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网络环境下实践性学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以及运用网络环境实现研究性学习的理念,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是当今教育界商榷的焦点。为此,就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研究性的学习,教师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空间为题展开探索。
关键词:网络;研究性;实践;学习
信息技术的高层次延伸与有效地进行研究性的学习并使二者有机的整合,创设一个全新的教学环境,促进人与人、人与机为特点的人文交互环境的相互支持,实现个性化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已成为当前网络环境下探索研究性学习开展,全面进行教学改革着重尝试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课程整合目标与意义的思考
从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看“整合”的目标要求新知识观、新学习观、新课程观和主体性教育是研究性学习的理论基础。新知识观认为,认识对象不是独立于认识主体之外的客观存在,因为缺乏认识主体的认识兴趣及其他许多与认识行为相关的条件,都不会存在任何的认识对象。主体要想获得知识必须要求主动参与——参与社会生活和实践活动。现代学习理论提倡参与、探究,特别是学习观认为,学习的过程其实就是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与从外部环境中所接受的感觉信息而产生的互动作用以及主动收集信息的生成过程。主体性教育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交往的主体,是自我生命活动和个人价值体现的主体,是自我发展的主体。因而主体性教育特别强调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由“封闭”到“开放”的课程观又为主体研究性学习的课程提供了直接的理论基础。比如,我校推出了一项全新的教学新理念,即“给我三年,还你一个有教养,有本领的孩子”。这一举措的具体做法就是通过一种全新的教材——由我校教师自编撰写的《人生伴侣》系列丛书,从生活、学习、工作等各方面概述了人生的目标、意义及为人处事之道,采取网络、多媒体等现代教学设施,为学生营造一个置身于社会、人际交往的虚拟空间,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以及提出现实性强、实践性强、可操作性强的问题,激发学生的联想,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通过身边的典型实例增强自我主体意识,延伸和发展主体意念,塑造良好的人格品质,实现自我价值。当然,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目的是更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主动探究意识和运用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进行实践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整合有利于创造理想的教学环境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研究性学习的目标要求,而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却能让我们实现这一理想。因为信息技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可以创建最为理想的教学环境。当代学生具有较为独立的主体意识和自我生成意识,他们不仅具有灵活敏感的思维和想象力,而且具有冒险和创新精神。因此,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想象的空间,提供可供想象的专题,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有一定的延展性。他们熟练地运用网络技术,灵活把握网络空间与新知识点高效整合,将网络技术与所学知识融为一体,实现自主性学习意念。网络教育实质和真谛在于实现人文交互环境下的个性化自主学习,基本包含五项基本原则,即趣味性、个性化、互动性、智能性和主创性原则。趣味性原则,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摒除了枯燥的学习模式,对知识点容易产生强烈的浓厚兴趣;个性化原则,充分实现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主体性意识的进一步拓展,强调个性独特而不流于形式;互动性原则,使学生在网络环境中通过与网络的全方位接触,产生互动效应和联动效应,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智能性原则,让学生在网络环境下探究新知识点的内在潜力得以进一步延伸,从而实现对所探究知识点的深度挖掘;主创性原则,使学生的主体性意识不仅仅是独立的存在,而是在创新的空间中充分拓展。因此,最大限度发挥网络教育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不同教学内容、不同学生个性特点和学习规律;最大限度地体现教学内容的内在互动性、人文互动性;最大限度地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和信息加工特点自动提取相关信息、自动制定最佳学习方案;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探索
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室作为平台的信息技术基础为教师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现就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组织方式、学习内容存在形式、学生学习方式、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以及网络环境下的师生关系等方面进行初步探索。
