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教育实效提升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文章结合高校学生工作的新形势、新情况,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上探索出了教育的新载体——“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法制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并从“六色”教育的必要性、内涵、方法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六色”教育;载体;思想政治
高校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文件时,如何结合新形势、新情况,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方法、新途径,是一个重要的现实课题。笔者结合多年高校学生工作的实际,认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从内容到形式,都应该积极探索新的载体。开展“六色”教育,即以“红色”为象征的爱国主义教育、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教育、以“黑色”为象征的预防艾滋病教育,就是新形势、新情况下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载体,可以使教育五颜六色,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富有实效。
在大学生中开展“六色”教育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其一,开展“六色”教育是从中央到地方提出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明确要求。各高校要加强重视,付诸实行,将“六色”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其二,开展“六色”教育是对大学生全面素质教育的内在要求。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其核心阵地在学校、在课程、在教学,它主要包括政治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科学素质教育、文化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而“六色”教育则涵盖了素质教育的大部分。其三,开展“六色”教育是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必然要求。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它主要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思想特点进行教育,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其四,开展“六色”教育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大学生社会化实质上是大学生学习社会文化知识,接受教化,把自己培养成为一个成熟的社会人的过程,而“六色”教育所包含的内容,都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六色”教育的过程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经之途。
一、“红色”激励教育:是以“红色”为象征、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教育。以培养和激励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的民族精神教育。《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也指出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之一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的重要依据。开展“红色”激励教育,目的是培养和激励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具有浓烈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民族精神和革命传统精神薪火相传并不断光大。
“红色”激励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等。它旨在以红色作为时代精神内涵的象征,呼唤有志青年忧国忧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挑战极限、奉献社会的崇高精神,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
在大学生中开展“红色”激励教育可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一是以科学理论武装为支柱,坚持不懈地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大学生头脑。开展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史教育,开展基本国情和形势政策教育,开展科学发展观教育、“八荣八耻”教育等等。二是充分挖掘和利用“红色”激励教育资源,以理论研究为基础,开发课程,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三是拓宽载体,将“红色”激励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发挥实践育人优势,开创大学生“红色”激励教育的新局面。可在校园中开展红色系列活动,如寻访老红军,搜集整理红色歌谣、地方人文资源,参观革命旧居旧址,请老红军或专家讲述革命老区的历史与传统,亲耳聆听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接受直观形象的“红色”激励教育。
二、“绿色”和谐教育:是以“绿色"为象征的和谐教育,以推进大学生在人与自然、人与人和人自身三个方面的完美与和谐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指出,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是使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进一步形成。《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1996—2010年)指出:“环境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环境意识在内)的基本手段之一。”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绿色”和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与自然、与社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
“绿色”和谐教育的主要内容应包括生态环境教育、人际关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生态环境教育,就是要对大学生进行加强环境治理保护的教育,满足和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大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人际关系教育,就是指运用人际关系心理学的理论观点对青少年进行人际关系的教育和指导,培养青少年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观,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形成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心理健康教育,就是从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提高教师素质、提高学生自我修养、搞好校园文化建设等几个方面,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增强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挫折承受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使之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改革、招生规模扩大、就业双向选择、后勤社会化改革等方面对大学生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产生的影响。
在大学生中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形成共识,强化组织管理。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把德育教育与“绿色”和谐教育有机结合,从而形成对学生全方位的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能力。二是强化渗透,充分利用课堂教学主渠道。学校的任何一种教育活动只有与课堂教学相结合,才有生命力。教师应以素质教育为导向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人际交往能力和心理素质。善于采用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多角度、系统地渗透素质教育。三是拓宽渠道,开展课内外“绿色”和谐教育活动。学校可组织学生听取各类社会、心理与人文讲座,广泛开展“绿色”和谐教育实践活动等。
三、“蓝色”创新教育:是以“蓝色”为象征的科技创新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指出,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蓝色”创新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技素养,以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
