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本站为你精心整理了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范文,希望能为你的创作提供参考价值,我们的客服老师可以帮助你提供个性化的参考范文,欢迎咨询。
【摘要】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当务之急,高等教育工作者应着力研究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机制和培养原则,以适应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文章就高校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因和途径两个方面做一些粗浅分析。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品质;培养
当今世界竞争方向趋向于高素质和高水平的创造性人才的竞争,我国市场经济也面临着创造性进取的严峻考验,而学生毕业后的自主择业更是等待着优胜劣汰的残酷现实。创造性已成为我国新的时代要求。创造性思维是创造性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在任何一项创造性活动中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离开了创造性思维,任何创造性活动的完成(即新发现和发明)都将无从谈起。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笔者只针对高校进行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的原因及其途径两个方面发表一点拙见。
一、正确认识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即通过思维不仅能揭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而且能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六种:发散思维,即让思想自由驰骋,对信息进行分析和组合,从而产生大量可能的答案、设想或方案的思维;收敛思维,即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将思维集中指向某一中心点,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的思维;灵感思维,即创造者对某一既定目标久攻不克时,偶然受到某种启示而顿开茅塞,从而解开关键性问题症结的思维;直觉思维,即并没有一步一步的分析和推理,迅速而直接对问题的答案和事物的本质规律做出猜测和判断的思维;类比思维,即从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事物中寻找某些共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的思维;形象思维,即运用信箱材料和表象,通过对表象的加工改造进行的思维等等。
创造性思维有别于传统思维,它具有以下六个特殊品质:批判性,即它是发展的思维;广阔性,即它是广泛联系的思维;普通性,即它是无坚不摧的、善于变通的思维;独创性,即它是敢创奇异的思维;深刻性,即它是洞察事物内核的思维;敏捷性,即它是快速反映的思维等等。创造性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形成的,可以是有组织的专门学习与训练形成,也可以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积累而形成。
二、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原因
(一)党中央方针的指导
十六大报告指出: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所谓的创造性就是理论成果应当是对前一时论成果的超越性,而理论的创造性必然带来工作的创造性。根据党中央的方针指导,高校教育必须重视创造性,在教育工作过程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创造性劳动的要求
人类的劳动分为两种:一种是创造性劳动,一种是重复性劳动。创造性劳动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重复性劳动是创造性劳动的再现。未来的重复性劳动将越来越多地被机器人所代替,未来的雇员将越来越多的从事创造性劳动。创造性思维是未来劳动者最基本的素养。而提高全民劳动者的素质,教育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艰巨重任。
(三)大学教育阶段的特殊性
大学教育阶段是个体一生中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的阶段,也就是所谓的“定型期”,这一阶段学生所达到的基本素质修养水平对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着极大影响。由此,培养劳动者创造性思维,大学阶段的教育培养是责任重大而又意义深远的。
三、高校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途径
(一)树立创造性教育理念
1.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的创新理念。高校教育要从21世纪教育发展需要出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重点,逐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创造性教育的教育制度和教学模式。
2.素质教育创造性理念。高校要正确处理知识、能力、素质之间的关系,重视开展素质教育,并以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突破口,全面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创造性意识,培养创造性精神,坚定创造性方向,发展创造性思维,掌握完成创造性活动的技巧和方法。
(二)组织有创造性素质的教师队伍
1.党中央政策指导。邓小平曾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劳动者,关键在教师。”这一论断指明了教师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指明了教师对学生、对国家的重大责任。
2.教师与学生交流频繁。大学生学校期间课堂教学活动占了一大部分的时间,这些时间里都在与教师交流信息,由此只有教师有创造性素质,学生才会有创造性意识;只有具有创造性素质的教师,才能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各种创造性因素,极大程度的培养大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只有教师真正在学生面前充分体现创造性思维所带来的无穷魅力,才能使学生产生或增加对创造性思维重要影响力的信任与自主意愿。
3.有创造性素质教师应具备以下五方面的素质:具有追求创造性的观念和意思;具有勇于创造的精神;具有作为创造性主体的信息加工能力、操作能力及运用创造性技术的能力;具有以积极的求异性、敏锐的观察力、创造性的想象力等为标志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勇敢、坚强、主观的创造性人格等等。
4.高校应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使命能否完成,离不开教师的创造性素质,高校应致力于教师的培养与进修。如美国进一步严格教师资格证书制度;英国正在引进按教师能力付酬制度;俄罗斯则致力于充实教师进修机构,实施5年进修1次的制度。
(三)突破思维种种束缚
1.解放陈旧思维。无以规矩,不成方圆,然而如果一切都按规矩、按制度、按传统方法办事,就不会有创造性,社会就不会进步。德国数学家高斯6岁初入学时,教师给全班学生的算术题是:1+2+3+4+5+6+7+8+9+10=?同学们都采用教师教过的传统的累加方法,惟独高斯采用了新方法:1+10=11,2+9=11,3+8=11,4+7=11,5+6=11,然后将5个11加起来,结果与别人相同。在这里高斯的思维方式属于创造性思维,解放了人们陈旧的思维。