教学组织方式:交互式、开放式现阶段网络环境,教学格局基本上突破了传统的以讲台、黑板、粉笔等为教具特征和以教师一味地讲、学生单纯地听的教学模式;颠覆了教师主导性极大扩张而学生主体性实质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封闭而僵化的教学模式;突破了学生的思维力、想象力、自主能力被遏制的局面;逐步形成了开放、多元的教学环境和以学生借助网络载体自由发挥想象空间的课堂教学。学生在网上可以随时、无障碍地交流、沟通,就某一疑问与教师进行对等探讨,就某一学术性观点实行横向交流和纵向挖掘,真正实现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达到的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元交互。实践性教学在开放式环境下的交互有三个层次:第一,学生之间的交互。即就专业上的问题或倾心交流、真诚沟通、热烈讨论;或就商榷的问题通过网络载体得以解决。学生之间可以即时性交换信息和看法,对有分歧的问题可以进行即时性的讨论。第二,师生之间的交互。教师在指导研究性学习过程中,特别是学生遇到“研究困扰”而懈怠时,教师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与沟通。第三,学生与网友(教师、网民)之间的交互。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特别是将难度较大的问题贴到网络论坛上,双方相互讨论,也会收到较好的结果。网络交互避免了传统课堂讨论中形式主义、肤浅或少数人参与的弊端,让学生的主动性真正发挥。学习内容存在方式:生成性、发展性传统的学习内容是固定、统一的,而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其内容具有生成性和发展性的特点。随着学生“研究”问题的深入,会遇到更多更新的问题,其学习内容始终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因此,它是动态的、开放的、发展的。这就引发了师生之间要不断思考与探索。如朱自清先生所作《背影》一文中的“父亲”这一形象分析,如何正确评价这个人物,人性之美又从哪些方面可以体现出来呢?这就引出了“人物欣赏”与“文学鉴赏”的概念以及“如何提高审美情趣和创造审美价值”为题的议论。对这一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和较为热衷的话题,大家并未信口开河、人云亦云,而是通过网络,搜索相关资料,了解界内人士的各种评价和不同的观点,加之自己对社会的观察、对人生的感悟,从而得出自己各自的观点。当然,这又引发了另一个讨论的“热点”,即人性之美如何更好的体现?人性之美能够创造出怎样的价值?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网络中关于“美”的文章俯拾皆是,既有正面讨论的,又有侧面评价的,还有从反面推理的。“美”是一个涵盖面颇广的话题,也是一个有足够空间引导学生向纵向深入的话题,从“父亲”的身上,又怎样体现“人性之美”和“人性美的价值”呢?一个“命题”对另一个“命题”的延伸和拓展,正是两者之间的相互生成。世界是变化的,物质是运动的,每个“问题”的生成,必定有另一个“命题”的再现。教学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充满好奇和惊叹的领域,这个领域可以激发学生不断思索和探讨的热情,可以借助现代教学的媒体——网络环境的有利条件,拓展学生的思维,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因此,学习的内容在学生不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了不断的生成与发展。以生成性和发展性为特点的研究性学习内容强调过程与理解。这正与当代教育工作者试图建立的一种互动的课程相吻合。而研究性学习要求学习者以主体的身份投入到与学习内容展开的互动的对话中,在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理解与解释而生成,并随这一过程而发展。
学生学习方式:自主性、合作化网络为学生个体探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使学生能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出发,选择适合学习内容的网上资源,为探究活动准备必要的资料。学生不再是为教师演示教学内容而存在,而是为解决所研究的问题自觉地、主动地选择学习、探究手段。同时,网络在研究性学习中又为学生之间的合作提供了交互平台,小组成员中的个体可以将在学习过程中探索、发现的信息和学习材料与小组其他成员共享,可以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对研究的主题进行充分论证。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个体的自主探究与小组的合作学习往往是围绕具体的问题而结合在一起的,因而计算机网络又将个体探究者和小组成员联系起来,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的同时也在进行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共同分担学习任务,问题也变得比较容易解决了。
学习评价:对话与协调,批判与支持基于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评价,克服了传统教学模式评价的区分性(优差等级)、评定性(终结性结论)、承受性(学生者只能全部接受)的弊病,明确的体现为五个特征:一是评价的目的不是单一的评价,而是在评价中寻求转变性发展的因素;二是评价的基本活动方式不是简单地对某一观点的单一确认,而是就讨论的观点进行双向的对话;三是评价不是教师单方面的控制,而是协调各成员关系达成有效地合作;四是评价的手段最终要通过学生的自我反思来实现;五是评价还体现为既是一种批判性,又是一种支持性两者相结合而形成的开放性评价。无论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评价,还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评价,其出发点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全面发展。在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与教师的商讨不是对与错的是非选择,而是哪一个更好的选择。因此,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的开展,给学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可持续发展的空间。
基于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学习转变了学习观念,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对网络环境下的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资源管理、学习评价等许多问题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深入探索。
参考文献:
[1]钟启泉.综合实践活动:涵义、价值及其误区[J].教育研究,2002,(6).
[2]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与意义[J].教育研究,2002.(4).
[3]刘儒德.信息技术与教育相整合的进程[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3).
[4]霍益萍.研究性学习教师导读[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