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习绘画理解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我并不想把这篇文章写成理论性很强的学术论文,而是想根据我二十多年的绘画经验,以及所学的历史、文化知识,谈谈我对于绘画的一些观点和看法。很欣赏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因此,非常希望按照那种散步的方式书写抽象的理论。这篇关于经验的文章,也将尝试以随笔的笔法阐述绘画艺术的理论。
小学时自己爱好绘画,初中时接触中国画,大学时认真学习水彩画,这中间与其说是一个练习技法的过程,倒不如说是一个构建绘画思维的过程。因为,到后来我发现,绘画的技巧表现是其次,最主要的还是个人的理解能力。
从爱好绘画入门学习的好处是可以保持对于绘画的敏感性和思维性,或者说是一种意识。当然,缺点就是对于形体塑造的把握不够到位。通过以后学习西画的经历,我发现了学习中国画和西画的一个差别,那就是中国画入门简单但是深入难,而西画则相反。我想,原因有两个。第一个就是刚才已经说过的,中国画的造型并不想西洋画那般严谨。我临摹写意花鸟和山水时感觉到,对于形象的把握还是比较容易的。但是,西画则不行。为了打好基础,必须得从石膏几何体开始进行长期辛苦的训练。我光是练习石膏几何和静物,就整整用了三年时间。直到那时,我才真正理解了为何达芬奇的老师要求他的学生反复地写生鸡蛋。因为,将客观事物真实地描绘到一个平面的空间中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而第二个原因,则是中国画强调意境,而西画强调摹仿客观自然。意境是一个非常主观化的东西,它不能用任何方式加以精确表述,除了你亲自体会到。
但是,一直到我现在重新审视中西两种绘画模式时,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中国画的“易”正是它的“难”。而在西画中,如果你已经具备了扎实的造型能力的话,剩下要做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通过阅读和学习西方的文学、哲学、宗教书籍,你能将自己的绘画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大学学习的一个最大收获就是,我接触到了大量的人文社科以及自然科学的知识。所有这一切,在以往的应试化基础教育阶段是无法学习到的。这种学习一方面大大开拓了我的视野,另一方面也使我的思考能力和理解能力得到了锻炼。因此,对西洋画的精神有了更好的把握。学习中国画则完全是另外一回事。看似简单的笔墨法则其实要求一种对线条和空间布局的整体性把握。而且,在西画中,线条、颜色等内容并不是作为独立的个体而存在的,它们的目标只是为了实现对整体形象的塑造。而在中国画中,这些元素本身就已经成为独立的绘画语言。我个人认为,西画是可以临摹的,因为它本身就是建立在摹仿自然的基础之上。但是,中国画是无法“临摹”的,因为中国画的技法带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它是创作者“神”的流露。优秀的中国画家在作画时,也许并不是在仔细考虑如何表现形象。很有可能的一种情况就是,作画的精神意识代替了理性的思考,因此直接从手中流泻而下。这一过程与莫扎特的一句话很相似,他说:“并不是我创造了音乐,而是它们本来就存在于我的脑海里。”苏东坡也有一个重要的观点就是“胸有成竹”。因此,如果你没有把握原画作者的思想精神是很难临摹得“像”的。
当我学习西画一段时间后。同许多人一样,我开始认为西方绘画要比中国绘画先进。特别是在透视上。中学的时候,老师总是让我们尝试结构素描的造型训练,也就是有意识地将物体处理成一个透明的物象,通过线条来表达结构空间。一开始我只是照样画葫芦,因为我怎么也想不通为什么不直接通过明暗素描来表现一个真实的物体形象而要用这种很奇怪的线条来强调结构。直到几年后,我才猛然发现这是一种理解的象征。结构素描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建立起空间的概念!的确,在透视学没有创建之前,人们无法把握如何在一个平面内表现一个有深度的三维立体空间。我们在学画的过程中一直牢记着透视的原则,不过,正如结构素描一样我也无法明白它的根据。好在有中学的自然科学,通过光学的学习我终于理解了透视的含义,也明白了结构素描是为突出物体的空间特性。由于晶状体的凸透镜造型,人眼产生的事物图象具有近大远小的特征。因此,不管什么物体遥远到接近视平线的位置都会缩小成一个点。平行线在人眼看来最终将交会,我们看到的世界是无数圆锥状的空间的集合。
后来我才发现,中国画中同样有透视的存在,而且是更加巧妙的“散点透视”,这样以来,传统透视学中静止的空间被打破了,画面开始具有动感,带有动画的色彩。而且,中国画中的平面化因素,更能够体现绘画的表现性语言特征。
学习西画要牵涉到许多自然科学的知识,除了光学(透视)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几何学。我也是通过中学的学习才发现,西画的造型阶段其实就是无数次相似三角形的运用。中学老师在教授素描课的时候,总是喜欢用笔在对象和画面之间来回比对。他告诉我们,只要对象两点间的线条倾斜度和画面中一致时,就说明造型准确了。其实,这正是运用了相似三角形对应边平行的性质。其实这种构图法在地理学,特别是地图的绘制方面早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了。因此,我们在作画时只要假设对象是若干三角形的几何体就能准确把握形状位置。当然,这一平面化的三角形组合还是应该被“还原”为“立体”空间。
可以说,西画就是一种欺骗的艺术。它通过各种方法在纸上造成一种三维空间的假象而给人以一种逼真的视觉效果。古典主义的油画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照片的写实性。但是,这种写实性的代价就是,创作者消失了。我们看到的更多的是作品的效果而作者则被忽略。或者说,作者的个性和热情被忽略。(当然,在浪漫主义和后印象主义作品中有所改变)。与此相反,中国画明明白白告诉欣赏者——这就是画。我们现在也已经知道,照片是不能代替画的,因为后者的创作者是有生命的人。因此,中国绘画看重的是如何表现绘画的表现性,如何将自己的主观感情倾注到作品中并表现出来。这样一来,作品活了,作者也有了。但是,这样的绘画显然要求一定水平的领悟能力。因为这种作画意识是模仿不来的。
我很庆幸自己有一定绘画的天分并能够将这种爱好一直保持到现在。从某种意义上说它就是我的精神支柱。在我最困难,心理最脆弱的时候,因为有它的存在我才得以越过。可以说,绘画始终是我心中最有分量的一部分。通过多年的学画经历我体会到,没有哪一种艺术是高于一切的。中国画也好,西画也好它们都只是代表了人类的某一种艺术观。其实,真正的艺术只有一个,那就是人类所有艺术的总合。它的动力,则来自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