系统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发展变化的规律,掌握心理调适以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有效方法,完善个性,提高承受挫折和适应环境的能力,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学分制的本质特点:(1)自由的选修,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每学期修课的数量,使学生具有极大的自主性。(2)学制的弹性化。学生根据自己学习、经济及身体情况可以提前毕业。(3)强调个性发展和实行目标管理。在学分制情况下,学生可以在三年的时间内学完四年的课程,减少一年的学习费用,又可以提前毕业。

再次,要提高心理咨询人员的水平,开展针对性的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特别是没有相关专业基础支撑的院校,要通过引进人才、进修、培训等措施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保证咨询的质量和效果。

(二)学校关心和帮助是调适的主要渠道

大学生活是影响每个特困家庭学生成长的主要环境和阶段,学校在培养特困家庭学生健康心理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具有家庭和社会等方面无法相比的优势。作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者,除了面对主体学生的广义的思想政治工作外,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对特困家庭学生有个全面的了解和掌握特困家庭学生的思想动态,通过观察他们外部的言语、表情和行为的变化,掌握其思想脉搏,善于捕捉异常行为之前的一些异常情绪,及时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做他们的良师益友,使其对我们产生信任感,消除心理屏障,在心与心的交流过程中有针对性地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2)因势利导地发挥人的自尊心的积极因素,在工作中坚持多表扬、少批评。几句鼓励的话语,关心的行动,就可以使他们克服心理上的消极因素,逐渐增强自尊、自信、自强的健康心理。同时要积极树立他们身边的在逆境中发奋成材的典型,帮助他们正确理解和看待现实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自强自立,树立战胜艰难困苦的信心和决心。(3)要充分看到特困家庭学生对自身、家庭、社会的责任意识较一般学生较强的特点,我们应该根据这一特点,教育特困家庭学生勇于面对自身的困难,在克服困难中成长起来,从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看到高年级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分化状态是有明显的转变,有不少的特困家庭学生经过自己几年的奋斗,成为一个心理正常、自立自强、不仅能吃苦,而且表现出较高的责任心和奋斗精神。他们是大学生活中的成功者,我们就是要通过实实在在、扎扎实实,确有成效的工作,使我们更多的困难学生,从暂时的困境中走出来,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在硬件投入的同时,要营造关心爱护特困家庭学生的良好氛围,广大教师、学生要充分地理解特困家庭学生所处的处境,给特困家庭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充满亲情、友情和关爱的大家庭。教育非特困家庭学生加强人际交往的品德修养,信任他人,尊重他人,宽容他人,以诚待人,以心换心。每个学生都应主动地帮助特困家庭学生解决困难,尽自己的一份责任,献上一份同学的真诚,鼓励他们多与特困家庭学生交朋友。同时在大学生中进行消费行为引导,树立盲目消费、攀比消费可耻,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强自立光荣的优良风气。通过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认识到勤工助学不是单纯为了解决经济困难,它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有助于自尊,自信,自立,自强人格的完善和发展。要使经济支助与自立自强有效结合。我们建议,在可能的情况下,将困难补助改为特别奖学金,同时加大勤工助学力度,优先满足特困家庭学生的需要,力求通过特困家庭学生的诚实劳动获得报酬,从而达到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要使勤工助学与成才有效结合。在劳务型勤工助学基础上,要大力开辟文化、技术型岗位,将勤工助学与教学、科研工作紧密结合起来,让特困家庭学生参加到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及早进入科研、开发、生产过程,提高他们的专业技术水平和综合能力。

要使社会支持与回报社会有效结合。社会以及学校对特困家庭学生的资助,既是对特困家庭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也是对特困家庭学生的期望。应有意识地将资助活动加以深化,变社会的爱心为自己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鼓励特困家庭学生参加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文娱活动,在活动中感到党的温暖,师生的关心和呵护。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培养其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健康愉悦的情绪特征,以增强其心理自我调节能力,保持心理平衡。

(三)增强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

加强特困家庭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有助于减轻他们的心理重负,帮助他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情绪状态。要深入细致地分析特困家庭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教会他们善于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自我调节,塑造健康人格。对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建立特困家庭学生心理档案。对特困家庭学生实行个性跟踪,有利于因材施教。(2)针对特困家庭学生共同心理需要和普通存在的问题,定期不定期地开展系列心理讲座辅导。(3)对特困家庭学生定期进行心理咨询,使心理咨询中心成为特困家庭学生的“爱心之家”有助于维持心理平衡(4)给特困家庭学生创造条件并指导他们加强心理完善的训练,让他们在实际生活中采取积极态度主动实践、完善自己。实践证明大部分特困家庭学生经过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的实践,心理素质提高很快,随着思想上的不断成熟,心理上的成熟也大大加快。

(四)帮助特困家庭学生加强自我修养,找准发展目标。

强化育人环境,对特困家庭学生而言,心理上的自卑和抑郁很可能带来学习、生活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其它问题。因此,学校要十分注意加强班级、宿舍的整体建设,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为特困家庭学生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通过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特困家庭学生感受到社会和学校的温暖,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深切地体验到社会的支持,培养起他们积极、主动地利用社会支持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从而消除经济困难可能给特困家庭学生带来的精神上的消极影响。调查表明,低年级心理问题要比高年级严重。因此,新生入学的适应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要丰富入学教育的内容,除专业教育之外,要强调学习困难、专业兴趣、职业选择、人际关系等方面的适应教育。

在学校帮困体系中,更应注意引导每个特困家庭学生在学习、生活、工作中加强思想修养,努力改造世界观,找准发展目标,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锻炼,在实践中升华。实践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和谐统一。为此,必须帮助和教育特困家庭学生增强主观能动性,在立志、勤学、做人上下功夫,指导他们及时调整并不断地提高对自己的期望值、正确估量自己的能力、明确自己的长处与短处,确定远大而又切合实际的发展目标,并为此付出艰苦努力,在竞争中保持良好的心志。在追求和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

特困家庭学生是高校学生中一个动态的群体,是心灵特别敏感的群体,是特别需要关爱又易于自我封闭的群体,是承受巨大压力而又有理想,有抱负的群体。如何为这一特殊的群体创造条件和机遇,给他们的心灵撑起一片绿荫,需要我们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努力探索,细心的关爱和辛勤的浇灌。掌握特困家庭学生心理特征,做好调试工作,这是一件伟大而艰巨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