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教育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核心成分,它在大学生承受外在压力、缓解心理紧张、达到心理健康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但是,长期以来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研究却很少。本文试图探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几个基本问题,以期推动对之进行深入研究。

一、关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基本涵义

关于心理承受力的基本涵义,已有的规范定义不多。笔者认为,心理承受力是个人抵抗外在压力的能力,它是个人遭遇的外在压力与个人身心健康之间的中介调节变量,可以起到外在压力对个人身心健康冲击的缓冲作用。

1.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观测值

大学生身心健康状况不仅受到外在压力事件的负面影响,而且受到个人心理承受力的积极调节。换句话说,在一定程度上,个人的身心健康状况与外在压力成反比,而与个人的心理承受力成正比。用公式表示就是,H=R/S。H表示身心健康状况,S表示压力大小,R表示心理承受力大小。为了考察心理承受力,我们变换一下公式就得到,R=S×H。这说明个人心理承受力是外在压力与身心健康状况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可以通过身心健康指标和压力量这两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表达出来。

2.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极限值

其实,在现实情境中,在学生个人心理承受力与大学生承受的压力量及身心健康指标之间不是简单的函数关系。大学生心理承受力要发挥作用需经历三个阶段:第一,心力潜伏阶段。第二,积极抵抗阶段。第三,心力衰退阶段。随着压力强度的不断增大,达到一定的程度,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超过极限,其抵抗作用反而得到削弱,个体从积极抵抗转向消极退缩或放弃,最后甚至导致心理崩溃。在这里,某个压力强度使个人心理承受力达到极限,发挥到最佳水平,那么这个压力强度下的心理承受力水平就是心理承受力的极限值。大学生心理承力的极限值是反映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水平的真正指标(如图1)。

不过,大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心理承受水平是不断在发展变化的。其发展变化的过程有两个特征,其一,学生心理承受力水平总体上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不过期间也有波动,比如到了青春期,学生心理承受力水平可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二,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水平在极限值下的压力刺激下会不断受到锻炼而有所提高。也就是说,在某种程度上,大学生不断经受压力和挫折的考验和锤炼,将有助于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提高。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受到其成长、学习和生活过程中压力的考验,并通过其常见的身心健康指标反映出来。这种心理承受力是一个复杂的人格特征,它是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接受社会刺激、不断适应社会环境而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生物性因素、后天社会性因素和个人自主能动性因素的制约。

1.先天的生物性因素

正如大学生人格和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受到先天因素的影响一样,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品质,也包含一些先天的生物性成分。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体的基本人格结构中蕴含着两个具有明显先天倾向的心理成分(也称气质成分),即内倾一外倾和情绪稳定性一神经质,这两种成分都与接受和忍耐外在刺激的程度有很大关系。这些先天气质因素在接受和忍耐刺激能力上的个体差异,导致了大学生后天心理承受力的个体差异。

2.后天的社会性因素

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会在后天的社会和教育环境中渐渐地形成和发展起来。后天的因素对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早期的经历。在早期的成长过程中,如果儿童的个人需要得不到适当的满足,他们的行为受到过多的限制甚至惩罚,那么就会导致儿童的压抑和麻木,于是后来的环境要求和压力就可能使这些个体产生心理退缩和行为倒退,相反,如果纵容儿童的欲望和行为,在将来的成长环境中,他们一旦受到压力刺激,就可能导致心理崩溃。总之,在成长的早期,学生的需求和愿望得到适当的合理的满足,可以为其将来适应环境、应对压力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其二是后期的成长。如果说在人生早期,学生的社会行为主要由其本能的需要和愿望所推动,那么,随着年龄的增大,进入青少年以后,学生就是在其渐渐形成的价值观的指引下适应社会的。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通过接受教育和个人经历,并经过自我选择,渐渐形成一定的价值取向。这些价值取向决定自己对所处环境的看法和要求,也决定个人对外在压力刺激的感受和反应。

