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学生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教育

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学生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教育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学生阅读教学中语感能力教育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著名语言文字学家吕淑湘也曾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由此可见,语感对于进行阅读教学、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等方面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那么,什么是语感?语感是学生对语言文字正确、灵敏、丰富的感受力,是提高理解能力,发展认知水平,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情趣培养的有效途径。先就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联想、想象,感知语言文字。

爱因斯坦说:“想象比知识更重要。”对语言文字的感知,仅从字面上是很抽象、很难懂的,只有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把同它相关的事物联系起来,才能深刻领会内含、体会其实质。如在理解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因为学生地处内地,没去过江边,但大都到过黄河边,初度时很难体会到诗的意境。这时,我让他们看着书中的插图,边默读边想象站在河边时的情景。学生不但想象到了诗人站在江边,目送朋友的小船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而且体会到诗人与挚友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再如,学了《月光曲》后,学生对《月光曲》中所描绘的情景很费解。我让他们闭上眼睛,给他们范读“他好象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这一段,并让他们随着我的语气展开联想。过了一会儿,我问:“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看到大海、月光、风、浪花等景象。可见,对语言文字的感知,是以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基础,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开启联想的闸门,张开想象的翅膀,加深对语言文字的感知理解。

二、朗读、体验、感悟思想内容。

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理解语言文字、体会思想内容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一种扎扎实实学习语言文字、培养学生语感能力的好办法。学生要依靠朗读来理解所读的文字,就回把书面文字的感知及其深刻含义的领悟联系起来。这样既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又能从朗读中反馈他们对课文内容真实的感受。不同的语言具有不同的语气、节奏、句式、格调,包含着不同的思想内容,蕴藏着作者不同的情趣意旨。学生只有提高富有感情的朗读和心领神会的体验,才能对思想内容进行敏锐的感受。“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萨特语),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教师知识课堂阅读活动的政治者、学生阅读活动的促进者、对话者,应诊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感受和体验,不应以烦琐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本不是教本,而是读本。要让学生运用不同的方式多读几遍,对语言文字有所理解,促进形式进入情境,把对课文的学习变成对思想内容的感悟体验。

如在教学《桂林山水》一课的地二、三自然段时,我先播放桂林山水的课件,让学生边观看边听课文的朗读录音;接着,让学生闭上眼睛再听一遍录音,并要求学生随着朗读的内容展开想象,深入体会;最后,让学生自由朗读,品位这段情景交融的文字。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我并没有对课文内容进行分析,而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朗读,把那段难以言传、只能意会的文字,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让学生通过聆听、想象、朗读,体会到了桂林山(奇、秀、险)、水(静、清、绿)的特点,感受到了祖国山河的壮丽,陶冶了爱美的情趣。由此可见,朗读对领会课文思想内容,陶冶学生情操。起着其它阅读活动包括替代的作用。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战线在眼前的不在是抽象的文字符号,而是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朗读既调动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让目、口、耳、脑、新协调活动,又使学生进一步品味了作品的语言文字美、音韵美、色彩美几情感美,真正感悟到文章的思想内容

三、创设情境,启迪学生心灵。

阅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是思维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种对话和交流是双向的是互动的。阅读也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努力创设教学情境,把学生带如特定的情景之中,饱含深情地拨动学生的新鲜,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先问学生:“大年夜,你们都做些什么?”学生们争先恐后地回答,有的说全家人包饺子,有的说在和伙伴放鞭炮,有的说再看春节联欢晚会……脸上充满了欢乐。紧接着,我说:“十九世纪,丹麦的一个大年夜,天又冷又黑,还下着大雪,有个小女孩却赤着脚,穿着单薄的衣服,走在冷冷清清的大街上……”这时,我按下了录音机,让学生随着一首十分悲凉的乐曲进入了课文的情景。这时,学生的情绪也随着课文内容和音乐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刚才的欢乐气氛已不存在了,教室里变得静悄悄的。特别是听到小女孩冻死在大街上时,有几个学生竟流着眼泪,低声抽泣了起来。显然,学生已经进入了情境,他们的心与小女孩的心紧紧的连在了一起,都为她的悲惨遭遇而悲痛。通过这样两种情境的对比,更加深了学生对主人公的同情,和对黑暗资本主义社会的仇恨。

四、延伸、拓展,注重语言积累

“厚积”才能“薄发”。语文学习是很难做到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只有“厚积”才能“薄发”。没有积累就谈不上培养良好的语感,更不可能学好语文。学生如果仅限于从课本上获取信息,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就各学段课外阅读量做了具体明确的规定。第一学段不少5万字,第二学段不少于40万字,第三学段不少于100万字。教学时教师要借助教材所提供的信息,充分利用校内外图书馆,引导学生读“万卷书”,摘抄优美的词句,写读后感,作读书笔记,收集资料等。如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后,我安排学生借阅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学了《跳水》一文,找来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阅读,学了《草船借箭》,我要求学生读有关三国的故事,并召开“三国故事会”等。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利用课后思考题来增加学生的阅读实践,使课内所学到的知识向课外逐渐延伸、拓展。如学了《白杨》一文,要求学生通过看报、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了解西部大开发的情况,与同学交流;学了《田忌赛马》,让学生找一些开动脑筋的故事读一读;学了《北京成功了》,要求学生利用课外搜集北京2008年举办奥运会的有关资料,并办了一期手抄报,等等。以次不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汉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在日益频繁的交往中,强烈的语感是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是思想认识逐步通向心灵的桥梁。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通过朗读、体验、创设情境等方式,逐步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知和对思想内容的感悟能力,达到“是其言皆若处于午之口,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学会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