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课程教材建设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课程教材建设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课程教材建设教育

摘要: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也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进入21世纪,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远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实践中,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与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机制有何不同,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题。

关键词:中小学教材;教材建设

教材是国家意志、民族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在教育行为中的集中体现,它包括了教师教育过程中所利用的主要素材和基本手段,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教材是课程目标和教育内容的具体体现,是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主要媒体,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基本知识源。可以说,教材是教育过程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实践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和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适应21世纪时代要求的中小学教材的今天,对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历程、走向和机制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十分必要的。

一、中小学教材建设的历史回顾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材建设得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自1950年人民教育出版社成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除了“”和“十年浩劫”两段特殊时期,全国中小学基本上都是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制定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的“部编教材”,或者称做“统编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基础教育教材培养了我国一代又一代接班人,人民教育出版社在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建设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以后,随着教育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统编教材”的局面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同时,全国各地在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为体现优秀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推广优秀的教改经验,自发地编写了不少实验教材。中小学教材百花齐放的局面在20世纪80年代末已初见端倪。

1985年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后,我国中小学教材建设在制度上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教材从编审合一到编审分离,从一纲一本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并于1986年成立了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下设19个学科,负责审查审定教学大纲和全国中小学教材。1988年,国家教委在全国规划并部署建设“八套半”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八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一套小学复式教学教材),并且从1989年逐步开始实验,为1992年全国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计划(试行)》和24个学科教学大纲(试用)奠定了基础。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提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提倡各地编写适应当地农村中小学需要的教材。”我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和使用开始呈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局面。

上海和广东都是1988年国家教委规划的中小学教材建设基地,至2003年已历经16个年头。上海承担的是“编写一套适合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和办学条件较好的学校使用的教材”。为此,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同志和上海市市长的朱镕基同志为首的上海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了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委员会,具体领导上海的课程教材改革。上海课程教材改革方案“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社会的需求、学科的体系、学生的发展为基点”。基本思路是加强基础,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在南部沿海地区,由广东牵头,与福建、海南一起组成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沿海版编写委员会,组成研究、编写、实验紧密结合、跨地区合作的联合体,开展编写和实验工作。“沿海版”教材的编写思想是:“确定以素质教育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力求以向时代、社会开放的内容结构形式,打破传统教材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封闭体系。”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两套教材都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在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两套教材与面向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的“人教版”教材①一起沿用至今。在世纪之交,“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材建设机制已经建立起来,我国教材发展机制的改革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大步。

二、21世纪新课程教材建设的探索

进入21世纪以来,在以课程改革为核心的教育改革全球化的趋势下,在进行充分的历史研究、调查研究与国际比较的基础上,我国启动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课程改革针对传统中小学课程的种种弊端,以及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中小学课程教材提出的新要求,确定了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总目标和具体目标,描绘了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新课程教材远景。

国务院批转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发[1999]4号)中提出:改革课程体系和评价制度,2000年初步形成现代化基础教育课程框架和课程标准……启动新课程实验。争取经过10年左右的实验,在全国推行21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体系。在教育部的统一部署和规划下,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从2001年开始启动,计划2004年在全国全面推行。2004年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计划2007年在全国全面推行。