3.个人的自主能动性因素

从一般意义上说,人们从来不是被动适应外在环境的。人们对社会环境的适应是主动的,人们通过对外在环境的主动选择、调控和改变来维持与环境的相互适应。大学生的自主能动性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是个人启动自主选择机制适应环境,即个体通过选择和建构那些自己喜欢的、与自身的人格素质相匹配的环境,那些有利于自身素质得到发挥的环境,从而使自己不至于遭受太多的威胁和太大的挑战。其二是个体启动自我认知调节机制以适应环境,即个体通过对自身人格素质和认知能力的优势与劣势的认知和调节,扬长避短,利用其优势来应对外在压力,适应环境。在很大程度上,人们在这两个方面的自主能动性是有差异的。有些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对环境的自主选择能力,能通过注意情境信息反馈来指引自己的行为。由于他们对情境信息敏感,而对内心状态和情感不敏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通过灵活的行为策略来应对压力。而有些大学生具备较强的对自我的认知和调节能力,他们能够注意自己的内心状态和情感,但是对情境变化不敏感,所以他们倾向于通过调节自我情绪、稳定自我信念来应对外在压力。

三、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结构成分的系统分析

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在外在压力冲击与个人健康之间充当缓冲器的作用,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比较复杂,至少包含以下几个心理行为过程:个人对压力的认知评估过程,在压力状态下个人情感的表达和管理过程,个人通过意志努力对压力的抵抗过程,个人选择应对策略和执行应对行为的过程。在这些心理行为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心理承受力中认知的力量、情感的力量、意志的力量、行为的力量在抵抗压力冲击中的作用。因此,下面也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系统分析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结构成分。

1.认知成分

有研究表明,压力的性质和大小,一方面决定于实际的外在刺激因素,另一方面也决定于个体对刺激因素的主观认知评估。在一定程度上,个体不能选择所面临的压力情境,但是个体可以决定对刺激因素进行何种理解和评估。在这个过程中,有几种具有认知属性的人格特征影响大学生对压力的认知评估过程,从而影响他们抵抗压力的状况;(1)理性,即一种冷静、理智的行事处世的风格。具有理性的个体会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和把握压力情境,而缺乏理性的人则会在压力情境面前表现思维缺乏逻辑、情绪冲动、行为莽撞,失去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2)自信,也称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特定活动任务的主观信念。高自我效能感者认定自己有足够的资源抵抗某种外在压力,于是体验到挑战感;低自我效能感者认定某种压力是他们无法应付或抵抗的,于是就会体验到威胁感。(3)乐观,即一种认为生活中通常发生好的事情而不是坏的事情的积极信念。在压力面前,乐观者通过个体对压力事件性质的自我服务归因或自我保护归因表现出来,总会说“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悲观者则会说:“完了……我总是这样倒霉!”总之,理性令我们客观分析压力,自信让我们积极评估自己,乐观使我们积极面对整个世界(自我与压力情境组成),它们都是我们在对压力情境的认知评估过程中所需要的人格品质,是大学生心理承受力的有效认知成分。

2.情感成分

当处于压力情境中时,伴随着对压力情境一定的认知评估,个体也会产生相应的情绪体验。不过,在压力情境中,情绪是认知的衍生物,却不是认知的附属物,情绪一旦产生,就有其对外在压力情境的独特的适应能力。现代健康心理学认为,情绪是一把双刃剑。情绪压抑不好,适度的表达和发泄有利于身心健康;情绪放纵也不好,情绪的适当调节管理才有利于身心健康。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情感丰富而激荡的年龄,也是情绪方面心理问题比较多的群体。因此,当处于压力状态下时,大学生应该注意情绪的调节和管理。那么如何调节和管理自己的情绪呢?情绪的调节和管理又需要哪些素质呢?