“蓝色”创新教育,其主要内容包括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激励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使学生自觉融入科技创新这个大课堂,从而有力促进学校学风建设和学生科研能力、团队精神的培养,激发大学生成才的动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
在高校开展“蓝色”创新教育应采取多渠道、多手段的方法。一是认真学习,统一思想,强化科技意识,努力做到学校领导重视,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科技意识,学生在学习中注重自身科技素质的提高,使之成为高校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一个重要方面。二是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大力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通过在校园开辟科普园地,进行科普知识宣传,介绍科技动态,并就科技历史、科学家生平、研究方法和科技前沿等专题开设科技讲座,增强大学生关注科技的意识,这是创新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形式和重要环节。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大赛等都是很好的科技创新活动。三是加强大学生科技创新良好环境的培育,建立科学的激励机制和评价体系,鼓励大学生投身创造的行动,参与课题研究。对在科研上有突出成绩的学生给予进一步深造或更好就业的机会等。
四、“白色”反腐教育:是以“白色”为象征的反腐倡廉教育,提高大学生遵纪守法自觉性和拒腐防变能力
中共中央颁发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中特别指出,要把廉洁教育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是我们对大学生开展“白色”反腐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教育大学生要清清白自做人、做事、做学问。
“白色”反腐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反腐倡廉教育,包括全面加强对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增强反腐倡廉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就是要以当前开展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为有利契机,把民族的传统美德、党的优良作风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组织各方面的力量,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廉政文化创建活动,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氛围,推动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在校园的深入开展。
在大学生中开展“白色”反腐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金钱观,引导他们正确做人。二是在廉洁教育中注意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可以举办一些论文竞赛、讲座、网上论坛、研讨会、廉政戏剧比赛等,播放一些廉政影片,举办廉洁专题图片展,充分利用好课堂、图书馆两种资源,使学生加深对廉政的理性认识。三是在大学校园中营造一种廉洁的氛围,教师树典范,党员作榜样,用良好的班风、教风、校风约束人,做到人人清正廉洁,个个一清二白。
五、“橙色”法制教育:是以“橙色”为象征的、反对黄赌毒为主要内容的法制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
近几年来,我国多次开展扫黄打非专项整治工作,对大学生进行反对黄赌毒的教育是其中一项重要工作。《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中要求大学生自尊自爱,自省自律,文明使用互联网,自觉抵制黄、赌、毒等不良诱惑。《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要求学生不得有酗酒、打架斗殴、赌博、吸毒,传播、复制、贩卖非法书刊和音像制品等违反治安管理规定的行为。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橙色”法制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使大学生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护法。
“橙色”法制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法制教育,即通过加强学校法制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民主与法制、自由与纪律、道德与法律的关系,掌握法律基础知识,具有社会主义法制意识和法律观念,自觉履行公民的权利与义务,遵纪守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当权益并与违法犯罪作斗争,从而自觉抵制“黄赌毒”的侵袭,并与其作坚决的斗争。
对大学生进行“橙色”法制教育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是增强“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真正发挥法制课堂作用,使学生在学法、知法过程中形成较强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评价能力,以法律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形成良好的守法习惯。二是营造良好的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大学生的法制观念受各种因素的影响。高校在相关部门的配合下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力度的同时,应该着力建设良好的校园法制教育环境和氛围。三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法制教育实践活动。如,校内开展主题班会、法律征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参加校内治安联防等活动,并积极走出校园,旁听庭审、参观监狱和劳教所、到街道或集镇开展法律咨询等,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法制意识。
六、“黑色”预警教育:是以“黑色”为象征、预防艾滋病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使大学生了解关于艾滋病传播与预防的基本知识,自觉防艾
《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的意见》中指出,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通知》精神和《教育部关于贯彻落实(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年))的意见》等文件要求,进一步部署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工作,狠抓落实,确保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在各级各类大、中学校全面、深入地开展。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目前公布的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有关艾滋病的知识在青少年中普及率还很低,我国在对青少年进行预防艾滋病的教育方面仍显不够。这些都是对大学生开展“黑色”预警教育的重要依据,目的是提高大学生对艾滋病传播的认知水平,帮助大学生建立自尊,规范个人行为,实行安全性行为,以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科学知识保护自身的健康。
“黑色”预警教育的主要内容是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和宣传教育,使学生了解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和相关生活技能,建立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增强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避免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的歧视行为。同时通过学校、学生将预防艾滋病的知识与技能、将党和政府防治艾滋病的有关政策与措施传递到家庭以及社区其他成员,带动社区艾滋病防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那么如何在大学生中进行“黑色”预警教育呢?一是将预防艾滋病的阵地扩展到课堂,将防艾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并制定相关教学大纲;二是在新生始业教育中加入健康教育,向新生发放预防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及健康教育资料,保证艾滋病健康教育处方发放率达100%;三是采取同伴教育方式,通过形象有趣的互动式游戏,使预防艾滋病宣传教育活动深入人心;四是将防艾教育融合到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中去,让学生自行组织、自我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