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当代文学教学变革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中国现当代文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主干课程。由于中国当代文学是正在发展、变化的学科,对这门课程的研究、教学和教材编写也呈现出难以把握的情况。所以本文探讨了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以及一些改革的措施建议。
关键字: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语言文学
一、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地方区域性普通本科高校的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汉语言文学专业实际及其教学现状以及培养对象的不同要求等因素决定了中国当代文学课程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是我国一些地方区域性高校在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中对教育市场化趋势做出的战略选择。所谓应用性人才,是指适应社会需求、动手能力强、基础宽的多面手。这里包括如下涵义:其一,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以基础为主;其二,在知识结构上要求面比较宽:其三,在综合素质上要求实践能力强:其四,在培养方向上以社会适应性为主要特征。人才培养目标是专业教学的指挥棒.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所要求的实际上是一种高等职业教育,其教学理念、教学模式都是有自己的要求的。如何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保持一致,是专业课程在教学上必须解决好的问题。中国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无疑迎来了一次教学上的挑战,必须进行改革。
高校设置的专业从性质上分为理论素养型和应用技能二类。汉语言文学专业是高校的一个传统专业,属于理论素养型的。它主要是以培养和提高教育对象的人文素养为目标的,而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则比较低.其专业课程的设置与应用性人才培养目标并不是一致的。应用性的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了所设置的专业及其课程应该是技能型的。这种疏离现象也造成了专业课程教学的尴尬。目前,由于专业源远流长的惯性影响,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和许多课程一样,在教学上依旧照搬素养型的教学传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体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授课方式以教师灌输为主,即使利用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也仅增加了一些内容的直观性,并没有偏离教师讲授这个中心:教学内容依旧按照传统的要求进行安排,知识传播居于主导地位,能力的培养依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在考试考查中,依旧偏重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能力的测试没有放在应有的位置上。这就明显地形成了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两张皮的现象。要打破这种现象,必须进行教学改革。
培养目标是高校人才教育的普遍性要求,并不是普适性原则。教育的普通适性原则是因材施教。对教育对象来说,其成才要求是多向的,其成才的潜质、潜力也是不一样的。目前,地方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在成才上的要求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思想型,即希望成为更高级的人才,具体表现为对读硕读博的期待,目前只占少数,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多;二是现实型,即满足现状,希望学有所用,期望本科学习能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为毕业就业打好基础,这是大多数:三是模糊型,既没有明确的目的要求,更没有理想期待,这是极少数.这种情况对专业课程的教学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传统的教学无疑适应不了,必须进行改革。
二、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措施
1.转变教学观念
长期以来,文学课作为中文专业的重要基础课,大多教师都把专业知识的传授放在第一位。在教学过程中过多地注重文学知识的传授,注重文学史的勾勒,强调文学史规律的掌握以及思潮、论争等等,而忽略了现当代文学课的“文学性”特点。在这种教学思想主导下,丰富的文学个案都塞纳进一个静态的文学史框架中,鲜活的文学作品成为文学史知识学问的填充物,这样,文学便成了枯燥乏味的东西。如果文学课上缺乏活力,缺乏碰撞,那么我们的文学课教育也就有了问题。这种死气沉沉的文学课堂令我们反思,现当代文学课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是文学史知识还是作家作品的分析能力?是知识的灌输还是审美能力、欣赏力的训练?反思的结果让我们认识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获得一种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想象能力。根据这一认识,我们调整了教学内容,在课堂上减少文学知识的授课时间,突出作家作品,回到文本分析中来。通过精细的文本分析学生可获得对作品的丰富感受,培养起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力、理解力、审美能力和分析能力。教学观念与教学目标的转变,使我们现当代文学课的教学,由专业知识传授的层面上升到人文素质教育的层面。
2.教学新方法的探索——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就是改变过去那种单纯的以老师传授、学生接受为主的学习方式,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学生构建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综合、贯通、运用,提升出新的成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
由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改变教师讲授,学生被动听讲、记笔记的教学模式,采用三种教学方式:
①讲授与讨论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辩证地处理学生自主与教师指导的关系,不仅强调学生要倾听教师的观点。更强调教师要倾听学生的心声,重视探究学生的个人观念、独特感受和体验,并引导学生积极反思。让学生跃出教材的刻板与束缚,系统地、立体地、动态地研究讨论作家作品。
②学生走上讲台主讲。
学生自选作家作品,经过大量阅读、研究,上讲台对作家作品作富有个性的讲评、这样,学生不但积极主动阅读作品、查找资料、确立论题,质疑先贤定论,而且,通过讲评,增强口头表达能力,也使全班学生都拓展了知识面。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公众场合的仪态仪表等综合素质。
③认知实践活动。
尽可能组织学生走出课堂,到作家故乡实地考察,研究特定时代的人文环境和文学底蕴。
3.改革教学内容,体现中国当代文学的“当代性”
中国当代文学即包括已经过去的文学,如“十七年”的文学,“”十年的文学;和刚刚发生不久的文学,并且,随着当代文学的历史延续,中国当代文学还将包括已经产生和正在产生的21世纪的文学。而以往的教材、教学大纲的编写,限于时间的关系,常常把“十七年”的文学做为教学重点。而常常忽略中国当代文学最切近当代人生活节奏和审美情趣的文学现象,这应该由中国当代文学这门课程来关注和研究。所以在兼顾整个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的有定论的名家精品的同时,应该把最新产生的文学做为研究的重点,甚至应该专门讨论那些最新发生的、没有定论的、甚至引起争议的文学现象。
4.变革考试模式
考试模式的变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目标的最终保障。一方面,考试方式要由全闭卷考试改为半开放式的考试。也就是说不只是凭期末一卷定成绩,平时作业、小论文要在成绩中占一定的比例;另一方面,考试内容上要作调整。减少客观题目的内容比例,增加主观发挥题的比重。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为学生出的考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实例:“你认为曹禺《雷雨》的主人公是谁?说说你的理由”。同学们各抒己见,有许多独特的见解。如“或许一个略为合理的答案只能是‘雷雨’了,尽管我承认这有些勉强。但似乎比由于曹禺称最喜繁漪,大家便都认定繁漪是主人公要好。”“我认为《雷雨》的主人公是躲在戏剧背后控制一切的、不可知的宇宙间的神秘力量。”“我们可以把《雷雨》的主角,定义为‘最挣扎的人’,我以为周萍无疑是‘最挣扎的人’”。等等。这类考题没有标准答案,测试的是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文学感受能力及分析能力。再如“你怎么看涓生与子君的爱情悲剧?”“我眼中的阿Q”,“我眼中的方鸿渐”等这类题目,都可以做成小论文,发挥学生的水平,考察出中文系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和文学评析能力。
参考文献:
[1]王立新.大学生素质教育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黄济,于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3]齐玉朝,徐丁林.关于中国当代文学教学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