根据现代心理学的观点,情绪的调节和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从而也就形成两种情绪管理的素质:(1)情绪的自我控制,即个体对自我情绪表达的适当控制。它通过延迟满足、抑制攻击、作出计划等行为方式表现出来。情绪控制有控制过度和控制不足的两个极端,情绪控制过度导致压抑性人格,情绪控制不足导致放纵性人格,只有自我控制适中的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对外在压力也才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2)情绪的自我管理,即个体调整情绪的自我控制水平以满足情境需要。它通过情绪的适时适度激发、情绪的恰当表达、情绪的灵活转移等方式表现出来。情绪的自我管理反映出个体面对变化的情境要求时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性、变通性等人格特征,也被称作自我弹性人格。高自我弹性者有充分的心理资源和能力适应环境的变化和随时的遭遇,从而灵活地使用切实可行的问题解决策略。相反,低自我弹性者表现很少的适应灵活性,他们不能对变化的环境要求作出及时反应,很难从挫折经历中恢复过来。个体沿着从低弹性到高弹性这一连续体序列,表现为其适应功能的不断增强。高自我弹性者集中表现了情绪表达和管理的最优化倾向。

3.意志成分

意志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因此抵抗外在压力需要个人意志的能动力量。那么,从理论逻辑上分析,哪些意志品质是我们抵抗压力所需要的呢?首先是动力性意志力,即个体克服困难、完成任务的心理动力。其次是挑战性意志力,即个体面对困难和压力的积极态度。再次是控制性意志力,即个体控制压力情境的信念。最后是自主性意志力,即个体按照自己意愿行事的意识。概括起来,只有具备迎接困难的动力,面对困难的勇气,驾驭困难的信心,依靠自我解决困难的意识,大学生才具备了战胜困难的完备的意志品质。当然,大学生的这种承受压力的心理素质是在长期的教育和锻炼中渐渐形成的。

4.行为成分

在面对外在的社会压力时,无论是对压力的恰当认知评估、对自我情绪的有效管理,还是对白我意志力的充分激发,最终都必须落实到对压力的积极应对行为小,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心理承受力对外在压力冲击的缓冲作用。在压力来临时,所有的大学生都会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但是,由于在压力认知、情绪管理和意志力激发等方面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大学生会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从而表现出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效率,导致不同的适应结果。有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大学生主要采用四种应对方式:针对问题的积极主动应付、寻求社会支持、逃避退缩和听之任之。大部分大学生倾向于采用前两种应对方式,少数大学生则采用后两种应对方式。由此可见,我国大学生的应对方式基本上还是积极健康的。那么,从个人角度看,如何应对压力才更有效呢?应该因人而异。个体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扬长避短,利用自己的人格优势,然后采取相应的应对策略,才更有利于战胜压力。比如,外倾的人通过社交策略处理问题,和悦的人通过诚恳态度赢得好感来解决适应问题,勤奋的人通过努力工作解决问题,稳重的人依靠容忍和承受压力来解决问题,聪明的人通过出色的认知策略来解决适应问题。

通过上述的理论分析,我们认为:(1)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是大学生抵抗其生活和学习压力的能力,这种能力在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与其身心健康之间起到缓冲调节作用。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力水平可以通过大学生实际承受的压力量和身心健康反应指标这两个观测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表现出来。每个大学生心理承受力水平有其极限值,在极限值附近,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对压力冲击的缓冲调节作用能最充分地体现出来。(2)作为一种稳定的人格品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受到先天气质因素的影响;作为一种不断发展中的人格品质,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受到后天的成长经历、特别是在成长经历中需要结构和价值观念合理发展的影响;作为一种适应社会的能力,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也受到自我选择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等自主能动性因素的影响。(3)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对压力的缓冲调节作用具有复杂的心理机制,相应地,大学生心理承受力也有其丰富的心理结构成分。大学生心理承受力包括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种成分,各种心理成分在抵抗和缓冲压力的过程中行使不同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