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性学习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的发展过程,也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为了推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真正发挥其作用,文章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研究型课程也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广大教师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笔者试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再理解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科综合、交叉性的;既可以是偏重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偏重文献研究和思辨的。即便是同一主题,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视角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学习者以足够的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趋势,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趋向,它有力地回答了校本课程向何处去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的:(1)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基本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2)立足现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具有“双向性”,既要注重学生今天的成长,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形态迥异、独具特色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成效性、实施过程的规律性和实施方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新课程结构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首先。基础性课程是课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研究意识、研究方法和背景知识。如果离开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研究性课程,必将削弱课程结构的主体功能,使研究性课程丧失物质来源,从而最终丧失其生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研究性学习又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研究能力和方法,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最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互作用,渐进发展。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依从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三课程互联体”的关系,那么,这三类课程的学习就会是一个在层次上逐级提高、在量上逐步扩大、在质上逐级升华的统一体。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好几年的发展过程,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深入、健康地发展。
1对研究性学习定位把握不准。对于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认为它是一种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实施中,坚持这一观点的教师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向研究周期短、内容适合的学科内容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必要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由是:(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为载体;否则,教师容易沿用习惯的课堂学科教学方法。(2)即使各门学科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3)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所以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开设研究性课程。
其实,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并不互相排斥。从理论上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形态。
2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理解不透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3教师思想与知识准备不充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指导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有关文件学习不够,思想与知识也准备不足,结果一时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
(1)教师思想准备不足。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降低,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把学习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学习内容的垄断者变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但相当多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时越位,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受到扼杀,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2)教师的知识准备不足。
[摘要]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的发展过程,也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为了推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真正发挥其作用,文章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研究型课程也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广大教师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笔者试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再理解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科综合、交叉性的;既可以是偏重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偏重文献研究和思辨的。即便是同一主题,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视角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学习者以足够的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趋势,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趋向,它有力地回答了校本课程向何处去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的:(1)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基本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2)立足现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具有“双向性”,既要注重学生今天的成长,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形态迥异、独具特色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成效性、实施过程的规律性和实施方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新课程结构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首先。基础性课程是课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研究意识、研究方法和背景知识。如果离开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研究性课程,必将削弱课程结构的主体功能,使研究性课程丧失物质来源,从而最终丧失其生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研究性学习又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研究能力和方法,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最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互作用,渐进发展。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依从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三课程互联体”的关系,那么,这三类课程的学习就会是一个在层次上逐级提高、在量上逐步扩大、在质上逐级升华的统一体。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好几年的发展过程,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深入、健康地发展。
1对研究性学习定位把握不准。对于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认为它是一种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实施中,坚持这一观点的教师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向研究周期短、内容适合的学科内容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必要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由是:(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为载体;否则,教师容易沿用习惯的课堂学科教学方法。(2)即使各门学科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3)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所以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开设研究性课程。
其实,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并不互相排斥。从理论上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形态。
2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理解不透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3教师思想与知识准备不充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指导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有关文件学习不够,思想与知识也准备不足,结果一时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
(1)教师思想准备不足。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降低,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把学习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学习内容的垄断者变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但相当多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时越位,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受到扼杀,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2)教师的知识准备不足。
[摘要]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有好几年的发展过程,也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的经验,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同时也暴露出不少的问题。为了推动这一课题的研究向纵深发展,真正发挥其作用,文章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何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课程改革;接受性学习;学习方式
