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素质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社会化进程的重要时期。大学生在接受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社会化素质的培养,对其成长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十分重要。可通过五方面加强大学生社会化素质的培养:一是以学习知识为基础,做好社会化的理论储备;二是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努力培养大学生将知识量转化为知识能量;三是以提高大学生抵抗逆境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其心理调适能力;四是以强化大学生社会交往为关键,努力培养其社会交往能力:五是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信息识别和判断能力。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化;素质培养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发展自己的社会性,成为能够履行一定社会角色行为的社会人的过程。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将此概念定义为“社会化就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发展自己的社会性的过程。”这个定义明确指出了社会化的内容和目标。大学阶段是学生由校园走向社会的重要准备阶段,其社会化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大学生跨入社会后的人生和事业的成败。因此,整合学校资源,面向社会化培养人才,使大学生在校学习社会文化知识的同时,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
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实质,就是指大学生通过社会生活的锤炼和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把自己锻炼成一个独立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他们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逐步形成和稳定,在知识和能力上获得进一步的丰富与发展,伦理道德观念得以进一步内化[],并为确立未来的人生路标做好准备。主要有三方面内容:
(一)使个性发展与社会现实相协调
从个性发展的角度看,社会化就是人的个性与自我形成及发展的过程。每位学生由于生活条件的不同会使学生个性心理特征千差万别,不当的教育会使个性倾向偏离社会主流意识和现实,而正当的教育会使自己的个性发展与社会现实及其变化协调起来,树立较强的社会责任感,使自己的利益与国家、民族,以至整个人类的共同利益联系起来,形成真正的自我个体认识与对待自己的统一,使独立意向从个体性向社会性过渡。因此,在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中,我们应重视对于大学生个性的培养,首先必须解决个体活动的动力系统和定向系统的问题,尽可能地创造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顺应大学生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特点,加强引导,加强教育,使他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广泛的兴趣,积极的人生态度和较高的道德修养,以适应现代化对于大学生多方面的需要。
(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社会角色定位能力
社会角色是社会群体对处于某一特定地位上的个体所规定的一套理想的行为模式。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包括对社会角色的认识、确定社会角色的期望值、培养“角色变迁”的适应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分工、社会文化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一个人不会终生扮演同一个角色。大学生必须具有角色变迁的心理准备和适应能力。当自己所处的社会文化环境和扮演的社会角色发生变化时,能及时调整自己的社会行为与之相适应。这种应变能力实际上是一种自我再社会化的能力。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角色期待。大学生是社会上受教育较多的群体之一,这种社会角色决定了大学生无论在科学技术水平、道德修养,还是在交往能力、人格特征的行为模式上,都应处于较高的层次。这一阶段的角色转换实际上是一个心理失调与心理调整的矛盾过程。适应,便是一种心理调整的成功。这期间,要伴随着大学生本人及教育者的大量劳动,要把外在环境的改变和内在的努力有机协调起来,方可实现角色的定位。
(三)适应社会需要,完善健全的智能结构
智能是智力和能力的总称。智力属于认识范畴,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和注意力等等。它是人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又是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提高的。能力则是建立在智力基础上的实践活动范畴,指一个人运用自己的知识和能力进行实践活动的本领。智能结构则是智力与能力在人类活动效果中的有机组合。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社会化知识结构的构建期,通过知识的合理积累及训练,建立基础知识宽厚、专业知识精深的知识结构,这是大学阶段最基本的任务,也是为走向社会做好知识准备。当然,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的智能结构存在差异。因而,大学生要发挥自己的智力优势,建立合乎社会需要、科技发展和个性特点的最佳智能结构,使之产生整体效应,成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基础深厚、知识广博、懂专业、会管理、能社交的复合型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社会化的现状
当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开放和全面参与国际分工协作的国内国际环境中,各种社会变革发展迅速,多种思潮并存,收入分配制度(范文)没有健全,法制民主未广泛普及,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网络上各种信息垃圾泛滥,在这样的形势下,大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大学生,其心理仍然停留在高中生阶段,而且大多数的学生远离家乡、父母,脱离了家庭教育,这样高校就必须在这一敏感和关键时期担负起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培养和教育工作。
大学生的社会化有赖于主体和客体两方面因素的作用,作为社会化主体的大学生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一)自我认知能力欠缺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期,生理上趋于成熟的大学生在心理上往往不成熟。由于大学生都是“千军万马闯独木桥”的胜利者,所以他们通常自我感觉良好,常常以理想化的思维来对待社会、认识人生,在认识和评价自己上,常盲目自信、自我意识膨胀,这样对其以后与人交往、择业求职就埋下了危机。
(二)承受能力较差,不能正确面对挫折
由于当前大学生多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独生子女,多数是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环境中成长,这就造成他们自我中心意识较强[],自我期望值较高,同时,自律意识、自理能力较差;耐受力较低,关心他人意识欠缺,与他人团结合作的意识淡薄,这样当发生一些诸如个人与集体,个人和个人之间矛盾的时候,也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缺乏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三)社会化价值选择不良
受社会世俗风气影响,有的大学生社会化价值选择不良,表现为成熟老练、圆滑世故,盲目追求金钱、过分热衷关系,其综合心理表现超越了大学生年龄阶段的行为标准。这样过度社会化会严重影响到其人际交往中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真挚友爱及同学情意的获取,进而影响其对人生、人间真情的认识与感受。
作为大学生社会化客体的社会和高校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多元化的价值取向影响了大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改革开放所引起的激烈的新的文化运动,使得整个社会的价值规范准则处于一种调整和变动的状态之中。同时多元文化思潮的涌入,使得缺乏对信息判断力和选择力的大学生在价值观、人生观、真善美等问题的评判标准上无所适从、迷失方向,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价值取向,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社会化的质量。