2.打破时空界限的思维。仅解放陈旧思维对创造性思维而言是不够的,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思维是没有边际的,特别是创造性思维,完全可以打破时间和空间界限。如美国史密森尼天文物理研究所在编写出版星象目录时,对尚未正式命名的25万颗小星星动起脑筋,该所办起了公司,任何人只要愿意出250美元,公司就以那个人的名字为某颗小星星命名,小小的创意得到了大量的财富。再如开发旅游景区需要大量的资料,而传奇故事始终是景点开发重点之一,无论神仙鬼怪,只要能让游客产生兴趣,都将成为旅游吸引力,从而带来各种效益。
(四)营造创造性思维教育环境
创造性思维是个人的事,但也需要环境与氛围,如果上上下下都崇尚追求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相互切磋和相互鼓励,其效率肯定会大为提高。
1.为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爱因斯坦在他的学生生活回忆录上说:“现代的教学方法,竟然还没有把研究问题的神圣好奇心完全扼杀掉,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因为这株脆弱的幼苗除了需要管理以外,主要需要自由,要是没有自由,他不可避免的会夭折,认为用强制和责任感就能增进观察和探索的乐趣,那是严重的错误。”高校应适度为青年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性激情,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有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精神。
2.强化独创性和多样性。首先,高校应支持大学生兴趣爱好的培养,并为学生的各类发展需求尽可能的提供条件,充分挖掘各个学生的潜力重心,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与独创性。其次,学校也要实现学生的全方面发展,创造性培养需要学生对各类基础知识的牢固掌握,只有在扎实的基础上才能让创造性思维发挥得游刃有余,只有在多样知识的共同作用下,创造性思维才能更具有先进性。最后,为更好强化独立性和多样性,高校必须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其中班级定额削减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如美国在1999年的教育白皮书上宣布了之后7年实施班级定额18人(全美平均)的计划;俄罗斯外语课也在尝试教学定额限于12人的措施。
3.建立宽松的目标管理机制。从管理角度而言,宽松环境应建立在目标管理基础之上。我们现在实行的过程管理,卡得过死,不宜于创造性人才培养,应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事实目标管理。目标管理需要形成强有力的激励机制,对一些在组织活动或者学校形象宣传等方面有着特殊创造性表现的学生给予鼓励和奖励,对更好的增强学生的主动性、自尊心和自信心极为有效,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起催化剂的作用。
4.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失败。创造性思维运用到实践过程中难免会有遭遇嘲讽或遭受打击的可能,高校教师应让学生明白创造性思维是值得肯定的,创造性就是要敢于蔑视闲言碎语,敢于顶住批评指责。
(五)构建利于创造性思维的课程体系
1.开设创造性思维课程,直接让学生了解创造性思维,这是个极为有效方法。
2.挖掘各学科创造性思维因素,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具体问题情况下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3.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将各学科的先进成果引入教学过程中,增强内容的丰富性和前沿性,给学生更为直观的创造性思维价值体现。
(六)优化教学过程
1.启发诱导式教学。大学学习应从过去的维持性学习变成探索式学习,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和学生一起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大胆的猜测、想象和联想,使知识在积累中不断选择提炼,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从而促进其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引导当代大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大学不应只是教师的传授过程,更重要的是学生学习
能力和学习方法的学习过程,是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过程,只有如此才能实现教学的开放才能训练好创造性思维的基础即发散性思维,才能真正意义上的完成对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3.培养学生的大胆探索和批评精神。教师教学过程应对学生的质疑采取提倡和鼓励的态度,逐步让学生敢说、爱说,甚至提出跟老师不同的看法,让学生在比较中发现新问题新情况,产生新观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在“争论”中逐步迸发和发展。
4.充分发挥考试制度。教育需要评估,切不可因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换而废弃考试。考试作为测试人的素质差异的一种手段,在人才培养选拔和使用上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关键是大学教师主观理念上要对其正确理解并给予认真对待,要与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等因素紧密联系,从考核知识的记忆和定向理解转变为考核捕获、处理信息的能力和创造性能力。
5.认真开展教学实践环节。加强教学实践环节对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十分重要,高校要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创造性机会,重视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在培养学生创造性方面所起的作用,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试验,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制作活动等等。
总之,培养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思维是时代给予当代教育工作者的新的使命,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高校教育创造性理论也亟待所有科研工作者的研究、总结并逐步将其深入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方展画.高等教育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3]王国安.把创造性当成习惯[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4]王明伦.新世纪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探索[J].职教论坛,2002,(5).
[5]舒建国.论当代大学生创造性意识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师,2004,(3).