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一、文化基础课程在现代
高职教育中的地位高职教育具有很强的定向性和应用性,其根本目的在于职业技能训练,以形成学生基本的社会生存能力。但在高职课程开发中并不能因此就可以忽视学生文化基础知识的培养与夯实。其原因如下:
一方面,任何一种技能的培养、发展和提高都是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和智力水平之上的。如果没有这样的基础,单靠狭隘的专业氛围不可能使学生达到专业上的“精”。再者,单靠实用化的专业知识、技能,可以获得某种娴熟的职业技能、技巧,但无法达到较高的文化修养和人格境界,称不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
另一方面,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促使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更新周期在不断地缩小。同时,在现代社会里,一个人所从事的工作或岗位,一生中不发生变化的情况是很少的。为了适应以后可能遇到的各种变化,高职教育也必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专业水平提高考虑,注意培养学生在未来的社会竞争中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讲,高职教育中开设的文化基础课程应当具有提高、强化、平衡、补偿四个方面的基础功能。提高,就是使学生在原有文化基础之上达到高等学历层次的基本要求,深化个人在生存、发展阶段上的不可逾越的学习内容,提高文化水准。强化,就是加强与职业专业课紧密相关的内容,以及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普通文化课的内容。平衡,就是除职业专业课外,还应当有助于学生认识社会,有利于品德、身心健康的发展等。补偿,就是完成诸如环境、安全、媒体、闲暇等方面的教育,以补偿学生家庭教育及其基础教育的不足。
二、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素质教育目标
提高政治觉悟,塑造健康人格。政治合格,人格健康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最基本要求。面向未来的高职教育,不仅要继续开展好提高政治觉悟的思想教育,而且还必须重视进行道德教育、行为准则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以强调时代的精神和社会的规范,培养学生的独立健康人格,做人的规范与尊严使他们懂得并且能够力行自尊、自主、自爱、自强。
培养创造性思维品质提高人才质量。现代心理科学的研究证明,创造性思维品质在人的能力系统中居于核心地位。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直接作用于学习者的德、智、体美、劳等各项素质的发展。教育、教学的研究与实践证明:文化基础课程在培养思维的敏捷性、系统性等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要培养高素质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就必须通过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有目的、有步骤地进行科学的思维训练,以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开展发展技能教育,打好继续发展的基础。发展技能是多层次多门类的。这里所说的技能是指有利于帮助学生继续学习的基础性、工具性知识思维方法,科学态度和观念,有利于他们发明创造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技能等等。发展技能不是稳定不变的,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随着科技的发展,它会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容,所以发展技能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某种技能,而是通过技能的教育,培养学生的继续学习和进一步发展的能力。
提高人文素养,丰富精神世界。在高职教育中开展人文素养教育,对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吸收古今中外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而且还能渗透到素质教育的各个领域,使学生的道德情操日臻美好,使学生的心灵日趋健康,并对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对学生的科学技术学习,科技开发能力的培育,都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三、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改革、建设构想
建设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指导思想。我国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设置曾走过两个极端:一是在高职教育开办之初不考虑高职教育的特点,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模式,以学科为主,过分追求学科体系的完整性、系统性,以致影响了专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二是近几年来受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否定文化课程的学科体系,仅仅强调“专业课用什么,基础课就讲什么”,人为割裂知识间的联系,严重削弱了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职教育改革,必须吸取以前的课程开发与建设在两个极端摆来摆去的教训,树立起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课程观,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来设计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体系。具体地讲,就是在设计思想上,应当以专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的发展需要三者作为构建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体系的基点,不走极端,而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核心来求得三个基点的平衡。形象地说,如果用专业需要、学科体系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这三个基点,来构造一个三角形的话,那么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就是这个三角形的重心。按照这个指导思想所设计的高职教育的文化基础课程体系的特点如下:
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总量———必需、够用。应当承认基础越宽厚其发展的后劲就越强,但高职教育的重点是专业技术能力,而且,学生在校学习的时期是个常数,因此,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重点只能限定在一定的“度”里,超过了这个“度”,就会偏离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以致影响专业技能的培养。
文化基础课程的内容体系———在够不在厚、相对不系统。基础学科在范畴上属于线性学科领域,它们的生命力就在于不同内容之间的有机联系和结合。这里所说的不系统,并不是不要文化基础学科的科学系统,而是不要普通高等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完整体系和内容,因此,虽然要求不系统、不完整,但必须联系有序、过渡合理。
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强化基本方法与应用。既然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知识总量和内容体系都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那么,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也就有别于普通高等教育,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在知识面横向开拓和学科纵向掘进方面,要强化横向开拓;第二,在应用型知识的储存和学术性知识积累方面,要强化应用型知识的储存;第三,在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单一学科知识的掌握方面,要强化知识的综合运用。!(高职教育文化基础课程体系的内容。政治与人格教育课程。
这部分课程应当包括:(1)哲学原理$即马克思主义原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因此,哲学原理教学的体系应该建立在这个基点上,把握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内在联系,揭示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内化为学生的世界观、方法论。(2)邓小平理论概论。主要介绍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内容、观点。了解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必要性。(3)大学生思想品德。在走向市场经济的今天,面对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袭,要让学生了解道德的规范、社会的规范,摆正个人在社会中的位置。(4)法律知识。让学生懂得用法律的知识来保护自己的正当利益、约束个人行为。(5)心理健康知识。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日益加快,事业上的成功与挫折交替相伴,个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提高心理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
思维素质与科学素养教育课程。这部分课程应当包括:高等数学、工程数学和大学物理。这些课程一般认为是为理解掌握专业知识提供必要的工具,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自然规律,但更主要的是对学生进行思维和科学的教育,培养科学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发展学生的创造性品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发展技能教育课程。这部分课程应当包括:(1)大学语文,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主要内容有语言、语法知识、文学常识和应用文体写作。(2)大学英语,主要用于拓宽语言基础,使学生借助词典阅读英文资料,增加信息来源渠道。(3)计算机应用基础,介绍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和使用方法,以加强学生适应信息社会的能力。
人文素养教育课程。这部分课程应当包括:(1)&中国历史与传统文化介绍,使学生了解中华民族文化的基本常识,帮助他们在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过程中树立真善美的判断和取舍标准。(2)&中外文学欣赏,向学生介绍中外古今精美的文学作品,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3)&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讲座。这部分内容主要用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启迪、活跃学生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