.高等教育自身的问题。大学是社会化工作的主要承担者,是大学生获得和发展社会性的重要基地,尤其对于当前应试教育之下的大学生这一历史现实,大学更应承担起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工作。但我们常常看到的现状是,学校过分重视英语和专业知识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学生政治素养、道德文化和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这一点在相关课程开设的比重上一目了然。这样,高等教育虽为大学生构建了超前的价值取向,但是,却忽视了在高校这种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在适应现实社会时心理素质和应变能力的培养,这种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会严重影响走出校门大学生的事业和人生。[]
3.网络的双面影响。在现代社会,网络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对于大学生的社会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淋漓尽致的表现出科技发展所具有的“双刃性”,它虽然从空间和时间上改变了传统的社会信息交流方式和人的社会交往方式,让人们能够更加快捷、方便的接触到人类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但是,借助网络传播的各种垃圾信息也带来了不少负面的影响,在大学生社会化上表现为政治信仰和道德意识的弱化,易造成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和政治社会化的偏离。沉溺于虚拟现实空间的大学生不能有效实现客观现实和虚拟现实之间的角色转换,从而引发人格障碍,逃避或不敢面对社会现实,造成人格社会化的缺失。此外,网络对传统社会化执教者地位的挑战,也造成社会对大学生社会化的控制力弱化。
三、大学生社会化的主要途径与对策
(一)以学习知识为基础,做好社会化的理论储备
大学生社会化理念的建构要依托相应的知识储备,这是由诸多因素决定的。社会对大学生的认可是建立在大学生有一定的知识前提下,大学生的社会化必然是展示他们知识能力的活动。伴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冲击,科技与教育的发展,大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对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作为当代中国的大学生,应根据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实际,紧紧抓住成长过程中必须把握的问题,注重人才智能结构,求知与做人统一,掌握现有的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全面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素质,不但要继承已有文化,更多、更重要的是提高对知识的关注,利用所学知识及时整合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结构性矛盾,促进社会化目标的顺利实现。
(二)以社会实践为桥梁,努力培养大学生将知识量转化为知识能量
我国教育还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学生创造性培养的情况。高分低能,知识不能很好地转化为生产力等都是当代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差的具体表现,这就需要将大学生的知识量转化为知识能量。知识量转化为知识能量的重要途径是社会实践。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不仅在可以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过程中检验、应用、巩固所学知识,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心理品质,知行统一,实现从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化,实现人的社会化。
大学应加强社会实践教育,确立“实践育人”的理念。将社会实践纳入人才培养总体规划,与专业学习、社会调查、科技服务、勤工助学、创新创业紧密结合,形成长效机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志愿服务、公益活动、科技发明和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社会实践的内容和形式,充分接触社会,激发大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量的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毕业后适应社会的决心和信心。
(三)以提高大学生抵抗逆境能力为目标,努力培养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
社会化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实现的。个体对社会的规范、道德准则的认同、内化,绝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会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与冲突、阻碍与困惑。例如,当社会需求与个人需求之间发生矛盾、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之间产生冲突、社会理想和社会现实之间存有差距的时候,有的大学生因缺乏经受挫折、克服困难的能力与勇气,都会使自己的社会化进程受到阻碍。因此,加强挫折教育,学会在挫折中生存。反思逆境,反思主观与客观、内在与外在、理想与现实的距离,有助于及时调整人生观和处世心态,合理约束自身行为,结束自我封闭与迷失。
(四)以强化大学生社会交往为关键,努力培养大学生社会交往能力
美国学者卡耐基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人才的成功只有5%靠专业知识,85%靠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交往能力是人生存的一种手段、是人获取信息、协调人际、完善个性的重要途径。大学生社会交往,它的根本核心,是提供社会现实性和社会合理性的依据,保持社会一个相对稳定的局面,要使大学生适应社会,理解、认同、践行社会规范和社会目标。社会交往纠正了大学生没有一个参照系,明确社会交往的根本方向,避免青年人因交往不适引发的破坏行为。正确合理的社会交往,提供大学生参与社会、接触他人的认知模式,促使他们主动承担起社会责任,进入相互协助的共同体中。与此对照,如果社会交往不能使大学生走出“自我”小圈子,那么必然过多地受功利性、短期性、独断性等因素的干扰,形成对社会本能的排斥,也就无法进入正常的社会生活。无论如何,一个社会发展和文明延续,必须协调好大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彼此的亲和认同感,其核心是将社会适应性纳入社会交往的预期目标,培养善于平衡和调节心理的不适。
(五)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提高网络信息识别和判断能力
网络的发展无疑极大地促进了人们的交流和沟通[4],但针对其巨大的负面影响,当前应将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作为高校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教育,增强大学生对形形色色网络文化的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培养其自律抗蚀能力,使大学生能够坚定信念、把握方向、守住良知、拒绝道德堕落,逐渐形成共享健康信息、积极进取向上的网络新风尚。
总之,大学生社会化素质培养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和学生本人协调统一,共同来完成。目前大学生社会化是个处在不断变化中的新课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它的内容和实现形式也将不断地得到充实和更新。高等院校应根据大学生特点及其社会化进程的现状,给大学生提供正确的教育、帮助和指导,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任务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郑洁,税伟.论大学生社会化的发展阶段及主要内容[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004,59():3-34.
[]潘华.大学生社会化障碍及对策探析[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005,9():84-85.
[3]苏连升,石丽娟.当代大学生社会化问题探析[J].保定师范专科学校学报.006,9():76-78.
[4]覃双凌.论网络对大学生社会化的双面影响[J].广西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05,():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