2001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中指出:“教材编写核准、教材审查实行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两级管理,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核准国家课程的教材编写,审定国家课程的教材及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使用的地方课程的教材;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地方课程教材编写的核准和教材的审定。经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授权,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可审定部分国家课程的教材。”至此,基础教育教材建设的要求和管理权限更加明确。在此基础上,教育部2001年印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教基[2001]17号)中又进一步作了具体的要求和规定:“实行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政策,鼓励有关机构、出版部门等依据国家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中小学教材。”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的实践中,应该建立一种怎样的发展机制,这种机制与20世纪80年代的工作机制有何不同,这是我们必须直面和深思的问题。从广东省的情况看,大致经历两个阶段:2001年6月至2002年底为第一阶段,主要是义务教育教材的编写研究、立项申报和教材审查,广东全省有8科小学教材和7科初中教材通过立项;第二阶段,2003年上半年,主要是普通高中教材的编写研究和立项申报,广东全省有8科高中教材通过立项。广东的基本认识和做法是:第一,对条件、困难和问题有足够的认识和思想准备。充分认识教材建设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专业队伍,有一批高水平的专业人才,有充足的资金投入。第二,协调编写力量,形成研发合力。整合广东省出版界、高等院校、中小学、教学研究机构几支队伍的力量,成立“广东基础教育课程资源研究开发中心”,负责协调、组织全省基础教育课程资源开发研究,指导、组织开展课程资源开发的交流与合作,指导和组织编写小学、初中及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指导和组织与教科书配套的磁盘、光盘等教学资源的研究与开发。第三,组织起可持续发展的后续力量。这支力量能够及时跟踪国际课程教材发展的趋势,能够提供持续不断的课程改革学术支持,能够为教材使用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具有严谨的组织工作制度。总的指导思想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研究,在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在开发的基础上服务,在服务的基础上发展。教材建设的整项工作在研发中心的统一规划下有计划、有步骤地协调运行:高校教师提供学术支持力量,中小学教师提供教学经验,出版部门提供研发编辑、资金和技术支持力量,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取长补短,通力配合,高效运作。申报立项的过程,就是学习理解的过程,研究探讨的过程,培养骨干的过程。通过立项申报工作,提高了研发人员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了研发队伍自身的学科专业水平,为实验工作培养了一支专业骨干队伍,为新课程在全省的全面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务必深思熟虑的十个问题

其一:谁来主编教材?从前一阶段的情况看,邀请名家主编教材似已成为一种倾向。有的出版社不是把力量扎扎实实地投入在教材编写基本队伍建设上,而是倾力于请名家来主编教材,把教材成功与否的“注”押在名家身上。名家主编教材,其好处不言而喻:较高的学术威望可能有助于领军,特殊的身份可能有助于通过评审。但是毋庸讳言,名家也有他的种种局限:一是极忙,就算他愿意挂名主编,客观上也未必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二是名不副实,名家的“名”往往体现在对某一专业的学术造诣上,未必对中小学学科教学及课程实施有足够的了解和深入的研究。主编必须有思想,有思路,身体力行,真正主持教材的编写。一套好的教材必须建立在对中小学教育规律和学科课程深入了解和足够研究的基础之上,而这些往往是许多名家所欠缺的。

其二:教材编写队伍应如何组织?大学里的学者,中小学、教研机构中的专家,出版部门的研究、编辑人员,这三类人是当前中小学教材建设的主要力量。这些人组合的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以单一学科教材为项目单位,编写者与出版者两相对应,单科合作研究开发。一种是部门合作研发,编写力量比较集中的部门如师范院校、教研部门等联手与具有实力的出版机构合作,整合力量,优化配置教材研发资源,形成强势学科。两者比较,当以后者较为可持续发展。单科研发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后续工作将难以开展。集团研发的优越之处显而易见,规模研发,利于提供学术支持,利于力量的调配,利于降低研发成本,利于提高编写质量,利于保障服务,利于教材建设基地的形成。

其三:建立中小学教材等级制有无必要和可能?邓小平同志针对我国传统教材包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弊端曾经说过:“中小学教材可以组织各地去编,不一定要教育部关起门来搞。”“要编几种教材,以供选择。”同时,他又明确指出:“教育部要管教材,不能设想我们国家没有统一的中学教材。”在“国家基本要求指导下的教材多样化”的政策之下,每一学科课程标准相应地都会有几种教材,这些教材呈现出不同的风格,有不同的适应面,也难免会有质量上的高下之别。要不要对这些教材进行等级评价?怎样进行评价?谁来评价?怎样使用评价结果?是教材建设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

其四:怎样引导和规范教材的选用?教材选用与教材建设密不可分,教材选用在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决定教材的兴衰成败。运用市场竞争机制来推进教材建设,难免会在教材选用中反映出正当的或者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为保证课程教材改革的健康发展,教育行政部门务必采取足够的得力措施来规范教材选用,正确引导教材的选用。从各地的实践效果看,一个地区、一所学校,成立教材选用委员会来仲裁教材选用,实行选用备案制度,在目前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