当前,研究性学习已经成为许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的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研究型课程也已成为中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愈来愈受到人们的关注。但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实施研究性学习,真正发挥其作用,广大教师仍然在不断地探索。笔者试就研究性学习的意义、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构建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环境等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研究性学习内涵的再理解
教育部2000年1月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试验修订稿)》中对研究性学习作了如下说明:研究性学习是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学习为基础,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取研究专题,通过亲身实践去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研究性学习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它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可以说,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一切都可以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性学习涉及的内容既可以是传统学科的,也可以是新兴学科的;既可以是科学方面的,也可以是人文方面的:既可以是单科性的,也可以是多科综合、交叉性的;既可以是偏重社会实践的,也可以是偏重文献研究和思辨的。即便是同一主题,研究目标的确定、研究视角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的运用以及研究结果的表达方式,均有相当大的灵活度,留给学习者以足够的思维空间。研究性学习适应了信息时代人才培养要求的必然趋势,是一个理性的价值趋向,它有力地回答了校本课程向何处去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的实施目的:(1)面向未来,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基本的科研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2)立足现在,为学生的成长服务。培养他们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具有“双向性”,既要注重学生今天的成长,又要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
研究性学习是一个形态迥异、独具特色的课程类型。研究性学习的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等特征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力培养的成效性、实施过程的规律性和实施方式的灵活性。
研究性课程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是新课程结构中三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
首先。基础性课程是课程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研究性学习提供知识基础、研究意识、研究方法和背景知识。如果离开这个基础,片面强调研究性课程,必将削弱课程结构的主体功能,使研究性课程丧失物质来源,从而最终丧失其生命力。
其次。研究性学习对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具有促进作用,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研究性学习又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提供了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必须的研究能力和方法,为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的学习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最后,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学习相互作用,渐进发展。基础性课程、拓展性课程和研究性课程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依从关系。在实施过程中,如果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这“三课程互联体”的关系,那么,这三类课程的学习就会是一个在层次上逐级提高、在量上逐步扩大、在质上逐级升华的统一体。
二、研究性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性学习从提出到现在已经历了好几年的发展过程,探索和积累了不少经验,取得了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但由于认识上的肤浅和理解上的偏差,研究性学习实施中也暴露出许多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性学习功能的发挥,阻碍了研究性学习深入、健康地发展。
1对研究性学习定位把握不准。对于研究性学习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它是一种学习方式,二是认为它是一种课程形态。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这种观点认为,它是指与接受性学习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在学科教学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将研究性学习引进课堂,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主动求知,学会学习,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方式。在实施中,坚持这一观点的教师注重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研究性学习,向研究周期短、内容适合的学科内容渗透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程模式。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研究性学习有必要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独立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理由是:(1)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课程为载体;否则,教师容易沿用习惯的课堂学科教学方法。(2)即使各门学科渗透了研究性学习方式,也有必要设置研究性学习课程。(3)研究性学习课程目标与学科教学目标侧重点不同。所以需要在课程计划中规定一定的课时数,开设研究性课程。
其实,在实践中这两种观点并不互相排斥。从理论上可以认为研究性学习既是学习方式又是课程形态。
2对研究性学习的目标理解不透彻。研究性学习的目标在教育部《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中列出了六条:(1)获得亲身参与探究探索的体验;(2)培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培养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4)学会分享与合作;(5)培养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6)培养对社会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研究性学习要求突破传统的认知性单一的课程目标,把情意目标提到与认知目标、能力目标并列的重要地位。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在改变学生的心理状态、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这些人的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3教师思想与知识准备不充分。研究性学习对教师是一个新的挑战。学生在选择研究内容、研究时间,指导教师有很大的自主性,因此。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角色和地位与传统的学科课程教学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但在实际研究性学习课程开设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有关文件学习不够,思想与知识也准备不足,结果一时难以适应研究性学习的正常开展。
(1)教师思想准备不足。随着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对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降低,师生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教师不再是把学习内容以结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从知识的传授者、学习内容的垄断者变成了学生研究性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但相当多的教师思想准备不足,未能及时转变角色,不能很好地适应研究性学习指导,较为突出的表现是在指导学生课题研究时越位,甚至包办代替,学生创造性与自主性受到扼杀,影响了研究性学习的效果。
(2)教师的知识准备不足。由于学生的研
4不重视研究性学习,拒绝开展研究性学习。很多教育者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束缚,仍然把研究性学习当作单纯的学科教学来看待。还停留在过去的考试和评价模式之中,担心开设研究性学习会影响学生的学业成绩和高考成绩,特别是担心会影响学习好的学生的学业成绩。还有的人认为,中学阶段是打基础的时期,其主要任务是让学生掌握各门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搞研究性学习难有作为,成效不大。因而研究性学习成了某些学科的正常课时外的补充课,成为一种科普活动或兴趣小组等随意性较强的课外活动或者培养尖子生的课堂。
5过度提倡研究性学习。与不重视研究性学习相反,过度重视研究性学习,将研究性学习和正常学科教学对立起来,甚至用新的学习方式推翻接受式学习,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和学科课程相对立,没有认识到必须将不同学习方式、不同课程的优势结合起来。
三、构建研究性学习实施的良好环境
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程,需要在实施中发现问题,不断探索,需要学校、教师的长期努力,需要家长的理解和配合,更需要全社会的大力支持。
在应试教育的惯性中,在考试的超常压力下,研究性学习的生存空间究竟有多大?教师、学生、家长的观念能否根本改变?教师的业务素质能否达到研究性学习的实施要求?学生的课业负担过重,是否愿意去搞研究性学习?在学生的合作意识差、研究能力低、缺乏成功体验的情况下,如何启动研究性学习?因此,如何构建一个适合研究性学习生存、发展的良好环境,是关系素质教育能否顺利推进的重大课题。
1要从转变观念人手。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领导和各校师生要转变传统的培养人才的观念,要认识到实施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特别是要站在国家的需要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认识。认识到研究性学习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施的,研究性学习的实施不仅是学校、教育部门的事,应当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构建的立体教育模式,实施研究性学习,全社会人人有责。
2要进一步组织开展研究性学习的研讨工作。实施研究性学习应该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体系。研究性学习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社会性教育政策,是以改革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内容、评估制度、考试制度为其固有内涵的全面改革。要建立与之相适应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才能保证研究性学习的全面实施。
3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看。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还很难适应要求。有的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显得束手无策,有些教师的实践能力还远不如学生。各地要有组织地进行师资培训,在教师的培训工作中,应尽快增加现代教育思想、现代教育模式、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
4学校要成立专门机构,各级教研部门也要成立专门机构负责管理、评估,各校之间要相互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各地、各校可有侧重地先试点,后推广。有条件的学校,可选择个别班级开展实验,取得经验后再推广。绝不可一开始就一哄而上,造成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影响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的实施。
5实施研究性学习是整体配套的改革。学校是主阵地,政府行为、家庭教育和社会参与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从政府方面来讲,要加强领导,增加投入,改善条件;要制定相应的评估标准;建立科学的考试制度。从家长和社会方面来讲,要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支持,为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提供条件。当然,目前实施研究性学习,基层办学单位不能等条件完全具备了再去搞,那样会耽误一代人,要自己创造条件,拓宽路子,增强内在活力,为全面实施研究性学习铺平道路。
以人本主义理念为基础的研究性学习,旨在培养个性健全发展的人,如果我们能有一个广泛的实施空间、科学的评价制度,有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重视与指导,有广大教师的热情参与,研究性学习必将得到有效实施、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