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职工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文章针对职工培训的特点,对职工培训中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将案例教学、分级教学、模块化教学等教学方法应用于教学实践中,提出了“以学员为中心,以实用为目的,服务于企业”的全新教学模式。实践证明,教学效果较好。
【关键词】教学模式;案例教学;基础课程;分级教学;职工培训
前言
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由攀钢(集团)公司全资办学,是攀钢(集团)公司的人力资源开发基地。每年承担了攀钢(集团)公司2000多人次的职工培训任务。《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作为职工的一种基本能力和基本素质教育,成为了每位参加培训职工的必修课。但企业岗位对职工的计算机应用技能要求侧重点不同,职工本人计算机应用水平也参差不齐。如何根据企业要求,同时针对每一位学员的具体情况进行组织教学,成为当前职工培训中《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研讨的一个重要话题。本文根据我院多年承担职工培训工作的实践经验,对在职工中开展《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的教学模式进行探索和尝试。总结出了一套适合职工培训的教学新模式。经过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一、职工《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计算机文化基础教学资源建设
1.教学任务模块化。模块化教学法(MES),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一出台就在许多国家,特别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院根据企业岗位对计算机技能的整体要求,将计算机文化基础化分为七大模块,主要包括计算机基础知识、WORD文字处理软件的应用,EXCEL电子表格的应用以及网络基础知识与技能等。对于每一个模块,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侧重于一般知识的了解,课时较少。B级为基本技能,使学员掌握基本的应用技能,达到全国计算机考级考试一级相应模块知识点的要求。C级为强化级,一般以综合训练为主。使学员具有运用的能力。以文字处理模块为例,如表1。
*
专项训练。达到、具备综合图文混排、企业内部报刊的编排能力。
针对每一个模块,组织教师编写电子课件,并结合企业实际应用,设计模块实验案例,综合应用案例等相关教学素材。真正达到了教学标准化,案例实用化,综合训练专业化的要求。
2.培养目标具体化。在学员进校前,我们与企业职工培训的管理部门进行充分协商与沟通,根据他们的培训要求及学员今后岗位的需要,与他们一起,选择合适的模块及相应的级别进行组合,计算出总课时量。这种方式得到了企业的普遍认可,他们感到,通过灵活组合,即可以对职工有侧重的进行培训,达到岗位要求。又能通过部分内容的裁减,节约培训经费。
(二)构建“以学员为中心,以实用为目的,服务于企业”的教学模式
职工培训有其自身的特点:(1)年龄相差较大,知识接受能力差异也较大;(2)学员的基本素质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3)学员参加培训的方式有所差异,部分学员是企业根据岗位的需要,强制要求学员参加培训,因此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会导致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显得力不从心,教师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娴熟的课程教学技巧在这些学员面前全然不奏效,导致师生双方都不满意。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没有准确把握成人教育及职工培训的特点。
因此,在“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职工培训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改革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学员的特点,构建“以学员为中心,以实用为目的,服务于企业”的教学模式。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由于职工来自不同的工作岗位,计算机基础相差较大,这给组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教学起点过低,必然会使掌握程度较好的职工受到影响,若起点过高,教学又只能为少数基础较好的学员服务,这会严重挫伤大多数职工的学习积极性,致使差生越来越差,降低整体教学质量。分级教学承认职工计算机应用水平的差异,实施目标分级,教学分级,是符合教学中可接受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分级教学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的"教"更好地适应不同层次学员的"学";分级教学面向全体学员,使教学适合每个学员的岗位需要和实际水平,这也符合学员的心理要求,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信和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2.实施项目驱动,案例化教学。职工培训主要是为了满足学员自身发展需要以及企业岗位需求,要始终以实用为主,理论围绕实际应用来讲,以“够用”目标。教学设计中努力挖掘教材,力求采用趣味性强、能激发情绪的教学方式,使不同层次学员都产生愉悦的学习心理。例如在授课讲解时,使用案例教学法,该方法能使有基础的学员能围绕着具体的案例思路观察分析,乐在其中;使没有基础的同学能够通过讲解逐步揭开案例迷团,知其所以然。在实验课时,使用任务驱动法,并将任务分多个层次,一般的学员完成“基础任务”,基础好的学员完成“提高任务”,这样每位同学都能根据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上机需要完成的任务,获得满意的心理感受。
3.运用多媒体教室进行直观教学。由多媒体系统构建而成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具有许多优势,如多媒体计算机的交互性有利于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发挥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多媒体计算机提供外部刺激的多样性有利于知识的获取与保持;多媒体系统的超文本特性可实现对教学信息最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基于如上诸多优点,学院建成了多间多媒体教室,基本实现多媒体教学系统在全校范围内的普及,这样达到了以下效果:(1)在用电子教案进行讲解时,使用多媒体技术,做到图文声并茂,大大激发了学员的学习兴趣;(2)直接使用各种软件实时操作进行教学,学员可以同步感受软件的运行过程;(3)演示程序的调试与运行过程,真正实现了“用计算机教计算机”,使教学更具直观性和互动性,同时大大加快了授课的速度。
4.开展基于校园网的网上教学,构建自主学习平台。研究开发网上教学系统,构建了一个自主学习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平台。以“校园网”为依托,构筑一个以学员为中心的教学“生态圈”,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全部数字化,
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
5.实行“学院教学,企业考核”的教、考分离制度。为了切实的检验培训效果,让培训的企业放心、满意。我院采用“学院教学,企业考核”的教、考分离制度。由受培训企业出面,组织企业中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根据培训大纲要求,结合企业的实际应用情况,组组命题考试。成绩合格者,方能正常结业,回企业上岗。
二、结语
目前,职工培训已经成为企业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一种重要形式,如何根据不同培训内容的自身特点,改革、创新教学模式,开设出让学员和企业都满意的培训课程,服务于企业,是当前企业培训教学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本文针对我院“计算机文化基础”培训课程的实际教学情况,对“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较为深入的探索。通过实践证明,灵活运行该教学模式,对计算机基础的培训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窗体顶端
【参考文献】
[1]谭浩强,林定基,刘瑞挺.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出版说明[M].清华大学出版社,1988.
[2]方向.因材施教——计算机基础分级教学势在必行[J].计算机教育,2004,(5).
[3]宋旭明,王启智.构思:21世纪大学生“计算机能力结构”[J].计算机教育,2004,(5).
[4]高钢.遭遇美国教育.西安信息资源网[J],,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