其五:怎样看待教材建设中的功利行为?教材建设与教材市场结合,可说有利也有弊。出版部门作为企业管理的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市场规律来决定自身的经营行为,在遵守法纪的前提下追求利润无可厚非。市场的利润追求使出版者对教材的社会需求反应敏感,由此可促进形式多样、各具特色教材市场的形成。教材出版部门也因此必须充满活力、勇于革新、不断进取。但市场的短期性、功利性又难免导致教材发展的短期行为和重复建设。教材建设过分的功利化和实用追求,最终必然成为教材发展的障碍,甚至导致教材质量的下降。因此,在市场的风浪中如何兴利除弊是教材建设改革进程中不可掉以轻心的问题。

其六:如何审视当前的教材实验推进策略?我国从2001年开始实验的义务教育新课程,以课程方案的实施和各学科新教材的使用为标志。有些地方从小学、初中的一年级开始实验;有些地区则从各门学科的起始年级开始实验,如初二物理、初三化学与初一的各门学科教材同时起步实验。前者教材与课程方案配套,稳步推进,评价改革也同步跟上,自然顺当。后者个别学科新课程在初二、初三孤军突进,新课程学科整体不配套,评价改革也无法跟上,实验教材的使用效果自然大打折扣,甚至在一些学校为了应付中考把新教材与旧教材并用,新课程教材实验流于形式。此为深刻教训,不可重蹈。

其七:如何看待教材建设中的制度建设?教材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规模大的工程,为保证工作的延续和周密,务必建立起完善的制度。比如:教材编写人员的资历验证和资格审核制度;公正、公开、公平、权威的竞争制度;监督、检查教材选用过程的公告制度;教材使用保障服务制度;实验教材质量考评、公示制度;教材价格管理制度……种种保障教材改革顺利推进和促进教材质量提高的制度。待条件成熟,规章层面的制度还应该上升为教育法律的组成部分。

其八:怎样保证教材的后续服务?教材建设的最终归宿必须落实在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全面而充分的发展,落实在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切实担负起监督、引导和协调的职责,最大限度地保障教师和学生的权益。教材编写及出版单位要有责任感、使命感,确立正确的经营方针,提供足够的人力、经费和时间作长期的规划和投资,以出版优秀的教材为己任,以品质争取认同,以服务扩充市场,树立教材品牌,保证后续服务。在经营策略上,要认识到教材建设是长线投资、长效行为,切忌妄图急功近利和鼠目寸光的短期行为。

其九:新课程教材的教学评价制度如何配套?据调查,担心考试吃亏是造成学校对选用新教材心存顾虑和不敢按新理念新方法使用新教材的主要原因之一。鉴于在目前普遍使用的教学评价体系中,考试分数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硬指标”,整个社会包括教育行政部门本身都非常强调分数的评价结果和作用,用考试分数来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水平的高低,导致有的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区的个别科目甚至出现学生手中有新、旧两种教材的现象。将要进行的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跟高考更为接近,评价的问题如不解决,后果将更加严重。可以说,如果中考、高考评价方法录取制度不改革,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将会自生自灭、无疾而终。

其十:有无必要建设若干个中小学教材建设基地?曾记得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发起之时,西洋课程进入学校,白话文进入课堂,新教材也曾繁花似锦,随着新教育的兴起,林林总总的教材经受了大浪淘沙般的洗礼,最终造就了以叶圣陶为代表的一批教育名家和为数不多堪称经典的教材。为了更好地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教训,为了减少教材建设中的盲目性和重复浪费,提高教材质量,减少走弯路,优化配置教材研发资源,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有必要在严格考察的前提下规划若干个中小学教材建设基地,以有效地加快优质教材建设的步伐。

注释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最大的中小学教材基地。人教社成立五十多年来,根据新中国不同时期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遵照教育部的指示,先后研究、编写、出版社了十套多样化、系列化、立体化的中小学各科教材。人教版中小学教材的定位是:适合全国大多数地区使用,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