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教育开发理论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新经济理论的出现,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国进入世界贸易组织等等,都对劳动力市场的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经济领域及劳动力市场的变化又直接影响着职业教育的发展。为了加强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构筑新的、与经济发展同步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模型,以满足变化着的外部环境的要求和适应由此带来的压力。
1.两个重要的概念:教育平台和成组课程。“教育平台”源于计算机科学中的计算机平台,由于普通高等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中文科与工科的若干课程之间,高等职业教育文科或工科不同专业中的若干课程之间,虽然存在着很多相同部分,但由于各自服务的对象目标不同,使得他们彼此之间互相不能替代。但是借助于平台,他们中的一些相同的部分,就能服务于不同的对象目标体系。“成组课程”源于现代机械工业的成组技术。教育科学借助于成组技术的概念,将内容相关的学科组合成成组课程,服务于一个共同的对象目标,同样也能达到提高教育效益,降低教育成本的目的。
2.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的框架模型主要是由教育平台和若干组成组课程构成。在成组课程中又根据课程的特点区分为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所谓的核心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相对稳定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宽广;所谓的拓展课程是指该成组课程中明显带有个性的部分和显著变动的部分,其服务对象相对来说比较专一。所以该模型又可简称为P-C模型,如下图所示:
第一教育平台:公共基础平台。该平台由高等数学、大学语文、英语、计算机基础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构成。所有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都必须通过自身的努力到达这个平台。登上这个平台之后,学生可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路径选择。一是进人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文科类课程学习;二是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工科类课程。第二教育平台:大类专业基础平台。进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学生在登上公共基础平台之后,可开始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继续攀登大类专业基础平台。我们以文理兼收的管理学为例:根据现行的国家颁布的专业目录,文理兼收的管理学至少可以分成三个大类专业,一是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二是工商管理大类,三是公共管理大类。第三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学生经过努力在登上大类专业基础平台之后,可再次按照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社会需求继续攀登专业基础平台。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在一个专业中可根据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设立多个专门化方向。现以工商管理大类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市场营销专业可根据营销方向的不同,分为商品营销、房地产营销、保险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仍可根据商品的类型,分为汽车营销、家用电气营销、服装营销等等,在商品营销专业中还可根据商品的业态,分为电子商务、连销经营、百货经营,甚至移动商务等等。该平台由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学、市场调查等核心课程以及若干拓展课程所构成。其中的核心课程都是市场营销专业的主要课程,无论哪一个营销方向都离不开这些课程。这部分约占整个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50%左右,另外50%的课程,为拓展课程,是根据各个专门化方向的特殊要求而设定的,相对于前者来说,他们更容易发生变化。
以上是我们构建的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动态适应经济发展框架模型的基本内容,当经济发展了,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发生变化时,我们的第一教育平台;第二教育平台和第三教育平台,可基本保持不变或进行少量的变化,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核心课程也可相对保持不变,需要变化的仅仅是专业成组课程中的拓展课程,而这一部分课程占专业总课时的比例并不是很大。
二、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
本文提出的职业教育新专业开发技术和方法是在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开发新专业中的成功经验,并结合我国具体的实际情况之后总结而成的,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分析、劳动力市场分析、职业能力分析和教学分析等四个分析的基础之上的。
1.宏观经济分析。要开发一个新专业,首先就要对该区域的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走势做出分析。这种分析往往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实现。通过分析,就能初步把握学校所在的经济区域内宏观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哪些产业属于朝阳产业,就应加强开发相关专业;哪些产业属于夕阳产业,相对应的新专业的开发工作就不能继续进行下去。
2.劳动力市场分析。一是潜在的劳动力市场分析。主要通过对区域内的常住人口的总量进行分析,通过修正,得出每年该区域的新增劳动力的数量,再根据普职比、大学毛入学率计算出今后若干年就读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数量。二是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实时分析,从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中获取有用的信息。通过分析,可以清楚地了解到,当前劳动力市场中供不应求的职业有哪些,当前劳动力市场供过于求的职业有哪些,从而根据供求情况设置有市场需求的专业。三是对竞争对手的分析。是否开发一个新专业,除了必须考虑劳动力市场的需求之外,还必须考虑自身的情况和竞争对手的情况。自身的情况主要是看将要开发的新专业是否具有相应的教师、教学设备和教学经验。而竞争对手的情况则相对复杂一些,要分析劳动力需求的总量,分析参与竞争的对手的总量,分析每一个竞争对手的具体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你无我有、你有我好、你好我特、你特我全”的策略。
3.职业能力分析。职业能力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重要的环节之一。在做职业能力分析时必须注意以下三点:选择合适的人选。职业能力分析应选择两类人员参与,一是来源于基层第一线的负责人;一是企业的领导者和总工程师。前者拥有丰富的生产第一线的实践经验,是对该职业最具发言权的人,他们能够准确地、直观地、生动地描述职业的种种要求;后者则是站在该行业的高处,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国际最新发展的动态和今后若干年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两者有机地结合是该职业能力分析的最佳人选。兼顾长远,与经济同步。众所周知,教育需要一个周期,当前决定的事,往往要在三年或更长的时间之后才会有毕业生。教育滞后于经济发展似乎在所难免。因此,职业能力不应只涉及到当前,还应顾及到不久的将来,即3~5年后的情况。准确定位、定时。职业能力分析不仅要准确地提出某一职业所需的全部技能,还需要确定掌握某项技能所需的培训时间。这就要求计算每一项专业技能的重要程度系数、难度系数和频度系数,然后根据三者之间的关系确定该项专业技能获得所需的培训时间。
4.教学分析。教学分析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新专业开发的最关键的环节。教学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将职业能力分析中某个职业所需的全部专业技能点逐一转化成知识点,然后将这些知识点按照新的技术学科的要求组合成一门门新的技术活动课程。
综上所述,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的基本目标是满足企业的需求,学生的需求,教育自身的要求和各级各类教育衔接转换的要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开发必须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实现从“供给驱动”向“需求驱动”的转变;必须立足于经济发展的要求,深入人才市场或有关行业产业进行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根据宏观微观经济理论和现状进行合理地预测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为专业开发计划的制定提供指导。在四个分析的基础上,掌握第一手调研资料,按照技术学科和能力双导向的指导思想,将专业按不同的内容划分为不同的专业方向,对每一方向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再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和发展能力的分析,制定专业培养目标,进而设计教育平台、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
刘来泉.世界技术与职业教育纵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邓泽民.CBE理论与在中国职教中的实践.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5.
冯晋祥.中外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比较.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袁贵仁.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教育部职成教司.“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和教材建设规划”研究与开发项目成果汇编-职业教育教学与课程改革研究分卷.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